美國權威專家曾提醒:對於嬰幼兒補鈣,最重要的是鈣的吸收,而只注重攝入量是遠遠不夠的。
對於3歲前的寶寶,鈣的吸收至關重要的,從牙齒的生長,還是從骨骼、內臟的發育,到大腦的健康健康,都需要鈣的支持。這個時期的寶寶對鈣的吸收量也特別大。按照他們的體重比例計算,對鈣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3倍。
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補鈣對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也想著各種的辦法,通過各種的形式為寶寶補鈣。可儘管如此,但我們身邊仍是有不少的寶寶身體出現缺鈣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家長沒有掌握合理補鈣的知識,對補鈣的方式存在諸多誤區。
01補鈣正確方法
0-3歲寶寶是嬰兒進入幼兒的時期,他們的身體嬌弱,所以補鈣方法要有講究,我們不但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以及缺鈣情況選擇最佳的補鈣方法,還要通過各種的方法加強寶寶對鈣的吸收,防止體內鈣物質的流失,避免寶寶出現缺鈣現象。
1.通過奶類補鈣
奶類是寶寶最佳的補鈣食品,如牛奶、羊奶、母乳等奶類都富含鈣質。母乳、嬰兒奶粉都含有豐富的鈣,如在100毫升的嬰兒奶粉中含鈣達50毫克,母乳中含鈣30毫克,並且奶類食品中的乳鈣容易被嬰兒所吸收,在吃奶補鈣的同時,又增加奶類中蛋白質的攝入。
(1)母乳餵養最佳期:6個月前
寶寶六個月前是體質最脆弱的時期,要想擁有一個好身體,那麼在媽媽孕期就要及時補鈣。在0-6個月的新生兒期,寶寶的體重和身高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合理營養特別是鈣的營養成為關鍵問題,無可厚非,母乳是最理想最天然的食品,寶寶每天吃600-800ml的母乳就能保證一天的鈣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2)幼兒奶粉加持:6個月-2歲
6個月-2歲的嬰幼兒期是鈣代謝的旺盛階段,如不及時補充足夠的鈣,得佝僂病的機率會很大。而且這時期是長乳牙的時期,只有吸取了足夠的鈣,才能保證以後的牙齒健康。
在沒有斷母乳的情況下,媽媽要注意自身的補鈣,才能供應給寶寶鈣的營養。如果寶寶已經斷乳,就需要幼兒奶粉的加持,以備寶寶身體發育的需要。對於兩歲以前的幼兒,每天需要補充400-600毫克的鈣。
這個時期因為給寶寶添加了輔食,所以配方奶粉喝的總量就會逐漸減少,所以要為寶寶選擇高能量的、營養價值小分子保留多的奶粉,而且要注意奶粉對腸胃的消化影響,添加了益生菌的奶粉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3)3歲左右,堅持奶製品
寶寶3歲左右已經能跟隨大人,進行正常的飲食了,但日常營養要均衡不容易,但這時期如果不保證鈣的吸收,寶寶的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奶製品是含鈣比較高的食品,因此3歲左右,仍應該堅持給寶寶補充奶製品,配方奶粉、奶酪、酸奶可以換著給寶寶補充。
2.輔食輔助加鈣
寶寶六個月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日常的輔食雖然沒有奶製品含鈣高,但是也可以對補充鈣質有一定的輔助幫助,而且寶寶在不同的年齡段對鈣的需求是不一樣的,爸爸媽媽也要針對寶寶身體情況按需補充。
(1)1歲前最好含鈣
1歲前是是人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骨骼的生長,身體的發育都離不開鈣,寶寶六個月時已經可以添加輔食,奶製品作為主要的補鈣方式,但是多吃含鈣的輔食也有助於鈣的吸收。
1歲前的寶寶腸胃功能還不完善,消化能力有限,所以挑選含鈣輔食時就要選擇易消化的食品,比如添加鈣的米粉、麵條、磨牙棒等。這些專為1歲前寶寶設計的輔食,不但添加鈣素,還由天然穀物所製成,易消化吸收。
(2)2歲左右儘量高鈣
2歲左右的寶寶活動增加,肌肉逐漸發育,發育的速度放慢,但腦發育加快,所以寶寶的飲食要注意優質蛋白質的供給。寶寶的牙齒逐漸長齊,但咀嚼能力不強,不能與大人共同進食,所以寶寶的食物要細、軟碎。
這時期的寶寶,糧穀類應逐漸成為寶寶的主食,穀類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族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重要來源,主要以大米、麵製品為主。
這階段的寶寶正處於長骨骼、牙齒的階段,新陳代謝也快,所以補充鈣十分重要,父母們可為寶寶們安排鈣含量高的食譜,同時也要符合寶寶的消化能力,咀嚼能力弱,食物要做的軟爛。
(3)3歲以上針對性補鈣
三歲以後的孩子,牙齒都已經發育得差不多,隨著咀嚼能力的增強,食用普通的食物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沒有多大的困難。孩子在三歲開始,是孩子身高和智力快速發展的時期,也被科學家稱為人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期。
如果這段時間孩子鈣質補充不足,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高和骨骼的增長,因此,育兒專家建議,3歲的孩子每天鈣的推薦攝入量為600mg。這時的寶寶長大了, 可以有針對地多給他選擇各種天然的含鈣食品,並多進行戶外活動,保證維生素D的吸收。
3.合理準備補鈣製劑
說到補鈣,很多媽媽會關注鈣含量,認為寶寶多吃點鈣產品就可以充滿「鈣能量」了,但寶寶的腸胃還沒發育完善,如果沒有選對補鈣產品,不但達不到補鈣目的,還有可能會刺激寶寶的胃,增加胃負擔。
選擇的時候,主要從兩個方面,第一從寶寶的胃腸道,如果寶寶特別小的話,胃腸道比較柔弱,胃酸濃度比較低,父母可以選擇類似於葡萄糖酸這些有機鈣。製劑最好是滴劑或者是衝劑類的,粉狀的衝成水的,這樣容易吸收。
隨著寶寶年齡增大到兩三歲以後,寶寶胃酸濃度增高了,腸道發育比較完整了,一般可以選擇鈣源穩定安全,含鈣量比較高的,比如說碳酸鈣這一類的無機鈣。如果孩子出現便秘的情況,父母們就可以換另外一種鈣。
02適當輔助補鈣
俗話說:一個朋友三個幫。補鈣也是如此,當鈣進到寶寶身體之後,需要多種因素來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才能充分發揮作用。處於0-3歲生長發育期的寶寶僅靠食物中攝取鈣質是遠遠滿足不了身體需要的,因此在正常食物之外,可以採用一些方法給寶寶進行輔助補鈣。
1.適當曬太陽
曬太陽補鈣原理其實很簡單,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生成前維生素D3,再依靠皮膚溫度轉為維生素D3,由淋巴等轉運吸收入血,再經肝和腎中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維生素D。
6個月以下的寶寶皮膚嬌嫩,如果直接在太陽下暴曬很容易曬傷,對嬰幼兒來說,曬太陽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 給寶寶曬太陽時主要是曬寶寶的手、腳以及背部,同時應注意避免陽光直射孩子的臉部及眼睛。還要注意的是,玻璃會阻礙紫外線通過,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作用是不大的。
2.補充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是一種天然活性物質。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增殖雙歧桿菌,促進鈣的吸收,調節血脂,免疫調節,抗齲齒等保健功能,還能促消化,預防寶寶便秘問題。低聚果糖均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經腸細菌酵解後腸細菌酵解後,可調節寶寶胃腸道神經系統功能、平衡激素水平、刺激消化酶分泌。
3.多食用維生素D
寶寶能不能吸收鈣,最關鍵不在於鈣片有多好,而是在於寶寶體內是否有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寶寶體內的鈣吸收。母乳內維生素D的含量比較低。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應接受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最好是維生素D3。
而全配方奶粉餵養兒則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因為配方奶粉中已經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混合餵養兒是則要進食配方粉的量有關,一般800~900毫升/天的配方粉能含400IU維生素D,媽媽們可以按照配方奶的餵養量,計算下寶寶需要補充多少維生素D。
03補鈣注意事項
補鈣也要適量,也有好些注意事項,不是越多越好。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鈣量約為400毫克,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的標準,可能會便秘,甚至幹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還可能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如產生腎結石的潛在危險等。
1. 把握好鈣質攝入量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兒童補鈣過量會影響兒童發育,甚至可能會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兒童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影響正常發育。所以,媽媽們要把握好寶寶每天鈣質的攝入量,避免缺鈣或過量補鈣。
2. 減少食物因素對補鈣的影響
由於食物中還含有很多影響鈣吸收的因素,比如寶寶的膳食中食鹽含量高或是寶寶吃了大量蛋白質,鈣就很容易從尿中丟失,影響補鈣的效果。而部分蔬菜含大量草酸或植酸,也會影響到寶寶對鈣的吸收。
而適當的蛋白質、食物中的維生素D、酸性胺基酸和低磷的食物都可以提高寶寶身體對鈣的吸收,為補鈣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給寶寶補鈣時,要注意影響補鈣的食物少吃,多為寶寶準備有促進作用的食物才行。
3. 注意補鈣產品的口味
現在很多的補鈣的產品,為了吸引寶寶吃,可能做得比較甜。但這時是寶寶味蕾發育和寶寶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寶寶每天都吃特別甜的,很有可能他以後就不喝白開水了,很有可能將來出現肥胖,蛀牙等等問題。所以補鈣製劑最好是無味的,或者是淡淡奶味的,不影響寶寶味覺的正常發育。
4.補鈣時間要注意
當人體攝入鈣低於50mg時,鈣的吸收率可大大提升。所以,專家建議家長可在兩餐之間給寶寶服用鈣劑。兩餐之間補鈣可以避免奶汁以及植物性食物或油脂類食物妨礙鈣的吸收。植物性食物大多含有草酸鹽、碳酸鹽等鹽類,可與鈣質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後生成脂肪酸,同樣可與鈣結合而不易吸收。
(1)白天補鈣
在進餐時補鈣,會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下降而造成浪費,而胃酸有利於鈣的降解和吸收,故白天補鈣的最佳時間是餐後1小時左右。
(2)晚上補鈣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一天中最佳的補鈣時機是每天晚上臨睡前。在臨睡前補充鈣,能為夜間的鈣代謝提供充足的原料,增加血液中鈣的濃度。同時,一天中骨骼對鈣的吸收力度最大的時間是在夜間。睡前給定寶吃鈣劑或喝牛奶,是全球公認的補鈣經典策略。
所以,給寶寶補鈣也是一件很講究的事,爸爸媽媽們一定重視起來,掌握正確的方法,給寶寶健康、科學地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