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其格
來源:插座學院(ID:chazuomba)
《吐槽大會》上,憑著一頭誇張的紅髮、一雙卡姿蘭「小」眼睛,句句帶梗,李誕一躍成為「網紅」。他的喪、他的有趣、他的那句「人間不值得」,漸漸地被大家熟知。
但翻閱他過往的採訪,會發現從蛋蛋到李誕,他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有人說,當你因搞笑而關注他的時候,會發現他有點悲傷。當你被他的文藝所吸引的時候,又會發現他是為了錢而「淺薄」的人。
這樣「矛盾」的李誕,未必所有人都喜歡,但一定很難被忽略。
01 ■
文人李蛋:死守理想主義,給錢也不要
李誕,別名,李蛋,1989年出生於內蒙古錫林浩特。
他的小時候被分割為兩部分:一部分在爺爺奶奶的牧場,夏天放羊,冬天看大雪滿天飛;另一半則是和父母在礦場,每天在號角聲中吃喝拉撒睡。
李誕小時候就調皮搗蛋,經常冒著去走廊罰站的風險,接老師的話茬,逗得同學們哄堂大笑的那一刻,換來虛榮心的滿足。
不過這種種行為,也讓他本就脾氣不太好的父母,對他來一頓「男女混合打」。
上初中的時候,李誕學習成績總是第一名,一度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他本人卻很迷茫,不知道夢想是什麼。上了高中後,更是渾渾噩噩,重複著喝酒、打麻將、泡妞的生活。青春的鬧劇,最終以高考失利收場。
李誕不想承受「挨打」的命運,不得不復讀再來,憑藉著良好的底子,最終考上了離家2600公裡的華南農業大學。
順利完成高考這個人生目標,李誕又開始迷茫了,對於未來,他一無所知。
進入大學後,脫離父母的管束,迷茫的李誕徹底放飛自己,不知道幹什麼,就瘋狂讀書。
天天逃課喝酒,喝醉到睡著,睡醒了就讀書,王小波、卡波特、米蘭·昆德拉,「混日子」的同時,這些作者的書也讓他擁有超越同齡人的認知,也激發了他強烈的寫作欲望。
大二時,有人把他寫的兩個和尚辯經的小故事發在了豆瓣上,收穫了不少網友的喜歡,甚至收到了出版商的邀請。
他卻拒絕了:「我覺得我寫的都是垃圾,給我錢我也不幹。」
那時的李誕是個純粹的文藝青年,視金錢如糞土,堅持自有的完美主義,夢想成為一名記者,一位一線媒體人,一個為理想主義發聲的鬥士。
在大四的時候,李誕順利進入《南方人物周刊》實習,偶然的機會,在電梯間聽到兩位記者大談自己要利用職權弄春節車票時,李誕的「完美主義」被徹底戳破。
「義憤填膺」的李誕,第二天就提交了辭職報告,轉而回到了自己的「酒罈」裡,喝酒度日。
「他們給自己的道德表率太強了,我覺得太沒勁了,我還不如好好賺錢呢。」
成為媒體人的路沒走通,隨手寫的段子卻逐漸走紅。
才華橫溢,佛系搞笑的李誕,迅速和他們打成一片。他也沒想到,這幾個靠文字結交的「網友」,會在後來,對他的事業產生巨大影響。
如果沒有這些人,李誕可能現在還膩在自己的「酒罈子」裡。
02 ■
藝人李誕:為錢彎腰,不丟人
畢業後,好友東東槍把他介紹到世界一流的廣告公司——奧美。
李誕在奧美寫了一年的廣告文案,但做文案不是寫段子,要面向客戶,要反覆修改,永遠會在一個規定的框框裡面,生性自由的李誕心想:終究不是我想要的。
那會兒的李誕憑藉段子寫得好,在網上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
而彼時王自健主持《今晚80後脫口秀》正好遭遇瓶頸期,苦思未果的王自健,開始在網上搜羅段子手,於是找到了李誕。
李誕在奧美每個月的工資3000塊錢,《今晚80後》開出的是7000塊一個月。
為了7000塊的月工資,李誕屈從現實,自願成為了《今晚80後脫口秀》的幕後主力寫手。
那是李誕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當然,不露臉,而是活在王自健的脫口秀裡:「我的朋友蛋蛋」,經常被建國打,被賴寶笑,被王自健模仿。
在寫段子的過程裡,李誕漸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不同於在廣告公司的拘束感,在這裡,他能加班能熬夜,段子寫得又快又好。
幕後工作並不容易,編劇寫稿都要面臨著刪減修改,但李誕極具天賦,80%的稿子都能保留下來。
每一期節目開始前,都有讀稿會上,編劇需要展示自己的段子。雖然沒有觀眾,但面對不少「同行」多少都有點緊張,李誕不一樣。
他的表演非常鬆弛,有一種大大咧咧啥也不在乎的感覺,即便有時準備不足需要帶手卡,內心緊張到不行,外表看起來也還是雲淡風輕。
脫口秀演員「李蛋」,初見雛形。
在《今晚80後脫口秀》的後臺,李誕結識了王建國、池子等一批優秀的脫口秀演員。志趣相投的幾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這也為後來合夥成立公司打下基礎。
李誕敏銳地發現了脫口秀的市場潛力,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想幹出一檔國內有代表性的脫口秀節目。
於是,第一季《吐槽大會》橫空出世。瞬間,一句「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火遍大江南北。
頂著一頭粉紅頭髮,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頭髮比人紅」的李誕,當著嘉賓的面吐槽他們的「黑歷史」。用開玩笑的方式,說最真的話。罵最狠的語言,認最快的慫。
他犀利吐槽周杰打人事件:「有人說周杰老師沒什麼曝光率,那是你社會治安新聞看得少。」
又聲東擊西諷刺小鮮肉:「不多說了,我也惹不起小鮮肉,更惹不起小鮮肉的粉絲,徐浩可以說。」
後來一次採訪中談起吐槽這件事,李誕說:「調侃和吐槽看似避世,實則肉搏——與這個並不美好的世界。」
從幕後走向了臺前,李誕用了4年。
成為藝人的李誕,好像和以前那個佛系的李誕不一樣了。臺下他瘋狂學習,臺上他爆款頻出。
2017年2月2日,李誕一句「人間不值得」爆紅網絡。
很多人說,李誕沒有底線,什麼節目都接,我都看膩了。
但李誕其實有一套他的選擇邏輯。在一期採訪中,主持人問道:「你什麼節目都接嗎?」
李誕說:「一般有何炅的節目我都去。」
不是看名氣,而是看在節目中收穫什麼,和何炅在一起的時候,李誕覺著很舒服,哪怕只是坐在一旁聽,也能學到很多東西,而有大張偉在的地方,就會覺得很快樂。
學習、舒服、快樂,是金錢之外,他同樣看重的東西。
除了上節目,私下能學習請教的人,他也儘可能去。
2017年3月,《吐槽大會》第一季收官,播放量總和超過14.5億次,微博上有169萬網友參與話題討論。其中身兼節目創始人、編劇、演員三重身份的李誕熱度一直高居不下。
李誕徹底火了。
03 ■
從李蛋到李誕:
人不能逆著世界行動
李誕信奉一萬小時定律,即不管做什麼事情,經歷一萬小時的訓練就可以變得專業。
李誕一躍成為全網最搞笑的脫口秀演員,同時,他也成了一位商人。
脫口秀演員、編劇、策劃人、作家、藝人、初創公司管理者......李誕的身份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
作為藝人,他配合公司安排;
作為創作者,他自編自演,還為其他創作者修改稿件;
作為策劃人,他做了《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兩檔爆款節目;
作為商人,他提攜新人,是國內第一批解決穩定產出脫口秀的人;
他在新的角色下挖掘著自己更多的潛能,釋放著更多的能量。他不再是人們口中經常調侃的「蛋蛋」,而是成為了旗下脫口秀藝人口中名副其實的「蛋總」。
事業本該一帆風順的時候,他卻迎來了口碑斷層。
他在女友黑尾醬的直播間賣衣服開玩笑,吐槽粉絲都是假把式,光說不買是「廢物」,而對於那些買了他家衣服的粉絲,李誕則豎起了大拇指,稱讚她們都是「好孩子」,被粉絲大罵太勢力,見錢眼開。
其實,李誕參加許知遠主持的《十三邀》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了對「錢」的熱愛。
我特意找出了這期節目,長達3小時的對談中有一段很有意思。
李誕問許知遠,有沒有想過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許知遠的回答是,我想死在女人身上。
李誕在聽完後,做出一個誇張的肢體動作和一個微妙的表情。李誕告訴許知遠:
「我覺得這就是知識分子和藝人的區別,就是我這麼想我也不能這麼說。」
許知遠滿臉疑惑,接著問李誕:「為什麼呢?說了會怎麼樣呢?」
李誕說:「會少賺很多錢。」
許知遠聽了李誕的話笑了,又問他怎麼賺錢。
李誕很認真地告訴許知遠:「就是不用說太多真話,不要挑戰大多數人敢想不敢說的事。」
許知遠說:「那我覺得我比你過得開心多了,某種意義上。」
節目中,李誕極力表現和時代的融洽,但表述上較為「輕佻」——「我特別感謝這個時代,像我這樣的也能穿金戴銀。」
然後就嘎嘎地笑起來。
這期節目引發的爭議不小,有人說,李誕太矛盾了,明明愛錢如命,還要假裝佛系,揣著明白裝糊塗。
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李誕能夠上《十三邀》,是他主動爭取來的。
他在微博上公開表示想上許知遠的節目,只為了獲得一次和許知遠對話辯論的機會。他想從其他的角度「看見」自己,提升自己。至於旁人怎麼說怎麼想,他已經不在乎了。
距離2017年李誕走紅,已經過去3年。
最近的一期採訪中,主持人問他,為什麼要從李蛋改名叫李誕?
李誕說:「因為要做藝人了,雞蛋的蛋總覺得難登大雅之堂。所以叫了李誕,荒誕的誕。」
荒誕嗎?或許吧。
但李誕依舊不斷向前,帶著他的理想主義。在這個不值得的人間,荒誕而佛系地活著。
Reference:
1、時尚先生:《李誕:跟世界合作,沒必要說得那麼委屈》
2、綜藝《十三邀》、《奇遇人生》、《今晚80後脫口秀》
3、鳳凰網娛樂《捨得智慧人物》採訪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本文作者:巫其格(根據文章實際標註信息),首發於職場充電第一站——插座學院(ID:chazuomba),陪有夢想的人一起成長,歡迎關注。
- END -
(強烈推薦▲▲▲)
戳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