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起了「六便士」的李誕和想去看月亮的池子

2020-09-05 麥懵娛樂

1.李誕

那一年,李誕還是一名初中生。

上初中的李誕,還不知道什麼叫脫口秀,但他有一個長項,就是年年考試都是全校第一。

第一拿得多了,李誕便產生了叛逆的想法,覺得反抗教育,是很牛的一件事。

於是在高中三年,李誕把當下時興的文藝青年,搖滾青年都嘗試了一番。

過癮是過癮了,但高中畢業,李誕沒有實現上名校的夢想。

雖然畢業後的李誕混的也挺不錯,但對自己高中三年沒有好好學習這件事還是覺得十分遺憾:

我就應該高中三年,好好把語文數學學好,我好好考個北大多好。氣死了,我現在特別後悔。


所以李誕不是沒叛逆過,只是在短暫的矛盾和掙扎過後,他選擇了社會。

當然,李誕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社會。

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後,李誕進了一家大型報社,當時的李誕也是有夢想的,但是因為偶然間,聽到了兩個同事的聊天,改變了這一切。

當時正是春運,所以大家聊的都是回家過年的話題。其中一個同事問,回家的票買了嗎?沒買沒事,我們跑春運口的有票,我給你留兩張。

當時,為了買到回內蒙的火車票,李誕排了很長的隊。

在李誕的一貫印象裡,南方報業一直就是道德表率一樣的存在,所以這兩位同時不經意的聊天,無形之中給了李誕一記重擊。

沒過多久,李誕就離開了。

離開之後的李誕,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在了好好掙錢上。

2.池子

池子是不一樣的。

池子從骨子裡就是一個叛逆的人。

高中的時候,池子的母親生了病,高中畢業後,母親的病越發嚴重,和父親一起照顧了兩年後,母親還是走了。

雖然沒上大學,但總要做點啥吧。

一開始,池子的夢想是音樂方面,進入脫口秀也是因為看了幾期美式脫口秀之後的誤打誤撞。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池子確實是脫口秀方面的天才。


有一次,池子在微博上看到北京脫口秀俱樂部的一個線下活動,池子覺得自己也行,於是報名了。

第一次登臺,池子就獲得了成功。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提脫口秀演員的成長之難。

一個脫口秀演員的成長之路分為寫稿、開放麥練段子兩個階段,看起來挺簡單,但實際上並不容易,一個成功的段子,需要開放麥反覆的表演和調整。

一個脫口秀演員一年下來,能有10-15分鐘的精華段子就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而池子第一次上臺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說是脫口秀天才一點也不為過。


是金子總會發光。

沒過多久,池子就被李誕發掘了,幾個月後,池子到上海發展。

後面大家都知道了,加入笑果後,池子參加了《吐槽大會》,《吐槽大會》的成功,池子和李誕迅速火遍全國。

《吐槽大會》之後,池子還和李誕共同參加了《嚮往的生活》等熱門綜藝。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待李誕逐漸隱退之後,池子成為中國脫口秀第一把交椅指日可待。

但是,池子就是池子,對於脫口秀,他始終抱著自己最純粹的夢想,那就是,脫口秀就沒有不能撕的。

正是本著這樣的理解,池子在《吐槽大會》上內涵吳亦凡粉絲刷榜單,導致吳亦凡的新歌跌出榜單,後又揭發汪蘇瀧在節目中假吹笛子。

池子是真剛。

3.李誕向左,池子向右

池子的剛,李誕是很不贊同的。

在《十三邀》,李誕舉了一個「不要死在女人床上」的例子。

在節目中,李誕對許知遠說,千萬不要說這樣的話,因為這會給人一種「這人是流氓」這樣的觀感。

你做自己可以,但是你就賺不到錢。

為什麼要賺錢,因為只有欲望才能讓人生存下去。


所以《吐槽大會》成功之後,李誕迅速從創作者轉型為表演者,多檔節目同時上線,僅2020年8兩個月,就有《笑起來真好看》《做家務的男人》《親愛的小課桌》等多檔節目播出。

李誕的身份也從《今夜80後脫口秀》中唯唯諾諾的蛋蛋,變成了談笑風生的「蛋總」。


但對於李誕從眾行為,池子是很難理解的。

舉個喝酒的例子。

很多人都覺得酒不好喝,但為了生活,不好喝也得喝,實在不想喝也會找一些比如天生酒量不好,過敏,等會要開車等理由。

但池子是不找理由的,就是單純的覺得「覺得酒不好喝」而已。

這就是池子的個性,不會因為社會而改變自己的想法。


在加入笑果後也是如此。

不想發宣傳性的微博,嫌通稿太傻,不願意拍廣告,都是李誕用錢說服他。

有六便士,為什麼不去撿呢?

所以池子撿了。

可是,儘管撿起了六便士,池子還是想去看月亮。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特別不喜歡這種應該什麼的。

池子的話,李誕聽了只是微微一笑,說:

「池子啊,還是太年輕,再大6歲就懂了。」

為什麼是6年,因為李誕比池子大6歲。

我們不知道6年後池子會不會成為李誕,但至少現在池子依舊是池子。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一個股票經紀人,拋妻棄子跑去當畫家,生前潦倒,死後哀榮。然後呢?這個故事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是奧斯卡·王爾德在一百多年前說出的話,這句話基本可以概括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是一位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紀人,一夜之間突然拋棄了一切,遠走他鄉,從倫敦去了巴黎,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後來人們才知道,他是去那裡畫畫。他在巴黎窮困潦倒,吃盡苦頭,他對家人、朋友和一心愛他的情人都非常殘忍冷酷,對世俗的一切表現得冷嘲熱諷、傲慢不屑,他對藝術有一種本能的、無法抗拒的追求。
  •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
    可是寶玉只是喜歡她外在的東西,看見寶釵露出雪白粉嫩的臂膀,卻想如果換成林妹妹,也許自己會摸一把。可見寶玉對寶釵根本就無非分之想,更討厭她勸自己追求仕途經濟。或許人性本來就是相通的,地球本來也是圓的,所以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裡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也是如此,甚至結局都有些相似。
  • 月亮和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打卡
    作者:英國小說家毛姆一百多年前,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而這句話就可以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當理想和現實有衝突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剛翻開這本書的導讀,第一句話便是「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夢可是夢境,亦可是夢想,這本書的主人公,自然是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書中寫到「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何嘗不是呢?我們活在當下,不得不去考慮他人的想法,不得不去顧及他人的感受。
  • 池子退出吐槽大會原因:池子和李誕怎麼了
    然而,在去年的1月份,池子突然宣布退出《吐槽大會》,這讓很多網友感到奇怪,大家一直好奇池子退出吐槽大會原因是什,網傳是因為李誕,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但也有網友認為是因此節目組在捧新人,池子才會想要退出《吐槽大會》,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的出來,節目中後來出現了很多新人,像龐博、呼蘭等,而且龐博還成了人氣王,小編覺得這或許確實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是人生兩種不同的追求,六便士是指世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月亮,是使得我們一生不斷尋找、追求的理想。100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曾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簡直可以拿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但是,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在馬賽時,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艱辛,此刻他心裡想的卻是如何生存,或許他也深知沒有生存就沒有理想的道理。我們在追求理想的時候,心裡想的是什麼?對現在生活狀態的不滿、厭倦?為生活奔波讓我們看到的只有苦累和迷茫?認為這樣的生活平淡無奇,索然無味?認為這樣的生活俗不可耐?
  • 貪心的人:月亮和六便士我都要
    《月亮與六便士》,其實在年初就買了這本書,斷斷續續地看,後來又快忘記裡面的內容。這個星期把它拾起,重新將它完整地閱讀了一遍,好的書,不僅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也讓人願意一遍又一遍的閱讀,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
  • 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
    七點不到起來到樓下市府廣場健步走了萬餘步,然後回來洗刷和早餐。今天是周日,所以可以懶洋洋的過日子。打開百家號想寫點東西,可是又不知從何處寫起,尷尬……順手拿起一本書,正是前段時剛買的《月亮與六便士》就看了起來。我看書有個習慣就是從後邊看起的。於是翻到了譯後記: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書名月亮與六便士,但全篇小說既沒有出現月亮,也沒有六便士。純粹是作者信手拈來的。
  • 當《解憂雜貨店》遇上《月亮與六便士》
    師弟寄來《解憂雜貨店》,恰逢《月亮與六便士》看到四十多章。西西弗書店推出的新版本封面甚為喜歡,但翻譯方面卻並無驚喜,個人感覺與其他版本大同小異。《月亮與六便士》文中有「我」,但「我」在描述斯特裡克蘭其人時則是起著旁觀者的作用。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中,譯者李繼宏在導讀裡提出他不認可很多人把《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當初斯特裡克蘭的看法,並闡述了他的理由。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閱讀年度第一名的警世之作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人世漫長,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六便士,有人見星辰。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就是那個終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就如《月亮與六便士》中導讀說的那樣:「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看見了月亮,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
  • 《月亮與六便士》有關作家和畫家的故事
    今日有幸讀完了英國作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所寫的《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書名很有意思,一開始我並沒看懂到底暗含著什麼樣的含義,後來才知道「月亮」代表著心中的夢想,「六便士」代表著生活所需的錢等一切物質。在這本書中,主人翁思特裡克蘭德的人生,是一個放棄六便士去追求月亮的故事。
  • 100年的《月亮與六便士》:我們這一生,到底該如何度過?
    作為一部風靡世界、雅俗共賞的作品,對這部作品當然可以有各種解讀,但是回到100年前這部作品誕生的那一刻,毛姆究竟想在這本書表達什麼核心思想呢?想理解《月亮與六便士》,我們需要先去窺探一下毛姆這一生中的「元作品」。莫言曾經說過,一個作家一生中的所有作品本質上都寫的是同一個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仍可以枕著月亮
    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年代,卻有相同的境遇和感受,這是就是文學的力量。在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依然時時處於被社會綁架的位置,覺得不被人理解,覺得世界冷漠得可怕,可是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可能無法成為斯特裡克蘭,可是我們可以欣賞他,和他一樣永遠追求美。只要堅守我們心中的月亮,保留一份純真和自我,吸收月光的精華,心就會安靜下來。
  • 李誕為什麼不幫一幫池子?
    從李誕變成了蛋總。再看池子呢,作為他的一個老觀眾,我覺得池子心中還是有一種願望,就是他想說真話,他想表達觀點。作為一個九五後,其實年齡不是很大,所以他總是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總是想著說出自己特立獨行的想法。
  • 《月亮和六便士》:追夢的生命是一個從「召喚」到「歸程」的圓月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人物原型,講述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裡克蘭,突然拋妻棄子,放棄了優渥幸福的生活,遠走巴黎學畫,終於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把自己的生命灌注在筆端,達到夢想的境界,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故事。
  • 六便士代表物質需要,月亮代表精神追求,如果可以誰不想只看月亮
    書名叫《月亮與六便士》,書中對月亮這樣的字眼隻字未提,讀著讀著就明白了,六便士便是物質生活,月亮是一種擺脫了六便士的精神世界。查爾斯·思特裡克蘭德有著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按照平常既定的軌跡,他會這樣一直安靜地活到老,可是他突然拋妻棄子。他離家的時候,我覺著他是個自私的,沒有責任感的人。
  • 月亮和六便士—那些關於數碼消費上的買買買!
    ,一個代表理想,一個代表現實;一個代表先鋒,一個代表保守;一個代表月亮,一個代表六便士。從BB機到5G生活總是有時候要求你去選擇魚還是熊掌,去得到月亮還握緊自己的六便士,我也開始了追逐月亮的道路,當然我手中的六便士也不會全部都一下撒出去,我會選擇性地追求新款潮流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