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在預賽中創造新的紀錄是令人欣喜的事,但最近,這種驚喜在泳池裡卻有些變味。正在青島舉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競賽規程規定,預賽前16名的運動員要根據體能得分排序,只有體能排名前8名的運動員方能進入決賽。由此,在預賽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式亞洲紀錄的王簡嘉禾、打破男子50米自由式全國紀錄的餘賀新等選手沒能走得更遠。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各方關注和熱議。
對運動員來說,紮實的體能是保障技術發揮的前提。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大賽中,密集的賽程和多槍比拼都會讓運動員產生巨大的體能消耗,如果沒有充足的體能儲備,很容易後程乏力,在最後關頭動作變形,喪失對頂尖選手的競爭力。2018年的杭州短池遊泳世錦賽和去年的光州遊泳世錦賽上,一些中國選手就出現後半程體能不足的問題,甚至在出水後感到強烈體力不支,難以多項目兼顧。因此,重視體能、強化體能,這點毋庸置疑。
也要看到,不同項目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差異,有各自不同的專項體能要求。據了解,國家體育總局所強調的,是更為底層的「基礎體能」。在今年2月份出臺的一份國家隊體能達標測試評分標準中,涵蓋了BMI(身體質量指數)、坐位體前屈、垂直縱跳、3000米跑等10項內容,成為此後包括遊泳、田徑、羽毛球、體操等項目進行體能測試的主要依據。
從強化體能的角度看,推動弱勢項目補強,讓一些多年徘徊不前的項目有所突破,基礎體能的提升也是勢在必行。但是,把體能測試結果與比賽晉級掛鈎,甚至有的項目在1/4決賽階段不比專項只比體能,也讓不少體育迷直呼「看不懂比賽」。拿全國遊泳冠軍賽來說,如果選手抱著只遊一槍的心態,或許能在預賽中創造成績,但無法檢測連續作戰的能力,起不到模擬大賽的作用。對這種比賽槓桿帶來的「副作用」,不可不察。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需要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智慧去更新體育理念,借鑑國外有益經驗,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強化體能的初衷有積極的針對性,但在具體操作層面暴露出來的問題更需要審慎對待。如何保證體能測試的項目選擇、評價體系科學有效;如何讓運動員、教練員對體能的認識真正貫穿在訓練的日常環節中,需要體育主管部門和相關專家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給出權威解答,回應公眾關切。
與此同時,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何嚴格執行標準,確保公平公正,也需要強化組織管理。改革之路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挑戰,面對改革中新出現的問題,需要及時研判,科學應對,實事求是,方能行穩致遠。
延伸閱讀: 女子重劍兩世界冠軍因體測止步16強
2019-2020賽季全國擊劍冠軍賽南京站28日開始成年組爭奪,在最受關注的女子重劍個人賽中,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8強,其中孫一文、林聲因體能測試成績止步16強。
根據賽事秩序冊,本次比賽個人和團體賽在「16進8的比賽中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並根據體能成績進行名次排位,前8名進行個人賽8進4的專項比賽,後8名根據體能成績進行排位,不再進行專項對抗」。
按規則參賽隊員要分兩次進行5個體能項目的測試,當天孫一文和林聲在16強賽順利擊敗對手,隨後進行了坐位體前屈、縱跳和30秒雙飛跳繩的測試項目,最終體測總成績兩人分別排名第15和第9,無緣8強。
「今天也知道自己體能可能進不了前八,打比賽還是挺放鬆的,通過這次比賽也是嘗試彌補自己的短板,也是一種歷練吧。」孫一文說。
同為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的朱明葉在32進16的比賽中被淘汰,而許安琪因為有傷在身沒有參賽,以江蘇隊教練的身份亮相賽場。
「這次其實大家也看到孫一文、林聲打得還不錯的,但是體能測試跟年輕隊員比的話,尤其是老運動員傷病比較多,肯定是不如年輕運動員的。」許安琪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對你的技術要求會更高,對你這個跑跳能力可能不是要求那麼高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磨鍊小技術。尤其擊劍它本來就是一個功夫活,它需要時間的積累。為什麼擊劍運動員年紀越大的,他經驗越老道,他可能打到最後,不是說靠你一槍衝擊一槍拼盡的,還是要比對比賽的控制,還有你的這種經驗臨場的發揮,我覺得這個可能更重要一點。」
雖然國家隊隊友沒能更進一步,但許安琪在教練席上還是有所收穫,當天的女重個人決賽中,她執教的許誠子通過「決一劍」以14:13戰勝山西隊的麥詠藍獲得冠軍。
運動員在預賽中創造新的紀錄是令人欣喜的事,但最近,這種驚喜在泳池裡卻有些變味。正在青島舉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競賽規程規定,預賽前16名的運動員要根據體能得分排序,只有體能排名前8名的運動員方能進入決賽。由此,在預賽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式亞洲紀錄的王簡嘉禾、打破男子50米自由式全國紀錄的餘賀新等選手沒能走得更遠。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各方關注和熱議。
對運動員來說,紮實的體能是保障技術發揮的前提。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大賽中,密集的賽程和多槍比拼都會讓運動員產生巨大的體能消耗,如果沒有充足的體能儲備,很容易後程乏力,在最後關頭動作變形,喪失對頂尖選手的競爭力。2018年的杭州短池遊泳世錦賽和去年的光州遊泳世錦賽上,一些中國選手就出現後半程體能不足的問題,甚至在出水後感到強烈體力不支,難以多項目兼顧。因此,重視體能、強化體能,這點毋庸置疑。
也要看到,不同項目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差異,有各自不同的專項體能要求。據了解,國家體育總局所強調的,是更為底層的「基礎體能」。在今年2月份出臺的一份國家隊體能達標測試評分標準中,涵蓋了BMI(身體質量指數)、坐位體前屈、垂直縱跳、3000米跑等10項內容,成為此後包括遊泳、田徑、羽毛球、體操等項目進行體能測試的主要依據。
從強化體能的角度看,推動弱勢項目補強,讓一些多年徘徊不前的項目有所突破,基礎體能的提升也是勢在必行。但是,把體能測試結果與比賽晉級掛鈎,甚至有的項目在1/4決賽階段不比專項只比體能,也讓不少體育迷直呼「看不懂比賽」。拿全國遊泳冠軍賽來說,如果選手抱著只遊一槍的心態,或許能在預賽中創造成績,但無法檢測連續作戰的能力,起不到模擬大賽的作用。對這種比賽槓桿帶來的「副作用」,不可不察。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需要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智慧去更新體育理念,借鑑國外有益經驗,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強化體能的初衷有積極的針對性,但在具體操作層面暴露出來的問題更需要審慎對待。如何保證體能測試的項目選擇、評價體系科學有效;如何讓運動員、教練員對體能的認識真正貫穿在訓練的日常環節中,需要體育主管部門和相關專家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給出權威解答,回應公眾關切。
與此同時,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何嚴格執行標準,確保公平公正,也需要強化組織管理。改革之路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挑戰,面對改革中新出現的問題,需要及時研判,科學應對,實事求是,方能行穩致遠。
延伸閱讀: 女子重劍兩世界冠軍因體測止步16強
2019-2020賽季全國擊劍冠軍賽南京站28日開始成年組爭奪,在最受關注的女子重劍個人賽中,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8強,其中孫一文、林聲因體能測試成績止步16強。
根據賽事秩序冊,本次比賽個人和團體賽在「16進8的比賽中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並根據體能成績進行名次排位,前8名進行個人賽8進4的專項比賽,後8名根據體能成績進行排位,不再進行專項對抗」。
按規則參賽隊員要分兩次進行5個體能項目的測試,當天孫一文和林聲在16強賽順利擊敗對手,隨後進行了坐位體前屈、縱跳和30秒雙飛跳繩的測試項目,最終體測總成績兩人分別排名第15和第9,無緣8強。
「今天也知道自己體能可能進不了前八,打比賽還是挺放鬆的,通過這次比賽也是嘗試彌補自己的短板,也是一種歷練吧。」孫一文說。
同為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的朱明葉在32進16的比賽中被淘汰,而許安琪因為有傷在身沒有參賽,以江蘇隊教練的身份亮相賽場。
「這次其實大家也看到孫一文、林聲打得還不錯的,但是體能測試跟年輕隊員比的話,尤其是老運動員傷病比較多,肯定是不如年輕運動員的。」許安琪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對你的技術要求會更高,對你這個跑跳能力可能不是要求那麼高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磨鍊小技術。尤其擊劍它本來就是一個功夫活,它需要時間的積累。為什麼擊劍運動員年紀越大的,他經驗越老道,他可能打到最後,不是說靠你一槍衝擊一槍拼盡的,還是要比對比賽的控制,還有你的這種經驗臨場的發揮,我覺得這個可能更重要一點。」
雖然國家隊隊友沒能更進一步,但許安琪在教練席上還是有所收穫,當天的女重個人決賽中,她執教的許誠子通過「決一劍」以14:13戰勝山西隊的麥詠藍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