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等五家公司前十一月賣豬數據對比

2020-12-13 騰訊網

我們先來看五大公司2020年11月生豬銷量:(其中溫氏股份統計口徑為毛豬和鮮品;其它四家公司包括肥豬、仔豬和種豬)

11月,在生豬銷量上的幾大突破包括:牧原股份首次實現月度銷量超200萬頭;新希望月度銷量大超正邦科技,首次坐上月度二當家的位置;溫氏股份則是2020年來首次實現月度銷量正增長;天邦股份銷量大增363.2%,在五家公司中位列第一。

再來看前十一月的累計出欄量:

前十一月溫氏股份的累計出欄量首次擺脫腰斬的夢魘,新希望則以翻倍的增速遙遙領先。

再來看11月的生豬銷售收入:

雖然11月新希望的生豬銷量達138.52萬頭,比正邦科技高出31.30%,但銷售收入卻不及正邦科技,位列第三。

五家公司前十一月的累計銷售收入如下:

前十一月,正邦科技、新希望的累計銷售收入均增長2倍以上,牧原股份的增長也接近2倍,小弟弟天邦股份實現翻倍,溫氏股份則勉強維持正增長。

就出欄商品肥豬而言,11月份五家公司中每公斤單價最高的是溫氏股份,其次是正邦科技,最低的依然是牧原股份,具體如下:

再來看11月份各公司的頭均收入(其中溫氏股份統計口徑為毛豬和鮮品;其它四家公司包括肥豬、仔豬和種豬):

從頭均收入上來推斷,11月份正邦科技依然在執行養大豬策略,公司月報也顯示仔豬出欄比例顯著下降,新希望、牧原股份則顯然加大了仔豬出欄比例,天邦股份的仔豬出欄比例繼續保持在高位。

最後我們來看下各公司前十一月生豬出欄量的完成進度及接下來的月度KPI:

截止11月底,天邦股份的年度KPI完成進度最高,達93.7%,其次是正邦科技,達91.31%,這兩家公司均有望超額完成保底目標;牧原股份和新希望則是精準把握出欄力度,也有望在12月繼續放量,完成年度目標;沒有設定目標的溫氏股份則很可能年度出欄量會不足千萬頭,低於過去五年的出欄量。

西米衣谷公眾號養殖行業系列文章:

《新希望前十一月養豬數據解讀:頭均收入再創年內月度新低》

《天邦股份前十一月養豬數據解讀:綜合價格連續四個月俯衝式下跌》

《益生股份11月雞苗價格環比大漲,豬只賣了11頭》

《發改委12月第1周數據:養豬頭均利潤環比漲了,養雞利潤跌了》

《正邦科技前十一月養豬數據解讀:仔豬頭均售價連續四個月陡峭下跌》

《牧原股份前十一月養豬數據解讀:11月銷量猛增,頭均價格猛降》

《前十一月養雞數據解讀:立華股份銷售單價連續四個月低於溫氏股份》

《溫氏股份前十一月數據解讀:肉豬月銷量增速首現轉正,豬重創新高》

相關焦點

  • 2020年頭兩月五大養豬公司業績對比:牧原等3家亮眼,溫氏等2家刺眼
    隨著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的月報數據均已披露,我們今天來看看五家公司2020年頭兩月的業績對比情況。 首先看生豬出欄量:
  • 牧原、新希望、正邦、溫氏、唐人神大豬企誰是真正的養豬一哥?
    牧原第一當之無愧,新希望升到第二牧原依然是不折不扣的「養豬一哥」,11月出欄207.6萬頭,較10月份的151.6 萬頭,大增了56萬頭,增幅達到了36.9%。值得一提的是,11月有8家企業的出欄量實現了環比正增長,而10月份牧原、新希望、天邦、大北農都為負增長,可以這麼說,豬價上漲帶動了巨頭們的出欄量。哪家企業賣家最高?
  • 五大養豬公司Q3生產性生物資產對比:新希望最猛,溫氏也發力了
    我們先來看五家公司三季度末生產性生物資產,以及和2019年末相比的增幅:需要注意的是,溫氏股份的生產性生物資產還包括雞、鴨、鴿、奶牛等,但豬佔比最高;新希望的生產性生物資產也包括了雞、鴨等,但增量顯然主要是來自於豬。
  • 五大養豬公司2020年一季度數據對比:誰會是村裡最靚的仔?
    單就出欄肥豬而言,一季度溫氏股份出欄毛豬+鮮品225.26萬頭,牧原股份出欄150.5萬頭,正邦科技102.69萬頭,新希望和天邦股份則不詳。新希望作為信披模範生,在生豬月報上扭扭捏捏,還是因為數據不好看。正邦科技從去年被口水淹沒到今年成為信披優等生,則是因為數據在向好。都符合中國報喜不報憂的傳統習慣。
  • 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六和等上市公司養豬策略不同:養大豬...
    隨著各大上市公司9月份生豬銷售簡報的陸續出爐,若南整理了一下1-9月份各大上市公司的生豬銷售數據,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六和、天邦、大北農、金新農、傲農1-9月份銷售生豬數量和收入見下表。  溫氏股份,8、9月份生豬出欄數量降幅比較明顯,前五個月每月出欄平均200萬頭,而8月份出欄114萬頭,9月份只有88萬頭,從公告上看,溫氏減少出欄,其原因為:第一是從三元雜商品豬中挑選優秀母豬留作種源
  • 新希望、牧原、正邦、溫氏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豬...
    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新希望集團、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新年首月豬企排名新變化!正邦躍居國內第三,僅次牧原溫氏!
    ,溫氏第二,正邦躍居第三。牧原公司預估排名第一,出欄生豬數量在200萬頭上下;溫氏股份排名第二,1月份出欄生豬100.4萬頭,環比上升12.9%,同比上升15.5%;正邦科技排名第三,環比下降41.4%,同比上升162.5%!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豬肉跌價壓力測試:龍頭三甲溫氏、牧原、正邦誰更能扛壓?
    透鏡公司研究相信,不出大的意外的話,豬肉價格未來下跌可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唯一的懸念只是下跌多少的問題——在價格下跌的預期通道中,透鏡公司研究基於公開數據對滬深A股三家最大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做了一個簡單的豬肉跌價壓力測試研究:三家龍頭養豬企業中,誰更能扛住未來豬肉價格下跌壓力呢?
  • 五大養豬公司一季度數據大比拼,帶你看看誰是真正的二師兄!
    而在增幅方面,唯一正增長的還是基數相對較小的養豬界的新貴-新希望。若單只看出欄的肥豬而言,一季度溫氏股份出欄毛豬+鮮品豬225.26萬頭,牧原股份出欄150.5萬頭,正邦科技102.69萬頭,新希望和天邦股份則不詳。新希望是被行業作為信披模範生,然而卻在生豬月報上扭扭捏捏,恐怕是因為數據不好看。
  • 最新數據!中國豬企能繁母豬20強:17家存欄超5萬頭牧原趕超溫氏
    豬企能繁母豬20強:17家存欄超5萬頭,牧原趕超溫氏近期,一張「2020全球10萬頭母豬企業榜單」在業界廣泛傳播。其中,中國11家豬企上榜。除此,國內還有很多知名養殖企業的母豬存欄數也不少。本期《農財數讀》將盤點國內20家養殖企業的最新母豬存欄數據,一探國內母豬的存欄概況。牧原股份:生豬產能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湖北、山西、河北等省份。
  • 農業部數據:12月第2周仔豬價格出爐,跌十一周後連續兩周反彈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12月16日披露:據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12月份第2周(採集日為12月9日)全國仔豬平均價格81.5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1%,同比上漲8.0%。這是仔豬價格連續十一周下跌,於11月第4周觸及80.64元/公斤低點後,連續兩周反彈,仔豬價格自9月第1周高點以來具體走勢如下圖:把時間軸拉長,2019年以來仔豬價格走勢圖如下:此外,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12月第2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2.5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
  • 2019中國上市企業營收500強出爐,新希望、牧原、溫氏、海大、正邦...
    東方財富網根據2019年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榜單。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營收)2019年營收合計達到52.1萬億元,佔上市公司總營收比例近80%,可謂上市公司的基石。
  • 豬價上漲豬企出欄量卻在減少,上市公司盈利期還有多久?
    根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份,天邦股份(002124.SZ)、金新農(002548.SZ)、溫氏股份(300498.SZ)、唐人神(002567.SZ)、天康生物(002100.SZ)、正邦科技(002157.SZ)、大北農(002385.SZ)、龍大肉食(002726.SZ)七家公司,10月份生豬銷售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比、同比下降。
  • 巴菲特之道:下一個豬中Ten-bagger
    五大豬股中,溫氏盈利能力第一、牧原次之,ROE都在20%+,因為有豬周期存在,波動較大,但總體上是符合價值投資選美標準的,牧原8.2XPB的估值中樞相對於其盈利能力是偏高的、而溫氏5.1X中樞則是合理的;新希望、正邦、天邦的五年平均ROE12%左右,顯著低於牧原和溫氏,這種差距不在管理或者養殖模式上,而在業務結構上:牧溫基本是養殖業務、新希望正邦天邦養殖業務佔比分別為43%、65%、86%,過去五年平均佔比分別為
  • 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 正邦科技董秘漲薪一萬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養豬業跳槽指南: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正邦科技墊底董秘漲薪一萬五前景,等於「畫餅」,不如真金白銀來的實在,老闆要捨得砸錢,員工才會賣力幹活……去年,得益於豬價的爆發,各家養殖企業賺的盆滿缽滿,200%的利潤增幅幾乎成了起步價
  • 國內溫氏、牧原、正大、新希望等...
    其中共有國內外34家企業上榜,合計擁有母豬1150多萬頭,比2019年增加了250多萬頭;而2020年榜單上中國上榜企業共11家,合計擁有母豬573多萬頭。43J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在榜單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位居前三位的是溫氏集團、牧原集團、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母豬存欄量分別為130萬頭、128.32萬頭、124.1萬頭。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天康生物等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2日,共有12家於深交所上市的豬企披露了10月生豬銷售簡報。
  • 生豬盈利再創2020年新低,2020全球34家頂級豬肉生產商
    根據發改委測算的數據,本周全國豬料比價為10.17,環比漲幅0.79%。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盈利為843.30元。11月第3周843.30元/頭的盈利預期,再創2020年以來新低,也是2019年8月第2周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