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洛陽理工學院(ID:lit_edu)
「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出品
在洛陽理工,你能學到什麼本領?
又會收穫怎樣豐富的大學生活?
各個不同的學院都是什麼樣子?
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
在洛陽理工,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
機械工程學院
學院簡介
機械工程學院現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五個本科專業,機械設計與製造(中俄合作)一個專科專業。機械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河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省級卓越計劃試點,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為學校工程認證專業建設點、省級一流課程建設點。
建有綠色智能建材裝備工程技術中心、綠色智能建材裝備工業設計中心、高等學校建材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先進位造刀具國際聯合實驗室、工業機器人工程實驗室等五個省級學科科研平臺和六個市級平臺,形成了服務先進位造、建材行業的特色。人才培養貫徹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推行OBE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深化產學研創融合,形成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機械、建材、汽車等行業輸送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近3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院現有教職工125人,其中專任教師113人。具有正高職稱15人、副高職稱35人。具有博士學位32人,碩士學位58人。實驗室和實習基地6000餘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600多萬元。
近幾年來,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2項、地廳級2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2篇,國家授權專利366項。
學院領導
劉建壽 機械工程學院院長
趙紅霞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專
業
介
紹
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河南省一流學科專業建設點、河南省重點學科、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河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河南省高等學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卓越計劃)試點專業、洛陽理工學院轉型發展示範專業。
本專業教學團隊是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現有專任教師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1人,碩士學位教師11人,雙師型教師16人。有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傑出青年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
本專業擁有河南省複合刀具與精密加工國際聯合實驗室,有先進位造技術實訓中心、製造技術實驗中心等實驗、實訓中心,以及多家長期合作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提供保障。
(實驗實訓中心)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質,能夠在機械、建材等領域從事設計、製造、技術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有機械製造和建材機械兩個專業方向。
(實驗實訓中心)
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金屬材料成型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電氣控制及PLC、數控技術及裝備等。
機械製造方向特色課程:
建材機械裝備、機械製造工藝學(校企)、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校企)、數控工具機編程與操作綜合訓練、智能設計與製造操作綜合訓練。
(學生參加全國3D大賽)
建材機械方向特色課程:建材機械製造工藝學(校企)、建材機械安裝與維修、建材機械裝備設計(校企)、數控工具機編程與操作綜合訓練、智能設計與製造操作綜合訓練。
專業特色:
以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師計劃、創新創業教育、課外科技製作和科技竟賽為載體,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體現建材行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建材設備設計、製造、使用企業為依託,以我校的省教育廳建材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洛陽市建材機械裝備重點實驗室為支撐,充分結合洛陽市建材行業區域優勢,構建體現建材特色的課程體系,同時以科研帶動特色專業建設,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被選為校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專業,有省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在線精品課程1門,校級專業思政課程1門,校級主幹課程3門。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現有專業教師18人,專業教師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5人,高級實驗師1人,工程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人,中國建材機械協會理事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2人、洛陽市優秀專家2人,洛陽市優秀教師1人,洛陽理工學院專業首席教授1人,洛陽理工學院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具有行業背景教師5人,經學校認定雙師型教師11人。
(校內實驗教學)
本專業有3個省級專業教學科研平臺:河南省綠色智能建材裝備工程技術中心、河南省綠色智能建材裝備工業設計中心、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省級重點實驗室。有2個市級教學科研平臺:洛陽市建材機器人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洛陽市建材裝備重點實驗室。校內有建材裝備、故障診斷、過程裝備控制等實驗室,並與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建材機械裝備實驗室。對外與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中材建築有限公司、西南水泥集團、洛陽建材建築設計院、洛陽大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有著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企業聯合實驗教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中原經濟區,特別是洛陽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過程工業、機械工業和控制領域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相關領域所需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及建材行業機械裝備設計製造與自動控制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解決過程裝備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在建材、機械等相關領域從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應用開發、設計製造、檢測控制、運行維護、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社會責任感強、基礎理論紮實、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控制工程基礎、過程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過程裝備設計、過程裝備控制技術。
特色課程: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液壓與氣壓傳動、電氣控制與PLC、熱工基礎與設備、項目管理與決策、三維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過程裝備故障診斷。
專業特色:
(1)實施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
本專業2018年被學校確定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專業後,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強化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挑戰杯展英姿)
(2)構築金字塔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形成5個層面的金字塔攀升式教育,分別為:普通勞動實踐工程訓練實踐專業實驗實踐綜合訓練實踐研究創新實踐,該系統貫穿學生在校4個年級,實施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學習與應用的4個結合。
(3)加強課程教學改革,形成學生工程能力培養新途徑。
基於「新工科」培養目標,打破原來單一課程體系的限制。將各專業課的課程設計與創新創業訓練和專業綜合訓練的內容相結合,將畢業設計與校內科研和企業課題相結合,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的設計過程強調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動態仿真與機構結構設計相結合,力求教學內容的工程性,真正培養了學生的工程能力。
(現場實習深入生產一線)
(4)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形成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設立專業建設委員會,邀請行業專家參與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積極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畢業設計鼓勵真題真做、聯合培養。建立校外實習基地6個,並與中信重工和大華重機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
(創業大賽顯風採)
就業方向:
近三年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覆蓋多個行業門類,其中以建材機械、環保機械、電氣為主,與專業性質及特色匹配,綜合就業率均在95%以上,就業地域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畢業生薪酬水平在全校工科專業居於前列。
車輛工程
車輛工程專業校級重點建設課程3門,校級應用型課程1門,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本專業教學團隊是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現有專業教師23人,職稱結構方面,教授3人,佔總人數的13%,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8人,佔總人數的35%,中級職稱佔30%。學歷結構方面,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13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為91%。河南省高等教育青年骨幹教師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1人、洛陽市優秀專家1人,洛陽市優秀教師2人,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本專業擁有汽車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新能源汽車實驗平臺、3個校內實習基地、8個校外實習基地以及1個汽車焊裝夾具設計研發中心。
(汽車愛好者協會製作的卡丁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面向汽車設計製造及智能控制領域,適應中原經濟區,特別是洛陽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自然科學、工程科學、人文科學和車輛工程專業設計製造及智能控制知識,具備國際視野、合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的,能在汽車工業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汽車設計、製造、試驗、檢測、汽車製造裝備及產品的開發和運行管理等工作,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工程力學、電子與電工技術、機械設計、微機原理及應用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電動汽車結構與系統分析等。
特色課程:
汽車車身結構與設計、汽車人機工程學(校企合作)、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彈性力學與有限元分析、三維造型設計(CATIA)、專用汽車結構與設計、汽車電器控制系統設計(校企)。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專業特色:
(1)緊密結合課內課外,學生創新能力提升明顯
以建設「金課」為抓手,加強學科前沿類、創新創業類課程建設,搭建汽車類核心課程實踐教學與工程創新訓練平臺,增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自主創新和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成果突出,近3年獲科技創新類競賽國家級獎勵20餘項,為機械工程學院居洛陽理工學科競賽排名前列做出突出貢獻。
(CAE仿真設計平臺)
(2)緊跟汽車「五化」趨勢,培養體系全面覆蓋全面
面向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輕量化」等發展新趨勢創新專業架構,構建了包括設計、製造、試驗、再製造、管理的汽車產業鏈技術領域並涵蓋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智能汽車等行業發展方向的專業培養體系。
(電動汽車整車實訓臺)
(3)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就業拓展空間大
以洛陽及周邊汽車設計及製造單位為依託,建立了3個校企聯合人才培養基地。通過承接企業項目、科研反哺教學,實現校企協同育人。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基本覆蓋國內各主流汽車企業,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和管理骨幹。
汽車服務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2017年經教育部批准為新建本科專業,2018年開始在洛陽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招生。該專業擁有校級應用型課程1門。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器分技術會委員1人,《汽車電器》雜誌編委1人。目前該專業在校生有兩個年級,共計114人。
汽車服務工程現有專業教師11人,職稱結構方面,教授1人,佔總人數的9%,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3人,佔總人數的27%,中級職稱佔9%。學歷結構方面,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6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為81%,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長安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有行業背景教師3名。
本專業擁有汽車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汽車服務工程實訓平臺、3個校內實習基地、3個校外實習基地以及1個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中心。
(參加汽車大賽)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面向汽車生產及後技術市場領域,適應中原經濟區,特別是洛陽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自然科學、工程科學、人文科學、汽車技術和汽車服務工程理論知識,具備國際視野、團隊協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能夠在汽車服務工程相關領域承擔汽車試驗與檢測、生產管理與服務、營銷策劃以及保險理賠等工作,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新能源汽車HIL試驗平臺)
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電子與電工技術、機械設計基礎、發動機原理及構造、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維修工程、汽車服務系統工程、汽車金融與保險、汽車營銷與策劃等。
特色課程:
微機原理及應用技術、汽車試驗與檢測技術、汽車傳感器與測控技術、電動汽車結構與系統分析、三維造型設計(CATIA)。
專業特色:
(1)緊密結合學科前沿,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以建設「金課」為抓手,加強學科前沿類、創新創業類課程建設,推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搭建汽車類核心課程實踐教學與工程創新訓練平臺,增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自主創新和團隊協作能力。
(2)培養適應汽車產業鏈業態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
緊跟汽車產業發展方向,拓展校企協同育人與聯合培養體制機制,以汽車營銷與策劃、國際汽車貿易理論、創業理論與創業管理等知識為基礎,著力培養能夠勝任汽車商品企劃和汽車產業鏈管理等領域工作的、「技術+管理」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支撐汽車全產業鏈新業態發展。
(開展校企合作研討培養)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在汽車前市場從事汽車企業產品策劃,在汽車生產企業和相關零部件廠家及汽車產品相關領域,從事汽車及相關產品的設計、試驗、檢測、企業生產過程管理,在汽車後市場從事汽車銷售服務、汽車評估鑑定以及運營管理、展會策劃、汽車俱樂部管理、汽車比賽賽事策劃與運營等工作,也可在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的教學及科研工作。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學校示範專業;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和「傳感與檢測技術」2門課程杯列為學校「應用型改革」課程;「機電系統設計」和」單片機原理及應用」2門課程被列為學校「專創融合」課程。
機械電子工程系是河南省合格基層教學組織。現有專職教師22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8名。碩士以上學位教師20人,其中博士學位教師6人。雙師型教師13人。碩士研究生指導導師2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教育廳青年骨幹教師1人。
本專業設有智能製造、PLC控制教學科研平臺。擁有機械電子工程實驗中心、智能製造基礎實訓平臺和智能製造實訓平臺等教學實驗設備。與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變速箱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有限公司、安陽鑫盛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
(機器人實驗室)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中原經濟區,特別是洛陽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數學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工程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的,具備創新意識、合作品質、專業素養、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能在建材、礦山、機械、電子等工業自動化裝備應用與製造行業,從事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電自動化裝備設計、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管理和產品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智能製造實驗室)
核心課程:
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三維造型設計,電氣控制與PLC,數控技術及裝備和機器人應用技術,工程圖學課程設計,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三維設計綜合訓練,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電氣控制與PLC課程設計,機器人編程與操作訓練,數控工具機編程與操作訓練,智能設計與製造操作訓練,專業生產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
特色課程:
三維造型設計、電氣控制與PLC、數控技術及裝備、機器人應用技術、3D列印技術、智能設計與製造操作訓練、數控工具機編程與操作訓練。
(實習基地)
專業特色:
(1)以機械設計和製造為基礎,強調機械動手能力與機電控制能力相結合,加強學生在工具機電氣和伺服控制的訓練,突出機電控制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在機電控制系統上的三維設計、開發與維護能力,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以洛陽市智能製造裝備和機器人產業發展為契機,以數控技術所需能力為主線,強化智能製造和工業機器人方面的綜合訓練,開設智能製造實訓、機器人實訓和數控實訓等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在三維數位化設計、智能製造、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編程、操作、調試與維護等方面的實際操作技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特色實驗室
01
CAD/CAM實驗室
承擔了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和機制(卓越班)的專業軟體教學。有電腦190臺套。實驗教學包括《機械CAD》、《工程圖學》、《三維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CAE)》《文獻檢索》《工具機數控技術》等專業課程的上機實驗教學。開設實驗項目50餘個,100餘學時。
02
測試實驗室
測試實驗室作為學院實驗教學平臺,承擔本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四個本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開設《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傳感器與測試技術》、《汽車測試技術》課程的實驗教學,同時具有部分工程測試領域的科學研究功能。
實驗室總面積200平方米,目前擁有固定資產96萬元,儀器設備156臺(套)。
03
車輛工程實驗中心
車輛工程實驗中心主要承擔車輛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主幹課程的實驗教學和實訓任務,以及各類科技競賽指導、科學研究等工作,並面向全校師生開放。中心堅持以行業需求為引領,以汽車全生命周期實驗體系為支撐,以培養實際工程能力為目標的實驗教學理念。經過多年建設,為汽車行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04
公差與檢測實驗室
公差與檢測實驗室,主要面向機械工程學院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汽車服務工程五個本科專業,機械設計與製造、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電一體化、機械設計與製造(中俄合作)四個專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承擔課程《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公差與檢測》的實驗 。
05
故障診斷實驗室
故障診斷實驗室作為學院實驗教學平臺,承擔本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四個本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開設《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傳感器與測試技術》、《汽車測試技術》課程的實驗教學,同時具有部分工程測試領域的科學研究功能。
實驗室總面積100平方米,目前擁有固定資產61萬元,儀器設備34臺(套)。
06
機電控制實驗室
機電控制實驗室作為學院實驗教學平臺,承擔機電一體化、機器人工程等本科及專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開設《感知與傳感器檢測技術》等課程的實驗教學,此外,還為本科生畢業設計和教師科研實踐和科技活動提供實驗場所。實驗室總面積12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75.7萬元,儀器設備臺46(套)。
主要實驗儀器:有傳感器系統綜合實驗裝置教學、工業全數字交流調速系統實訓平臺和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考核裝置實驗平臺。
07
機器人實驗室
機器人實驗室作為學院實驗教學平臺,承擔工業機器人、機械電子工程、機電一體化、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等本科及專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開設《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維修》等課程的實驗教學,此外,還為本科生畢業設計和教師科研實踐和科技活動提供實驗場所。實驗室總面積12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29.2萬元,儀器設備臺11(套)。
主要實驗儀器:有四自由度直角坐標機械手、碼垛機器人和焊接機器人等儀器。
08
金相試樣製備及硬度實驗室
金相試樣製備及硬度實驗室承擔著機械工程學院所有專業的《機械工程材料》和《工程材料及熱處理》的實驗教學任務,同時為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和各種競賽提供實驗場地和設備支持。
09
流體力學實驗室
本實驗室建築面積100平方米,主要儀器有:柏努方程實驗儀、雷諾儀、局部阻力係數測定儀、沿程阻力係數測定儀、水靜壓實驗儀、離心泵特性曲線測定實驗臺。主要用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卓越)、車輛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的實驗教學,承擔《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流體力學》、《水力學》、《安全工程》等課程的6個實驗項目。
10
熱處理實驗室
本實驗室主要面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汽車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類機類專業學生開設實驗教學和綜合實訓,使學生認識各種熱處理爐、冷卻液及各種輔助工具,並熟練操作和使用。試驗設備和試驗環境滿足學生設計實驗、動手實操、分析實驗結果、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培養其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從事產品設計、製造、質量檢測、生產管理等奠定堅實的基礎。
招生計劃
2020年機械工程學院面向全國招生,計劃招生790人,其中本科570人,專升本140人,專科80人,詳細信息參見表格。專科層次為中俄合作辦學,僅面向河南
省內招生,報考代碼為6162。
2020年本科層次招生計劃表
2020年專升本招生計劃表
2020年專科層次招生計劃表
優秀教師
馬利民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標準委員會汽車電器標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機電設備技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互換性學會理事,洛陽市優秀專家,機械工程學院專業建設首席教授。主持及參與完成了20餘項國家及省市級科研項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在國際期刊、國際會議及重要核心期刊上共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EI及ISTP等收錄16篇,出版專著、教材3部,主持及參與起草國家標準7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軟體智慧財產權10項。
張旦聞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專業機械設計理論,機械性能檢測。洛陽市優秀教師五一獎章獲得者,教育廳學術帶頭人,省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5項,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近年來,完成4項省級教研項目,獲得教育廳教學改革二等獎。
程廣偉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河南省高等教育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洛陽市優秀專家、洛陽市優秀教師、河南省汽車工程學會理事、河南省內燃機學會常務理事。公開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EI收錄10餘篇,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河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授權發明專利10項,出版各種教材或著作5部。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10項。
李妙玲
博士,教授。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洛陽市優秀專家,省科教文衛工會女職工先進個人。現為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首席教授,負責省級一流課程的建設和教學,在省、校教學競賽中多次獲獎。主持並主要參與省部級以上教科研項目12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15篇,主要發明專利5項。
李彬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河南省複合刀具與精密加工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洛陽市先進位造與刀具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傑出青年,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一流專業負責人,洛陽市優秀專家。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員;美國納米學會高級會員;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員;計算機與信息國際聯盟高級會員,10多個SCI期刊特約審稿人。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河南省科技項目4項,洛陽市科技項目1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43篇,其中SCI/EI雙收錄15篇,EI收錄24篇,發明專利23項。獲河南省青年科技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出版科學出版社獨著1部,主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1部。
張慧賢
博士,副教授。洛陽理工學院「校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綠色智能建材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洛陽市建材機器人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市廳級項目4項,發表論文20多篇,EI收錄11篇,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1項,主持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項、河南省重點研發與推廣專項1項。
王海霞
博士,副教授,1983年生。洛陽市優秀教師,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洛陽理工學院學術技術帶頭人。獲得工程建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廳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主持完成科技廳項目3項,教育廳項目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0多項,發表論文16篇。
優秀校友
匡三浩:1995年畢業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現任濟源中聯水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郭慶松:2000年畢業於汽車拖拉機製造與維修專業,現任上海埃維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徐樹廣:2000年畢業於汽車拖拉機製造與維修專業,現任淮北礦業相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與海螺合資公司)總經理助理。
胡茂燦:2018年畢業於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生。現任深圳市好博窗控技術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區域經理,經管美國,馬來西亞,緬甸和南非市場。
吳勤山:81級建材機械專業校友,現任昆明億東陽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全國牆材革新工作委員會常委,昆明市牆材協會會長,雲南省混凝土協會常務理事等。曾榮獲雲南省牆材行業先進個人、全國建材行業勞動模範。
劉寶山:85級機械製造專業校友。現任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先後榮獲「洛陽市優秀民營企業家」「河南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馬安樂:85級機械製造專業校友。現任洛陽天元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洛陽理工學院洛陽校友會會長。
牛曉明,96級建材機械專業校友,現任河南淅水集團董事長,南陽市人大代表。曾榮獲南陽市「首屆傑出青年民營企業家」稱號。
又是一年逢君時
期待與你邂逅於九月的洛陽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