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童」行 靜待花開
為萬名留守兒童撐起愛的天空
陽光下的奔跑,同伴間的嬉戲,父母前的撒嬌,是我們能想到孩子們美好童年的模樣。但有這樣一群孩子,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將他們留在了農村,他們大多缺少父母的陪伴,心靈的成長面臨眾多現實的挑戰……湘潭市致力於超越城鄉之別,扎牢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保護網,為全市10363名留守兒童撐起愛的天空。
周末,走進湘潭市雨湖區新城村留守兒童之家,彩色的壁紙、嶄新的桌椅、淡雅的窗簾都給人一種家的溫馨,這裡設有心理諮詢室、手工製作室、電腦室、圖書室、活動室等,一群孩子在這裡做手工、下跳棋、打籃球或與父母視頻聊天,充滿歡聲笑語,十分熱鬧。
「雖然爸爸媽媽在外打工不能陪我,但我並不孤單,有好多關心我們的叔叔、阿姨還有老師,他們像親人一樣關心幫助我們。」在玩耍的留守兒童子涵告訴我們。
留守兒童之家成了孩子們快樂的港灣。據悉,湘潭安排300萬元建設了179所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同時組織省、市各類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社會機構為1000餘名困難留守兒童提供生活幫扶、心理疏導、情感關懷、興趣學習等幫助。
「平時有留守兒童專幹和愛心媽媽來這裡陪伴孩子們,每到周末或『五一』『六一』等節假日,還有老師和志願者來這裡教他們做遊戲、輔導學習,開展心理諮詢和困難幫扶等,或帶他們去參觀博物館、觀看民俗表演等。」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為切實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湘潭建立從政府到社會、從部門到基層、從機構到村(社區)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服務體系。在所有村(社區)都安排留守兒童工作專幹,並每年發放2400元補貼,確保有人幹事、有錢辦事。
關愛和保護留守兒童是良心工程,更是個社會工程,需要在政府、社會、家庭、學校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發揮社會合力。為此,湘潭安排200萬元實施「四個一批」精準關愛保護措施。一是家庭履責消責一批,政府與10363名留守兒童家庭籤訂農村留守兒童委託監護責任確認書,確保留守兒童得到家庭的照顧;二是親友寄養代管一批,對於105名家庭照顧確實有困難的,要求留守兒童父母將其送親友進行照顧寄養;三是社會幫扶照料一批,在全市所有的村(社區)明確了留守兒童專幹,聯合黨員幹部,對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和「一對多」幫扶,走訪慰問困難農村留守兒童1630餘人,發放慰問資金80餘萬元;四是機構兜底保障一批,落實臨時監護責任,家庭無監護能力、親屬無力監護的留守兒童,由民政福利機構開展臨時監護。
深情的關懷,實在的舉措,這些點滴努力,如陽光點亮孩子們的夢想,如雨露滋潤孩子們的心靈,而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歡笑,更是對未來社會滿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