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子給三個老人養老送終,父親一去世,母親就同親生兒子轉移遺產

2020-12-24 眼前看社會

父親去世,家中財產都落入母親和弟弟手裡,養子哥哥送走三個老人

在福建泉州市的中山路有一間百年老宅,老宅裡面住著一家三口。本是幸福的一家人,最近卻因為老宅房產證的問題感到心力交瘁。老宅在裡面住的是哥哥陳飛和他的妻子和孩子。陳飛說,原本在父親名下的老宅,最近突然變到了弟弟的名下。他生怕有一天弟弟把房子賣了,自己一家人會流落街頭。

陳飛說最近自己生活的這一條街區,在張羅著辦房產證的問題,因為是一百多年的老宅子了。所以大家在辦房產證的時候,需要左鄰右舍相互證明房屋的所有權。當鄰居找他籤字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住的房子早已經到了弟弟的名下。自己在這間老宅生活了多年,送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也送走了自己的父親,為三個老人養老送終。沒想到母親和弟弟最終會逼自己走到這一步。

現在母親已經和弟弟居住在一起,自己去了了弟弟家。母親對自己說,當時因為父親去世,害怕房屋所有權有問題,所以讓弟弟早早的辦了房產所有權和土地證明。至於為什麼要瞞著哥哥,弟弟解釋說,如果他想要還可以過戶給他。小編覺得既然可以直接過戶給哥哥,那麼當時為什麼要偷偷辦房產手續呢,明顯是言不由衷,推卸責任。

親戚說出公道話,三套房都給親兒子,讓養子養老送終不公平

而此時居住在陳飛隔壁的鄰居,也就是陳飛的表親,聽說這件事之後都覺得不公平。他們稱陳飛非常孝順,在爺爺奶奶生病之後,都是在他的照顧之下,料理了十多年,才送走了兩位老人。而陳飛的父親也是在他的手裡養老送終的,他父親得病之後都是陳飛跑前跑後電話隨叫隨到。表弟說陳飛的父母已經給小兒子買了一套房,而且父母所在的職工宿舍也給了小兒子,兩套房子都價值不菲,所以這套房子應該屬於哥哥陳飛。

陳家的親戚聽說之後都覺得,弟弟已經有兩套房產了,現在還來和哥哥爭這套老宅,而老宅只有20幾平米,是陳飛一家三口安身立命的場所,這麼做實在太不合乎情理了。親戚說弟弟陳凡對這個大兒子比較排斥,因為他是抱養的。但是陳飛卻非常的孝順,對待老人非常的好,平時和大家處理關係也很好。

為了親生兒子,母親含糊其辭,不肯按照遺囑處理

對於親戚們的說法,弟弟表示不同意,他稱給他們住,並不是表示房子給他,畢竟他是抱養的。而對於親戚們說自己不孝順,弟弟也解釋說自己和父親關係不好,都是最近這幾年才發生的事情。因為父親和自己不對付,所以在父親生病的這幾年,自己才沒有盡到照顧的義務。而且父親生病去世後,也有一些錢,這些錢都給了哥哥,這些足以補償哥哥。因為是父親口述說給他的,所以自己也不計較那些錢了。

為了自己能夠有一個住的地方,陳飛拿出了一份證據,就是父親生前寫的一份保證書,保證書上稱,這份老宅在父母死後,繼承給自己。此時弟弟沒話說了。但是母親還健在,為什么弟弟就能辦到房產證呢?原來母親在父親死後出具了一份聲明書,申明書上稱自己將老宅贈與小兒子,所以弟弟這才搬到了老宅的房產證。

哥哥陳飛多次到弟弟家裡希望解決老宅問題,但是弟弟卻一直很反感,仗著自己有房產證,根本不想談,而母親也不願意過多的去解釋。最終陳飛找到了司法部門來幫助自己。經司法部門查證,和各方了解,最終決定這套房屋是屬於哥哥陳飛的。

除夕前夕,兄弟和解,哥哥主動帶禮物上門

雖然兄弟兩人已經因為老宅的所有權問題撕破了臉,但是此時正值除夕前夕,司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也是兩兄弟為了一點矛盾而一直吵架,搞得家裡不得安生,一直到除夕前夜還在吵架。司法部門也希望他們從這個故事裡看到自己的樣子。最終母親鬆口了,願意將房子交給大兒子陳飛,但是希望他之後不要來爭奪其他的遺產。

最後雙方籤訂了一份協議,老宅屬於陳飛,其他遺產全部由小兒子繼承。雖然因為老宅的問題,兩兄弟的關係鬧得非常的假,但是這個時候母親也82歲,因為身體不佳臥床不起,懂事的陳飛還是在過年的時候,帶著一家三口拎著禮物主動去了弟弟家給他們拜年。

小編想說,雖然陳飛是抱養的,但他盡到的義務足以是一個親生兒子所應該做的。這樣的孩子難道還不夠好嗎,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一碗水端平,這樣兄弟姐妹才會和睦,等到自己去世的時候,那些和睦的兄弟姐妹將是對方最大的遺產。

相關焦點

  • 喪偶兒媳為公婆養老送終,對其遺產是否享有繼承權
    2014年孫某去世,喪事由胡某操辦。後,胡某與吳某乙就遺產分割問題發生爭議。本案中,胡某是否有權分割吳某夫婦的遺產?但老人遺囑裡卻將遺產都給了次子。為此,兒媳將次子告上法庭,要求按照約定繼承遺產。近日,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審理了這起遺產繼承糾紛案。吳某與老伴孫某共生育兩子四女,其長子吳某甲於1997年去世,吳某甲的遺孀胡某此後未改嫁而是留在吳家撫養孩子成人。2008年吳某夫婦的農村樓房適逢政府拆遷,吳某籤訂拆遷協議後並未拆除房屋,而將房屋進行平移,平移後未領取新房產證。
  • 榆中:養子和侄兒幾度將贍養老人21年的外甥告上法庭
    原標題:榆中:養子和侄兒幾度將贍養老人21年的外甥告上法庭 孤寡老人去世之後遺產糾紛鬧了三年 養子和侄兒幾度將贍養老人21年的外甥告上法庭   3月中旬,榆中縣龍泉鄉張家岔村劉家咀社村民高齊平求助本報原來,村裡的五保戶殘疾老人張得倉是他的舅舅,是他照顧老人長達21年,並養老送終。但沒想到的是,老人去世後,那個從未盡過贍養義務的名義上的「兒子」和一幫侄子們卻突然跳出來要瓜分遺產,並以「侵權糾紛」為由將高齊平告到法院。2013年,榆中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後駁回起訴。之後,張財雄上訴至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訴求再次被駁回。
  • 老人去世,養子和親女兒爭奪房產,親女兒因一個疏忽敗訴
    姐姐對待父母的養子如同親弟一般,幾十年對其倍加呵護,然而卻因為父母的一套房,兩人反目成仇。老人去世後,二人對薄公堂,姐姐和弟弟各拿出一份遺囑,審判員看後判了弟弟勝訴,原來姐姐由於一個疏忽,導致滿盤皆輸……張革英老人出生於1929年,1948年經人介紹與同村女子結婚,婚後一年因為性格不合離婚,一歲的女兒張鳳至先隨母親生活。兩年後,張鳳至母親因改嫁,把她送回了張家。
  • 80歲父親去世,留下再婚15年的老伴,兒子兒媳給繼母養老送終
    我記得他奶奶在他很小時就去世了,怎麼又有奶奶了?他便告訴我,他爺爺64歲時請了一個保姆,後來跟這保姆產生了感情,一年後兩個老人就登記結婚了。 老同學的這個繼奶奶姓李,比老同學的爺爺小5歲。年輕時李奶奶結過婚,但因為老公沒生育能力,所以兩個人沒生孩子。他們是指望著老公的侄子給他們養老的,但後來老公意外去世了,侄子夫妻倆就對李奶奶很不好。
  • 「法海」乾德門葬禮特悽涼,親生兒子不原諒父親出軌拒出席!
    《白蛇傳》被翻拍多次,而《新白娘子傳奇》一直被視為最經典的一版,趙雅芝被譽為「最經典的白素貞」,葉童被譽為「最經典的許仙」,陳美琪被譽為「最經典的小青」,乾德門被譽為「最經典的法海」,只要提到白素貞、許仙、小青、法海,網友們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他們幾人,《新白娘子傳奇》中的角色似乎成為了他們一生的標籤。
  • 母親賣房後住姐姐家,七年後姐夫給我20萬,讓我負責給母親養老
    不能覺得父母沒幫自己,就推脫養老責任。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為子女奉獻一切,到頭來這些子女不孝,把父母養老責任推給其他兄弟姐妹,這無疑是養了白眼狼。一轉眼母親在姐姐家住了七年,如今姐夫想給我20萬,當我得知姐姐和姐夫的打算。我惱羞成怒,跟他們吵了一架。可能人會說姐姐給你20萬,難道你不高興?
  • 律師解讀:老人出資百萬給女友兒子買房,去世後兒子起訴對方
    一對老人結成黃昏戀,男方出資170多萬元給女方的兒子購買房屋,在男方去世後,男方的親生兒子將女方的親生兒子告上了法院,要求其返還購房款。儘管女方的親生兒子找了幾個證人,用以證明男方和其母親關係融洽,170多萬元的購房款是贈與給自己的,但是法院沒有認可這些證言,判決女方的親生兒子需要返還這筆購房款。那麼,在法律上,如何界定贈與和借貸呢?
  • 母親頭七,親兒子忙掙錢不上墳,養子一人去祭奠,回到家傻了!
    今天三姨來家串門,突然接到姨夫電話,內容是:王福貴死了,要不要隨禮?三姨很吃驚,問了原因,聽的我們卻很感嘆!沒想到事情就這麼巧,養子王留根剛來家半年,王大媽就懷孕了,10個月後親兒子王富貴出生了。村裡人都說還是老王家有福氣,結婚五年沒孩子,這一年多添了兩個兒子。王大叔尷尬的笑著,他想把養子送走,可是回去打聽才知道留根的親生父母早就搬走了,一念之仁就把他又帶了回來。
  • 老人去世未交代存摺密碼 200萬元遺產無法取出
    不少市民家中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家中老人去世前,沒來得及告訴銀行卡或存摺密碼,而無法將錢取出來,其中,最大的一筆遺產多達200萬元,也無法取出,詢問本報該如何將錢取出。  三兄弟不在同一城市  200萬遺產至今取不出  讀者詹女士看到本報報導後,給本報打來電話,同樣是遇到證明難題,家裡有兩百萬的遺產至今沒能取出。  「我的親家母戶口在一所幹休所,是從洛陽拖拉機廠退休,她的丈夫去世了多年,兩人有三個孩子。小兒子是我的女婿。」
  • 周冬雨爺爺:重男輕女兒子卻英年早逝,孫女周冬雨願為他養老送終
    而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周冬雨的爺爺,他本身有些重男輕女,卻偏偏兒子英年早逝,讓他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還好孫女願為他養老送終,讓他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周爺爺重男輕女,兒子卻英年早逝】1992年,周冬雨出生在石家莊。
  • 餐館老闆收留一老人,辭退後才知是親生父親,母親:是我糊塗了
    人老了,有些不能說的秘密,寧願帶進墳墓,也不要對子女講,這是不少「明智」老人,最終領悟的道理。劉冬本來可以和親生父親相認,可因為年近80母親,抱著這種心態,一直隱瞞著一個事實,而讓他和父親的相認失之交臂。
  • 北京一老人將2套房和80萬元全給小兒子,4個子女不幹了
    難道老人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嗎?老人想要自己分配,做子女的是否應當尊重呢?家住北京的王先生,就因為母親立遺囑將拆遷款和安置房給了他,結果被哥哥姐姐們訴至法院。要知道,他們兄弟姐妹五人,都是拆遷戶,都有自己的拆遷補償款,和幾套定向安置房。可母親為什麼將財產只給小兒子呢?這中間是否另有隱情?咱們一起來看。
  • 北京3婚老人去世,3個不同血緣的子女為房產打官司
    家住北京的馬大爺可不在乎這個,他這一生結過三次婚,自認為家庭美滿,婚姻幸福。事實上,他在世時,也確實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可當他去世後,子女們竟因遺產繼承問題,打起了官司。馬大爺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結婚的,兩個人都是初婚,婚後生育一個女兒馬大姐,1959年,兩人離婚,馬大姐跟隨父親生活。同年,剛離婚的馬大爺緊接著開啟了第二段婚姻,並生育一個兒子馬二哥,沒幾年,再次離婚,馬二哥跟隨父親和姐姐一起生活。
  • 拒絕與親生父親相認,當庭放棄百萬遺產,為何她會做出如此決定
    58歲的郭女士人生中第一次走進了法庭上,與另外4名「兄弟姐妹」等候對已故父母遺產的分配。然而在宣判前,法官詢問當事人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時,她卻站出來,聲名自己放棄對西四環一套兩室一廳房產的繼承權,這一決定,讓在場眾人始料未及。那麼,她為什麼會做出這麼一個決定呢?
  • 父母把3套房子都留給了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父母這樣做太讓人心寒!
    還有,老百姓常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很多子女多的老人,在對待子女方面總是偏向小兒子,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兒子,在老人老的時候,也都是把所有的財產,包括房產和金錢都留給了小兒子,大兒子或者女兒什麼都沒有,還要求所有的子女對老人一樣孝順,養老費均攤,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導致兄弟姐妹之間失和,還有子女少的老人,甚至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毛都沒有,等老了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
  • 老人臨死前給親生子8萬塊錢,卻給養子一套被褥,拆開褥子養子愣住了
    姜大貴是一個農村人,雖然家庭條件不算富裕,但是他人品好,心地善良,樂於幫助別人,平時看到乞丐討飯時總是請他們吃法,他媳婦經常說他傻,所以在附近的村子裡也落了個好名聲。也正是在這一年,姜大貴在自己家的山根底下看到了一個被遺棄的嬰兒,被發現時嗓子都快哭不出聲音來了,姜大貴覺得於心不忍,於是就把嬰兒抱回了家,那個時候自己的兒子才10歲多。
  • 母親去世,父親私自過戶房產!繼承遺產需及時析產!
    不然,你不知道的情況下,你認為理所當然的遺產就不翼而飛了。獨居老人容易被煽動,尤其是與自己經常生活的人,所以「保姆」成為後媽的事屢見不鮮。這時候靈魂拷問來了,保姆到底圖什麼?圖你年紀大,圖你不洗澡。還是圖你房?圖你錢?這個想必大家自有決斷。這次保姆不僅要房,還把房拿去抵押!這事咱們來盤算盤算。
  • 獨居老人離世,遺產如何解決
    獨居老人離世,遺產如何解決剛看到標題,大家一定以為當然是給兒子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父親死後財產由兒子繼承,這是理所應當的。對此種觀點我不認同,具體分析如下:一、老人獨居期間,誰來奉養這個是決定遺產如何分配問題的關鍵。老人身體健康之時不會有此疑問。因為此時,孩子剛剛成家立業,會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
  • 兩個兒子一個養子一個親生,養子優秀些應該怎麼對待這兩個孩子
    平等對待兩個兒子。雖然兩個兒子有一個不是自己親生的,但是孩子成長需要嚴格的監督,同事還要耗費很大的精力才能讓他們走的更遠。不能片面的對孩子進行比較人總是在發展的,所以今天看著兩個人孩子差距比較大,但是隨著孩子成長還會有很多的變化。俗話說的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父親病逝,三兒子一個比一個「忙」,小女兒送終後,三兒子後悔了
    5年前母親去世之後,就剩父親一個人在老家裡面住著,當時複習還身體硬朗的時候,每天就早起,在村裡面瞎晃悠,不是跟街坊聊天,就是去菜地裡面種菜就過了一天。但是畢竟是老人,逢年過節的時候看著隔壁家的兒女們回來探望父母,父親的心裡多少都是有一點難過的。其實父親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