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有些不能說的秘密,寧願帶進墳墓,也不要對子女講,這是不少「明智」老人,最終領悟的道理。
劉冬本來可以和親生父親相認,可因為年近80母親,抱著這種心態,一直隱瞞著一個事實,而讓他和父親的相認失之交臂。
01 少年因為哥哥病逝,發誓要掙更多的錢
劉冬出生於某山區的農村,家裡條件差,勉強讀完了初中,畢業後在某技校讀了幾年,學的是廚師專業。
劉冬還有一個哥哥,比他大8歲,似乎從他記事起,就知道哥哥患了一種怪病,因為沒錢醫治,幾乎不怎麼上醫院。他經常看見哥哥因為痛苦用頭撞牆,父母給哥哥的只有廉價的藥品,或者是他們在山上挖的草藥,家裡永遠都瀰漫著中草藥的味道。
劉冬8歲那年,眼睜睜的看著哥哥在痛苦的痙攣中,漸漸失去了生機,那一幕深深的鐫刻在他的腦海裡,讓他暗下決定,今後一定要多掙錢,至少生病了可以去醫院。所以,劉冬在初中畢業後,果斷了讀了技校,並選擇廚師專業。
劉冬在外打工十幾年,積攢了一些錢,他決定自己開一家餐館,正好遇見有一家餐館轉讓,他就接下來了。
經過多年的經營,餐館的生意也越加紅火,他就在這個城市安了家,娶了妻子,有了孩子,就把父母從老家的山區接了出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平靜而安逸。
02 收留一個老人,擔憂他破壞家庭的安寧
那天當劉冬送走最後一波客人,準備收拾東西回家,卻見母親領了一個老人過來。母親說老人叫胡明,是她的一個老鄉,沒有去處,想找份工作。不待劉冬開口,老人說,管吃管住都行,他不要工資。
劉冬正缺一個守門的人,之前每一次離開餐館,他都把重要的物品隨車帶回家,很是麻煩。有了胡明晚上留下來照看餐館,他有些求之不得。
老人為人勤勞,每天在他和廚師、工作人員來之前,餐館裡裡外外都被老人收拾得乾乾淨淨,這讓劉冬很滿意。雖然老人不要工資,但他每個月還是給了他1000塊錢。
不知不覺幾年過去了,老人做事兒也讓劉冬很滿意。不過唯一讓劉冬有些不安的是,自從老人到了餐館後,老母親頻繁出現在餐館,有時候晚上還偷偷過來與老人見面。
畢竟父親還活著,父母關係也不錯,一家人的生活很平靜,可母親總是偷偷與胡明見面,雖然就是在一起說說話,可劉冬還是看不慣,萬一讓父親知道,鬧出不愉快的事兒,就太好了。
為了自己的家庭,劉冬作出了一個讓他都感覺很痛苦的決定。
03 辭去了老人,才知老人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那天,當所有的員工都離開後,劉冬單獨留了一下,他拿出一張銀行卡,推到老人面前。
「胡伯,您的年齡也大了,看到您每天在店裡忙裡忙外,我於心不忍,這裡有10萬塊錢,您……回家養老吧!」
劉冬的話語說得含蓄,老人何嘗聽不出其中的意思?只是知道自己要被辭退,他在短暫的驚愕之後,神色陡然暗淡了很多,微微點了點頭道,讓我和你媽道一聲別吧!
「明天中午,咱們一起吃頓飯。」劉冬說出這話,心中其實也挺難受的,畢竟打內心他是捨不得辭退他的。
然後,讓劉冬意外的是,第二天他帶著母親來到餐館時,發現老人已離開了,而且沒有帶走那張銀行卡。在母親獲悉是劉冬辭去了老人時,突然就痛哭起來,央求劉冬趕緊把他給找回來。在母親的敘說中,劉冬才知道,被他辭退的老人,竟是他的親生父親。
原來劉冬還沒有出生時,哥哥是患了重病,父母為了給哥哥治病,也是想盡了辦法。在劉冬出生後不久,父親就離開了家,去外面打工掙錢。但是,母親沒想到父親這一走,就杳無音訊,她一個人拖著兩個孩子,尤其大兒子還患有重病,過得十分艱難,於是在劉冬5歲的時候,又改嫁了。
劉冬懂事時,就聽說父親很早就離開家,而後來母親嫁的男人,他以為是離家多年的父親回來了。
04 老人過去的經歷,充滿了著不幸和無奈
那麼胡明老人,這些年究竟經歷了什麼?
當年胡明離開家之後,就去了南方的城市找活幹,因為沒有什麼技能,也只能給人下苦力。他給一個老闆打工,三個月都沒發一分錢,胡明知道家裡等著他拿錢回去,給大兒子治病。他就找老闆要錢,老闆總是藉機推諉,最後一次他找老闆要錢時,遭到了老闆的奚落,忍無可忍之下,他把老闆給打了,或許因為過於憤怒,竟把老闆打成重傷,被判了重刑。胡明不想讓家裡為他擔心,一直沒有告訴家人自己坐牢的消息。
在裡面呆了17年,胡明才出來,他回過一趟老家,聽說媳婦改嫁後,而且生活得很好,又離開了。這些年,他孤身一人,靠打工維持生活,日子其實過得很艱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劉冬母親,他不想讓胡明再在外面受苦,她再三要求下,胡明答應去兒子劉冬的餐館打工。而且兩人商量,不告訴兒子他的身份,主要是怕兒子有其他想法。
劉冬的繼父,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村人。當他獲悉劉冬的父親回來後,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他們年齡都大了,沒有多少日子可活,所以他還讓劉冬的母親,經常去看看胡明。
05 茫茫人海尋找一人,再沒有老人的線索
劉冬在獲悉實情之後,他有些責怪母親,應該早把這些事情告訴他。母親哭著說,是自己太糊塗了。
劉冬立即四處尋找胡明,只是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人,哪裡有那麼容易?為了尋找父親,能想的辦法他都想了,也花了不少錢,但是兩年過去,仍然沒有父親的線索。
看到母親經常以淚洗面,劉冬也挺難受的,他甚至有些後悔,當初的莽撞,應該問清楚情況,再做是否辭退的決心。
@活魚心語
南懷瑾大師所說:「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孤獨,無法與人訴說,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站在劉冬母親的角度上,她做的並沒有錯,一方面希望前夫,能夠在兒子的庇護下,安穩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擔心兒子知道父親的身份,對繼父不好了。兩個男人都是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她自然不願看到任何一個人,受到不平的待遇。
劉冬的母親內心是善良的,也是孤獨的,她害怕失去任何一方,所以她只想通過自己保守這個秘密,維繫著某種平衡。只是,她沒想到,她想守住的秘密,恰巧成了兒子不想破壞家庭安寧的一個理由,最終反而讓家庭變得不寧。
衷心希望劉冬能夠儘快找到父親!
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