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年,我的親生父母來認我,我叫他們叔叔阿姨

2020-12-12 二叔說情感

我在農村長大,爸媽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小時候我和周圍的小夥伴兒一樣,每天放牛,煮飯,做農活。小學二年級,我跟農村的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他們就會嘲笑我說我不是親生的。因為我性格比較直,我就跑回去問我媽。我媽沒有否認,她說是。但是現在我已經忘了當時我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瞬間的感受,應該還是出乎意料的吧!

讀高三時,有一天早上與同學去吃早餐,在一家很老的餐店吃米粉。後來遇到一個老奶奶,她走過來問我,你現在和你爸媽住一起嗎?我說對啊,我不跟我爸媽住一起,還能跟誰住一起?她說,你親生父母沒回來找你了嗎?當時在吃粉的那個餐店裡人特別的多,而且一個鎮上就那麼大,大家都比較熟悉。我記得我當天上課都沒有好好聽講,應該是哭了。因為我還是對我親生父母很感興趣的,也很好奇。但是我當時想的是我要等我的養父母都去世了,我才會去找我的親身父母。

上高三那年的春節期間,一個平時很少走動的遠房親戚突然邀請我和爸媽去他家做客,其實我那個親戚離我舅舅家特別近,但是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走過他家親戚。當時記得我們去的比較晚,但天還沒有黑,五十米不到的距離,我看到一男一女,還有我的那個親戚,一起站在路口,看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們就是我的親生父母。我為什麼會這麼去判斷,也許就是我的第一直覺。

走近後當時的場面比較尷尬,我就叫了他們一聲叔叔阿姨。那天,我記得好像親生父親穿的是黑衣服,親生母親穿的是紅衣服,我和親生母親長得蠻像的。我們在飯桌上聊的話題我都都不記得了。吃完飯之後,我們一起拍了一張合照,算是第一次見面的合照,就我和我親生父母三個人,當時感覺自己是很尷尬的,就是一家人要擠在一起站的緊一點,然後露出那種感覺很幸福的表情。

第二天是親生父母要到我家來做客。我媽就在廚房哭了,跟我爸說怎麼辦,她親生父母要來了。我只記得這句話。其實我養父母是那種話不多,真的是屬於那種樸實憨厚的老農民,就算是吃虧了自己也不會多講幾句。遇到這種場面,還有在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們不太會交流,幾乎沒有說什麼話,反而我親生父母親在旁邊一直說這些年辛苦你們了,把她照顧的、養得很好之類的話。親身父母也沒有表明說這次過來是要把我帶走。當時我就想了如果是要我跟他們走,覺得不可能,我頂多是可以跟他們相處,但是我不會走。

我認識了親生父母之後,才開始一點一點的了解到親生父母的家庭情況。在這之前,村裡的鄰居之間傳言說,我的親生父母是大學教授,其實他們都沒有上過大學,甚至一直沒有過正經工作,我的親生父親一直換著地方打牌。親生母親就這樣一直跟著父親。

我那個遠房親戚既認識我親生父母親,也認識我養父母,兩邊都認識,所以才會把我抱到養父母這邊來,他覺得還是需要找一個比較靠譜的人家,最好是找一個以後可以尋得見蹤跡的人家。兩家其實還是有一點點關係的。後來才知道,我養父母家裡面是因為我爸爸身體上的因素,不能生小孩,所以才同意抱養的我。

後來,我和親生父母是通過電話或簡訊一直在聯繫。親生母親比較健談一些,給我講她當初做這個事情的原因是什麼,也是迫不得已。因為我親生父親一共有五個孩子(加上我),我在家裡排行老四,我還有個弟弟,其實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親身父親在家裡是長子,長子一定就要有個兒子,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就選擇我把我送出去抱養。

因為那個時候的計劃生育還是比較嚴格地,聽他們說我是在老家躲著生的。其實,我一直在想你們不用去解釋為什麼要把我送出去抱養,我真的可以理解,也可以原諒,我真的不在乎你們為什麼把我拋棄了。我一直跟他們說我過得很好,真的很好。也許在物質上可能不如別人,但是在心智上、精神上我覺得我沒有缺失的地方。現在要把我找回來是因為親生父親經常在晚上做夢,夢到我。

後來聽說我親生父親走上正軌沒有再打牌了,就與朋友去做工程,賺了點錢,然後就想著自己條件還不錯了,可以回來找我了。聽他們講,其實在我小學的時候他們就想把我要回去,但是我那個親戚死活不同意,說我養父母養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抱回去。

其實我跟親生父母相認之後,我自己特別開心,我想的是不用等那麼久,不用等到我養父母去世,我就可以知道他們的一些情況。因為我親生父母比較健談,他們可以跟我聊一些比較生一點的話題,但是我的養父母就做不到,可能不太了解我內心的想法。而親身父母就可以,那段時間我很開心,是因為把他們當朋友一樣講述我自己的事情。

剛開始交心的那段時間是挺好的,但是後面相處了之後發現,其實他們只是在那段時間熱情度比較高,會照顧我的感受,會傾聽我說話。過了一兩個月之後,他們還是得忙自己的事情,重心就不在我這兒了。因為當時我可能在想像電視劇裡面演的,親生父母認回自己的孩子後,可能要百般的照顧、呵護,慢慢去了解過去的生活,但其實生活當中卻不是這麼上演的。

每次親生父母親會問我,你最近缺不缺錢?我說不缺錢,我有錢。他們每次都是這麼一問,卻沒有一次是主動的給。其實我真的不需要,因為我從小還是比較節約的,但是我會覺得他們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想是要還是不要了,感覺沒有親人之間該有的那種直接。我養父母就很直接,從來不問我缺什麼東西,就會直接給,雖然每次給的不多,但我感覺卻不一樣。

第一次去親生父母家也是高三,是背著我的養父母去的。我的目的就是去見一面,沒有什麼別的意思。親生父母家住在一個二室一廳的套房,我弟弟睡覺都是在客廳的沙發上睡,當時就覺得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後來才知道親生父親把錢都投到一個項目上去了,可能資金周轉的不是特別的好,那個時候還是租的房子,當時就在想生活怎麼過得這麼拮据。

那個時候我的堂姐就跟我說,你親生父母家很有錢,你回去還是要爭取自己該有的利益,分點錢之類的。我跟親生父母家的二姐相處得好。我二姐的性格裡有點搞笑,就說,你來分什麼家產,我們現在家裡的情況是負資產,你要分也可以,只有分點負資產走。

二姐到現在跟我關係最好。那個時候我的堂姐就跟我說,你親生父母家很有錢,你回去還是要爭取自己該有的利益,分點錢之類的。我跟親生父母家的二姐相處得好。我二姐的性格裡有點搞笑,就說,你來分什麼家產,我們現在家裡的情況是負資產,你要分也可以,只有分點負資產走。二姐到現在跟我關係最好。

二姐有空就問我小時候的一些事情,類似有沒有被欺負,生活過得怎麼樣這些問題。二姐當時剛大學畢業,也就二十三四。我弟弟長得還蠻帥的,瘦高瘦高的。我弟弟當時好像讀初中,快升高中了。接觸多了之後,我發現親生父親對自己的子女有著很強的管控欲。尤其是我對於我來說,和他們沒有在一起生活的經驗,突然冒出一個處處管著自己的父親,我顯得非常的不適應。至於親生母親,和自己並沒有多少深入的交流。親生母親與外人說話時都只會說一句話,說我講衛生,懂得照顧自己。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記得好像嘗試著幾次主動找我的親身父母。我說要談談我們之間的關係,但每次都是他們在哭,特別是我親生母親哭,她說自己最近很辛苦,講的都是自己不易的地方。後來我姐她們就告訴我,說自己與父母親他們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心與心的交流,你怎麼會可能得到。

有一天,親生母親發現父親抽大煙,親生母親就很生氣,就說他,你可以打牌,但是你不能抽大煙。於是兩人大吵一架。親生父親就回了老家,母親說要跟朋友一起去外地散心。後來,我親生母親的另一個朋友就給我打電話,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我的電話,打電話問我,你母親在哪裡?我說在外地。她說,你親身父親出事了,知不知道?我說不知道。她說,你快點打電話過去,語氣特別的著急。

坐這個時候我就接到大姐給我打的電話,哭著說親生父親過世了。在這個事情發生之前,親生父親平時都會一直喊自己頭很疼。聽說那天跟他的生意夥伴喝了點酒,然後就想在酒店休息一下,酒店的監控顯示,那天他在等電梯,等電梯的途中突然就靠著牆,就像要暈倒一樣,後來就開始使勁地捶自己的頭。第二天中午,保潔去打掃房間時發現我親生父親倒在在馬桶邊上,屍體已經僵硬了。

葬禮上我記得好像沒有哭過。主持喪事的老先生說,你們平時怎麼稱呼他,現在就怎麼叫他,他們都叫他爸爸,我就沒有喊他爸爸,我就叫他叔叔。我也不會去在意別人說我不孝,平時就是這麼稱呼他的死後也是這麼稱呼他。都包括現在每一次我們回家去墳前看他,長輩都會說你要保佑你的子女事業要順利,身體要健康。我自己都會在心裡說,你不用保佑我,真的不要保佑我,你不欠我的,照顧好自己就行。

直到今天,我還是把親生父母稱呼叔叔阿姨。對與於我來說,爸媽這個稱呼是屬於自己的養父母。

相關焦點

  • 父母去世叔叔把我養大,我結婚他給我一本存摺,我把叔叔送回老家
    ,所以叔叔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叔叔是個手巧的人,在我小的時候經常給我做一些手工玩具給我,原本我有個幸福的家庭可是在我八歲那年一切都結束了。那年我的父母因為一場車禍去世了,父母的去世對我打擊很大,因為那時候我才只有八歲就成了沒有父母的孤兒,父母去世後叔叔就接替了父母的位置,叔叔靠著給人家做一些手工活來養活我,供我讀書,也許是因為我,有好幾次有人給叔叔介紹對象叔叔都拒絕了,叔叔就靠著他的一雙手把我供上了大學,大學的四年裡我從來不敢亂花一分錢,因為每一分錢都是叔叔辛辛苦苦掙的
  • 父母的陪伴幫我走過那年的高三。
    讓我最感動的就是高中三年來父母的陪伴,有一句話說的好,陪伴是最真誠的告白。他們作為父母,很關心我的成績,也很關心我的未來,但他們的文化水平很低,不了解我的學業,也更無法指導我的學習,青春期容易犯的臭毛病,他們也不太理解。他們只是在背後默默的陪伴著我,默默的支持著我。特別是在我高三那年,學業上的壓力讓我難以忍受,每月回到家,脾氣十分暴躁,甚至會和父母爭吵起來。
  • 獨二代子女多「六親不認」 舅舅姑姑叫叔叔阿姨
    她丈夫的侄女一家三口來走親戚,在媽媽的授意下,四歲的孩子開口向她和丈夫叫:「爺爺、奶奶好。」呂靜聽起來倍感彆扭。「我丈夫的侄女的孩子應該叫我外婆,可四歲的孩子直呼奶奶,叫我丈夫爺爺,對我的女兒叫姑姑。」呂靜說,她發現這個問題,給孩子糾正。可是家長從孩子會說話時,就只教了孩子說「爺爺、奶奶。」
  • 叫爸媽自來熟,叫叔叔阿姨客氣,她對楊紫父母的稱呼,閨蜜專屬
    喬欣微博下,楊紫也來留言,調侃喬欣「不會天天吹牛自己家地位高嗎」,二人的互動真的太搞笑了,能從語氣上看出兩人私交很好,都能談到父母兄弟姐妹,這才合適的「閨蜜」。而且喬欣又回懟說楊紫也經常「唱歌和跳舞」,爸媽二姨都攔不住,這是姐妹間的互爆乾乾淨淨,誰注意到喬欣對楊紫父母的稱呼了,她稱楊紫爸媽為「紫爸紫媽」,直接稱呼楊紫二姨為「二姨」,十分親熱。
  • 26歲美國帥小夥回寧夏尋親:我想見一見我的親生父母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導讀「我的親生父母在哪裡?我想念他們!」今年26歲的靳家成,又名黨子楊、党家成、克裡斯蒂安,特別想找到自己在中國的親生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親生父母的渴望愈加強烈。
  • 親生母親窺視了我28年
    我想起我黃家媽媽去世那年,二姨拉著媽媽的手大哭的樣子,忽然明白了她不僅僅在哭我去世的媽媽,還在傷心我的身世!得知真相的我,一時間對生父和生母痛恨不已,覺得他們打破了我平靜的生活。當年既然拋棄了我,現在何必又來找我?接下來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都在矛盾中度過。
  • 小朋友:陳立農叔叔!陳立農:你叫我什麼?我今年19歲!
    不過,時間還是在向前的,小鮮肉或是當紅小花也免不了被00後,10後的小朋友叫叔叔或阿姨的命運。當藝人們面對小朋友叫自己叔叔阿姨的時候,女藝人們往往會糾正小朋友們讓他們叫自己姐姐,而男藝人則往往會在風中凌亂。周杰倫,吳亦凡,林更新,甚至易烊千璽和王源這些00後都難逃被叫叔叔的命運,一方面嘗試糾正小朋友叫自己哥哥,一方面又逐漸習慣叔叔這一稱呼。
  • 最美人物 | 安徽蕭縣新莊鎮:「叔叔、阿姨,請收下我的這些錢」
    2020-02-14 19:14 來源: 澎湃新聞 宿州女性 「叔叔、阿姨,請收下我的這些錢!」2020年2月12日上午,安徽蕭縣新莊鎮政府大院來了一位小姑娘,她向新莊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捐出了4000元錢,用來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據了解,這位小姑娘名叫李姿霖,今年18歲,家住新莊鎮小集子村,現在是蕭縣實驗中學的一名高三年級學生,這次捐出的這筆錢是她這些年得到的獎學金和今年過年的壓歲錢。
  • 父母的坦白局:媽媽有天說我不是爸爸親生的
    在幼時的習作裡,我們讚美父母,又在某個年紀之後,與他們仿佛攻守般地對峙。我們習慣互相隱瞞,在朝夕相處下,成為彼此讀不懂的人。但父母從未停止試探,試圖以成年人的方式與我們對談,哪怕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我們收到了21位父母的秘密。那些坦白時刻,在他們彼此心裡都掀起了譁啦啦的響聲。
  • 父母離婚把我當作累贅,我結婚時把他們都叫來,說後悔是不是太晚
    婚姻裡有個詞叫相敬如賓,到了我結婚的時候我也沒分出這到底是褒還是貶,在我的印象裡,父母之間一直客客氣氣,規規矩矩,從沒有多麼熱鬧的氛圍,從小到大,一直是這樣,在這樣的家庭裡,我的感情也變得很奇怪,也讓我曲解了婚姻的意思,是不是所有人都過得這麼累,總感覺像戴著面具在生活。
  • 叔叔供我讀書,我身家百萬時,叔叔找我借一萬,我卻拒絕了
    七年之後,我便身家百萬了。但是,叔叔曾來找我借1萬塊,被我拒絕了。至於我為什麼拒絕,還是跟那件事有關。我真的很感謝我的叔叔,我父母雙亡,是我叔叔一直在我身邊,他充當著我父母的角色,一點兒怨言都沒有。可是我卻不知道我父母是怎麼死的。
  • 棄嬰回國尋親 想告訴親生父母:我原諒你們了我過得很好
    多年來隨母親遊走四方,近期,小夥子精神抖擻地回到西安尋親,想告訴親生父母:「我原諒你們了,我過得很好!」「媽媽給我起名叫以諾,媽媽是愛爾蘭人的後裔,姓柯,我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趙以諾柯說,養母羅娜收養他時不到30歲,還是單身,當時在西安交通大學做外教。1991年,她先後撿到三個孩子,一個比一個大三個月,就是以諾和他的兩個姐姐。據趙以諾柯介紹,1991年7月20日下午,羅娜抱著女兒去西安兒童醫院看病,在門診看到一個全身赤裸的男嬰,身邊連個紙條都沒留。
  • 從小被送人的孩子,長大了,親生父母來認,要認他們嗎?
    因為和她們家住了多年的鄰居,關係處得比較好,王嬸在一樓開墾了一塊小菜園,種了點蔬菜,不上化肥的綠色食品,結果子時會給我們送一些來,老媽蒸大包子時也會多蒸一些,送過去。就這樣,一來二往,比較熟。她家的情況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鄰居王叔和王嬸原來一直不能生育,小平是從小被抱養的,剛出生三天就被抱過來了。
  • 第一次叫媽,我臉紅了,結果被打臉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或多或少經歷過有些難堪的第一次。分享我尷尬的第一次。我跟我老公結婚還不到一年,結婚後我們不跟父母一起住,父母在農村,我們兩個在城市,所以平常跟父母交流的時間特別少,結婚以來他的父母我只見過兩次面,平時也很少打電話。
  • 福建小夥瞞養父母找到貴州親生父母,努力讓兩邊父母過好日子
    那年10月15日早上,第一節課剛下,一位去過外公、外婆家的叔叔到校找到他稱:「你舅舅快結婚了,你和我一起去把舅舅買的收音機取回來。」許小坤信以為真,天真無邪地跟著這位叔叔上了車,沒想到,這叔叔將他帶到福建莆田一農戶家。
  • 西班牙女孩常熟尋親 想對親生父母說謝謝
    10月6日,瑪月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經過幾個月的尋找,找到了當時撿到她、把她送至常熟福利院的好心人,但還是沒有親生父母的信息,她已經將自己的DNA信息錄入公安部資料庫。她說,她的親生父母可能不是常熟人,而是去常熟務工的人。「如果找到我的親生父母,我想跟他們說謝謝,讓他們知道我生活不錯,如果找不到,我會堅持找下去。」
  • 初次去女友家裡,次日吃午飯他們沒叫我,他媽媽說的話我哭了
    我在農村長大的,畢業後我也多賺點錢,就來城市打工,也是在這時候遇到我女朋友,雖然我們互相喜歡,可是我覺得跟她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因為她漂亮,家境比我家好,而且非常善解人意。我在她面前也是自信不起來,認為自己配不上她。
  • 你幫我曬被子 我送你鮮花!母親節,宿管阿姨收到暖心禮物被稱「校園...
    9日,西南大學宿舍管理員阿姨收到即將回校的大學生快遞來的鮮花,還被稱作「校園母親」。▲笑得合不攏嘴「以為是幫忙收快遞,結果等來一束鮮花」「阿姨,今天是您上班嗎?一會有人來送東西,您幫我收一下唄。」即將開校復學,這兩天宿管阿姨收到學生們請求幫忙收快遞的簡訊很平常。「我以為是快遞,要開學了嘛,這幾天宿舍群裡孩子們可激動了!」出乎意料的是,楊阿姨等來的卻是一束送給她的鮮花和一封親筆信。「祝兩位阿姨母親節快樂!」才看個開頭,楊躍洪的眼眶就紅了,這些朝夕相處了兩三年的孩子啊,已經一百多天沒見了,透過這些手寫的字仿佛又看到她們青春蕩漾的笑臉。
  • 那年夏天「沒拼搏」,我的高三「竟白活」?
    步入正題,我的高考那年那些事。我,悅凡君,2015年6月參加全省高中百校會戰——簡稱江蘇高考。所在師團:蘇北某師物化旅。「不拼不博,高三白活」沒錯,我就是高二暑假開始想要高三白活的人。「白活」第一大症狀——暑假作業敷衍了事,作業檢測倒數第十還記得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學校特別重視,專門定製了暑假作業,還請老師在網絡講課。你沒看錯,在14年我們學校就有網課了。作為學習的「積極分子」,我當然沒有寫作業,更沒有聽課。是世界盃不好看嗎?我要去看網課?
  • 父母去世叔叔將我養大,結婚時嬸嬸說出真相,我才知自己有多傻
    奇怪的是他們從不帶我去給我父母掃墓,也不會提起我父母,成年以前以為他們顧慮到我所以才避開這個話題,久了卻感覺到有些玄妙,明明是我爸爸是叔叔的親哥哥,為什么叔叔在我父母去世後從不祭奠他們,也沒在家提起過有關我父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