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振
上三四年級的時候,放暑假除了放羊,也沒有什麼事,哥哥就動員我去賣冰糕,說這樣還能掙點零花錢,自己也能吃上冰糕。這「好事"被哥哥一拱我就很情願的幹上了。
還好家有一個木箱,具說是爺爺部隊裝過手榴彈的箱子,就是沒蓋,我好不容易向老爸要了一塊錢,買了兩片折頁又央求哥哥給釘上。
有箱子了但不是白色的,總看著不像冰糕箱子,又嬉皮笑臉的找姐姐借,還好老姐給了我二元錢,屁顛屁顛的騎車到歡口,在油漆店,店裡大叔還不願賣這一點漆,我愁著臉在店門口呆坐好一會,也許我的真誠打動了大叔,後來,他終於大動慈心,說了聲「過來吧小夥子,我賣給你」,我慌忙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瓶子,趕緊裝上,也千恩萬謝了那位叔叔,畢竟人家成全了我的美,總得說個好吧。
就這樣冰糕箱子做好了,又讓老媽給縫了個小棉被,綁好箱子,又給老爸要了做為本錢的二塊錢,從當天起,這輛自行車就成我名副其實的專車了。
第二天一大早騎上心意已久的冰糕車向歡口飛去,天太早,批發冰糕的地方還沒開門,唉,只能等了,大半個小時之後,冰糕廠開門了,做冰糕的大叔:這麼早,小夥子你是第一名啊,稍等一會,我第一個發給你。
冰糕當時的價格是一毛錢四塊,我進了二塊錢的貨,呵呵,我生平以來的第一樁生意,就這樣開始了。
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還真吆喝不出來,出了歡口,「冰糕,冰糕」,我小聲嘀咕著,騎到郭莊路口還早,在往北向著劉大莊方向騎去,路上還是沒人,又騎一會到魏莊西地了,「冰糕、冰糕」,我的聲音也慢慢變得洪亮了。
忽然,田頭坐著的一位老哥對著我呼喊:賣冰糕裡過來,多少錢一塊?
5分,我開心的回答說。那給我來兩塊。第一樁買賣就這樣成交了,別提我有多開心了。你這冰糕怪好吃來,老哥吃了一半,不停的誇讚。
那我再買一毛錢的放茶缸化水喝,你給我三塊冰糕吧。
這麼大熱天的,我也不容易,再說這樣的價格也不掙錢,我回應道。
買你這麼多你搭也得搭一塊也,討價還價之後,我最終還是成全的這位大哥。
吆喝一會,自己就拿一根吃,於是,我一個莊一個莊的溜鄉,沒到自己村就賣的差不多了,清點一下自己的錢,有二元8毛錢,生平第一次掙了8毛錢,要不自己吃了好幾塊,能掙一塊多。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熟能生巧,我的吆喝聲也變得洪亮而自然起來,為了擴大買主,我在冰糕箱子下邊綁了個袋子,酒瓶也可以換冰糕。進了莊,我換了一種吆喝方式「冰糕、冰糕,一個酒瓶換二塊」,當時一個酒瓶能賣一毛二,又多掙二分錢。
賣冰糕一般不在自己莊賣,熟人不好要錢,還怕碰上同學。
這麼巧,說曹操曹操就到。好象那時在劉大莊東邊,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賣冰糕的,等一下!」,只看見一個女孩帶著一個小朋友一邊叫我,一邊朝著我的方向跑來。
哎呀,竟然是同學,女同學,還和我是同桌,我不知道該如何這樣的場景,只是一個勁的傻笑。
「喲,老同學賣雪糕了,」她向我打招呼。
我還是笑,隨之,從箱子裡拿了兩塊冰糕給了她姐弟倆,騎車大跑開。
錢,冰糕錢,同學大聲喊著。不要了,你吃吧,騎車一路小跑。但是開了學同桌女同學還是把那冰糕錢給了,還不住地誇,說我真是不簡單,會做生意前途一片光明。
暑假結束了,我把所有的錢點了點,竟掙了四十塊錢。那點錢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還不夠買雙鞋子,但對那時的我們來說,卻是意義非凡。
多少年過去了,今天想起還依然歷歷在目,這是童年走過的最快樂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