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來源: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學籍電子註冊制度是提高職業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治理能力,適應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需要,完善中等職業教育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按照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及《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相關要求,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水平,配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教育部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學籍電子註冊辦法(試行)》。日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相關工作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據了解,2010年教育部已經出臺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時隔四年出臺《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學籍電子註冊辦法(試行)》,是基於怎樣的考慮?
答:學生學籍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和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政策和學生資助的重要基礎。2010年,我部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簡稱《學籍管理辦法》)。幾年來,各地、各校按照《學籍管理辦法》要求,加強了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對穩定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保障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當前,在協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對全面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出更新更高要求,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成為必然之路。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的部署和「金教工程」總體架構,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簡稱學生系統)是國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項目建設以來,進展順利。為確保學生系統在規範學籍管理方面有效發揮作用,切實規範業務流程,實現管理標準化、科學化,我們在2010年已印發的《學籍管理辦法》基礎上,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學籍電子註冊辦法(試行)》(簡稱《電子註冊辦法》)。考慮到中等職業學校類型和學習形式多樣,全國性的學籍管理信息系統尚無成熟經驗,《電子註冊辦法》採取試行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且時機成熟後,再根據試行情況,正式全面修訂《學籍管理辦法》。
問:兩個「辦法」的關係是什麼,中職學校今後依據哪個《辦法》進行學生學籍管理呢?
答:兩個「辦法」都是中職學校進行學生學籍管理的重要依據。若用一句話概括兩者的關係,就是《學籍管理辦法》是中職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的基本制度遵循,也是制定《電子註冊辦法》的主要政策依據;《電子註冊辦法》是教育行政部門和中職學校遵照《學籍管理辦法》要求,利用學生系統進行學籍管理的具體操作辦法。
《電子註冊辦法》共7章,29條。分為三個板塊:一是總則,規定了電子註冊基本管理制度;二是業務流程,包括2-4章,即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在校生學籍電子註冊維護、學生畢(結)業檔案維護;三是學生系統應用和保障方面的規定,包括5-7章,即信息服務、保障措施和附則。
為加強學生系統建設、使用、維護和管理,確保學籍數據真實、準確、有效,《電子註冊辦法》在制度建設方面更加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管理制度。明確了學生系統建設、使用、維護實行分級負責制,國家宏觀指導、省級統籌、屬地管理、學校負責的管理制度。二是工作機制。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供必要保障條件,依託學籍管理部門和信息技術部門,配備學籍管理人員和技術支持服務人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機制,落實系統培訓、運行維護、技術支持等經費。三是安全保障。強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建立安全組織機構,制定明確的安全崗位職責,制定可落實的安全管理、安全運行維護、數據使用與保護等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學生系統及學生學籍數據安全。
問:什麼是學籍電子註冊?哪些學生需要進行學籍電子註冊?實行學籍電子註冊有何意義?
答:學籍電子註冊是指運用學生系統,對按照國家規定錄取的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取得的學籍、獲得的學歷證書進行在線審核、維護、數據備案和網上查詢的管理方式。
學籍電子註冊既是對傳統學籍管理方式的創新和改革,又是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其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籍管理規範、流程合理。學校通過學生系統完成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在校生學籍電子註冊、學生畢(結)業檔案維護等業務流程,學生的學籍信息能及時在系統中記錄備案,管理流程更加科學、規範,杜絕違規招生、虛假註冊、學歷造假等行為。二是學籍數據動態更新、真實準確。所有學校通過學生系統辦理學籍管理業務,集合形成的學生基礎資料庫具有來源權威、數據準確、更新及時、管理有序的特點,有助於實現對招生、學生管理、實習就業,以及學生資助和免學費等工作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支持;有助於保護學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更好地為學生、各有關方面及社會做好服務工作;有助於滿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管理和科學決策,並進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效率、水平和質量。
《電子註冊辦法》適用於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等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含各類跨階段學習形式的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學生,電子註冊包括新生學籍、在校生學籍以及畢(結)業學生檔案電子註冊和維護。
問:新生學籍電子註冊有哪些規定?
答:新生學籍電子註冊是學生學籍電子註冊工作的基礎,每年新生秋季學籍電子註冊截止時間為當年的11月20日,春季學籍電子註冊截止時間為當年的4月20日。新生報到後,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入學資格複查,對複查合格的學生通過學生系統為其建立學籍電子檔案,並提交上級學籍管理部門核准。學籍管理部門依照國家相關規定核准通過的學生方可取得學籍。
需要強調的是,國家規定學生在同一學習時段只能註冊和擁有一個學歷教育學籍。為確保學籍信息的準確,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前,學生系統會自動在全國各個不同教育階段學生資料庫中進行比對查重,對信息重複的學生暫不予註冊。
問:《電子註冊辦法》規定,學生學籍號「一人一號,終身不變」。中職學生學籍號和其他各教育階段的學籍號,比如義務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有什麼關係?
答:「金教工程」框架下的全國學生信息系統涵蓋了各級各類學生,所謂「一人一號,終身不變」是指學生在全國學生信息系統中,無論哪個學習階段,都只有一個學籍號。目前,教育部已經制定了學籍號編碼規則,總的原則是以學生身份證號為基礎,具體可以參見《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學校(機構)人員基礎信息代碼編制規則〉的通知》(教發廳函〔2013〕91號)。對中職學生個體而言,對在義務教育階段已採集學生信息的,升入中職時仍沿用其已有的學籍號。而在義務教育階段未採集學生信息的,或其他原因沒有學籍號的,系統將按照上述編碼規則生成學籍號。學生畢業後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沿用該生已取得的學籍號。
問:在校生學籍電子註冊維護內容有哪些?怎樣進行在校生學籍電子註冊?
答:在校生學籍電子註冊維護包含新學期學籍電子註冊、學籍異動(含留級、轉專業、轉學習形式、休學、復學、退學、註銷、死亡等)和學生信息變更。
在校生電子註冊維護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學期註冊。學籍電子註冊在每學期開學後20個工作日內完成。二是學籍異動。發生學籍異動時,學生所在學校要在學生系統中啟動相關業務辦理程序,上傳相關證明材料,再由相關學校和學籍主管部門依次在10個工作日內核辦完成。三是學生個人變更信息。由在校學生或監護人按有關規定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學生所在學校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學生系統啟動信息變更手續,並上傳證明材料,學校和學籍主管部門依次在10個工作日內核辦完成。
問:中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有哪幾種,證書內容有哪些,學歷證書怎樣取得?
答:中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分為畢業證書和結業證書兩種,證書內容包含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學籍號、學習起止年月、專業(專業技能方向)、學制、學習形式、照片、畢(結)業、學校名稱、畢(結)業日期等。
學生畢(結)業離校前20個工作日內,學校應通過學生系統申請學生畢業或結業,上級學籍管理部門依照相關規定核准並給畢業學生生成證書編號,學校按相關規定永久保存畢(結)業學生學籍電子檔案並給學生頒發畢(結)業證書。
結業學生三年內通過考試考核符合畢業條件,學校可準許其畢業,學校及時在學生系統中更新學生相關信息並申請畢業,上級學籍管理部門依照相關規定核准並給畢業學生生成證書編號,畢業時間為學校同意其畢業的時間。
問:怎樣在學生系統中辦理轉學?
答: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之間轉學的,由轉出學校通過學生系統發起轉學申請,上傳證明材料,轉出學校、轉入學校和雙方學籍主管部門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在學生系統中完成核辦手續。跨省轉學,由轉出學校和轉入學校報雙方省級學籍主管部門備案。
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中學之間轉學的,由轉入學校發起申請,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籍主管部門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在學生系統中完成核辦手續。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中等職業學校通過聯合招生合作辦學招收的學生,要在就讀學校進行學籍電子註冊。學生從就讀學校進入聯辦學校學習,按轉學程序辦理。
問:如何查詢中等職業教育學歷信息?
答: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為提高信息服務工作水平,《電子註冊辦法》規定教育部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據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中等職業教育學歷信息查詢網站。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可在學歷信息查詢網站上免費查詢本人學歷信息,社會其他部門及個人可依據學生提供的相關信息對學生學籍檔案進行查詢、驗證。目前,網站正在建設中。
問:請介紹一下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情況。
答:學生系統是教育部「金教工程」「十二五」規劃建設的五大類20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之一,是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核心內容,建成後將供中央、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等職業學校五級使用。系統通過採取統一的信息系統平臺和標準體系,分級規劃用戶數據維護和管理權限,實現中職學校學生學籍、實習實訓、畢業就業等環節的信息化管理。該系統是中職教育階段第一個全國聯網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將與普通中小學學籍系統、高校學生系統等進行數據有效銜接,有助於推動全國範圍內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共享和職普信息融通,有利於為學生資助、中職學校經費保障、日常管理、事業統計和科學決策等提供全面、真實、客觀的動態數據。
系統從2013年開始立項建設,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目前,一期任務基本完成,將於2015年初在全國範圍全面投入使用。
(責任編輯: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