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人員對紙巾進行吸水性測試。
→10款品牌紙巾參與了此次評測。
測試人員把紙巾固定在儀器上準備做抗拉伸測試。
紙巾的紋路有縱橫之分。
往期視頻
掃碼觀看
生活實驗室 流言終結者
「本色」、「不漂白」、「原生態」……市場上主打各種優質認證的「概念紙巾」越來越火了,有的甚至標榜達到「食用級」,戳中不少「小資」青年追求生活品質的心。然而,本色紙一定比白色紙好嗎?市場上多款常見品牌的紙巾質量如何?南都鑑定團隊此次深入「紙界」,把市場上常見的5款白色紙巾和5款本色紙巾送檢實驗室,對其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吸液高度、橫向抗張指數、縱向溼抗張強度和柔軟度進行對比測試,以期一探究竟。
鑑定由頭
線上線下「本色紙」熱銷
有家庭把所有家用紙換上本色紙
本色紙「火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打著原生態概念的各款本色紙巾搶佔市場,並進入千家萬戶。鑑定君走訪多家線下超市發現,雖然紙巾攤位仍然以售賣「白色紙」為主,但已開始出現不少「本色」紙的新品牌供消費者選擇,甚至也有傳統的品牌做起「本色」紙生意。而在線上商城,「白色紙」與「本色紙」開始呈現「分庭抗禮」的局面。鑑定君在多家網上商城輸入「紙巾」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在出現的前20商家中,已經有多達10多家售賣「本色紙」品牌。
今年28歲的茹女士是一位職業女性,同時也是「本色紙」的忠實粉絲。她在受訪中表示,自己在去年中知道有「本色紙」,被「原生態」的概念所吸引開始嘗試使用,逐漸地,她把家中所有生活用紙都換成了本色紙,包括裝在手袋中的包裝紙巾,家中茶几上的抽紙巾,廁所中使用的捲紙,以及廚房用紙等。「我希望我的生活更有質量,本色紙不漂白原生態,即使貴點也值得。」茹女士說。
擔心白色紙含螢光增白劑
多位寶媽把「本色紙」作嬰兒專用
「原生態無添加」成了「本色紙」最主要的賣點,也吸引了多位寶媽的關注。來自廣州的李女士,有一個近1歲的女兒。從去年年末開始,她把本色紙作為女兒專用紙。她表示,白色紙都是經過漂白,可能含有多種化學有害成分,「本色紙就是原來的顏色,沒有漂白過,感覺給孩子使用更加安全」。
持相似意見的人不在少數。鑑定君隨意瀏覽多家網上商店的評價發現,多家本色紙品牌好評率高達99%甚至是100%。不少買家稱讚本色紙「顏值高」,「不含螢光增白劑」「給孩子用放心」,甚至有網友表示用慣了本色紙,「現在看著太白的紙都不敢用了」。
鑑定實錄
10款品牌紙巾 5個項目測試比拼
●測試時間:1月19日 ●實驗室: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樣品:10款常見品牌紙巾,包括5款白色紙巾和5款「本色」紙巾
●目的:對比測試10款品牌紙巾的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橫向抗張指數、縱向溼抗張強度、柔軟度、橫向吸液高度,看本色紙巾是否普遍比白色紙巾質量更好
●標準:GB/T 20808-2011紙巾紙國家標準;QB/T 4509-2013本色生活用紙輕工行業標準
取樣
本色紙普遍比白色紙價格高
本次送檢實驗室的涵蓋10款品牌的紙巾,其中包括維達、得寶等5款常見品牌的白色紙巾,以及斑布、泉林等5款網上熱銷的本色紙巾。從外觀來看,「本色」紙巾的包裝普遍比白色紙巾包裝更為簡約清新,多採用「森系」色彩,單色為主。在主要成分上,購買的5款白色紙巾顯示均為木漿製成,有部分品牌標榜100%原生木漿,而5款「本色」紙巾中有4款的主要成分標示為竹漿,有1款標示為秸稈漿。
而在價格上,本色紙巾普遍比白色紙巾價格更高。以3層100抽的包裝抽紙巾為例,白色紙巾中最昂貴是6.65元/包,最便宜僅為1.8元/包;而在「本色」紙巾中,最貴的可達9.5元/包,最便宜為4.6元/包。
5款本色紙
均標榜國外標準認證
細查所購買的10款品牌的紙巾,鑑定君發現,白色紙巾與「本色」紙巾採用的標準並不一致。白色紙巾執行的標準均為G B /T 20808-2011紙巾紙國家標準,而「本色」紙巾執行的標準多為Q B /T 450 9-2013本色生活用紙輕工行業標準。對比這兩個標準發現,Q B /T 4509-2013的行標要求正是G B /T 20808-2011國標對合格品的要求標準,而國標中同時設立對優等品的要求標準則更為嚴格。
雖然「本色」紙巾只需執行國標中的合格標準線,但鑑定君也發現,他們均標榜多個國外標「加持」。5款「本色」紙巾均有醒目Logo,標榜符合「美國FD A食品標準檢測」、「歐盟A P食品標準檢測」、「FSC森林可持續發展認證」以及「SG S質量體系認證」等。
測試
1
「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10款樣品均未檢出
白色紙巾經過漂白工序都含有「螢光增白劑」嗎?為此,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工程師梁上金對10款紙巾產品進行現場測試。工程師介紹,這個實驗的原理有點像「驗鈔機」。如果是含有螢光增白劑的紙板樣品,在365nm、254nm波長的紫外光照射下,會發出呈現偏藍的光。
工程師介紹,無論是根據紙巾紙的國家標準,還是本色紙的行業標準,均要求不能檢出有「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實驗結果顯示,號稱「原生態」的「本色」紙,和經過漂白工序的白色紙,在紫光燈照射下都未有發出亮光情況,10款樣品均無檢出「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為什麼白色紙經過漂白,卻不含「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工程師解釋,在紙巾生產工藝中,已經有多種可替代的方式為紙巾漂白,如氧漂等就是較為溫和的方式,只要是達到標準的紙巾產品,基本不會含有「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
2
柔軟度測試 本色紙普遍都比白色紙「硬」
柔軟度代表著紙巾的軟硬程度,它直觀地影響著人們對紙巾的使用感受。那麼10款紙巾的柔軟度如何?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工程師孫世英,先把10款樣品裁剪成100×100m m正方形大小,然後放進「紙張柔軟度測定儀」中進行操作讀數,柔軟度便見分曉了。根據國標和行標要求,紙巾合格品的柔軟度均要≤220m N。
實驗結果顯示,10款紙巾樣品柔軟度均達到標準要求,但白色紙的讀數普遍比「本色」紙小。也就是說,在柔軟度上,本色紙普遍都比白色紙「硬」。5款白色紙樣品柔軟度均在(78-148)m N之間,普遍較為柔軟。而5款本色紙樣品中,柔軟度均在(111-150)m N之間。
3
橫向吸液高度 本色紙並沒有比白色紙更吸水
紙巾既要足夠柔軟,也要足夠吸水。10款紙巾產品的吸水性能如何?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工程師黃謹,先把紙巾樣品分別剪成120m m×15m m長條形的紙巾條,懸掛在「毛細吸液高度測試儀」的橫梁上,底部與標尺尖端對齊,然後把橫梁統一放下,使試樣垂直插入去離子水中5m m。等待100秒時間,再把紙巾樣品重新「撈起來」。此時測量清水沾溼紙巾的高度,就是「橫向吸液高度」了。
最終結果顯示,10款紙巾的橫向吸液高度全部達到標準要求,白色紙巾和黃色紙巾的吸水性能較為類似,並無明顯優劣。
4
橫向抗張指數10款紙巾均達標
要檢驗紙巾是否容易「一扯就破」,需要看「橫向抗張指數」。在實驗中,黃工將120m m×15m m長條形狀紙巾樣品的兩端固定在「抗張強度測試儀」上,夾距為100m m,在乾燥的情況下以恆定拉伸速率拉長試樣。
當試樣斷裂時停止拉伸,此時讀取儀器讀數,再經過計算,便能知道各紙巾樣品的「橫向抗張指數」了。
實驗結果顯示,10款紙巾的「橫向抗張指數」全部都達到國標和行標中的要求。且無論是白色紙巾還是本色紙巾,在「橫向抗張指數」上的表現都較為類似,難以分出明顯勝負。
5
縱向溼抗張強度
本色紙溼水普遍更易破
不想紙巾擦汗後留下了滿臉碎紙屑?那就要看紙巾是否在沾溼的情況下依然「耐撕」了。與「橫向抗張指數」的實驗類似,測試「縱向溼抗張強度」也需要同樣的操作,唯一不同的是,在拉扯長條紙樣品前,在紙巾樣品中間滴下1-2滴清水溼潤表面再進行拉扯。當試樣斷裂時停止,記下讀數,就是縱向溼抗張強度。
實驗結果顯示,在溼水條件下,白色紙表現普遍比本色紙更加「耐撕」。雖然均達到國標合格品的要求,但在潮溼條件下,本色紙巾的表現普遍不及白色樣品紙。而在乾燥環境下「耐撕」的泉林本色面巾紙,遇水後也「大變臉」,瀕臨合格線,一扯便容易破。
鑑定者說
「漂白」不一定是缺點
不要盲目聽信「純天然」
在以上對10款紙巾紙的5個項目測試中,白色紙與本色紙「難分伯仲」,本色紙並無表現出比白色紙明顯的優勢,且在柔軟度和溼抗張強度上本色紙更是稍遜一籌。對此,黃工程師認為,從綜合性能來看,白色紙較本色紙更好。
據悉,目前市面上購買到的紙巾主要成分都是植物纖維,白色紙巾主要是採用木纖維,而本色紙巾多為竹纖維或者秸稈纖維製成。由木纖維製成的白色紙巾紙經過了漂白工藝,漂白後可把纖維中的一些雜質分解掉,並保留下能夠提高紙張性能的纖維素,從而令紙張的整體性能更好。「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漂白並不是缺點,它可以改善人們對紙張的使用感受」。而號稱純天然不漂白的「本色紙」一定沒有漂白嗎?黃工認為也不盡然,「有些只是漂白程度沒有那麼高,讓它達到淺黃的顏色」。
黃工認為,只要紙張達到標準要求都是安全的,具體使用什麼紙巾還應該根據消費者自身的使用感受和習慣來決定,而不需盲目聽信「純天然」,「原生態」等宣傳標語,盲目相信本色紙就比白色紙質量好。
鑑定補充
「可遷移螢光增白劑」對人體傷害尚不明確
紙巾中含有「可遷移螢光增白劑」可使人體致癌?近年來,人們聞「螢光增白劑」色變。黃工程師表示,目前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對人體具體傷害還沒有得到證實。黃工認為,我們不能忽視「可遷移螢光增白劑」,但也不必談虎色變。「國家標準對紙巾紙有明確要求,不能含有可遷移螢光增白劑,只要是符合國標的紙張,無論是白色紙還是黃色紙都是安全的」。
「食品級」尚無國家相關標準
而對於目前眾多本色紙巾標榜符合「美國FD A食品標準檢測」、「歐盟A P食品標準檢測」等,黃工程師解釋,「食品級」是代表產品可與食品直接接觸的概念,目前我們國家的紙巾紙標準裡面並沒有關於食品級的相關規定,也沒有標準可以去評判。而商家宣傳的這個概念主要根據美國FD A的標準去判斷,「可以說,如果真正達到食品級的用紙是非常安全的,但目前國家無此規定,也就無法監管真偽了」。
消費者需區分 衛生紙和紙巾紙
此外,黃工程師特別提醒消費者,注意區分衛生紙和紙巾紙,兩種紙執行標準不同,也應該有不同用途。紙巾紙的執行標準相較衛生紙更為嚴格,如紙巾紙要求不能檢出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且對溼抗張強度有標準要求,而衛生紙這兩個項目均不作要求;此外,兩者對於微生物數量的標準也不一樣。
黃工程師表示,衛生紙主要為廁所用紙,質量相對較差,不建議用於擦汗和擦拭嘴臉;而紙巾紙主要為餐桌生活用紙,質量較好,遇水不容易分散,所以也會容易堵塞馬桶,因此也儘量不要用紙巾紙作衛生紙使用。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科學新聞工作室
主持:陳養凱
採寫:南都記者 餘毅菁
通訊員 嶽志軒 林小傑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
視頻:南都記者 何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