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鄧亞萍:從26個字母寫不全,到劍橋博士

2020-12-13 新京報官微

隨著宣布退役,這些稱號既是榮耀也成為壓力。

文2555字,閱讀約需5分鐘

新京報記者 程子姣 實習生 崔馨藝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越

奧運冠軍、桌球女子單打大滿貫得主、粉絲心中神聖的「初代大魔王」,24歲之前,鄧亞萍已然站上人生巔峰。

但隨著宣布退役,這些稱號既是榮耀也成為壓力。

「其實我非常焦慮,因為24歲之前我有非常輝煌的人生,拿到了所有能拿到的冠軍。退役後一切將從零開始,別人永遠會介紹我曾經是什麼。」過早的人生起伏,讓她決定讀書轉換人生模式。

鄧亞萍接受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自己用11年時間完成了運動員的身份轉型,從清華本科一路讀到劍橋博士。她眼裡,十年磨一劍,可以趁著年輕慢慢將這把劍打磨得更加鋒利,任何女孩子都有機會成功。

而言語間,她透露出不服輸:我就要試一試,這輩子能做的,為什麼等下輩子?

━━━━━

24歲:從奧運冠軍到清華「最差學生」

當巔峰到來,她年僅24歲。螢屏上的「三十而已」,放在鄧亞萍身上並不能簡單演繹。

在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大魔王」後,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布退役。「四個奧運金牌,18個世界冠軍,連續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超過這個紀錄。」儘管過往對於鄧亞萍來說似曾昨日,但頻繁被稱作前奧運冠軍、前金牌得主時,落差同樣揮之不去。

「雖然永遠是別人口中的前世界冠軍、前奧運冠軍。但是畢竟我還年輕,24歲,怎麼辦呢?所以那個時候只能是重新低下頭、彎下腰好好去學習」。鄧亞萍直言,在中國有一種偏見,總覺得運動員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一群人,只會運動、比賽,不會做別的。

彼時,她有時會觀察身邊的教練,並想著「如果我也去做一名教練,這就是30年以後的我」。這種「一眼望穿」的人生讓她感到恐懼。

「我覺得我還是應該去學點別的,看有沒有更多的人生的可能性,所以當時選擇了去讀書」。此後,鄧亞萍邁入清華大學,開始了學習生涯上的「碰壁」。

「重拾學生身份,我又成了一個最差的學生。上清華時我從ABC開始,老師讓我寫26個字母都沒有寫全,就這樣開始了。在清華大學學習過程中,我被中國奧組委推薦,去做(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的委員。第一次開會非常受刺激,就我一個人是帶著翻譯去的,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個局外人、旁觀者「。會議上,鄧亞萍數次想要發言。「本來想著中國人到國際上開個會總得發言,結果想了半天,剛想要發言,這題過去了,我特難過」。

鄧亞萍完成清華大學本科學業後繼續出國進修,接連拿下了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和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我在劍橋曾經有一段學習英文的經歷(語言學校),當時就看到劍橋的畢業典禮,所有學生都很驕傲、自豪,我當時特別特別羨慕。」鄧亞萍稱,要是能在劍橋畢業多好,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自我否定。

運動員的經歷也許讓她的人生中沒有「服輸」二字。「最後讀著讀著發現有戲了,我就想要試一試,這輩子能做的,為什麼等下輩子?」5年間,她做好了扒幾層皮的準備,最終拿下劍橋博士學位。

━━━━━

10歲參加集訓曾被退回,用體育精神教子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鄧亞萍與林志剛結婚,並生下兒子林瀚銘。對於鄧亞萍來說,奧運冠軍、劍橋博士、體育產業投資基金CEO、(曾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身上貼上多個標籤。

談到「母親身份壓力」等問題,鄧亞萍說,她非常感謝能成為一個中國女性,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可能)樂意去幫助後輩(帶孩子),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讓年輕人能夠放下家庭壓力,更好地去工作。

「作為一個媽媽,我們責無旁貸地要去撫養自己的孩子,不能完全把這個責任推給老人「。在培養孩子方面,鄧亞萍有著自己的教育理念。運動員經歷也讓她繼續將運動員精神傳遞給孩子。

「我怎麼培養孩子源於我父親培養我的一種理念。我10歲的時候到河南省隊集訓後,教練讓我父親把我領回來。父親告訴,教練認為我個兒太矮,沒有任何發展前途,但是我有點不服,為什麼隊裡的小夥伴們都贏不了我,我卻走了?當父親問我,你是想繼續打球,還是走上一個正常的人生軌跡,就是讀書時,我回答,我想打球,我想試一試。」鄧亞萍認為,就是這一點點不服,成就了自己。

她的教育理念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很坦誠地和孩子交流,徵求意見,這是他的人生,應該自己做決策。

作為桌球界的「神級」人物,鄧亞萍也不例外地希望孩子在桌球方面有所建樹,」體育給予我一種精神,要先學會輸,才能去贏得人生,而且體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我之所以讓孩子學習桌球,是因為現在的孩子需要更多吃苦耐勞的精神「。

「有一天他告訴我,喜歡打電競,並能在北京的業餘選手中打進前八名,我覺得他有這個熱情和天賦,可以去嘗試。」鄧亞萍說,她和其他大多數家長不太一樣,聽到電競二字並沒有緊張,因為電競也是體育,也一樣可以拿世界冠軍。

當然,家裡還是安置了桌球桌,「像籃球、足球這樣的運動,我從遺傳角度可以判斷,他可能不會取得很好成績,但桌球或許不一樣,我會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服他」。

━━━━━

撕下女漢子標籤, 呼籲制度保障女性大膽結婚、放心生子

談及職場女性,鄧亞萍坦言,身邊很多女孩第一恐婚,第二恐育。

「為什麼她們怕結婚也怕生孩子?我認為隨著社會競爭加強,沒有給她們創造更安全的保障,讓她們覺得結婚後,可能馬上面臨生孩子,一旦結婚生子,就會影響職業生涯。現在整個社會當中,包括整個制度安排,對於女性來講,確確實實有不周到的地方「。鄧亞萍認為,不管是女漢子還是女強人這些標籤都是強加給女性的,說明社會對女性有約定俗成的印象——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待著,才是賢妻良母。

鄧亞萍特別提到,「這次疫情中,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60%以上是女性。女性能頂半邊天,在疫情中更體現了這句話。中國女性都應該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

她希望呼籲相關機構要考慮到女性特質,如何才能保障女性權益值得思考,讓她們能夠大膽結婚,放心生孩子,同時還能夠實現女性的自我價值。

「疫情確實給我們帶來非常大的變化,生活慢下來了,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到底為什麼而活。」鄧亞萍說,疫情把大家都拉回到同一起跑線上。這個時候就該好好思考,應該從哪裡再出發。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

相關焦點

  • 鄧亞萍:從26個英文字母到劍橋大學博士
    經過申請,鄧亞萍的申請得到清華大學的認可。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後,她正式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學生。24歲鄧亞萍剛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報到時,指導老師讓她一次寫完26個英文字母。然而,這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都能完成的測試,卻把這個世界冠軍給難住了。最終,鄧亞萍絞盡腦汁也沒把它們寫全。
  • 專訪|「大魔王」鄧亞萍11年轉換人生
    鄧亞萍接受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自己用11年時間完成了運動員的身份轉型,從清華本科一路讀到劍橋博士。她眼裡,十年磨一劍,可以趁著年輕慢慢將這把劍打磨得更加鋒利,任何女孩子都有機會成功。而言語間,她透露出不服輸:我就要試一試,這輩子能做的,為什麼等下輩子?
  • 鄧亞萍:曾因身高問題被省隊拒絕,從不識英文字母到劍橋大學博士
    但,正如《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傳達出的那樣,女性,不被定義的時刻,最美。體育圈裡一位姐姐,從不懼別人的眼光,她一路乘風破浪,成為人見人怕的初代「大魔王」,她就是鄧亞萍。肯吃苦、夠熱愛,終成初代「大魔王」現在提到鄧亞萍的名字,我們只會有尊敬的目光。
  • 矮個子的「桌球女皇」鄧麗萍:從不識26個英文字母到劍橋博士
    薩馬蘭奇說:「這個自身條件並不好的女孩,能夠長久稱霸女子乒壇,在鄧亞萍身上我看到了奧林匹克精神。」她巔峰時刻退役,在連 26 個英文字母都不會寫的情況下,憑毅力先後獲取清華大學學士學位,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和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她說,「我就像活著的歷史人物」。
  • 鄧亞萍談求學:剛上清華26個字母寫不全,劍橋讀博「扒幾層皮」
    在談及求學經歷時,鄧亞萍表示,上清華時從ABC開始,老師讓她寫26個字母都沒有寫全,求學就這樣開始了。「我覺得能在清華畢業已經很棒了,後來是沒辦法,因為申奧要逼著去講英文,然後還要去國際奧委會工作、開會,也得講英文」。
  • 鄧亞萍參加博士答辯想提前看考場實況,劍橋大學導師:學院不允許
    作為曾經叱吒乒壇的初代大魔王鄧亞萍,她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也有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在論文答辯前都會緊張,鄧亞萍也不例外,當初她在進行劍橋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前,曾經嚮導師提出提前前往考場探查校友答辯實況,卻被導師回應:學院不允許!
  • 鄧亞萍喜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組圖]
    11月29日,鄧亞萍獲得博士學位後接受丈夫和兒子的祝賀。  當日,鄧亞萍在英國劍橋大學參加畢業典禮,並獲得劍橋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11月29日,鄧亞萍(中)獲得博士學位後接受親友的祝賀。新華社記者謝秀棟攝  新華網倫敦11月29日電(記者李麗)鄧亞萍29日在英國劍橋大學被正式授予經濟學博士學位,圓了十年前萌發的夢想。她表示拿到博士學位的激動心情不亞於奪得奧運會金牌。  這位桌球界傳奇人物回憶說,她是在1998年首次到劍橋來學語言的,因被畢業典禮的場面深深打動而燃起了在劍橋讀博士的想法。「今天我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夢想。
  • 鄧亞萍獲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願為國做貢獻
    2008-12-01 09:39:33 | 來源:中新網   擁有十八個世界冠軍頭銜的鄧亞萍
  • 鄧亞萍:我是這樣學習英語的!(推薦收藏)
    「如果亞運會、世乒賽和奧運會的冠軍是我桌球生涯的三大滿貫,那麼清華獲得學士學位、諾丁漢大學碩士畢業和取得劍橋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項大滿貫。——鄧亞萍」1997年退役進入清華大學,2001年拿下學士學位,同年9月進入英國諾丁漢大學,2002年12月12日,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 鄧亞萍真尷尬!去清華當導師因用錯詞被批沒文化,還不如執教國乒
    周六,擁有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鄧亞萍再次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不過這次她的身份不再是學生而是導師,當她在網絡社交平臺向網友宣布這個喜訊時,卻因為一個爭議用詞的不當使用讓人質疑她沒有文化。鄧亞萍如是寫道:「很高興二進宮成為清華蘇世民書院導師,這次書院共招收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126名學生。看起來我和哈佛還真有緣,上一批就一個哈佛的,這次更強,一個來自哈佛+劍橋,另一個來自西點軍校!
  • 小球大乾坤丨鄧亞萍: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1997年退役後在清華大學和劍橋大學讀書並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委員會委員,現任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CEO。從國家隊的邊緣人到享譽全球的「桌球女皇」,從只認識26個英文字母到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無論外界怎樣評價,鄧亞萍這一生,都在「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 5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明星,有人身家百億,有人曾認不全英文字母
    鄧亞萍鄧亞萍1997年退役後進入清華大學學習,剛進清華的鄧亞萍連英語26個字母都不會念,靠著自己努力。硬是在清華大學學成畢業,之後更是考取了劍橋的博士。5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明星,有人身家百億,有人曾認不全英文字母,你怎麼看?
  • 清華大學碩士,劍橋大學博士,擁有幾十個世界冠軍頭...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清華大學碩士,劍橋大學博士,擁有幾十個世界冠軍頭... 清華大學碩士,劍橋大學博士,擁有幾十個世界冠軍頭... 火地島孤魂 2020-12-26 15:05 清華大學碩士,劍橋大學博士,擁有幾十個世界冠軍頭銜的中國桌球大姐大,央視首席桌球解說嘉賓-鄧亞萍對當今世界最頂級的三大流量巨星:孫興慜+梅西+C羅進行了點評與總結!其中孫興慜有點違背這位世界冠軍的運動哲學!而同樣擁有冠軍頭銜無數的梅西與C羅很是符合她的冠軍理念。
  • 清華大學畢業的五大明星,而她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
    桌球皇后鄧亞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5歲就開始打桌球,15歲進入國家隊,後來在1997年退役之後來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據說剛進清華的鄧亞萍連英語26個字母都不會念,不過四年之後她還是取得了清華大學外語系英語學士的文憑,後來又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獲得碩士學位,08又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可以說她的一生相當勵志了。
  • 詩朗誦|《再別康橋》(鄧亞萍、徐濤)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1928年寫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康橋即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劍橋大學。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 當年的鄧亞萍去了清華, 還是劍橋博士!
    運動員通過捷徑就讀名校的例子屢見不鮮,其中最為勵志的應該是鄧亞萍了。姚明在交大鄧亞萍連續兩屆奧運會奪得女單、女雙冠軍,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是桌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人稱「桌球女皇」,她退役時年方25歲,正是當打之年
  • 臺一公司招聘大專畢業生 50%寫不全26個英文字母
    臺一公司招聘大專畢業生 50%寫不全26個英文字母 2009年03月05日 09:3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從清華大學走出來的大明星,她連英文字母都不認識,卻有高的成就
    在我們的心中,清華大學比我們小學、初中、高中生的知識比較廣,但是畢業與清華大學的六位明星中,卻有一位基本的26個英文字母都不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位吧!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原中國女子桌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桌球大滿貫得主,現為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原中國女子桌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桌球大滿貫得主,之後鄧亞萍來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而剛進入的她26個英文字母都不會念,經過自己不服輸的精神,鄧亞萍取得了清華大學外語系英語學士的文憑,後成為了博士學位。
  • 46歲鄧亞萍現狀!遠赴貧困山區做慈善,兒子起名含義深刻
    對於「國乒大魔王」鄧亞萍,不少球迷可謂是又愛又恨,畢竟在職業生涯中為國乒拿到18個世界冠軍,但是在退役之後卻出現許多爭議事件。不過如今46歲的她是重新現身幫助貧困山區農民奔波代言,特別是為讓兒子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更是用心良苦!
  • 盤點中國桌球隊大魔王,看哪個新生代能延續大魔王地位
    盤點中國桌球隊大魔王,看哪個新生代能延續大魔王地位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盤點中國桌球隊的大魔王,看哪個新生代能延續大魔王地位。如今,中國桌球隊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因為其他國家兵乓球人才比較少,發展桌球的人才也比較少,然而我國是非常擅長於小球的,兵乓球的戰績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