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人赴日本"醫療爆買" 人均治療費超30萬

2020-12-1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 日媒稱,赴日接受醫療服務的中國人正在增多。為了形容這種旺盛的消費,有人創造了「醫療爆買」這個詞。記者走訪現場發現,這符合日中雙方的切身需要。

《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刊登題為《中國人赴日「醫療爆買」是出於實際需求》的報導稱,11月的新宿區歌舞伎町透著絲絲寒意。在人聲嘈雜的區政府大樓1層,李勇正在翻譯的陪同下辦理延長籤證手續。李勇在中國的山東省做生意,來日本是為了給罹患骨肉瘤的16歲兒子治病,延長籤證是因為兒子的治療時間延長。

今年春天,李勇發現兒子異常後,走遍了北京和上海的醫院,但未能得到合理的診斷。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決定帶兒子到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院接受治療。雖然還在治療當中,但他說,這裡的醫生都比較負責任。

醫療費用十分昂貴。僅是預交費用就達5000萬日元(100日元約合5.99元人民幣——本網注)。這對於自稱中等收入的李勇來說並不是小數目。李勇說:「自己就這麼一個孩子,會盡全力治療。哪怕破產也在所不惜。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都出手相助。」為了跟治療過程中脫髮的兒子看上去一樣,李勇給自己也剃了個光頭,與妻子每天看護兒子。

以醫療為目的赴日本的外國人正急劇增加。2015年日本發放的醫療籤證約達950例,是4年前的13倍。如果算上不持醫療籤證赴日體檢和接受治療的人,實際數量還要更多。據說,近幾年向外國人提供幫助的日本緊急援助中心接待了超過1萬份的諮詢。

諮詢者大多是中國人,既有像李勇那樣抱著最後希望來日本的人,也有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健康狀況來日本的人。治療費用大多在500萬至600萬日元(約合30萬元至36萬元人民幣——本網注),醫療對象大多是高收入人群,最近中等收入人士也在增加。

中國人增加有兩個原因。一是醫療環境跟不上經濟發展需要的中國因素。多摩大學教授真野俊樹表示:「中國雖然也有能夠進行高水平治療的醫院,但完全滿足不了需求。醫生與患者之間也缺乏信任關係。」雖然赴日治療要花費機票費和住宿費,但考慮到國內向醫生行賄等問題,不少人覺得「在日本會更安心」。

山形大學醫學部的相關人士稱,「如果患者和家人在當地住宿、吃飯,還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應。亞洲今後將日益老齡化,這其中有很大的商機」。

率先試水的醫院已經取得可觀的收益。位於千葉縣鴨川市的龜田綜合醫院去年接待了200名中國人前來體檢。一對一的服務受到顧客好評,並得到口口相傳。面向VIP的候診室裡放置著中文版的高島屋商品目錄。龜田隆明理事長說:「如果顧客提出要求,會有貴賓車前來迎接,去東京購物。這項服務深受好評。還有人乘坐私人飛機來日本,利用空閒時間,買下了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公寓。」

驅使醫院這樣做的一個原因是未來日本人口的減少。龜田隆明說:「如果解決大量就業的我們醫院倒閉了,這個地區會一下子衰敗。如果能夠成為亞洲的重要醫院,我們就能夠生存下來。」外國人基本上都是自由診療,全額負擔比日本人更高的治療費用。不少醫院希望這能夠改善醫院財務狀況,更好地支持日本的醫療。

不過,在以醫療為目的的訪日迅速增加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健康旅遊研究所所長高橋伸佳表示:「有些黑中介將外國患者帶到醫院後就不管不顧了,有些還讓沒有居住記錄的外國人加入國民健康保險。」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日本福島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外景 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日媒:中國人赴日本「醫療爆買」 人均治療費超30萬
    中國人增加有兩個原因。一是醫療環境跟不上經濟發展需要的中國因素。多摩大學教授真野俊樹表示:「中國雖然也有能夠進行高水平治療的醫院,但完全滿足不了需求。醫生與患者之間也缺乏信任關係。」雖然赴日治療要花費機票費和住宿費,但考慮到國內向醫生行賄等問題,不少人覺得「在日本會更安心」。
  • 港媒稱內地遊客"爆買"退燒 日本購物區"好日子到頭"
    新華社發日媒:中國年輕人稱赴日不只有「爆買」 力推體驗遊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日媒稱,12月12日,由日本僑報社及日中交流研究所主辦的「全中國日語作文大賽」頒獎典禮在日本駐華使館舉行。擔任作文大賽評選委員日本籍教師瀨口誠指出,中國人的赴日爆買近來的確出現了一些變化,雖然這其中有匯率等因素的影響,但讓單純爆買走向合理的體驗型消費的正是像上述中國年輕學生一樣「越來越多帶有新思維的,新一代中國人開始走向日本」。這一以在中國學習日語的學生為徵集對象的作文大賽已是第12次舉行。
  • 日媒稱中國人開始網絡"爆買":特意去日本搶貨太傻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 日媒稱,「特意跑到日本去買東西太傻了」,遼寧大連的銀行職員小宋(33歲)剛剛在網上買了日本的化妝品和洗滌劑。小宋喜歡海淘,曾去過3次日本。包括佳能的單眼相機、松下電飯鍋等,他在日本的購物總額超過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
  • 日本免稅品銷售額下跌近一成 日媒:「爆買」風光不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曼君):日本百貨商店協會上周末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店內的免稅品銷售額按年下降9.3%,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對珠寶、手錶等高價值商品的購買出現明顯下滑,日媒不禁感慨「爆買」風潮或許正在降溫。
  • 中國人青睞日本名牌大學 日媒:「爆買」轉向「爆留學」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日媒稱,申請到日本名牌大學留學的中國人不斷增加。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催生了「爆留學」一詞的出現。中國人為什麼選擇日本的大學?《東京新聞》對東京都內一所面向中國人的大學預備學校進行了探訪。
  • 中國人青睞日本名牌大學日媒:"爆買"轉向"爆留學"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日媒稱,申請到日本名牌大學留學的中國人不斷增加。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催生了「爆留學」一詞的出現。中國人為什麼選擇日本的大學?《東京新聞》對東京都內一所面向中國人的大學預備學校進行了探訪。
  • 日媒:中國人在日爆買新年福袋光與影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新年期間,日本商家乘著以中國遊客為中心的外國遊客「爆買」日本的風潮,藉助新年銷售福袋的傳統,推出中國人喜歡的商品福袋,使日本新年促銷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給日本低迷的個人消費注入了活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國人尤其是在日華人,從中發現了商機,甚至不擇手段搶購囤積,轉手漁利擾亂市場,引起日本媒體等批評。
  • 專訪日本一藥社社長:中國人為何赴日爆買漢方藥?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中國遊客購買力讓不少企業趨之若鶩。日本一家諮詢公司公布的「中國人在日購物排行榜」,醫藥品所佔比例最多。日本老字號「龍角散」潤喉糖生產企業龍角散社第八代社長、日本家庭藥協會副會長藤井隆太接受該報專訪,揭秘了中國人為何赴日「爆買」漢方藥。
  • 2020年赴日體檢中國人將超31萬 醫療翻譯或成熱門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日本媒體5月19日報導,近年來,赴日本接受先端醫療服務的中國人數量開始爆炸式増長,日本醫療翻譯人員不足的問題也因此突顯出來。而海外華人則有可能從中尋覓到就業機會。其中,2013年赴韓的醫療旅遊人數為21.1萬多人,中國遊客佔了26.5%,成為赴韓醫療觀光的主要來源國,相較於2009年增長超過10倍。  國人青睞海外醫療的主要原因是高水平的醫療技術。  以韓國的醫美為例,各位韓國藝人的臉和身材就是韓式整形技術的最好宣傳了。根據韓國保健福利部的統計,幾乎每10個海外醫美客戶中有7名是中國人。
  • 日媒:中國遊客赴日,「爆買」之後是「洗肺」?
    日本AERA dot網站5月17日文章,原題:「爆買」之後是「洗肺」?中國遊客的新熱點說到訪日的中國遊客,會讓人想起「在東京爆買後,經箱根、富士山到京都,最後在大阪遊玩後歸國」,這是以往中國遊客的黃金路線。但如今,這個路線正逐漸改變。
  • 日媒:中國人因對國內產品不信任 網購日本商品激增
    (原標題:日媒:中國人因對國內產品不信任 網購日本商品激增)
  • 日本多重心態看中國人「爆買」:欣喜之餘憂心重 30年前有「前科」
    眼下,春節未至,日本商家已經開始忙碌,他們在翹首以盼的同時,或許也在思索:中國人的「爆買」能持續多久呢?「今年日本或將迎來中國遊客爆買的最高潮」「中國春節長假尚未到來,赴日旅遊的熱潮已經早早開始。」據日本《富士產經報》報導,上周末抵達日本多個機場的春秋航空公司航班幾乎都滿載中國人。
  • 2015,看中國遊客如何在日本爆買
    12月1日,日本公布了一年一度的「流行語大獎」,「爆買」一詞奪魁。事實上,這個日本新詞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正是因為日本人對中國遊客在日「瘋狂」消費深感震驚,才造出了這個新詞。 【中國人「爆買」了多少錢?】 2015年年初,中國遊客春節期間在日本爆買「60億人民幣」的新聞佔領各大網絡媒體頭條。那麼,中國人這一年,到底在日本花了多少錢?
  • 日本多重心態看中國人「爆買」:欣喜之餘憂心重
    「今年日本或將迎來中國遊客爆買的最高潮」  「中國春節長假尚未到來,赴日旅遊的熱潮已經早早開始。」據日本《富士產經報》報導,上周末抵達日本多個機場的春秋航空公司航班幾乎都滿載中國人。報導援引日本航空公司執行董事齊藤典和的話說,今年日本各地或將迎來中國遊客「爆買」的最高潮。
  • 中國遊客「爆買」日本:馬桶蓋降溫感冒藥成新寵
    這是網友對國慶長假中國遊客大量湧入日本購物的調侃。今年國慶假期,海外遊升溫,日本成為中國遊客主要海外目的地之一,中國遊客在日本瘋狂購物現象,成為日媒報導的熱點。而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站上,中國遊客湧入日本購物的照片也頻頻刷屏,據稱日語裡還出現了一個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新詞:爆買。這樣的「爆買」也在網上引發廣泛熱議。
  • 一中國人涉嫌在日本「代購」處方藥被捕
    因涉嫌在未獲得醫藥品銷售業許可的情況下以銷售為目的囤積藥品約2.8萬份,一名在日中國人日前被東京警方逮捕。這一消息13日被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有日媒稱,這是中國人「爆買」日本藥的結果。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名28歲的中國男子叫楊國龍。他在網上介紹並推銷日本藥,一旦收到訂單,就按買家要求將藥送到指定賓館等地點。
  • 中國赴日遊客「爆買」不再強勁 地方觀光迎商機
    日媒稱,外國遊客赴日旅遊期間購物等消費熱度近期明顯下降。由於中國遊客「爆買」勢頭不再強勁,讓銷售高檔商品的百貨店等商家頗感危機。另一方面,在訪日遊客的消費重心從購物轉向體驗型觀光的背景下,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正積極發揮豐富的觀光資源吸引訪日遊客來謀求商機。  日本共同網10月21日報導,今年4~8月,百貨店面向訪日遊客的銷售額連續5個月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 日媒:擔心大陸遊客「爆買」結束 日本藥廠提前布局金門島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10家非處方藥廠商在臺灣的金門島聯合開展促銷活動。金門島是靠近中國大陸的臺灣小島,每年能吸引150多萬大陸遊客。正在萎縮的日本國內非處方藥市場因為赴日遊客等的「爆買」而得以起死回生,但訪日遊客卻有銳減的可能。
  • 新華僑報:赴日就醫中國人會被日本醫院歧視嗎?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近日刊文稱,近年來,專程到日本看病就醫的中國人不斷增加。主要原因是日本尖端的醫療技術和體貼的治療過程等。中國人不必擔心歧視和區別對待。但前提是要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給具有國際醫療擔保資質的正規的醫療服務機構才可以。
  • 購買力旺盛 春節赴日中國遊客「爆買日本」(組圖)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儘管中日政治關係依然非常嚴峻,但是從去年9月開始,中國人訪日觀光客開始同比回升,9月份訪日人數達156,201人,同比增長28.4%;10月份為121,555人,同比增加74%;11月份為101,900人,同比增長96%;12月為96,700人,同比增長84.8%,而中國客人旺盛的購買力使日本旅遊界與媒體咋舌,媒體驚呼:春節赴日中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