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中國人開始網絡"爆買":特意去日本搶貨太傻

2020-12-1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 日媒稱,「特意跑到日本去買東西太傻了」,遼寧大連的銀行職員小宋(33歲)剛剛在網上買了日本的化妝品和洗滌劑。小宋喜歡海淘,曾去過3次日本。包括佳能的單眼相機、松下電飯鍋等,他在日本的購物總額超過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

日本經濟新聞網11月2日刊登題為《爆買網絡時代 去日本買東西太傻》的報導稱,中國政府在4月修訂了中國人在網上購買海外商品的「跨境電子商務」稅制,這成為小宋轉向網購的契機。在跨境電商平臺購買海外商品,在限額以下就可免除關稅,增值稅等稅金僅為通常進口商品的70%。小宋感慨:「以後不用再拿著一大堆買的東西了,可以和家人享受純粹的日本旅遊」。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收入提高,像小宋這樣的中產階層逐漸增加。赴海外遊客也達到每年1億人,在日本乃至全球引發了大肆購物的「爆買」現象。

但進入2016年之後,在日本的海外遊客人均購物金額開始減少。雖然存在日元對人民幣升值等原因,既便宜又快捷的跨境電商利用擴大也產生了影響。

在廣東深圳的「前海灣保稅港區」,貨櫃堆積如山。在一處周邊設施內,來客正在查看日本產品的樣品。據中國調查公司艾瑞諮詢統計,2015年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達到9000億元,同比增長50%,2016年將達到1.2萬億元。中國人對日本產品十分青睞,中日企業也在積極行動。

2016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在東京舉行了說明會。阿里CEO張勇(44歲)呼籲現場約200家日本企業在「天貓國際」上開店。

在中國電商市場佔據半壁江山的阿里一直在呼籲日企進駐,但日本企業的反應並不積極。

日本Recruit Life Style公司的策劃人山下隆太(36歲)嗅到了商機。在其經營的購物網站「ponparemall」上開店的中小企業希望向海外銷售商品,但缺乏經驗和手段,很多時候只能放棄。

山下隆太開始構建通過阿里網站銷售開店企業商品的機制。按照當地習慣將商品說明翻譯為中文,同時代理支付和配送服務。到8月中旬,終於在天貓國際上實現了化妝品等30個品類的日本產品銷售。

電商巨頭美國亞馬遜也開始進入巨大的潛力市場。「中國客人登陸日本網站的次數急劇增加。一定要迅速應對來自中國的需求」,亞馬遜日本總裁Jasper Cheung(51歲)在公司內部下達了這樣的指令。

一些中國轉運公司由此興起。他們在日本代收買家在亞馬遜上購買的商品,然後再將貨物運輸到中國。為了抓住商機,Jasper Cheung於6月開通了首個中國地區之外的中文直郵網站。對象商品多達上百萬種。為了與轉運公司競爭,日本亞馬遜設定了較低的直郵運費。

在中國,每年11月11日「光棍節」成為網購市場最火爆的時期。各家電商目前正在進行細緻的準備工作,以迎戰雙11。

6月,進駐天貓國際的日本零售企業愛速客樂(ASKUL)在上海召開了產品說明會。現場的氣氛令愛速客樂全球EC事業部擔當部長織田大介(43歲)驚訝不已。當樂敦製藥和資生堂的負責人進行產品講解時,引發了人氣博主的提問熱潮。

「這款美容液有除皺的功效」,擁有100萬粉絲的博主將在說明會上得到的信息發布之後,能得到非常好的宣傳效果。為了備戰2016年的雙11,愛速客樂已經有超過50萬件日本化妝品運往中國。「我們不會放過商機」,織田大介信心滿滿地表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國遊客曾因赴日「爆買」引發熱議。圖為中國遊客在東京一家商場中購物後裝箱。(路透社)

相關焦點

  • 日媒:中國人在日爆買新年福袋光與影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新年期間,日本商家乘著以中國遊客為中心的外國遊客「爆買」日本的風潮,藉助新年銷售福袋的傳統,推出中國人喜歡的商品福袋,使日本新年促銷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給日本低迷的個人消費注入了活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國人尤其是在日華人,從中發現了商機,甚至不擇手段搶購囤積,轉手漁利擾亂市場,引起日本媒體等批評。
  • 中國人青睞日本名牌大學 日媒:「爆買」轉向「爆留學」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日媒稱,申請到日本名牌大學留學的中國人不斷增加。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催生了「爆留學」一詞的出現。中國人為什麼選擇日本的大學?《東京新聞》對東京都內一所面向中國人的大學預備學校進行了探訪。
  • 中國人青睞日本名牌大學日媒:"爆買"轉向"爆留學"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日媒稱,申請到日本名牌大學留學的中國人不斷增加。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催生了「爆留學」一詞的出現。中國人為什麼選擇日本的大學?《東京新聞》對東京都內一所面向中國人的大學預備學校進行了探訪。
  • 日媒:中國人赴日本"醫療爆買" 人均治療費超30萬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 日媒稱,赴日接受醫療服務的中國人正在增多。為了形容這種旺盛的消費,有人創造了「醫療爆買」這個詞。記者走訪現場發現,這符合日中雙方的切身需要。《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刊登題為《中國人赴日「醫療爆買」是出於實際需求》的報導稱,11月的新宿區歌舞伎町透著絲絲寒意。在人聲嘈雜的區政府大樓1層,李勇正在翻譯的陪同下辦理延長籤證手續。李勇在中國的山東省做生意,來日本是為了給罹患骨肉瘤的16歲兒子治病,延長籤證是因為兒子的治療時間延長。
  • 外媒稱中國遊客青睞日本原裝貨 水果須日本製造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 德媒稱,儘管東京和北京之間的政治關係不算融洽,前往日本的中國遊客數量卻不斷增加,同時狂購日本原裝貨,出手闊綽讓人嘆為觀止,一個專用詞「爆買」應運而生。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4日報導,"Bakugai"(日語:爆買)是日本人因中國遊客狂購"日本製造"商品現象而創造的2015年度熱詞,意指中國人湧入日本購貨中心、電器店、小百貨商場和免稅專櫃大數量購買商品。  購買力最強旅遊群體  報導稱,中國人早已成為在日外國遊客中的最大群體。
  • 日媒:中國人因對國內產品不信任 網購日本商品激增
    (原標題:日媒:中國人因對國內產品不信任 網購日本商品激增)
  • 日媒:爆買不再 日本國慶節商戰轉向體驗型消費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日媒報導,在中國國慶節長假期間,日本的百貨店和旅遊設施等的商戰全面啟動。由於日元升值和關稅強化,「爆買」告一段落,陷入苦戰的日本百貨商場通過與航空公司合作等方式千方百計吸引顧客。   另一方面,中國遊客的旅遊模式正在從「購物」轉向「體驗」,旅遊設施呈現出火熱景象。
  • 中國「爆買」日本廢紙箱 日媒:日本紙箱質量比美國好
    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導 日媒稱,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日本國內紙箱短缺的擔憂加劇,原因是中國將紙箱原料舊紙張的進口國由美國變成了日本,「爆買」日本舊紙張。日本國內的舊紙張流通量減少,已開始出現缺貨情況。在出口迅速增加的背景下,需求旺季冬季恐將出現紙箱不足引發物流混亂的局面。
  • 日媒瘋狂暗示:中國人搶優衣庫都搶到日本來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在中國和法國率先開售遭到瘋搶的優衣庫KAWS聯名款產品,當地時間7日在日本開售。 雖然各家門店都消費情緒高漲大排長龍,但日本媒體卻發現隊伍中幾乎聽不見有用日語交流的消費者,有日本網友表示中國顧客居多。因為限購,不少人更是在一家買完後立刻趕赴下一家門店。
  • 港媒稱內地遊客"爆買"退燒 日本購物區"好日子到頭"
    新華社發日媒:中國年輕人稱赴日不只有「爆買」 力推體驗遊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日媒稱,12月12日,由日本僑報社及日中交流研究所主辦的「全中國日語作文大賽」頒獎典禮在日本駐華使館舉行。「我認為,找到想要再去的地方,再見的人,這才是給一趟旅程留下最好的禮物。」中國人民大學郭可純稱。報導稱,中國遊客在日本大量購買家電及化妝品的「爆買」一詞2015年被選為日本的年度熱詞,甚至成為了日本的一個社會現象。在過去1年後,爆買的熱潮雖然有所減退,但仍是人們討論訪日中國遊客時熱議的話題。
  • 日本免稅品銷售額下跌近一成 日媒:「爆買」風光不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曼君):日本百貨商店協會上周末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店內的免稅品銷售額按年下降9.3%,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對珠寶、手錶等高價值商品的購買出現明顯下滑,日媒不禁感慨「爆買」風潮或許正在降溫。
  • 日媒:擔心大陸遊客「爆買」結束 日本藥廠提前布局金門島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10家非處方藥廠商在臺灣的金門島聯合開展促銷活動。金門島是靠近中國大陸的臺灣小島,每年能吸引150多萬大陸遊客。正在萎縮的日本國內非處方藥市場因為赴日遊客等的「爆買」而得以起死回生,但訪日遊客卻有銳減的可能。
  • 日本多重心態看中國人「爆買」:欣喜之餘憂心重
    在中國,不少人五味雜陳——湖北一家藥企老總最近說:「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在日本,有人歡呼中國人的「豪爽」,但「買空日用品」「不文明現象多」的指摘縈繞耳畔;還有對中國「爆買」人群消失的擔憂。眼下,春節未至,日本商家已經開始忙碌,他們在翹首以盼的同時,或許也在思索:中國人的「爆買」能持續多久呢?
  • 日媒:日本人為何對中國遊客爆買保險套高興不起來
    日本新華僑報日前刊文稱,原題:現在,日本什麼產品受中國人瘋搶?  春節期間,日本再次湧現中國遊客「爆買」。現在,日本什麼產品最受中國遊客的青睞?如果你還以為是感冒藥、電飯鍋、馬桶蓋,顯然已經OUT了!答案是安全套。
  • 日本多重心態看中國人「爆買」:欣喜之餘憂心重 30年前有「前科」
    眼下,春節未至,日本商家已經開始忙碌,他們在翹首以盼的同時,或許也在思索:中國人的「爆買」能持續多久呢?「今年日本或將迎來中國遊客爆買的最高潮」「中國春節長假尚未到來,赴日旅遊的熱潮已經早早開始。」據日本《富士產經報》報導,上周末抵達日本多個機場的春秋航空公司航班幾乎都滿載中國人。
  • 中國人再度上演海外爆買,奢侈品用筐裝,這次不是在日本
    由於在土耳其人們只能用該國法定貨幣裡拉來買東西,過去100裡拉,也就是一元人民幣能買一個香奈兒的包,但是現在由於裡拉暴跌,1元人民幣相當於200元裡拉,也就是說1元人民幣能買兩個香奈兒包。如果把這些包買到國內,代購們就相當於半價買了這個包,這就大賺了一筆。
  • 蘇菲:中國人去日本爆買,受益者到底是誰
    2016年春節期間,數據表明前往海外旅遊的中國人達到歷史最高紀錄600萬人——比芬蘭整個國家的人口還要多!數字一波波被刷新,即使是再保守的日本公司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加入這股瘋狂的浪潮了。向來對商業機會機敏的中國人也不甘示弱,紛紛開始挖掘「inbound business」(在日語中意為外來遊客的商機)的可能性。 在這浪潮中,到底出現了怎樣的弄潮兒?
  • 日媒:郵輪滿載中國遊客擠爆日本港口 "爆買"受歡迎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已經成為郵輪乘客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爆買」遊客。據共同社3月9日報導,日本的各大主要港口正準備接收更多遊客,以滿足他們對購物的胃口。與此同時,在一些地區,大量遊客湧入對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
  • 中國「爆買」日本人才 倒茶女職員也高薪挖走
    有報導稱,日本人才外流到中國已成為一股趨勢,認為中國企業在網羅日本人才方面出手更為大方。(路透社)原標題:新媒:中國開始「爆買」日本人才 倒茶女職員也高薪挖走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 新媒稱,中國遊客到日本購物出手闊綽,日本媒體將此現象形容為「爆買」。
  • 日媒:中國遊客到日本「爆買」高價商品恐成過去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5月20日報導,日本百貨店協會表示,今年四月對外國遊客的銷售額對比去年同月減少了9.3%,這是三年多以來首次出現下跌。對此,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媒體報導稱,這是遊客到日本「爆買」終止的轉折點,未來可能看不到中國遊客到日本大手筆採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