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醫生啊,真是想也想不通,我常年吃素,血脂怎麼會高?」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黃琪的診室,王阿姨滿臉的疑惑。
最近退休工人體檢結果出來,王阿姨的甘油三酯水平超標。而她是個極其重視健康的人,為了控制油脂的攝入,已吃素多年。不過,經過詳細詢問,黃醫師了解到,王阿姨有個「引以為傲」的飲食習慣,就是每天吃幾大勺自製的營養品。
「是我用自己精心挑揀的新鮮核桃、芝麻、杏仁等堅果,打磨成粉泡水喝,不加糖的,又香又健康。」黃醫師聽聞連連搖頭,考慮到堅果所含的高油脂含量,建議王阿姨停用她的營養品。
原來吃素也不是降血脂的保證!黃醫師說,其實在心內科門診有許多患者和王阿姨一樣,飲食結構上存在誤區,沒有避開隱形「兇手」,導致血脂一直降不下來。
誤區一:都吃素了,米飯麵條可以隨便吃
很多患者吃素時,僅在菜品上杜絕葷腥,而不限制精製米、面的攝入量。但精製主食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入過多,體內會啟動轉換程序,將多餘的碳水轉化生成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脂質,長時間如此,血脂必然會升高。
應該怎麼做:精製主食要少吃,可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玉米、燕麥、薯類)代替。膳食纖維能夠增加飽腹感,還可在腸道內吸收多餘的脂質。
誤區二:肥肉內臟不能吃,植物油就不用在意量
葷菜裡,對血脂影響較大的是甘油三脂(肥肉)、飽和脂肪酸(肥肉)、膽固醇(內臟)。很多患者吃素,也意在減少這些可使血脂異常的元素的攝入量。
但大家常忽略很多富含脂質的素食。如瓜子、板慄、花生、核桃等堅果。這些食物有的本身脂肪含量高,容易導致血脂偏高,不宜過量食用。
此外,炒菜油脂不過量。烹飪多用蒸煮,少用油煎法。
誤區三:為了降血脂,就只吃素
脂質不溶於水,無法自行在體內流轉。需要載脂蛋白這一「物流車」協助轉運。若長期吃素,蛋白質攝入過少,肝臟載脂蛋白合成量偏低,體內脂質無法及時轉運,便可積聚在肝臟(脂肪肝)、血液中(血脂高)。
甘油三酯、膽固醇多存在於紅肉中。為了健康,您可將紅肉換成蛋白質含量高的魚、禽肉(白肉)。
另外,高脂血症不僅僅是過量攝取肥肉脂肪、動物內臟、堅果等食物導致的,也可能是由於遺傳異常或其它環境因素所導致:
1.高脂血症與年齡、性別、季節、體力活動、精神緊張、情緒活動等有關。精神壓力大、精神過度緊張和情緒變化,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使血管處於收縮痙攣狀態,脂質易在血管壁內沉積。
2.吸菸和酗酒可使血管發生痙攣,血脂易在動脈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同時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增高,易引起高血脂。
3. 繼發性多發生於代謝性紊亂疾病:多種疾病可致使體內脂質代謝紊亂,導致高血脂症,如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甲狀腺功能減退、脂肪肝、胰腺炎、肝腎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
4.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導致的高脂血症,如:避孕藥、激素類藥物等。
黃醫師建議,當您檢查發現血脂高,特別是藥物治療療效欠佳時,還需要醫生進一步詳細檢查了解深層次的原因,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核桃、芝麻、杏仁打磨成粉每天泡水喝,退休阿姨看到體檢報告時懵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