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坐月子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的一個傳統,對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來說,這是個必經過程!至於說,到底怎樣坐月子,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各地也會因為風俗環境不同,而做法不同!
有的老人建議只能吃肉喝湯,不能吃蔬菜水果;
窗戶要緊閉,不能有風,否則老了會頭疼;
還有的說,不能洗澡,手腳不能碰涼水;
禁忌非常之多,常常令產婦苦惱不已!好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坐月子這件事,人們也有了更加科學的看法。
1、國內坐月子
對於國內的坐月子,以追溯到西漢的《禮記內則》,書中被稱為「月內」,是女性生完孩子後必須進行的一種儀式。
宋代大醫陳自明在其所著《婦人大全良方》一書系統總結了「坐月子」的各種注意事項。
書中說:「若未滿月,不宜多語、喜笑、驚恐、憂惶、哭泣、思慮、恚怒、強起離床行動、久坐;
或作針線,用力工巧,恣食生冷、粘硬果菜、肥膩魚肉之物;
及不避風寒,脫衣洗浴,或冷水洗濯。當時雖未覺大損,滿月之後即成蓐勞。手腳及腰腿酸重冷痛,骨髓間颼颼如冷風吹,繼有名醫亦不能療。」
簡而言之,不宜情緒大喜大悲,保持平和;不該幹活,勞損身體;飲食不能生硬冷;更不該生病的風寒,否則一生身體疼痛,名醫也沒辦法!
2、美國不坐月子
美國的孕婦生完孩子後出院時間:一般順產產後24小時,剖腹產後呆48小時,如果沒特殊情況就可以回家。
住院的時候,護士可能會給你送來兩大杯冰塊,讓你放進果汁或水裡。他們沒有忌諱冷飲這一說。
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不坐月子,而是把產後42天稱作產褥期恢復,但沒我們禁忌這麼多!
在美國生完娃的第一天,護士就會喊你去洗澡,以保證下體乾淨,不易感染!
因為生娃下體撕裂,每次小便後,護士會要求你用清水衝洗,包括發放消毒溼巾,都是為了擦洗。
為了女性乳房的恢復,醫院也會發放的乳頭霜!
喝涼水,在他們的觀念裡有助於子宮收縮,這是利於子宮恢復的保養方法。
美國鼓勵產婦早下地活動身體筋骨,鼓勵少食多餐!
文化不同,方式也不同,他們更喜歡聽醫生的建議,而不是祖祖輩輩的經驗之談。
3、日本人不坐月子
很多人表示,美國,英國那樣做,是因為體質不同!而且也不建議照搬西方國家那一套,畢竟在我們的觀念中,她們老的快,就是因為不坐月子。
反過來,看看日本。畢竟同為亞洲人,身體素質,基因等更為接近,她們的情況呢?
日本女人產後毫不避諱,該洗頭洗澡就洗頭洗澡,夏天覺得熱,甚至還喝冷飲、用冰袋、喝冰牛奶,光著腳穿涼鞋。
按照老人的說法,這樣子是一定會落下月子病的!可現實卻啪啪啪打臉,日本媽媽不顯老,而且長壽,人均壽命高達87.32歲。
1、日本女人吃的更好
有人不服氣了,說我也吃的很好呀!
可終究還是有區別的。吃過日本料理的都知道,日本的飲食是水料理,喜歡用蒸煮的方式。
且每一份菜都很小份,因此需要吃很多種類才能吃飽。
日本產婦從懷孕開始,到產後飲食,每頓幾乎都要三四十種菜品,種類多樣,營養全面!
對比我來說,頂多每頓也就兩三種配菜,而且大多是炒或煎炸的,營養成分大部分在高溫下都流失了。
2、日本女人體重控制的好
她們很注重孕期保養,從懷孕到生子,整個過程體重增長最好不要超過25斤!
你不要以為這只是說一說而已,每次產檢日本醫生都會建議控制體重,如果超標就會被敕令減肥,醫生還會給她們各種飲食搭配,減少肥胖概率。
因此她們不容易得妊娠三高,嬰兒體重相對適中,生產時日本女人也就少受苦楚,至少下體撕裂不那麼嚴重!
3、日本產婦無壓力
了解日本的都知道,日本人注重內外分工,女人婚後一般而言是不需要出去工作的。
她們不需要面對工作壓力,過得安心,因為老公的工資會打到妻子的卡上。
日本承認女性的家庭付出,因此做了全職太太也依舊能獲得國家繳納的各種保險!
不要以為家庭主婦就是從早幹到晚,不少日本女人在特殊時期,比如懷孕或產後,都喜歡請鐘點工,以便她們休息,或者跟閨蜜下午茶放鬆自己。
因此,日本女人也很少出現產後抑鬱!
4、醫院的服務好
記得看《蠟筆小新》的時候,美伢生二胎小葵的時候,直接在醫院呆了42天。也就是說產褥期,她們不需要婆婆伺候,也不需要請月嫂,醫院直接承擔了這部分責任。
產婦在醫院得到醫生的悉心照料,飲食洗浴,包括餵養孩子等事情,醫院有專業護士相助。
想想看美伢的家是在日本的埼玉縣,跟東京沒得比,可見那些身處日本一線城市的女性只會更幸福!
想想看,沒有婆媳壓力,手握經濟大權,再加上日本鼓勵生育的各種福利機制和科學理念!她們想不健康都難!
說實話就一個嚴格控制體重,對國內的女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易事!大家覺得呢?
【今日話題】:
坐月子到底重不重要?沒按老人說的,真會腰酸背痛,落下月子病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