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中三次評價毛澤東,最後一次出乎意料,卻無法反駁

2020-12-13 咖啡館說史

作為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蔣介石的功績雖然並不是最濃重的,但也是很多人不可望其項背的。他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中,縱橫捭闔,極盡各種政治手段,重金收買、離間、借刀斬除異己等,無所不用;同時,他也是從法理上使得民國能夠繼承清朝大統,保持了清朝以來中國領土的基本輪廓。

如今,在網上很多人都喜歡用「日記強國」和「地圖開疆」來調侃他,但是,在蔣介石的日記中也記載了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事情,比如在蔣介石的一生中對老對手毛澤東有四次評價,就頗耐心尋味。

井岡山

第一次,國共第一次內戰時期,蔣介石先後五次調集重兵圍剿毛澤東所在的江西等地,雖然前四次都被毛澤東制定的「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化解了。1935年,在第五次圍剿中,蔣介石終於迫使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走上了危險重重的萬裡長徵。但是,面對如此大的勝利,其部下以「毛澤東終於輸給我們了」為題發了一份捷報,但是蔣介石卻意味深長地說:「毛澤東沒有輸給我們,我們只是打贏了紅軍!」因為,此時的毛澤東已經被博古、李德排斥在紅軍領導之外了,並沒有紅軍的指揮權,所以蔣介石才說「毛澤東並沒有輸」。

第二次蔣介石和毛澤東的直接交鋒是在抗戰勝利後的重慶和談中。1945年,蔣介石以「國共和談,實現和平建國」的名義邀請毛澤東前往當時的陪都重慶,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這是鴻門宴,危機四伏。但是毛澤東為了表達和平建國的誠意,毅然親赴重親,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此時的蔣介石卻五味雜陳了,既想乘機扣留毛澤東,又怕戴上破壞和談的帽子,左右為難。經歷了誠懇忍耐、拘留審判的糾結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授勳禮送」。因為當時的蔣介石看著衣衫襤褸的毛澤東,並暗自認為——我料定毛這個人不能成事,他終究不可能逃出我的「一捂」。從軍事實力上來說,蔣介石的判斷是有依據的,此刻他還是全國領袖,坐擁300萬精兵,而且還有美國的支持。然而,結果我們都知道了。

第三次評價毛澤東的時候,蔣介石已經人在寶島臺灣了。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糾結了16個國家的聯合軍隊入朝作戰,而新生的中國憑藉一國之力,死死抵住了聯合國軍,甚至還一度打到了韓國漢城,最後逼得美國坐回談判桌上簽署了停戰協議。一心想著,藉助韓戰的時機重返大陸的蔣介石,看著新中國力挽狂瀾的能力,由衷地感慨:「在這個世界上,沒人是毛澤東的對手,美國人說我蔣介石不行,他們整個西方也都不行,一群蠢豬。」「共產黨有很多能人,我都不放在眼裡,但是也只有毛澤東可以把我擠到臺灣島上來。」

甚至,晚年的蔣介石在總結戰敗的原因時,竟提出了「我們要研究老毛!要學習老毛!」的口號。後來,蔣介石效仿毛澤東的土地革命政策,也在臺灣推行了土地改革,從而穩定了其在臺灣的統治。

不過蔣介石,一心一意要統一全中國,從來沒有越雷池半步,甚至還為此和美國人鬧得不可開交。在這一點上,毛澤東也認為「目前來說,臺灣還是蔣介石說的算好」。因為政見雖然不同,但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上,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是沒有分歧的。

相關焦點

  • 重慶珍檔丨重慶談判前,蔣介石的三次邀請電和毛澤東的復電
    據重慶黨史,重慶談判前,1945年8月14日-23日,蔣介石在9天內連續發三次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國家大計」。蔣介石電報裡到底怎麼寫的?毛澤東怎麼回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穿越歷史的星空,看看蔣委員長電報的「言真意切」和毛主席復電的大義凜然。
  • 毛澤東若干最後一次:最後一次與賀子珍相會
    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毛澤東一生只出過兩次國,都是去蘇聯。一次乘火車,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去了89天。另一次是1957年,乘飛機去蘇聯。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應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的邀請,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活動。
  • 盤點蔣介石的三次下野與復職
    蔣介石的三次下野,短者數月,長者歲餘,而後又都重登寶座,他採取的是以退為進,觀望形勢乘機再起的策略,在每次下臺前都要為東山再起而作周密的準備,並且為發洩私憤和殺雞給猴看,必斬一大將。第一次下野處決了第十軍軍長王天培,第二次下野槍殺了第三黨領袖鄧演達,第三次則槍斃了浙江省主席陳儀。第一次下野。
  • 蔣介石在日記中評價林彪「幼稚可嘆」,是否中肯
    具體談話內容,國民黨方面留存有近5000字的會談記錄,基本上是林彪在匯報,蔣介石發言僅三次(存在一些刪削,後文會提及)。一次是見面即問:「汝此次來渝,毛潤之先生有何意見轉告餘否?」其後是林彪長達近5000言的匯報。然後蔣再問:「汝在重慶尚有幾日勾留?」林回答後,蔣又說:「在汝離渝以前,餘再定期召汝談話。」談話至此結束。
  • 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臺灣還是蔣當「總統」的好
    會見中,蔣介石向曹表達了自己願意與大陸溝通的想法,同時告訴曹:「你此番去大陸一定要摸清大陸方面的真實意圖。」曹聚仁於1956年7月到達北京。7月16日,周恩來在頤和園接見了他。周恩來在聽了曹介紹的蔣介石的意願之後,提出了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的方針。周恩來說,第三次國共合作的目的,就是實現祖國統一。
  • 《曾文正公全集》:毛澤東和蔣介石共同推崇的書
    《曾文正公全集》:毛澤東和蔣介石共同推崇的書   毛澤東和蔣介石惟一共同推崇的書  傳忠書局版《曾文正公全集》歷來為眾多偉人所稱頌,毛澤東早在16歲時就通讀了《曾文正公全集》,他讀過的《曾文正公全集》至今還保留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l917年,毛澤東在通讀《曾文正公全集》之後,對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進行了一番研究,得出了「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
  • 為了「一個中國」,1958年毛澤東幫了蔣介石一把
    金門炮戰中蔣軍傷亡慘重,蔣介石卻連稱「好,好」;而在大陸這一方,當參加炮擊的廣大指戰員摩拳擦掌準備統一臺灣時,毛澤東卻也向他身邊的人說道,可能40年都不去拿臺灣。毛澤東如何幫了老蔣一把?毛澤東的國際問題秘書、在他身邊工作了12年之久的林克談炮擊金門的前前後後。
  • 毛澤東在抗戰時期對陳獨秀的評價
    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夕,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一文中,更是嚴重指出:「蔣介石對於人民是寸土必奪,寸利必得。我們呢?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們是按照蔣介石的辦法辦事。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爭, 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然而,「我們有些人,對於這個調查研究常不注意。例如陳獨秀,他就不知道拿著刀可以殺人。
  • 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功過
    原標題: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功過 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條件評價他。客觀、正確評價毛澤東這個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歷史人物,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 毛澤東一篇鮮為人知的評論:蔣介石李宗仁優劣論
    例如,在他那個「致電毛澤東」裡面說:「現政府方面,已從言論與行動上表明和平之誠意。所有以往全國各方人民所要求者,如釋放政治犯,開放言論,保障人民自由等,在逐步實施。事實俱在,何得謂虛?」人們說:「事實毫無,何得謂實?」李宗仁說:「事實俱在,何得謂虛?」李宗仁就是具有這樣一種傻勁的人物。    但是李宗仁也有勝過蔣介石的地方。
  • 罕見「絕版」照片:周總理與毛主席最後一次握手,蔣介石吐舌微笑
    【罕見「絕版」照片:周總理與毛主席最後一次握手,蔣介石吐舌微笑】罕見「絕版」照片:中國十大元帥最後一次合影1974年,5月29日,周恩來陪同馬來西亞總理拉扎克會見毛澤東。會見結束時,人們都走出了書房,然而周總理卻一反常態,一動不動的沒有離開,似乎在等待什麼。
  • 毛澤東和他的三位美國朋友:他們怎樣評價毛澤東
    埃德加·斯諾與毛澤東   毛澤東一生結識過不少外國友人,其中埃德加·斯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以及艾格尼絲·史沫特萊這三位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和他關係尤為密切,友誼長達幾十年。因為毛澤東有晚上工作的習慣,談話常常從晚上9點開始,一直到次日凌晨兩點多才結束。   多日的長談中,毛澤東只談中國的革命等問題,對斯諾所提的個人經歷問題一直避而不談。斯諾不肯放棄,在冥思苦想後決定用一下激將法。他對毛澤東說:「因為國民黨四散流言,外界對您的傳言很多,有的人說您有三個老婆,那您能不能談談自己的真實經歷好讓外界了解您呢?」
  • 日史學家一生研究毛澤東 曾把毛澤東傳譯成日語
    「毛澤東專家」村田忠禧  在編輯《毛澤東思想月刊》的同時,村田努力從史學家井上清等那裡學習「歷史觀點」,並以此來分析中國,而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成為他一生研究的主題  《瞭望東方周刊》特約撰稿陳言報導  村田忠禧,1946年生人,東京大學畢業
  • 毛澤東和蔣介石惟一共同推崇的書:《曾文正公全集》
    毛澤東和蔣介石惟一共同推崇的書傳忠書局版《曾文正公全集》歷來為眾多偉人所稱頌,毛澤東早在16歲時就通讀了《曾文正公全集》,他讀過的《曾文正公全集》至今還保留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l917年,毛澤東在通讀《曾文正公全集》之後,對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進行了一番研究,得出了「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
  • 毛澤東最後一次見劉少奇 推薦了三本書
    毛澤東與劉少奇在天安門城樓(資料圖)   一、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最後一次談話   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澤東和劉少奇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最後一次會面和談話在這次會見和談話中,毛澤東推薦給劉少奇幾本書,後來劉少奇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和其子女對此有一些回憶。如劉少奇的衛士長李太和在《衛士長的回憶》中說:「大概時間不到一個小時,主席把他送出來,在門口跟他握手,說『你要好好學習』。回來後他告訴秘書給他找三本書,一本是黑格爾寫的,一本是費爾巴哈寫的,還有一個叫什麼。當時主席還讓少奇同志『好好學習,保重身體』。回來以後,我看他面容很高興。」
  • 蔣介石對毛澤東詩詞從不以為然到大為震驚
    書中記述蔣介石曾在能作詩填詞的國民黨成員中廣為徵集《沁園春》,最終國民黨卻沒能拿得出一首「毛澤東級」的《沁園春》,摘編如下。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尤其是知識分子,由於過去對父親所知甚少,加上國民黨反動宣傳的誣衊,大多數人以為父親不過一草莽英雄耳。
  • 1949年蔣介石最後一次回故鄉,在父母墳前長跪不起,圖9令人動容
    【蔣介石在翻閱族譜】1949年初,這是蔣介石一生中最受挫折的時刻。尤其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有生力量被消滅大半。在各種壓力下,蔣介石當年1月21日被迫下野,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蔣介石是深知自己在大陸的時日不多,他最後一次回到了家鄉奉化溪口鎮。
  • 鄧小平最後一次見到毛澤東:1975年一同會見福特總統
    書中記述毛澤東於1975年12月2日會見了福特總統,這是鄧小平最後一次陪同毛澤東會見外賓,摘編如下。 在這期間,鄧小平曾被批准暫時從受批判中脫身,因為他要跟亨利·基辛格,後來又跟吉拉德·福特總統談判。為了給福特總統訪華做準備,10月20日至22日,鄧小平與基辛格舉行了3天漫長的會談,就國際局勢交換意見。鄧小平幾乎沒有讓基辛格說開場白,就逼著他在關鍵問題上表態:你們賣給蘇聯多少糧食?
  • 揭秘蔣介石組織文人「圍剿」毛澤東詩詞始末(圖)
    揭秘蔣介石組織文人「圍剿」毛澤東詩詞始末(圖) 2015-05-21 15:47:46文中記述1936年2月,毛澤東在陝北觸景生情寫成《沁園春·雪》一詞。1945年,他到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時,抄贈給老友柳亞子,並經過吳祖光之手在報端披露,立即引起一場國共兩黨的詞壇大戰。蔣介石大為震驚,令國民黨控制的報刊連續發表所謂「和詞」近30首,文章10餘篇,大肆「圍剿」毛澤東的「詠雪」詞。但無論其思想,還是其詞藝文採,都為人所不齒。
  • 國際風雲中的詩人毛澤東:詩詞是內心抗爭的火花
    國際風雲中的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這位從山溝裡走出來的詩人,早在其革命生涯的初期,就引起了世界的興趣和評價,成為有幸接觸到他的各國記者、政治家的常談。   在外國人看來,中國舊體詩詞和革命這兩個概念並不相干。那麼,他們是如何看待毛澤東的詩詞和他的詩人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