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經典】七橋問題

2021-03-01 右趣尉

1736年29歲的歐拉向聖彼得堡科學院遞交了《哥尼斯堡的七座橋》的論文,在解答問題的同時,開創了數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圖論與幾何拓撲,也由此展開了數學史上的新曆程。七橋問題提出後,很多人對此很感興趣,紛紛進行試驗,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始終未能解決。歐拉通過對七橋問題的研究,不僅圓滿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問題,而且得到並證明了更為廣泛的有關一筆畫的三條結論,人們通常稱之為「歐拉定理F」。


問題提出

18世紀著名古典數學問題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個公園裡,有七座橋將普雷格爾河中兩個島及島與河岸連接起來(如圖)。問是否可能從這四塊陸地中任一塊出發,恰好通過每座橋一次,再回到起點?歐拉於1736年研究並解決了此問題,他把問題歸結為如左圖的「一筆畫」問題,證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關圖論研究的熱點問題。18世紀初普魯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條河穿過,河上有兩個小島,有七座橋把兩個島與河岸聯繫起來(如右上圖)。有個人提出一個問題:一個步行者怎樣才能不重複、不遺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橋,最後回到出發點。後來大數學家歐拉把它轉化成一個幾何問題(如左圖下)——一筆畫問題。他不僅解決了此問題,且給出了連通圖可以一筆畫的充要條件是:奇點的數目不是0 個就是2 個(連到一點的數目如是奇數條,就稱為奇點,如果是偶數條就稱為偶點,要想一筆畫成,必須中間點均是偶點,也就是有來路必有另一條去路,奇點只可能在兩端,因此任何圖能一筆畫成,奇點要麼沒有要麼在兩端)


推斷方法

當Euler在1736年訪問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時,他發現當地的市民正從事一項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動。Konigsberg城中有一條名叫Pregel的河流橫經其中,這項有趣的消遣活動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過所有七座橋的散步,每座橋只能經過一次而且起點與終點必須是同一地點。

Euler把每一塊陸地考慮成一個點,連接兩塊陸地的橋以線表示。

後來推論出此種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論點是這樣的,除了起點以外,每一次當一個人由一座橋進入一塊陸地(或點)時,他(或她)同時也由另一座橋離開此點。所以每行經一點時,計算兩座橋(或線),從起點離開的線與最後回到始點的線亦計算兩座橋,因此每一個陸地與其他陸地連接的橋數必為偶數。


存在問題

七橋所成之圖形中,沒有一點含有偶數條數,因此著名數學家歐拉的畫像上述的任務無法完成。

歐拉的這個考慮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數學家處理實際問題的獨特之處——把一個實際問題抽象成合適的「數學模型」。這種研究方法就是「數學模型方法」。這並不需要運用多麼深奧的理論,但想到這一點,卻是解決難題的關鍵。


接下來,歐拉運用圖中的一筆畫定理為判斷準則,很快地就判斷出要一次不重複走遍哥尼斯堡的7座橋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多少年來,人們費腦費力尋找的那種不重複的路線,根本就不存在。一個曾難住了那麼多人的問題,竟是這麼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最終成果

問題初期

問題提出後,很多人對此很感興趣,紛紛進行試驗,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始終未能解決。而利用普通數學知識,每座橋均走一次,那這七座橋所有的走法一共有5040種,而這麼多情況,要一一試驗,這將會是很大的工作量。但怎麼才能找到成功走過每座橋而不重複的路線呢?因而形成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問題」。

問題後期進展

1735年,有幾名大學生寫信給當時正在俄羅斯的彼得斯堡科學院任職的天才數學家歐拉,請他幫忙解決這一問題。歐拉在親自觀察了哥尼斯堡七橋後,認真思考走法,但始終沒能成功,於是他懷疑七橋問題是不是原本就無解呢?

1736年,在經過一年的研究之後,29歲的歐拉提交了《哥尼斯堡七橋》的論文,圓滿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開創了數學新一分支---圖論。


在論文中,歐拉將七橋問題抽象出來,把每一塊陸地考慮成一個點,連接兩塊陸地的橋以線表示。並由此得到了如圖一樣的幾何圖形。 若我們分別用A、B、C、D四個點表示為哥尼斯堡的四個區域。這樣著名的「七橋問題」便轉化為是否能夠用一筆不重複的畫出過此七條線的問題了。若可以畫出來,則圖形中必有終點和起點,並且起點和終點應該是同一點,由於對稱性可知由B或C為起點得到的效果是一樣的,若假設以A為起點和終點,則必有一離開線和對應的進入線,若我們定義進入A的線的條數為入度,離開線的條數為出度,與A有關的線的條數為A的度,則A的出度和入度是相等的,即A的度應該為偶數。即要使得從A出發有解則A的度數應該為偶數,而實際上A的度數是5為奇數,於是可知從A出發是無解的。同時若從B或D出發,由於B、D的度數分別是3、3,都是奇數,即以之為起點都是無解的。

有上述理由可知,對於所抽象出的數學問題是無解的,即「七橋問題」也是無解的。

由此我們得到:歐拉迴路關係

由此我們可知要使得一個圖形可以一筆畫,必須滿足如下兩個條件:

1. 圖形必須是連通的。

2. 圖中的「奇點」個數是0或2。

我們也可以依此來檢驗圖形是不是可一筆畫出。回頭也可以由此來判斷「七橋問題」,4個點全是奇點,可知圖不能「一筆畫出」,也就是不存在不重複地通過所有七橋。

1736年,歐拉在交給彼得堡科學院的《哥尼斯堡7座橋》的論文報告中,闡述了他的解題方法。他的巧解,為後來的數學新分支——拓撲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七橋問題和歐拉定理

歐拉通過對七橋問題的研究,不僅圓滿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問題,而且得到並證明了更為廣泛的有關一筆畫的三條結論,人們通常稱之為 歐拉定理。對於一個連通圖,通常把從某結點出發一筆畫成所經過的路線叫做歐拉路。人們又通常把一筆畫成回到出發點的歐拉路叫做歐拉迴路。具有歐拉迴路的圖叫做歐拉圖。

關於一筆畫

■⒈凡是由偶點組成的連通圖,一定可以一筆畫成。畫時可以把任一偶點為起點,最後一定能以這個點為終點畫完此圖。

■⒉凡是只有兩個奇點的連通圖(其餘都為偶點),一定可以一筆畫成。畫時必須把一個奇點為起點,另一個奇點為終點。

■⒊其他情況的圖都不能一筆畫出。(奇點數除以二便可算出此圖需幾筆畫成。)

-

上一期的小趣題大家還記得嗎?再來回顧下:



答案:

這個邏輯學家問:如果我問另一個人死亡之門在哪裡,他會怎麼回答?
他最終得到的回答肯定是指向自由之門的。

小夥伴你想到了嗎?邏輯學家問什麼這麼問,你明白了嗎?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你想明白了嗎?O(∩_∩)O~

-

今天的小趣題:

有隻猴子在樹林採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蕉?

小夥伴,快來演示一下吧~

轉發到你的朋友圈,看看誰的答案更合理~答案明天揭曉!

-

長按下圖↓↓↓↓↓↓↓↓↓↓↓關注我吧O(∩_∩)O~


推薦一筆畫益智遊戲

↓↓閱讀原文↓↓獲得:

相關焦點

  • 曉星說數學:七橋問題與抽象思維
    新河與舊河兩條支流在市中心匯合,匯合處有一個小島與一個半島,人們建造了七座橋把河兩岸、半島及小島連接了起來。當地居民閒暇時常常到七橋附近散步。年長月久,便產生了這麼一個問題:能否在一次散步中把所有的橋都走遍,而每座橋又只走一次,最後還回到原出發點?當時很多人都熱衷於這一問題,但始終解決不了。於是有人寫信向大數學家歐拉請教。
  • 七橋問題與有趣的一筆畫
    七橋問題的來歷 這是一段與數學有關的故事。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小城哥尼斯堡 (今俄羅斯加裡 寧格勒 )的普萊格爾河上有 7座橋,將河中的兩個島和河岸連結 .城中的居民經常沿河過橋散步 ,於是提出了一個問題 :能否一次走 遍 7座橋 ,而每座 橋只許通過一次 ,最後仍回到起始地點 。這就是七橋問題 ,一個著名的圖論問題 。
  • 2020寒假數學科普閱讀(七)哥尼斯堡的七橋問題
    哥/尼/斯/堡/的/七/橋/問/題大家好!我是工作室第二組的成員張平老師,來自天心區黃興小學。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個數學科普故事——《哥尼斯堡的七橋問題》。全城被大河分割成四塊陸地,河上架有七座橋,把四塊陸地聯繫了起來(如圖)。當時許多市民都在思索一個問題:一個散步者能否從某一陸地出發,不重複地經過每座橋一次,最後回到原來的出發地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問題。這個問題似乎不難解決,所以吸引了許多人來嘗試,但是日復一日誰也沒有得出肯定的答案。
  • [趣味數學]七橋問題(一筆畫問題)
    Konigsberg城中有一條名叫Pregel的河流橫經其中,在河上建有七座橋如圖所示:  這項有趣的消遣活動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過所有七座橋的散步,每座橋只能經過一次而且起點與終點必須是同一地點。  後來推論出此種走法是不可能的。
  • 歐拉論文賞析-哥尼斯堡七橋問題(一)
    很多同學都在中學時代聽說過哥尼斯堡七橋問題,後面演變成大家熟知的一筆畫問題,在學術上這個問題算的上是現代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拓撲學的源頭之一。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賞析一下「我們所有人的老師」--歐拉先生,解決這個問題的初始論文。
  • 在數學科學史上,著名的七橋問題有沒有解呢?
    我們來討論數學科學史上一個著名的問題,叫做七橋問題。題目就是著名的七橋問題,有沒有解呢?當時他還沒有失明的時候,曾經到柯尼斯堡,在這裡他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原來有一條河流穿過了柯尼斯堡,把城市分成南北兩個部分,河流的中間有一大一小兩個島,兩個島離得不是很遠,小島和大島及河兩岸的土地,他們之間架著七座橋,其中小島南北各有兩座橋,大島南北各有一座橋,大島和小島之間有一座橋,一共七座。
  • 「拓撲學」:因「七橋問題」而創立的數學分支,還與黑客技術有關
    在網絡當中,隱藏著一個重要的數學分支——「拓撲學」這麼重要的一個數學分支,卻是由「哥尼斯堡七橋」的故事引發而建立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是這樣的:在哥尼斯堡的一個公園裡,有「七座橋」將普雷格爾河中的「兩個島」以及「島與河岸」連接起來(如上圖)。
  • |歐拉|幾何|七橋|多項式|畢達哥拉斯...
    許多問題本就無解,但數學家們仍在苦苦鑽研。與其將這些經典問題當成引人墜入深淵的妖魔,不如將其看作激發創造思維的繆斯女神。不可能的問題我們總說:「世上無難事」。在諾頓·賈斯特的小說《神奇的收費亭》中,國王因為「許多事情,只要你相信,它就能實現」而拒絕告訴米洛他的探索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現實中有些事確實辦不到,這一點是可以用數學證明的。
  • 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九:鐘錶上的快慢問題經典例題及解法
    因為時針與分針的速度不同,並且都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經常將時鐘問題轉化為追及問題來解。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八:鐘錶上的追及問題經典例題及解法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七:濃度與配比經典題型以及解題方法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六:經濟問題的經典題型以及解題方法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五
  • 從七橋問題開始:全面介紹圖論及其應用
    七橋問題讓我們首先從《圖論的起源》中的「柯尼斯堡(Knigsberg)的七座橋」開始。在加裡寧格勒(Kaliningrad)有七座橋,連接著由普雷戈裡亞(Pregolya)河分割而成的兩個島嶼和兩大陸地。
  • 科學史上的今天——4月15日,歐拉與哥尼斯堡的七座橋
    他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歐拉對數學的研究如此之廣泛,因此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
  • 一筆畫問題4——哥尼斯堡8橋問題
    之前我們講了哥尼斯堡七橋問題這個問題最後被偉大的大數學家歐拉解決了。他證明出這七座橋永遠不可能一次性不帶重複的走完。後來我們又計算出:如果只走其中的6座橋(不帶重複一次性走完),一共有256種走法。今天我們計算一下:如果允許重複走其中的一座橋,要把七座橋全部走完有多少種走法?下面帶大家一起解決它。
  • 一筆畫問題3——哥尼斯堡6橋問題
    之前我們講了哥尼斯堡七橋問題這個問題最後被偉大的大數學家歐拉解決了。他證明出這七座橋永遠不可能一次性不帶重複的走完。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歐拉一直沒有解決,那就是:如果只走其中的6座橋(不帶重複一次性走完),一共有多少種走法?這個問題對歐拉來說可能太難了,所以他一直沒有……開個玩笑。
  • 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十二:比和比例問題經典例題及解法
    解題思路1、根據常見的數量關係式,建立等量關係2、根據已學過的計算公式,3、根據題中的重點敘述句從整體上確定基本的等量關係4、利用線段圖、列表法等方法分析數量關係,建立等量關係經典例題答題方法:題目已知的具體量是總體重110千克,所以先求出他們的體重和(單位「1」):4+5+2=11 ;根據問題找出:最重的一個同學佔總體重的5/11,得出110×5/11=50(kg)例題二:利用公式求出比,學會把利用公式把比進行互化。
  • 江漢七橋——漢江灣橋合龍
    一拱飛躍漢江兩岸,連接礄口古田四路和漢陽玉龍路,橋型優美。    漢江灣橋位於知音橋和古田橋之間,是一座連續鋼桁系杆拱橋。施工方中鐵大橋局七公司項目工程部長周凌傑說,該橋線路全長2754米,跨江主橋長672米,其中主跨為408米,是同類橋型國內跨度第二。
  • 2018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專題八:鐘錶上的追及問題經典例題及解法
    新課標提倡,數學走進生活,教科書中出現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鐘表問題。例如:在3點和4點之間的哪個時刻,鐘錶的時針與分針:(1)重合;(2)成平角;(3)成直角。許多同學面對此題,束手無策,不知如何解決。實際上,因為分針旋轉的速度快,時針旋轉的速度慢,而旋轉的方向卻是一致的。因此上面這類問題也可看做追及問題。
  • 思維導圖-麥肯錫解決問題的七個步驟
    有序的思維工作方式並不會扼殺靈感及創造力,反而會助長靈感及創造力的產生。作為全球頂級商業諮詢公司--麥肯錫的問題解決思維和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它的解決問題的總原則可以歸納為,以事實為根據,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系統化。今天我們重點學習,它的解決問題的七個步驟。步驟一:清晰地陳述要解決的問題
  • 上橋南開小學舉行「超腦麥斯」創意思維數學課程培訓
    王聖昌帶來「超腦麥斯」創意思維數學課 上橋南開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日,重慶市沙坪垻區上橋南開小學校舉行了「超腦麥斯」第四次創意思維數學課程培訓。    緊接著,「超腦麥斯」創意思維數學課程師培總監王聖昌從教師行為、學生表現、課堂細節的處理、加分環節的設計、課程目標等方面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並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他指出,課堂應該「多讓學生說」、「教師要學會放手,不要怕出問題」,「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 媒體刊文:數學思維今何在?
    如何理解數學思維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周川認為,數學的本質在於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合理運用能力。數學思維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能力。「面臨一個數學問題時,通常會大膽假設,發散思維,嘗試多種不同思路,小心推演證明,看看哪條思路可行且漂亮。」周川說,「做題可以幫助數學工作者加深知識理解、開拓創新思維、刺激新穎想法,這些對於科研工作大有裨益。」
  • 七甲坪有座「出貢橋」
    從張家界下火車,坐上直通七甲坪的縣際班車,幾個小時就能到達七甲坪。這是一個天高皇帝遠的所在,距離縣城將近150公裡。周邊100公裡之內沒有火車站,飛機場和現在工業痕跡。是一個純天然的綠色氧吧。鎮中心是個農貿市場,交易方式從掃碼支付到以物易物。鎮中心省道兩旁,排滿了周邊三縣的綠色農產品。領銜的當屬當地的主要出產「七優大米」。以及大米製品「七優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