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考古學家在我國的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掘出最古老的麵條,將人類食用麵條的歷史往前移了2000年,達到了4000年。此前,世界上最早可見的關於麵條的文字記載出現在約2000年前的我國東漢年間。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麵條逐漸成為全世界人們喜歡的一種食物,這種喜愛一直延續至今。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很多人都喜歡開麵館,各種拉麵、牛肉麵、湯麵,各地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這個開麵館的人群中,也包括了一些明星在內。比如,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就曾經開過一家重慶小面。
但是據了解,孟非在開了幾家分店之後,部分重慶小麵館又陸續關閉。當然,社會上也還有很多人開的麵館也不成功,開的很多,倒閉的也不在少數。這是為什麼呢?
第1個原因是,麵館的進入門檻太低。
凡是容易入手的生意,就意味著參與者眾多,時髦的語言叫做競爭的紅海。而不管什麼生意,做的人太多了,總是不好做的。
拿麵館來說,在某一個區域內,一個時間段裡需要吃麵條或者是打算吃麵條的人,往往是一個相對恆定的值。那麼,這個區域裡有10家麵館,還是100家麵館,將直接影響到這些麵館的生意。只有10家麵館或許是賺得盆滿缽滿,變成100家麵館那就很可能是大部分人倒閉破產。
這就像是搶椅子的遊戲,搶不到的人就沒地方坐。因此你在開麵館的時候,第1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調查一下這個區域內的麵館數量及經營情況,掂量一下能不能夠在這個市場競爭中切到自己的那一塊蛋糕。
第2個問題是,麵館本身具有局限性。
既然是麵館,大多數人就是來吃麵條的。而麵條本身是一種主食,它的成本比較清楚,導致它的售價也沒有多少水分,或者是可以玩花樣的地方。
用3~5塊錢的成本,做出一碗麵條,再賣個10塊到20塊錢不等的價格,這就是大部分麵館基本模式。
聽起來這個利潤率也很高,達到了翻三五倍的定價。但實際上,如果你在經營麵館的話,完全不覺得這很高。因為,麵館裡每名客人每次用餐的人均消費金額相對是比較低的。
正常人在吃完一碗麵以後,很難再吃下多少其他的食物。那也就意味著,他到店裡來一次,就是消費個十幾元二十元錢。而麵條從製作到食用所需要的時間並不短,每天能接待的客人數量有限,當我們把麵館的租金,人工的開支等攤入到每一碗麵之後就會發現,麵館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其實都不算高,賺錢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這也是很多麵館面臨的困境。
那麼,我們到底要怎樣才能開好一家麵館呢?結合以上分析,開一家麵館應注意三點:
第1點是要選擇合理的地點,避開過度激烈的競爭區域。麵館和花店不一樣,他是沒辦法打包送外賣的,基本上只能接待到店消費的客人,所以,這個區域你能拿到多少顧客,才是這家麵館能不能開起來的關鍵。
第2點是儘量選擇開一家小型麵館,不要有過高的利潤期望。了解麵館經營的特點後,你應該有一個領悟,一家麵館是不能讓你暴富的,比較有生存能力的麵館是那些小巧玲瓏的小型麵館,你也應該從這樣的麵館起步。將來有條件,再考慮是否發展連鎖經營。
第3點是做好自己的產品及服務,爭取培養出一個固定的回頭客群體。做餐飲,乾淨衛生、健康美味、熱情周到才是長久之計,你應當立足長遠去經營麵館,才會慢慢形成回頭客群體,讓麵館的生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