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大媽開小麵館,靠「一張吃貨卡」打天下,年入60萬,值得借鑑

2020-12-18 壹玖長紅官方帳號

如今創業的老闆越來越多,大家都不甘平庸。開家小麵店,成本低,利潤大,是許多想在餐飲行業立足的朋友的首選。然而,當前小面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成為許多創業者面前的攔路虎。不過這也正常,本身目前就存在著嚴重的就業壓力,也有巨大的創業後備,每天各種找項目的人比比皆是,看到賺錢的項目,肯定有人跟風。

今天,我就用一個成功的小麵館案例,教教大家如何正確面對同行競爭,少打價格戰多謀略,幫助大家在開店的時候少走彎路,儘快讓店面運營走上正軌。

一、案例背景

開這家麵館的老闆是一位姓張的大媽,今年已經快50歲了,這家麵館是他在40歲的時候操作的。那個時候的他原本是在一家家政公司上班,可是每個月的收入微薄,加上孩子的消費,基本上每個月都掙不了什麼錢。而自己的表姐都在城裡開了一家小麵館,如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大媽思索再三還是拿著禮品到了表姐的家裡求她指點迷津。表姐雖然這幾年生意做大了但也不是那種目中無人的人,看到表妹聽著禮品上門也是熱情招呼著。聽完表妹的訴求之後,他也是能幫就幫,把自己這些年總結的經驗全都告訴了表妹。

拿著表姐的一套經營模式,大媽很快在街邊兒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憑藉著表姐的一套獨特的經營理念,成功在這條街上拿下佳績,一開眼就獲得了周圍顧客的青睞。再加上大媽很友情合理,周圍的顧客都很願意到他店裡來吃麵,特別是大媽做的手工刀削麵那叫一個絕。

可是做生意哪有順風順水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周圍就又興起了兩家專做刀削麵的麵館。這不是明擺著跟大媽搶生意嗎?大媽苦苦熬了兩個月,這又提著小禮品來到了表姐的家裡,表姐聽完之後笑笑說:「做生意難免會遇到競爭,你要做的就是千萬不要和他們打價格戰。做好我給你說的這一點,熬過去,那麼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大媽謹記表姐的話,回到家就開始做出改變,最後靠著表姐出的這一招,靠「一張吃貨卡」打天下,成功搶回了客戶,年入60萬。做回了這條街的小麵館領頭羊,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二、活動方案——「一張吃貨卡打天下」

大媽的店裡最出色的就是手工刀削麵,一碗麵零售價15元,可以給店裡創造10塊錢的收入,也就是成本只需要5塊錢。而現在大媽的店裡缺少客流,大媽乾脆就捨棄了這十塊錢的收入,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大媽今天就來套套這個狼。

相關焦點

  • 下崗師傅開麵館,靠一碗「天價面」打天下,年入60萬,思路值得學
    正是因為麵食擁有廣泛且穩定的消費市場,因此很多創業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投資開麵館店。小麵館的投資小,風險小不少老闆都是從這裡發家的,不過並不是每一位都能夠掙到錢。近幾年同質化競爭嚴重,更是難上加難,這兩年的勢頭完全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都不為過,那競爭對手那麼多,如何突出優勢讓消費者主動選擇,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 大媽開早餐店,靠一張「月票」,月入上萬,路人看見都想買
    說起這個早餐店啊,外行都說賊掙錢,規模小投資小。可是只有內行人才知道招商店是最辛苦的,起早貪黑不說,競爭還很大,沒點兒生意頭腦就只能等著關門大吉了。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個大媽開早餐店的案例,一個人均7塊錢的早餐店,一年淨收入20萬。背後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揭曉。一、案例背景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家店就在我朋友小區附近,因為以前上班老是會路過朋友家,所以經常會到那家店去購買。
  • 重慶大姐開小麵館,靠「一張卡」月入6萬,用這招2年開了5家分店
    這位老闆從一家小麵館到5家連鎖店她只用了2年,這裡面的思維夠你學一年。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這位老闆是怎麼做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一、案例背景在開這家麵館之前,黃老闆是一個實打實的餐飲門外漢,而她之所以選擇開麵館,是為了實現小時候的廚娘夢。83年的黃老闆,生長在墊江的一個小農村,因為家裡窮,高中無奈輟學。
  • 農村大媽開麵館,小面只賣3元錢,一年收80萬,簡單易學,可複製
    但是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有把生意做到好的人,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老大娘開小麵館,用一個招牌,獲得顧客喜愛,輕鬆擠掉旁邊三家麵館,一年收80萬,再也不缺客戶的案例。【一】案例背景這是一家位於江西的小麵館,開麵館的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大娘,說到這位王大娘,他的一生也不容易。他的婚姻就是傳統婚姻下的陪葬品,父母之言,媒妁之命。
  • 小面》帶火麵館生意 吃貨大出動
    小面》帶火麵館生意 吃貨大出動 昨日,聚園面莊,市民享受美味的小面。  央視紀錄片頻道《嘿!小面》有多火?看看昨天重慶各大麵館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重慶的小面有多好吃,看看麵館的「吃貨」和外地網友的口水就知道了。昨日,重慶晨報記者探訪紀錄片《嘿!小面》提到的部分麵館,為你展現重慶小面的魅力。
  • 40歲老闆開麵館,用一個方法,每天有1000單消費,食客都排隊來
    轉化該怎麼提高,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前期靠引流,後期靠0風險承諾。(2)什麼是零風險承諾?零風險有兩個含義,第1層,你要讓你的客戶他們覺得在你這裡消費不會吃虧,不會上當,絕對物超所值!第2次含義就是,你承諾的0風險,最後還能盈利不會虧本,讓你自己的生意0風險。
  • 六旬大爺開麵館,利用「一張卡片」,日入4000元!顧客天天排隊吃
    你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它起死回生做到月入3萬呢?這是一個普通人做到的效果,不像之前的案例,有很多都是月入百萬千萬的。肯定錢這個東西,都是讓大多數都很心動。到現在我把這個案例分享出來,並不是說錢就是一個評判生意的標準。而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如何賺錢的邏輯,以及運用這些邏輯思維以新的創新方法,把這個生意做起來。
  • 開麵館的老大爺,靠「一個雞蛋」,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點子很妙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小麵館的案例,開麵館的老大爺,靠著「一個雞蛋」,把生意做到風生水起,每天至少賣出800碗小面,那麼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案例背景小麵館位於浙江金華,麵館的主人翁是一位年過半百的大爺,今年已經60歲了,周大爺是一個地道的浙江人,都說江浙滬的人會做生意,善於經商,果然名不虛傳,周大爺也做得一把好生意。
  • 40歲的女人如何穿搭?學習博主的穿衣法,擺脫「大媽」既視感!
    女人年過40,最怕的就是被他人打個「油膩」的標籤,被人說成「大媽」。其實對於現代女性來說,40歲的年紀還正當年華,又怎麼會服老呢?氣質減齡的穿衣造型,才是所有40歲的中年女性所想要的!那麼,40歲的女人如何穿衣更顯優雅,擺脫「大媽感」呢?
  • 40、50歲的女人,穿搭要簡約有質感,日本時尚博主的搭配值得借鑑
    女人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美,40歲時,優雅知性,身上多了一些風情,50歲後變得從容淡定,內斂沉穩,活得更加通透。無論我們多大的年紀,都不能放棄自己,雖然青春已逝,我們依然可以活得很有光芒。40、50歲的女人,對於穿搭要講究質感,不必強行裝嫩,追求簡約適齡的穿搭,讓氣質成為我們的標籤。不得不承認日本職業女性真的很會穿,即使到了中年,也沒有太多油膩感,狀態很青春,氣質優雅迷人,很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今天咱們看看兩位日本中年女人的穿搭示範,有自己的個性與腔調,不張揚,低調中彰顯出不凡的好衣品。
  • 52歲煎餅大媽月入10萬 爆開三家連鎖店 還送女兒出國…
    來源 | 匠心之城(ID:jxzc681)作者 | 是郡主也是匠匠還記得去年那個月入3萬的煎餅大媽嗎?京城黃金地段的煎餅攤,一顧客懷疑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爭執不休,大媽實在忍無可忍: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 大爺賣饅頭月入6萬,年掙70萬!賣煎餅果子的大媽得加油了…
    一位顧客拿到煎餅果子後,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忍不住懟了一句: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今年68歲的隋大爺,在王哥莊二龍山景區附近開了一家農家宴,還開著一個饅頭店。小編算算昂,一年70萬,四捨五入一個月就是6萬!6萬吶!
  • 中年大叔開麵館,小面只要2元錢,顧客天天主動排隊進店,厲害了
    剛開的小麵館有租金,裝修成本,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夠真正賺錢吧,有人曾經算過這麼一筆帳,如果店鋪的租金一年是12萬,那麼平均每天至少要賣出100多碗麵條,第2年才能夠實現盈利。如果我真的是這個樣子,那麼肯定會有很多人就不願意去開小麵館了,能不能撐到第2年都還說不定,這種包虧不賺的事情誰敢去做呢?
  • 創業開麵館?謹慎入坑,注意三點
    2002年10月,考古學家在我國的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掘出最古老的麵條,將人類食用麵條的歷史往前移了2000年,達到了4000年。此前,世界上最早可見的關於麵條的文字記載出現在約2000年前的我國東漢年間。
  • 農村夫妻開麵館,只因「一個杯子」,營業額翻四倍,怎麼做到的?
    【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是一對來自農村的夫妻,這對夫妻看起來也就40來歲,經營著一家麵館。這家麵館的面積其實也不大,店裡面也就十張四人桌,每天能都坐得滿滿當當,老闆還因此在店門外頭也擺了不少桌子,就為了能讓顧客坐得下。
  • 女人50歲別穿大媽裝,借鑑日本主婦的「茶系」穿搭,清雅有氣質
    ▼中年女人要穿得時髦又得體,切忌油膩的「大媽裝」,如果不知道自己穿什麼顏色好看,請選擇安全的黑白灰,不僅不容易出錯,也更容易擺脫大媽感,穿出高級感。黑色西裝和西褲,內搭白T恤,帥氣又不失優雅,精心打理的髮型會更有女人味,金色大手鐲增加時髦感。40歲並不意味著油膩,歲月曆練帶給中年女人的也可以是從容與灑脫,你可以隨時駐足,凝望人生過往的風景,順便成為別人眼裡的風景。
  • 「五件子」變身小盅端進「蘇州一碗麵」90歲老字號蘇式麵館萬泰興
    1月7日上午記者探店十全街老字號麵館萬泰興,由蘇幫大廚展示製作的五件子創意面澆頭,讓不少老蘇州稱「有新意」。「蘇式湯麵要在傳承中不斷發揚光大」,萬泰興掌門人胡小軍介紹,蘇幫大廚改進位作工藝,五件子變身小盅麵館版,加入「蘇州一碗麵」,吸引不少蘇州市民專程前來嘗新。蘇幫冬令砂鍋大菜進麵館用整雞整鴨蹄髈一起篤的三件子,以及加入火腿鴿蛋的五件子,是蘇州人冬天喜歡的砂鍋菜。
  • 南京吃貨私藏的12家老麵館,有人一吃就是30年!
    讓自己魂牽夢繞,不論酷暑驕陽還是寒冬臘月也要去吃的麵館今天吃貨菌就告訴大家,儘管無名,但在餛飩麵條屆依然小有名氣。小店不大,門口兩張小方桌,店裡四五張小桌子。雖然店小,還是有空調的。老滷麵湯色黑亮而清透,口味香醇厚重之餘,甜鮮交織。面裡的肉肥而不膩。肉,面,湯汁整個搭配起來香氣四溢,加點辣油,令人食慾大開。
  • 「楊子榮」童祥苓:一生一齣戲,洗碗600個,晚年靠開麵館度日?
    因為那時候他就已經在上海京劇院學習,並且在20幾歲,就已經被眾人熟知。各派劇目都能接得住,能把人物的性格和韻味刻畫得爐火純青。飾演過《桑園會》等,在當時都是一票難求的。 小時候,他會跟著哥哥一起練戲,哥哥在一邊唱,他就也跟著唱,有時候還情不自禁地情不自禁地給自己上妝,沒有頭飾,就給自己畫一個頭盔帶上,這個藝術的種子就是他現在能小有名氣的原因。
  • 探訪成都老麵館,態度差、味道很一般
    」一名年輕男子罵罵咧咧地甩下筷子離開……另一邊依舊是男女老少「打擁堂」,生怕自己吃不到,眼裡滿滿的期待……一位貌似老闆娘的中年大媽,正歪著嘴、半眯著眼,叼著「耙華華」打佐料。成都開了20多年的老麵館,服務員大媽很傲嬌!這家麵館確實開了20多年,是一家地道的老館子。生意確實也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