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的球迷會永遠記得2020年1月27日,那顆耀眼的啟明星在他最愛的凌晨四點陡然墜落,直到時光已過去數月,作為科比的球迷依然會感到突兀和心碎,因為他不僅是大家的明星,他更是世界的傳奇。
那科比的傳奇人生是如何造就的呢?是毅力?努力?還是天賦?激發他不斷成長的美德背後的美德到底是什麼呢?我在美國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的《終身成長》中尋找到了答案。
終身成長,持續精進,成長型思維助他成就傳奇人生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科比那句經典名言:「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一位記者問他「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科比即可反問了這句大家競相追逐的勵志話語。
科比向記者接著說道,凌晨四點的洛杉磯還在黑暗中,滿天星星,寥落燈光,行人很少。但他每天早上4點,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洛杉磯早晨4點的黑暗一直未曾改變,但他卻已經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這就是他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不斷努力精進的力量,相信能力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獲得的,並非只靠天賦。而固定型思維則恰恰相反,他們認為天才都是擁有先天條件,所以他們故步自封,缺乏自信。
當代智力研究領域的權威羅伯特·斯騰伯格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道:
人類的某項專長並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鍊獲得的。
要知道在成為湖人隊史上的得分王之前科比也是曾經的零分先生。為了儘快地融入不同區域的球場環境,他也曾不斷學習新的語言,在退役的發布會上,可以同時三國語言做一個完美的謝幕。
科比不僅是球場上的霸主,他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學霸,為了成為全美最強的高中生,每天5點便起床學習。科比退役後也沒有停滯不前,而是積極嘗試多種領域,而他在此期間的成就也是錦繡篇章。他參與製作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獲選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成立Kobe Inc.公司並與企業家傑夫-斯蒂貝爾聯合創辦Bryant Stibel基金公司,他還與美媒ESPN聯合創辦籃球分析類節目《細節(Detail)》……
科比獲得小金人
成而不傲,敗而不嬌,成長型思維讓他認清兩者意義
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人,面對成功與失敗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成長型思維的人面對成功時,會覺得這是對自己能力邊界的拓展,並不會居功自傲。面對失敗也不會萎靡不振,對他們來說失敗雖然是一個痛苦的經歷,但它並不能以此來定義個人,失敗只是一個需要學習失敗經驗的問題,而個人怎樣由自己評判。
科比只活在自己的評判標準裡,面對失敗,即使是面對「強姦門」,全世界都對他嗤之以鼻,科比也沒有一蹶不振,逃避閃躲,只是通過不斷努力,通過比賽來證明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到巔峰狀態,重新獲得人們的認可。
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是科比對於籃球的態度,也是對於生活的定義。他在籃球領域獲得的不朽傳奇:常規賽、總決賽、全明星賽MVP,獲得過5枚總冠軍戒指,歷史50大巨星,單場81分,96黃金一代,這些成功的過往,並沒有使他停滯自己的努力,在其他領域,依舊不斷謙卑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科比也是兩種思維的矛盾混合體
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的可愛之處就在於他的不完美之處。科比不僅僅擁有成長型思維,他也有固定型思維,也是兩種思維的矛盾綜合體。
我們都知道,科比的性格有偏執的一面,從小時候練球就可以看出來。科比小時候喜歡和父親的隊友布萊恩·肖比賽定點投籃。但年紀尚小的科比哪裡是老球員的對手,於是屢屢敗下陣來。這可害苦了父親隊友,因為科比極其偏執,非要贏得比賽才肯罷休。於是父親隊友只能假裝輸掉比賽,才能停下與科比的對決。
這種重視比賽結果,而不重視比賽過程中的學習就是一種固定型思維模式。然而從另一面說,也正是這種偏執的性格,才不斷推動科比啟動發展型思維模式,訓練自我,不斷進步。
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思維相互混合存在我們身體內,區別只是兩種思維模式誰佔據主要位置,而科比是成長型思維佔據了高峰,才創造了如此不朽的人生。
並非天賦,人人可期,像科比一樣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科比曾在自己的低迷期說過:「我要麼堅持下去,要麼放棄,但是我是不會屈服的。」
科比希望女兒們也像老爸一樣,向著自己的目標而堅持、奮鬥!作為三個女孩的爸爸,他拒絕了湖人的加盟邀請,毅然選擇回歸家庭,當起了孩子們的貼心奶爸。科比生前也已經成為了二女兒Gigi球隊的主教練,給女兒制定訓練計劃,並全程陪同訓練。
科比早起的自律,不僅影響了球迷,對於他的孩子來說也是言傳身教的教材。「當我清早醒來時,我女兒也和我一起醒來,凌晨4點,我15歲的大女兒跟我一起訓練,」科比表示,「她在上學前和我一起訓練,所以現在這成了老爸和女兒的小默契了。」
科比的大女兒叫娜塔莉亞,早已成為了洛杉磯聖人山學校校排球隊中的絕對主力,娜塔莉亞能坐到排球隊中絕對主力的位置,不僅僅是因為老爸的身高基因,還有那份早起的訓練成長型思維模式。
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這也是成長型思維父母的力量,這些父母傳遞注重過程和成長信息。科比對於女兒的訓練不僅僅是技術技巧方面,更是給了她們自律生活的典範,也同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她們的思維模式,還有那不朽的「曼巴精神」。
致敬科比,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做到像科比一樣不朽,至少我們可以學習他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和教養方式,不斷精進自己,斯人已逝,但「曼巴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