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Dr.X 超能奶爸DrX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一篇生孩子時媽媽們都要經歷的產房尷尬事,很多寶媽都參與其中,也分享了自己生產時有意思的經歷。
但除了這些尷尬的經歷,現在生孩子80%的媽媽們還都要挨上一刀!
你要說肚皮上挨一刀(指剖腹產),大家都能理解,很多準媽媽就要困惑了:自然分娩為什麼還要挨一刀?
即使是順產,也要挨上這一刀
我這裡說得挨上一刀,指的是大多數順產媽媽們會經歷的「會陰切開」。
在我們醫生看來,尤其是聽我婦產科的同事來說,這個手術非常簡單,就是在產婦會陰處剪開一道小口子。
但對於很多孕媽媽們來說卻是既困惑又不理解,我都已經是順產了,為什麼還要切一刀?不切不行嗎?
但是據文獻統計,95%的寶媽們在順產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會陰撕裂」。
而為了避免會陰因撕裂出現過度的擴展,減少可能近一步發生的軟產道嚴重裂傷,而採取這種手術。另外,會陰側切還能縮短生產過程,減少生產中對母兒造成的損傷。
據調查顯示,在自然分娩的產婦中,做會陰切開的概率也越來越高了,概率高達86%。
會陰切開術到底是怎麼操作的?
會陰切開術在婦產科中是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它分為側切和正中切開兩種。
正中切開,切開的組織少,因此出血也會較少,且易對合,術後疼痛較輕。但正中切開也有不可規避的缺點則是可能發生肛門、直腸損傷,而且不宜用於胎兒較大、會陰體短等陰道助產手術。
而另外一種側切,需要剪開的組織較多,出血也會更多,縫合後組織還會出現腫脹、較為疼痛。但這種切開方式不會造成切口延長累及直腸,所以臨床上醫生通常採用的也是會陰側切。
會陰切開的速度其實是很快的,尤其是聽我周圍一些經驗豐富的同事說,有時都是瞬間切開的,在有的產婦陣痛較嚴重的時候,在不經意間就已經切開了。
另外切開的長度一般為2-5cm,切口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因此各位準媽媽們也不必過於害怕和驚慌。
此外,也並不是所有孕婦在生產時都需要進行會陰切開術,醫生會在生產第一時間對會不會造成會陰嚴重撕裂進行判斷,然後再決定要不要進行手術。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會陰側切?
WHO英國的 NICE 指南和美國的 ACOG(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都不推薦陰道分娩時常規進行會陰側切,只有在有以下指徵時,才進行會陰側切。
1.胎兒因素
●如果胎兒過大,產程延長,這對母嬰都會不利;過大的胎兒也極易造成會陰撕裂。
●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心跳節律不勻,或羊水混濁、混有胎便等,此時急需寶寶儘快娩出。
2.母體因素
●會陰條件不好:會陰過緊、彈性差、有炎症、水腫,陰道口狹小等情況。
●高齡產婦,或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等高危妊娠因素時,需要做會陰切開術。
不想側切孕期該做些什麼?
1.縮肛鍛鍊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盆底肌收縮鍛鍊,通過鍛鍊來促進盆底肌肉力量。
準媽媽們可以嘗試在排尿時突然憋住,收縮盆底肌肉10秒,然後放鬆,來回重複,找到這種盆底肌收縮的感覺。
2.控制飲食,避免超重
如果寶寶體型較大,就不容易被分娩出。因此寶媽們在懷孕期間不僅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還要控制胎兒的體重。
3.分娩時學會配合
在分娩時注意不要把力氣都用在了大哭大叫上,更不能為了儘快結束生產一股腦使勁兒,這樣極易造成陰道撕裂。
作為一名男性醫師,這些年經常聽婦產科同事說起女性生產時的艱辛,也深感作為母親的偉大與不易。各位寶媽們,你生產時經歷過會陰切開手術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