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女人生孩子,總是要挨一刀的。
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
「上面」一刀指的是剖宮產,「下面」一刀指的就是會陰側切。
別管怎麼生,身上總是逃不掉被切一刀的厄運,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
許多孕媽都對會陰側切充滿迷惑,明明我是順產,為什麼還要挨一刀?一定要挨一刀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順切這些事~
側切,全稱為「會陰側切術」,是指在產婦順產分娩遇到困難時,醫生會在產婦的會陰部位切開4-5公分的口子,等寶寶出來後再縫合的過程。
它是產科比較常見的一個手術,現在絕大多數醫院,側切率一般維持在7%~10%左右。
大家不要覺得挨一刀很恐怖,其實側切不僅可以減少寶寶在陰道的時間,減少寶寶發生缺氧的可能性,讓寶寶更快速順利地產出,還可以避免產婦陰道口過窄,胎兒頭顱或者體型過大,導致在生產過程中突然會陰撕裂。
答案是「否」。
挨一刀肯定有挨一刀的理由的。
側切情況一般分以下四種:
一般在這些情況下才需要側切。
如果產婦身體條件適合,胎兒體重合適,沒有特殊情況,產科醫生會指導實現不側切的自然分娩。
有的產婦會擔心做了側切手術,陰道鬆弛會影響性生活,這點其實不用擔心,因為側切切口比較小,又及時縫合,很快就可以癒合的。
所以,對於會陰側切,大可不必太過擔心。
雖說側切有側切的好處,但是能少挨一刀就少挨一刀,那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側切呢?
☑產前幾周做會陰按摩
在懷孕34周以後,孕媽可以開始做會陰按摩肌肉的彈性,方法如下:
先潔淨雙手,然後在會陰周圍塗抹一些按摩油,將拇指儘量深地插入陰道,朝直腸的方向按壓會陰組織。與此同時,在陰道裡勾起你的拇指,並且緩慢地向前拉伸陰道組織,因為分娩時寶寶的頭也是這樣出來的。
注意:按摩的力度要適中,一般按摩到有微微的灼熱感,但是要避免用力過度,不要用力按壓尿道,防止尿路感染和發炎。
☑凱格爾運動鍛鍊
凱格爾運動又稱會陰收縮運動、骨盆體操,這項運動是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肌肉達到鍛鍊盆底肌、增強盆底肌承託力的目的。
具體方法如下:
深呼吸同時,慢慢收縮並向上提升尿道、陰道和肛門肌肉,感覺就像憋尿一樣,維持10秒,然後休息10秒再重複練習;每天做3組,每組重複20次。
☑孕期控制體重
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不能暴飲暴食,也不要盲目進補,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避免寶寶過大,也能讓媽媽保持健康。
☑孕期適當運動
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做一些孕婦操、孕婦瑜伽、盆底肌鍛鍊、遊泳、散步等等,讓肌肉更有力量,能更順利地分娩,,減少側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