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為什麼順產會挨一刀呢?常見原因有這幾個

2020-12-23 墨媽育兒堂

文|墨媽育兒堂

很多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們,在聽過來人講述分娩的經歷時都會聽到順產也需要挨一刀,這時媽媽們就會納悶了,剖腹產要挨一刀很正常,為什麼順產也需要挨一刀呢?

還有很多準媽媽對順產切一刀的恐懼程度已經超過了剖腹產,其實呀順產所切的這一刀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今天我們就說說順產「切一刀」的那些事~

揭開這「一刀」的神秘面紗!

順產時所切的那一刀也有著它自己的稱呼,這一刀在醫學上稱為會Y切開術(episiotomy)簡單來說呢,就是順產時在我們會Y做的一個小手術,目前使用的會Y切開術包括會Y正中切開術和會Y側斜切開術。

會Y切開術是產科常用技術,大部分媽媽們都會遇上,所以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十個女人,九個切」,醫生使用會Y切開術也是有著一定的目的,會Y切開術的目的就是擴大產道,縮短第二產程,避免嚴重的撕裂傷,通俗一點來講就是在胎頭快要出來時,人為的把「門」開的更大一些,這樣可以讓胎兒更快、也更容易娩出來。

前面我們就說到了,目前使用的會Y切開術就包括有會Y正中切開術和會Y側斜切開術,通俗來講就是直切和側切。

側切

側切簡單來說就是在進行會Y切開術的時候,切口是斜著的,刀口會與會Y向肛門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通常是45°,一般以左側為多,長度會根據媽媽會Y的彈性以及胎兒大小、恥骨弓角度等情況來調整,一般是3-4cm左右。

直切

直切也很好理解,行正中切開術時,在宮縮時沿會Y後聯合正中垂直剪開,簡單來說就是刀口會從會Y向肛門方向切開,長度一般是2-3cm左右。

那麼問題就來了

01: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呢?

直切與側切二者相比較,側切要更好一些,按理說直切是按照肌肉組織方向切的,所以切斷的血管比較少,出血量小,對括約肌傷害也小,但是媽媽們要知道進行了會Y切開術以後並不意味著就不會再出現撕裂的情況了。

如果在分娩的時候用力過猛,或者胎頭過大,那麼就可能在切開的刀口上繼續撕裂,這樣就可能會使媽媽肛門括約肌斷裂以及直腸前壁撕裂,對媽媽產後恢復是有著很大影響的,所以與側切比起來直切的風險要更大一些,一般在順產時需要進行會Y切開術時都是選擇側切。

02:順產必須要切一刀嗎?

想要順產的媽媽們都比較關心是不是只要順產都會挨那麼一刀,其實會陰切開術也是有它的「手術指徵」的,在分娩時醫生都會準確評估媽媽們經YD分娩的可行性以及難易度,能不側切就會儘量不側切,如媽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那麼側切的機率就會大一些。

1.會陰條件差

媽媽會Y組織彈性差、YD口狹小、陰體短的情況下側切的機率就會大很多,同樣的如果媽媽的會Y部有炎症、水腫,以及醫生預測分娩時會發生嚴重陰部撕裂時媽媽們也是需要進行側切的.

這就是為什麼初產婦側切的機率會高很多的原因,因為初產婦的會Y彈性都是比較差的,經產婦因為生過一次寶寶了所以會Y彈性會好一些,無特殊情況一般是不需要側切的,墨媽一胎的時候就是進行了側切,二胎無側切有撕裂,三胎就是無側切無撕裂。

2.胎兒較大

前面一點說的是媽媽的原因,這一點就是要說寶寶的原因了,媽媽們都知道胎寶寶小一些分娩時就會容易一些,所以在孕期都會建議媽媽們控制好體重,如果胎寶寶比較大,尤其是頭部直徑超過10cm時,就很有可能會造成會Y部嚴重撕裂,所以在胎兒過大的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側切來擴大產道。

在分娩時醫生們還會時刻監測胎兒的胎心率,如遇到什麼特殊情況,如羊水渾濁或發現胎兒有缺氧現象,需要迅速娩出胎兒時就會進行會Y切開術。

ps:除了以上兩點,如果媽媽的產力不夠,或者產程過長,胎頭被阻於Y道口時都是可能需要進行側切的。

03:側切後傷口要怎麼護理呢?

關於側切後傷口護理,媽媽們只需要記住這幾點

1.多休息

2.注意飲食得當

3.注意觀察傷口變化

4.勤換衛生巾和護理墊

5.保持傷口的清潔與乾燥

會Y部細菌繁多,再加上產後還會有排惡露的這一個過程,媽媽們還需要大小便,傷口如果不及時護理就很容易受到感染,所以媽媽們要特別注意傷口的清潔,每次解完大小便一定要清潔會Y部;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樣可以減少便秘;還要避免久坐,多休息,如傷口在左側可採取右側臥位;傷口癒合是有一個過程的,在傷口癒合時會有一種刺癢感,媽媽們一定不要拿手去撓,再一個如果媽媽們發現會Y部紅腫,疼痛劇烈,有異味物質流出,媽媽們就要及時就診,這種情況極大可能是傷口感染了。

總結:

順產並不是必須要切一刀的,需要切一刀通常是因為媽媽會Y彈性差、胎頭大、產力小等導致胎兒無法順利娩出,這個時候就需要醫生「幫一把」來加快分娩,因為直切的風險要比側切大一些,所以會Y切開術大多採取陰側切。

產後側切傷口的護理重點就在於勤清洗,媽媽們不要偷懶,要及時更換衛生巾/產褥墊,大小便後一定要清潔會陰部。

我是墨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現階段也是一位孕媽媽,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對孕產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免責聲明:文中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何中國產婦順產偏愛側切,美國媽媽偏愛直切?原因有哪些?
    ,在我國基本上大部分的順產媽媽都要有這樣的經歷。可是在美國卻只有少量的媽媽需要這樣去做,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就跟兩個國家的女性身體差異有關係。側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順產是要從女性的陰道把孩子拿出來,但是孩子可能比陰道的最大直徑要大得多,如果非要這樣分娩的話,媽媽可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撕裂傷。
  • 為啥順產還要「挨一刀」?側切必要性和「躲避」關鍵點,都在這了
    這時候我問護士,他們才告訴我進行了「側切」。當時我就想不明白,我的寶寶才5斤重,胎位也很正,應該很好生養才對,為什麼最終還要挨著一刀呢?什麼是「側切」顯然在分娩的過程中他們不會徵求產婦的意見,甚至有些寶媽會認為「這一刀」挨的吃虧,如果是「剖腹產」挨一刀也就算了,我順產還讓我白白挨一刀。
  • 生孩子,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你擔心的側切真相是……
    本是收穫的好季節,但很多準媽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擔心和緊張,「我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順產對寶寶好,產後恢復快,但萬一生不下來還得側切挨一刀;剖宮產刀口會不會很難看?為了寶寶要不要努力一把?……順產還是剖腹產,一直是很多臨產準媽媽糾結的問題。有人說,生孩子哪能不受點苦呢?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上面」指的是剖宮產,「下面」就是指側切。
  • 同樣是挨一刀,剖宮產和側切哪個更好? - 十月呵護
    眾所周知,順產不但對寶寶好處多多,對產婦的身體傷害也較小,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準媽媽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順產。但是又有很多人覺得剖宮產不用承受順產的痛苦,不用被側切。那剖宮產和側切到底是不是大家理解的樣子?哪個又更「好」?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下。
  • 10個順產9個側切是真的嗎?這刀能不挨嗎?
    許多孕媽都對會陰側切充滿迷惑,明明我是順產,為什麼還要挨一刀?一定要挨一刀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順切這些事~什麼是側切?側切,全稱為「會陰側切術」,是指在產婦順產分娩遇到困難時,醫生會在產婦的會陰部位切開4-5公分的口子,等寶寶出來後再縫合的過程。
  • 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順產側切,不想「白白挨刀」的孕媽進來看看
    在玥玥那呆了2個小時,期間玥玥一直都是躺在床上跟我們聊天,有一次想要上廁所,玥玥老公剛好不在,想著我們幾個姐妹扶她起來,沒想到只是扶著她坐了起來而已,她就已經疼的齜牙咧嘴的,站起來的時候更是疼的滿頭大汗,因為下身使不上勁,只能我們架著進到了廁所,從廁所回來後,玥玥甚至是痛的哭出來了,直喊「痛死了
  • 分娩「側切」好處有多少?下面剪一刀,勝過上面挨一刀
    很多人以為,生產的時候只有順產和剖腹產兩種選擇。但實際上,還有一種「側切」,很多媽媽在臨產時才知道,但卻不願選擇。因為側切是要在會陰剪一刀,是順產時可能需要的一種輔助手段。不少孕媽因為害羞、對會陰私密的敏感,都拒絕側切,認為側切不僅不尊重自己而且還傷害私處。但是分娩的「側切」好處有多少你知道嗎?其實下面剪一刀,勝過上面挨一刀,孕媽要科學地認識側切。首先,並非所有陰道分娩的孕媽都需要側切。側切一般在產婦陰道嚴重撕裂、或是擠壓胎兒的情況下,醫生才會考慮使用。
  • 明明是順產,居然還挨了一刀…說說我的側切真實經歷
    在如何選擇分娩這個問題上,芽芽媽相信大多數的準媽媽都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能順就順」。通過各種產前科普,芽芽媽相信不少的準媽媽都知道順產帶來的優勢,首先自然分娩對寶寶的健康更加有益,其次順產不像剖腹產需要動刀,產後恢復的更快。
  • 「武漢家家月嫂」順產也要挨一刀!側切和撕裂一樣傷害身體嗎?
    到了孕晚期,孕媽選擇分娩方式時,不少孕媽都想要選擇順產,想著恢復比較快,也不用挨一刀。但沒想到順產有時也會經歷側切或者撕裂,也要挨上一刀!武漢家家月嫂順產為什麼會要「側切」和「撕裂」?側切會使開裂的傷口較自然撕裂的更整齊,更容易進行後期的縫合、清潔,也更容易讓胎兒娩出,使孕婦能夠更容易地恢復。因此,一般情況下,在自然分娩時,醫生都會建議側切,對產婦和胎兒都有好處的。
  • 順產也可能「挨一刀」,自然撕裂和人為側切,孕媽更願意接受哪個
    但是沒有經驗的產婦卻不知道,選擇順產的生產方式,也很有可能會「挨一刀」。 分娩時,不選選擇剖腹產,為何順產也可能會「挨一刀」? 產婦在分娩時,怎麼說胎寶寶也算是個「小人兒」,要從狹小的產道中出來,難度可想而知。
  • 順產也可能「挨一刀」,自然撕裂和人為側切,孕媽更願意接受哪個
    但是沒有經驗的產婦卻不知道,選擇順產的生產方式,也很有可能會「挨一刀」。分娩時,不選選擇剖腹產,為何順產也可能會「挨一刀」?尤其是第一次分娩的產婦,除了沒有經驗之外,產道的彈性小,要是再遇上胎頭較大,那就必然會發生撕裂或側切的情況。這二者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之處在於都會或大或小造成傷口,而差異是出現原理以及傷口程度不同。
  • 為什麼99%的女人都怕側切?怕挨刀更怕影響性福
    是有很多順產媽媽需要才側切,但這一刀並不是不能躲過——準備工作不是在生產時,而是在孕期。只要媽媽在孕期做好這些事情,側切可能大大降低哦。為什麼要側切?這是很多媽媽想知道的,並不僅僅是「躺著,只知道咔嚓切了一刀」。 所謂的側切,是媽媽們在順產時有各種不順利的情況,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在會陰部做一個斜形的切口,來保護媽媽和新生兒: 對新生兒而言,一旦發生宮內窘迫或有其他需要加快產程的情況時,側切能儘快讓寶寶出生。
  • 順產側切和撕裂誰好誰壞,哪個更好恢復身體呢?
    幫媽在了解了身邊不少孕婦後,發現有一大部分孕媽都會關心這樣一個問題:順產時撕裂和側切,自己究竟該選擇哪個?幫媽覺得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好好聊聊,因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科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過來人的親身經歷,說不定能從別的媽媽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把她的經驗拿來借鑑一下也可以嘛。
  • 分娩「挨一刀」不只有剖宮和側切,還有一種方式,外國人普遍愛用
    順產「挨一刀」還有一種方式,外國人普遍愛用朋友小洋去年懷孕生娃,當時是提前到美國去的,早早就預定了月子中心。現在趕上特殊時期,機票買不到,人也回不來,只能微信聯繫,看起來小洋日子過得還算不錯。「美國都不用側切的,我們都是直切,傷口恢復快,還不容易留疤。」
  • 為什麼順產還要切一刀,會陰側切影響性生活嗎
    雖說剖腹產需要割一刀有傷口,但靜靜問了周圍的寶媽,不少人說哪怕是順產也免不了被切一刀,而且是不打麻藥的那種,可把靜靜嚇到了。為什麼都選擇順產了,還是免不了被切一刀呢?這在醫學上稱為「會陰側切」,它並不是順產的必要操作,不是每一個順產的寶媽都需要做側切,而是要由醫生根據分娩時的實際情況去判定。
  • 順產會側切,不如直接剖腹產?它們大不一樣,孕婦不要犯傻
    文|淘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和分享) 這個月的月底就是霞霞的預產期了,她最近一直在糾結要順產還是剖腹產。她本身是更傾向於順產的,但是她聽身邊的人說順產的話,基本上都會側切。那她就想,既然順產和剖腹產都要挨一刀,那還不如直接剖腹產痛快呢。
  • 順產側切會影響之後的深入「交流」?寶媽說出真相,很扎心
    文|好孕姐剖腹產挨一刀,順產也要挨一刀。不同的是,前者是在腹部,後者是在會陰。因此就有很多人擔心,順產後的側切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深入「交流」,真的是這樣嗎?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剛生了孩子,現在正在坐月子,我和另一個朋友小茹就去看她。
  • 同樣都是順產,為什麼國外的寶媽卻很少「側切」?兩個差異很明顯
    90後寶媽慧心快到預產期,由於身體條件和胎兒發育良好,而且各項檢查均達到順產的要求,因此選擇了順產。但在待產的時候,醫生卻說由於寶寶的頭部較大順產可能比較難,在生產時需要「側切」一刀,才能讓寶寶順利的出生,這讓慧心一下慌亂起來。
  • 側切和剖宮產都要「挨刀」,哪個更疼?哪個更影響以後夫妻感情?
    生孩子兩個方式,一種是自然分娩,一種是剖腹產,關於這兩種分娩方式,很多人都會拿出來對比。比如順產中側切就會被挨一刀。剖腹產更不用說,也免不了層層挨刀,同樣是「挨刀」,哪個更疼?哪個更影響以後夫妻感情?其實並不是所有產婦都會側切順產有兩種痛,分別是側切和撕裂自然分娩也並非完好無損,當然有些孕媽媽能生完沒有明顯傷口,這自然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但有很多產婦會面臨兩種傷口,一種是會陰側切,一種則為撕lie傷,這兩種傷的區別重點是一個是主動傷,一個是被動傷口。
  • 10個產婦9個下面需要「挨一刀」:順產時,側切和撕裂該如何選?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在分娩方式上,很多產婦就算是自己能順產也會選擇剖腹產,究其原因無非是覺得反正都要「挨一刀」,那不如讓上面來承受,下面的話怕以後會影響夫妻生活。這裡所謂的「挨一刀」,應該過來人都深有體會,那就是指順產時可能會出現會陰側切,有的時候就算僥倖逃脫醫生的「魔爪」,但也可能會猝不及防的發生撕裂,可不管是側切還是撕裂,對於女性來說,都是噩夢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