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順產,還要挨一刀,產科醫生:避免側切,做好這5點很重要

2020-12-20 騰訊網

昨天晚上,在我的粉絲群裡有很多媽媽在聊天。一個媽媽剛剛生完孩子不久,很多媽媽問她是順產還是剖腹,有沒有側切啊。

這位媽媽今年33歲,上個月自然分娩一個男寶寶。她說分娩一切順利,沒有側切。這時候,群裡好多媽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群裡大多數選擇順產的媽媽,幾乎都沒有逃脫側切的命運。這時候有幾位即將分娩的準媽媽就開始在群裡@我了,說自己都狠心選擇順產了,能不能不挨這一刀啊?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會陰側切?

會陰側切是發生在自然分娩的第二個產程,醫學術語稱為會陰切開術,分為正切和側切兩種。

正中切的方法對身體組織的創傷小,出血也少,縫合簡單,產後恢復疼痛感較少。缺點是不適合胎兒較大、產道短以及胎位不正的產婦。

側切恰恰相反,切開的組織較多,出血也相對更多,關鍵產後走動的時候會隱隱作痛。優點是不會傷到腸道,適合更多的產婦。

自然分娩為什麼要會陰側切呢?

產婦分娩前,產檢各項數據顯示非常適合自然分娩,但是當直徑約10釐米的胎頭通過產道的時候,產道撕裂意外的發生概率還是非常高的。這種意外一旦發生,遺留的後遺症遠遠大於會陰側切。在分娩的第二產程,醫生會根據產婦和胎兒狀況,臨時判斷是否需要側切,來保證胎兒和產婦的安全和健康。

側切會不會很疼?

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而言,會陰側切只是一個最普通的手術,瞬間就可以完成。對於正在經歷陣痛的產婦而言,這點疼痛幾乎感受不到,很多產婦都不知道已經切開了。

需要會陰側切的產婦有哪些?

就像群裡的媽媽們一樣,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需要側切的。對於一個經驗的產科醫師而言,在胎兒嘗試通過產道的瞬間,就已經判斷好是否需要側切了。醫生的判斷依據如下

1、胎兒過大

在胎頭即將出來的時候,大夫發現胎頭太多,可能會延長分娩時間,產道撕裂的可能性很大,醫生會果斷側切。

2、胎頭太低

分娩過程中,由於胎頭較低,胎兒出現了明顯的缺氧、心跳異常、以及羊水異常等問題,為了讓胎兒快速娩出,醫生會選擇側切。

3、產道條件差

產前檢查,醫生發現產婦產道口窄小,肌肉彈性較差,或者產道有水腫或者炎症,都會選擇側切。

4、高齡產婦

年齡超過35歲的產婦,孕期患有各種併發症的可能較高的,身體體能也大大衰退。為了縮短分娩時間,減少體力消耗,減少對母嬰的健康威脅,一般胎頭剛到產道時,醫生就會側切。

如何避免會陰側切?

1、控制體重

懷孕期間,孕婦一定避免「一人吃,兩人補」的飲食誤區,做好飲食控制,預防體重增加過快。否則,胎兒過大,就會增加分娩時間和難度,側切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2、適當鍛鍊

孕期適當的體育鍛鍊,可以提升孕婦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彈性,縮短分娩時間,降低側切的概率。

3、提肛訓練

孕婦閒暇時多多做一些提肛訓練,可以提升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提升會陰處肌肉的力量和彈性,有利於縮短產程,避免側切的發生。練習方法如下:

排尿的時候,憋尿10秒鐘,然後放鬆,重複10次,每天練習3次即可。

4、配合醫生

在開指的時候,產婦一定不要大喊大叫,這樣可以保存體力。到了第二產程,不要自己瞎用力,防止引起宮頸水腫,導致難產。產婦一定要聽從醫護人員的指揮,讓用力就使勁兒用力,不讓用力,就好好恢復體力,這樣也可以避免側切。

會陰側切的媽媽產後護理應注意哪些事情?

1、保持衛生

有過會陰側切的媽媽產後一定要注意私處的衛生,大小便後用清水衝洗外陰。清潔的順序應該遵循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順序。

2、合適的睡覺姿勢

採用什麼姿勢睡覺,和側切位置有很大關係。如果側切的位置在左側,就採用右側臥位;反之,採用左側臥位,這樣可以避免惡露側漏,增加傷口感染。

3、避免便秘

便秘會增加創口開裂的風險,產後媽媽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的發生。除此之外,上廁所的時候儘量採用坐便,減少如廁時間。

4、少走動

產後幾天內,縫合線沒有完全吸收,儘量減少走動和大幅度的運動,避免傷口開裂。

5、避免性生活

雖說側切屬於小手術,但是產後疼痛是在所難免的。即使沒有側切,產後6周也不能恢復性生活,避免宮內和傷口感染。

相關焦點

  • 10個順產9個側切是真的嗎?這刀能不挨嗎?
    有人說,女人生孩子,總是要挨一刀的。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上面」一刀指的是剖宮產,「下面」一刀指的就是會陰側切。別管怎麼生,身上總是逃不掉被切一刀的厄運,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許多孕媽都對會陰側切充滿迷惑,明明我是順產,為什麼還要挨一刀?
  • 為啥順產還要「挨一刀」?側切必要性和「躲避」關鍵點,都在這了
    這時候我問護士,他們才告訴我進行了「側切」。當時我就想不明白,我的寶寶才5斤重,胎位也很正,應該很好生養才對,為什麼最終還要挨著一刀呢?什麼是「側切」顯然在分娩的過程中他們不會徵求產婦的意見,甚至有些寶媽會認為「這一刀」挨的吃虧,如果是「剖腹產」挨一刀也就算了,我順產還讓我白白挨一刀。
  • 側切:明明是順產,為何還要挨一刀?
    順產一定要側切嗎?點擊視頻,看赫英東醫生的靠譜解答▼答:會陰側切對準媽媽和寶寶是一種保護性措施,可以幫助胎兒儘快娩出,但並不是所有順產的準媽媽都需要側切。1、為什麼要做會陰側切?首先我們要知道,到底哪裡是會陰。會陰特指女性陰道口的後緣,到肛門之間的這一部分組織。
  • 順產也可能「挨一刀」,自然撕裂和人為側切,孕媽更願意接受哪個
    但是沒有經驗的產婦卻不知道,選擇順產的生產方式,也很有可能會「挨一刀」。 分娩時,不選選擇剖腹產,為何順產也可能會「挨一刀」? 產婦在分娩時,怎麼說胎寶寶也算是個「小人兒」,要從狹小的產道中出來,難度可想而知。
  • 順產也可能「挨一刀」,自然撕裂和人為側切,孕媽更願意接受哪個
    但是沒有經驗的產婦卻不知道,選擇順產的生產方式,也很有可能會「挨一刀」。分娩時,不選選擇剖腹產,為何順產也可能會「挨一刀」?側切是由於分娩出現困難,醫生人為造成的傷口,使得胎兒能夠有更大的空間,順利娩出。
  • 明明是順產,居然還挨了一刀…說說我的側切真實經歷
    通過各種產前科普,芽芽媽相信不少的準媽媽都知道順產帶來的優勢,首先自然分娩對寶寶的健康更加有益,其次順產不像剖腹產需要動刀,產後恢復的更快。,也是可能會挨刀的。聽到這裡芽芽媽相信很多準媽媽瞬間就炸了……@美少女戰士:我都順產了,為啥還要挨一刀啊?@嘟嘟小怪獸:聽說10個順產8個側切,不會是真的吧!
  • 順產側切概率有多高?「10個產婦8個挨刀」孕媽要學會避免
    我就納悶了,不是說順產恢復快嗎?這都第5天了,她看著還是很虛弱。表妹說:「我順產一直順不下來,眼看就剩最後一哆嗦了,可胎頭就是出不來,醫生就給我側切了,生完還縫了幾針,現在我感覺還疼得厲害呢……」關於順產側切,我做婦產科醫生的朋友說,她們科室流傳著「10個產婦8個挨刀」的說法。
  • 10個順產9個側切,真的麼?別再危言聳聽了,產科醫生答案在這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10個順產9個側切?順產和剖腹產都是要挨刀,又何必順產呢?如今人們生娃基本上都在去醫院的,對於生娃的知識,新手寶媽們都能夠從各種渠道了解一些。但是寶媽知道的也不盡然,因此,感覺對於生娃了解更多了,因此,擔憂也更多了。以前都是順產的,沒有選擇。
  • 10個順產9個側切,真的麼?別再危言聳聽了,產科醫生答案在這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10個順產9個側切?順產和剖腹產都是要挨刀,又何必順產呢?如今人們生娃基本上都在去醫院的,對於生娃的知識,新手寶媽們都能夠從各種渠道了解一些。可能一些寶媽會認為,順產和剖腹產反正都是免不了要挨刀的,為什麼不直接選擇剖腹產呢?還少受苦,不是麼?表明上看來,確實如此,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麼?
  • 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為什麼順產會挨一刀呢?常見原因有這幾個
    還有很多準媽媽對順產切一刀的恐懼程度已經超過了剖腹產,其實呀順產所切的這一刀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今天我們就說說順產「切一刀」的那些事~揭開這「一刀」的神秘面紗!順產時所切的那一刀也有著它自己的稱呼,這一刀在醫學上稱為會Y切開術(episiotomy)簡單來說呢,就是順產時在我們會Y做的一個小手術,目前使用的會Y切開術包括會Y正中切開術和會Y側斜切開術。
  • 為什麼99%的女人都怕側切?怕挨刀更怕影響性福
    是有很多順產媽媽需要才側切,但這一刀並不是不能躲過——準備工作不是在生產時,而是在孕期。只要媽媽在孕期做好這些事情,側切可能大大降低哦。為什麼要側切?這是很多媽媽想知道的,並不僅僅是「躺著,只知道咔嚓切了一刀」。 所謂的側切,是媽媽們在順產時有各種不順利的情況,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在會陰部做一個斜形的切口,來保護媽媽和新生兒: 對新生兒而言,一旦發生宮內窘迫或有其他需要加快產程的情況時,側切能儘快讓寶寶出生。
  • 側切和剖腹產都是「挨一刀」,為何不選剖腹產?醫生:性質大不同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側切是順產過程中為了避免撕裂而採取的手段,由於現在孕婦的營養都十分充足,寶寶的體重也比從前的年代漲了不少。因此,如今側切的比例也在大幅上升,甚至出現了「順產10個人裡,就有9個人要側切」的說法。於是,很多人都認為,側切和剖腹產都是「挨一刀」,為何不選剖腹產呢?還省去了宮縮的疼痛。
  • 10個順產9個側切是真的嗎?能爭取不挨這刀嗎?
    軟產道是決定自然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¹,然而在實際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常常會發生軟產道損傷,其發生率高達53%-79%²,其中以會陰裂傷最為常見,約佔83.5%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會陰撕裂」。為了給胎兒通過產道提供一定的空間,避免會陰撕裂影響產婦的其他器官,在符合手術指徵的情況下醫生會對產婦行會陰側切術。
  • 順產時的「側切」,對以後的生活會不會有影響?看看醫生怎麼說
    說到側切,記得自己懷孕的時候,特別害怕聽到這個詞,生怕生孩子時挨上一刀,天天祈禱不要順產側切,雖然這個做法比較迷信,但能求個心理安慰。後來沒有挨側切那一刀,卻在肚皮上挨了一刀,至今還記得傷口的疼痛。,她們描述的場景都特別驚悚,聽過之後,好像自己也被側切一刀一樣。
  • 分娩「側切」好處有多少?下面剪一刀,勝過上面挨一刀
    不少孕媽因為害羞、對會陰私密的敏感,都拒絕側切,認為側切不僅不尊重自己而且還傷害私處。但是分娩的「側切」好處有多少你知道嗎?其實下面剪一刀,勝過上面挨一刀,孕媽要科學地認識側切。首先,並非所有陰道分娩的孕媽都需要側切。側切一般在產婦陰道嚴重撕裂、或是擠壓胎兒的情況下,醫生才會考慮使用。
  • 為什麼我國產婦順產就要側切而美國產婦則很少?​醫生:區別在這
    但是,真正有過分娩經歷的產婦都知道,即使選擇了順產,在最後關頭也難免要「挨一刀」,而刀口的位置還略顯尷尬,因為這「一刀」叫做側切。然而令娜娜沒想到的是,生產的當天,在所有檢查均符合順產要求的情況下,醫生卻告知她需要側切。
  • 比產痛更讓媽媽們恐懼……會陰側切,為啥多數順產都要挨一刀?
    45°仰望天空的你是否有想到有一天會被45°側切?會陰側切,之所以讓媽媽們恐懼,大概除了切膚之痛,還有一言難盡的心痛和被誇大的想像痛吧:■ 順產也要動刀?還是將私處剪開?聽上去就蠻恐怖的!產痛已經夠痛了,側切是痛上加痛啊!■ 側切後會尿失禁?
  • 順產都要側切嗎?其實你不必挨這一刀
    因為有點胖,醫生自己覺得我生不下來,然後給側切了,結果其實不需要側切我已經快生出來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以,在分娩前,幾乎每一位媽媽都會在心理默默祈禱:一定要順產、無側切。那麼,側切真的有那麼恐怖?那麼疼嗎?難道每位順產的孕媽媽都要側切嗎?
  • 同樣是順產,為什麼美國產婦很少側切?優勢一般人羨慕不來
    都說生孩子最好順產,這樣不用像剖腹產那樣挨一刀,產後也好恢復。但是,經歷過順產的寶媽卻反映,就算努力順產了,最後還要「挨一刀」,只不過這個刀口有些尷尬,是側切。說起側切,應該是所有順產寶媽無法言說的痛,因為位置比較尷尬,產後走路、護理都很難為情。不知道順產生娃的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
  • 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順產側切,不想「白白挨刀」的孕媽進來看看
    閨蜜玥玥昨天順利生下了小寶寶,這不今天約上了幾個好姐妹一起到醫院去看她。以前經常聽到別人說生孩子選擇順產是多麼的辛苦,尤其是還要被側切的孕媽,生完後第二天更是「痛不欲生」,在此之前也只是覺得是她們說的過於誇張了,今天看到閨蜜玥玥後,才真的懂得順產媽媽有多麼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