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產痛更讓媽媽們恐懼……會陰側切,為啥多數順產都要挨一刀?

2020-12-20 寶寶知道

45°仰望天空的你是否有想到有一天會被45°側切?

會陰側切,之所以讓媽媽們恐懼,大概除了切膚之痛,還有一言難盡的心痛和被誇大的想像痛吧:

■ 順產也要動刀?還是將私處剪開?聽上去就蠻恐怖的!產痛已經夠痛了,側切是痛上加痛啊!

■ 側切後會尿失禁?So尷尬!我可不想天天陪娃帶著尿不溼。

■ 還會影響夫妻生活?我替我老公拒絕了……

所以,一些本打算順產的準媽媽,一想到很有可能會在「下面」剪一刀,就開始打退堂鼓了。

皆曰:橫豎都得一刀,我寧願在「上面」切一刀(剖宮產),也不願意在「下面」剪一刀(會陰側切)。

但其實,

會陰側切,沒有人們誇大的那麼誇張!

■ 和宮縮的陣痛比起來,側切的疼痛級別絕對是小case!

■ 產後尿失禁和會陰側切沒有絕對關係,相反,如果任其撕裂而不側切,才更容易大小便失禁。

■ 打著「側切影響性交」口號的,99%絕對是因為產後護理不周造成的。

正常情況下,準媽媽的會陰側切後,陰道和會陰部都能在一周內癒合,再經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陰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彈性,對日後性生活毫無影響。相反,如果裂傷的傷口亂七八糟,癒合不良疤痕互相交錯牽扯以後,就很有可能發生性交疼痛的狀況。

不切不行麼?

為什麼多數順產都要挨上一刀?

首先,你的客觀條件不夠好

也就是說你自身的分娩條件,讓醫生不得不給你側切,否則會造成身體損傷,甚至危及胎兒生命。

比如:高度近視、35歲高齡產婦、陰道有炎症、胎兒較大……

其次,側切其實是為你好

我們只知道切了痛,但不切就是慘烈的犧牲(1度裂傷、2度裂傷、3度裂傷、4度裂傷…)

陰道分娩的時候,總是會伴隨會陰的裂傷,發生率大約是 95%。側切or撕裂,二選一,你會選哪個?我選側切,側切傷口邊緣整齊,比自然裂傷更容易癒合。

側切與否,

產前多溝通,產時相信醫生!

是不是每個順產的產婦都要做會陰側切呢?

NO!

如果你身體素質槓槓的、寶寶體重胎位超給力,哪個醫生願意再費事給你切開,再費力縫縫補補啊。

切,或者不切,主要看助產士或者產科醫生的判斷,根據估計的胎兒體重、產婦的會陰條件等,評估側切和不側切,哪個對產婦的損傷更小。

產前,你可以跟醫生好好溝通,說說你的想法,至於分娩進行時的判斷,這些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判斷就好了。

擴展:生二胎需要側切嗎?

關於會陰側切的問題,其實也不是說第二胎就一定要側切,第一胎就一定不側切,側切它也是有它的醫學指徵的。

想要最大限度的減少

側切帶來的隱患

正確的產後私處護理

是,順產媽媽必須get√的技能

產後3天內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醫院會有完善的清潔措施,多用有消毒作用的洗液衝洗外陰。

產後3天後或出院後

每天用清水或洗液清洗外陰,有條件的最好1天兩次。選用安全的衛生用品,及時更換,保持外陰乾燥。

每次大小便後

都應該用水衝洗會陰,如同用衛生紙擦拭一般,由前往後,以避免細菌感染。

平時睡眠或臥床時

最好側臥於無會陰傷口的一側,以減少惡露流入會陰傷口的機會。

產後1個月內

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任何過早過重的體力活動,都可能造成盆底組織損傷。

如果這些你做不好,就不要反過來怪人家「側切」了。

樂媽並不是在「美化側切」,而是希望媽媽們能夠正確認識它。

我國的側切率居高不下,除了複雜的經濟、醫療原因外,與女性普遍的身體素質也有一定關係,所以,想要不側切,就從自身做起,強身健體、控制孕期體重吧!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阿喵)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10個順產9個側切是真的嗎?這刀能不挨嗎?
    有人說,女人生孩子,總是要挨一刀的。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上面」一刀指的是剖宮產,「下面」一刀指的就是會陰側切。別管怎麼生,身上總是逃不掉被切一刀的厄運,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許多孕媽都對會陰側切充滿迷惑,明明我是順產,為什麼還要挨一刀?
  • 分娩「挨一刀」不只有剖宮和側切,還有一種方式,外國人普遍愛用
    生孩子難免要遭「挨一刀」,這一刀可能挨在肚皮上,也可能挨在會陰,不管挨在哪,都讓寶媽們感到糟心。其實除了剖宮產和側切,還有一種方式,叫做「直切」,在國外非常普遍,只是國內很少採用。小洋得意地說:「國內90%都得側切,那以後生活多受影響啊。」確實外國人多數採用直切的方式,並非我們常見的會陰側切。直切需要切開的是會陰後聯合線上的軟組織,產婦直觀感受上出血少、恢復也更快了。
  • 順產都要側切嗎?其實你不必挨這一刀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以,在分娩前,幾乎每一位媽媽都會在心理默默祈禱:一定要順產、無側切。那麼,側切真的有那麼恐怖?那麼疼嗎?難道每位順產的孕媽媽都要側切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享「側切那些事兒」。分娩過程中,為了保護孕媽媽的會陰不出現撕裂,助產士通常會用手控制著胎寶寶的前進,等待陰道口逐漸擴張。但此時,醫生還會根據孕媽媽會陰情況以及胎寶寶的大小來評估會陰撕裂的可能性,並決定要不要施行會陰側切。其實,側切只是會陰切開術的一種。
  • 明明是順產,居然還挨了一刀…說說我的側切真實經歷
    在如何選擇分娩這個問題上,芽芽媽相信大多數的準媽媽都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能順就順」。通過各種產前科普,芽芽媽相信不少的準媽媽都知道順產帶來的優勢,首先自然分娩對寶寶的健康更加有益,其次順產不像剖腹產需要動刀,產後恢復的更快。
  • 側切和剖宮產都要「挨刀」,哪個更疼?哪個更影響以後夫妻感情?
    比如順產中側切就會被挨一刀。剖腹產更不用說,也免不了層層挨刀,同樣是「挨刀」,哪個更疼?哪個更影響以後夫妻感情?如果要用到產鉗時,也可能會進行會陰側切。孕婦患有一些妊娠合併症,包括妊娠高血壓、心臟病孕媽媽等。其他因素:如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有一些意外出現,包括胎心異常、胎兒宮內窘迫等。
  • 為什麼99%的女人都怕側切?怕挨刀更怕影響性福
    ,還有對側切的忐忑:聽說10個順產媽媽9個要側切,真的嘛?是有很多順產媽媽需要才側切,但這一刀並不是不能躲過——準備工作不是在生產時,而是在孕期。只要媽媽在孕期做好這些事情,側切可能大大降低哦。為什麼要側切?
  • 生孩子,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你擔心的側切真相是……
    進入預產期,準媽媽們終於不用再為各種孕期禁忌煩惱了。本是收穫的好季節,但很多準媽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擔心和緊張,「我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順產對寶寶好,產後恢復快,但萬一生不下來還得側切挨一刀;剖宮產刀口會不會很難看?為了寶寶要不要努力一把?
  • 明明是順產,還要挨一刀,產科醫生:避免側切,做好這5點很重要
    昨天晚上,在我的粉絲群裡有很多媽媽在聊天。一個媽媽剛剛生完孩子不久,很多媽媽問她是順產還是剖腹,有沒有側切啊。 這位媽媽今年33歲,上個月自然分娩一個男寶寶。她說分娩一切順利,沒有側切。這時候,群裡好多媽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群裡大多數選擇順產的媽媽,幾乎都沒有逃脫側切的命運。
  • 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為什麼順產會挨一刀呢?常見原因有這幾個
    文|墨媽育兒堂很多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們,在聽過來人講述分娩的經歷時都會聽到順產也需要挨一刀,這時媽媽們就會納悶了,剖腹產要挨一刀很正常,為什麼順產也需要挨一刀呢?還有很多準媽媽對順產切一刀的恐懼程度已經超過了剖腹產,其實呀順產所切的這一刀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今天我們就說說順產「切一刀」的那些事~揭開這「一刀」的神秘面紗!
  • 同樣是順產,為什麼美國寶媽很少側切,醫生:你羨慕也沒用
    小麗懷孕八個多月了,經檢查小麗的各項條件都符合順產的要求,可到了生的時候,醫生卻提前通知說寶寶個頭有點大,可能會在生娃時在下面剪一刀,也就是「側切」,這樣才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小麗慌了,她知道下面來這刀多數都是不打麻藥的,肯定特別疼。
  • 側切:明明是順產,為何還要挨一刀?
    順產一定要側切嗎?點擊視頻,看赫英東醫生的靠譜解答▼答:會陰側切對準媽媽和寶寶是一種保護性措施,可以幫助胎兒儘快娩出,但並不是所有順產的準媽媽都需要側切。1、為什麼要做會陰側切?首先我們要知道,到底哪裡是會陰。會陰特指女性陰道口的後緣,到肛門之間的這一部分組織。
  • 為啥順產還要「挨一刀」?側切必要性和「躲避」關鍵點,都在這了
    什麼是「側切」顯然在分娩的過程中他們不會徵求產婦的意見,甚至有些寶媽會認為「這一刀」挨的吃虧,如果是「剖腹產」挨一刀也就算了,我順產還讓我白白挨一刀。所以寶媽們不要因為要接受「側切」而痛苦不已,有時候「這一刀」可以減少寶寶的缺氧的危險,也有時候會保護我們的寶媽不受傷害。在現代的醫療技術上,側切已經非常的成熟,且這種手術都是創傷非常小的,基本上一周就可以癒合。
  • 想順產又怕側切?每個順產媽媽都要挨一刀嗎?
    今天我們就繼續側切的話題,來說說「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側切呢?」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側切呢?只有在分娩過程中,有側切指徵的孕婦才需要做會陰側切術。不對初產婦實施常規的會陰側切術。各醫院對「側切率」都有嚴格的質控標準。助產士們的助產理念和助產技術也在不斷更新發展,現在側切早已不是我們母輩那代人的「凡是生完孩子屁股上有個疤痕」的時代了。每個女性對於分娩的認知、學習、投入不同,對分娩的期待與主動參與度自然也相差甚遠。有的人一切聽大夫的,但是當大夫給選擇權時遲遲不能從中作出選擇。
  • 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順產側切,不想「白白挨刀」的孕媽進來看看
    以前經常聽到別人說生孩子選擇順產是多麼的辛苦,尤其是還要被側切的孕媽,生完後第二天更是「痛不欲生」,在此之前也只是覺得是她們說的過於誇張了,今天看到閨蜜玥玥後,才真的懂得順產媽媽有多麼的不容易。順產側切既然這麼痛苦,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在生產時被側切了呢?很多孕媽媽被側切主要是因為她們是第一次生產,「口子」會比較緊,寶寶的體積就不容易通過陰道口,只能選擇側切擴大產道來幫助寶寶儘快的分娩出來,而且側切也能避免撕裂,要知道撕裂可是要比側切要痛苦多了。
  • 10個順產9個側切是真的嗎?能爭取不挨這刀嗎?
    我們都知道,自然分娩不管對寶寶還是媽媽都有很大的好處。軟產道是決定自然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¹,然而在實際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常常會發生軟產道損傷,其發生率高達53%-79%²,其中以會陰裂傷最為常見,約佔83.5%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會陰撕裂」。為了給胎兒通過產道提供一定的空間,避免會陰撕裂影響產婦的其他器官,在符合手術指徵的情況下醫生會對產婦行會陰側切術。
  • 順產也挨刀的會陰側切術在殘害產婦?
    流言:最近,一篇有關側切的網文又被廣為傳播,其中提到了「所謂側切就是順產的產婦生孩子頭快露時,醫生把外陰用剪子剪開,把孩子強行取出。」「100個順產的初產婦中約有99個會被側切」,等等。【側切示意圖,圖片編譯自wikipedia】什麼時候要切?有什麼用?「所謂側切就是順產的產婦生孩子頭快露時,醫生把外陰用剪子剪開,把孩子強行取出。」
  • 同樣是「挨一刀」,剖腹產要縫7層,側切縫3層,你會選哪個?
    但是現在多數孕媽的夥食都不差,直接導致寶寶個頭不小,就算不用剖宮產,順產時也可能會面臨「側切」的問題。因此很多寶媽會說反正都是「挨一刀」,還不如直接「剖」,啥也不知道娃就生出來了,多好!雖然都是挨一刀,但對媽咪來說,這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呢。側切的一刀:當時疼,事後容易恢復,對身體元氣損傷小;剖的一刀:當時沒感覺,麻藥過去後,疼得鑽心,損傷元氣大,完全恢復要幾個月的時間。
  • 孕期會陰按摩幫你避免順產側切
    什麼是側切呢?很多孕婦都知道順產的過程中需要側切,但是側切對產後的生活會有一定的影響。那麼,順產可以避免側切嗎?今天要介紹的按摩方法就可以幫你避免順產側切哦。什麼是順產側切順產是一種分娩方式,即通過陰道自然分娩,如果產婦在順產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等情況,就會採用會陰側切的方式。會陰側切術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有關會陰側切調查結果顯示接近92%生產都接受過側切術。第一胎生產中大約90%都會有不同程度撕裂傷,輕度撕裂傷是非常容易癒合——比側切癒合起來要容易。
  • 順產不想側切挨一刀,孕媽媽怎麼破?這些分娩用力技巧一定要知道
    不要認為縫完了就不痛,後期傷口恢復時,上廁所特別痛,大便的時候都不敢用力,差不多半個多月之後,才好點。到底什麼情況要側切?說到順產側切,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很害怕,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切一刀,還要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一針一針的縫上,想想都害怕。
  •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越是到孕晚期,很多準媽媽越是開始恐懼分娩,很多準媽媽都覺得順產會很疼,而且還可能側切或者撕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順產準媽媽都需要側切,側切也是有指徵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側切!會陰側切是在分娩的時候主動對會陰進行切開的一種方式,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產科非常常見的手術。既然是手術,不管是大是小,都會有它的適應證、禁忌症、併發症,所以,網上傳說醫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順產的都做側切,這顯然是外行拍腦袋臆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