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日本留學,那麼就一定離不開日本語言學校這個過程。以往人們通常會質疑語言學校的教學內容單一、學費太貴、性價比太低等因素,確實,語言學校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拿到語言成績,學費肯定要比國內補習日語要貴出許多,最終能否考上大學,還要看專業課的能力,因此性價比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我最近還聽說了一個新的論點:教學質量差。
通常形容一所學校教學質量有問題,那基本上都是出在了教師團隊上:老師學歷低、教學方法落後、不出成績等等。但是我們單純的來分析一下語言學校,這種論調好無根據。
就像開篇所說,日本的語言學校主要教學內容是日語,不涉及到任何專業課的知識,而所有語言學校的教師配備都是清一水的日本人,且持有教師資格證書。在這一點上我真的是無法分辨出日本人在教授母語時會有多麼大的差距。
要是硬分好壞,出發點不應該在校方,而在學生本人。有的學校升學率高是因為什麼?就因為人家只招國內能上985/211大學的學生;就因為人家只招高中畢業三年,大學畢業五年內,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學苗的能力一上來,還愁升學率不高?
而且有一部分語言學校自主開設了私塾課程,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將專業課進行學習。
最後我們來說說出現這種論調的原因,其實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對日本升學機制有些許的「不滿」,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國家那樣直接申請?省時又省錢。因此一部分人就將這種情緒發洩給了語言學校,畢竟語言學校的存在即是證明日本複雜升學機制的最好體現。
如果要是硬將語言學校對比大學,那麼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前者都達不到後者的腳後跟。只不過二者真的沒有什麼可比性,一個是語言預科,一個是大學教育,二者相輔相成,貿然對比真的沒啥意思。
還有一個就是對比國內日語補習機構,語言環境和考試環境的熟悉在這裡我就不過多說明了。
總之語言學校教學質量如何,還要學生自行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