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成績不好的原因和表現有很多,學習問題也都是因果表現:
上課不聽講,專注度不夠,作業完成難度就大,作業字跡就亂七八糟。
語言表達能力差,觀察力不夠,作文就是個難題,總也寫不好。
學習態度不端正,要靠家長吼才能去寫作業的小學生,成績忽上忽下不穩定。
每一個語文學習問題,都有著它背後的思考。語文老師在學校課堂裡教的知識點多為聽和記, 練習是家庭的主戰場,儘管老師能在課堂教學中能帶領學生們進行少量的練習,但對於語文學習來說,課堂裡的練習量遠遠達不到學習目標的要求。
所以,很多語文成績不好的學生,其實是輸給了家庭教育。
有些家長就會不服氣,學習根本就是老師的事,老師教不好,還能怪家長嗎?學習中確實有一部分是老師的主要教學職責,但是 家長也不是教育專家和語文老師,怎樣在家庭教育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學習語文、提高語文成績呢?
家長們通常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我督促好孩子寫好語文作業,把課文讀熟了就是幫助孩子理解語文了。多給孩子看一些課外書,培養他的閱讀習慣,就是學習語文。至於提高語文成績,多刷點語文卷子,還不能提高呢?
如果能把這3點都有耐心做到的家長,孩子的學習成績倒也不會太差。如果想把輸掉的家庭教育贏回來,在語文學習輔導中,家長該怎麼做呢?
家長要學會和老師並肩作戰
造成家校矛盾的一大原因,就是家長和老師的目標沒有達成一致。儘管我們說,家長和老師的目標不就是讓學生提高成績,更好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但大部分家長,在小學階段仍然不能和老師統一目標,認為老師沒事就是在故意為難家長。有的家長連每日的聽寫、誦讀配合都不能按時完成,如何在家庭教育中為孩子贏在起跑線呢? 家長應該學會和老師並肩作戰,共同輔導孩子的語文學習。
四五年級的小學生,自主意識增強,在作文練習的時候,家長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說這篇作文你這樣寫就跑題了,不對。學生說對的,我們老師就這麼講的。一句我們老師就這麼講的,家長無法反駁,反而還容易引起家校矛盾。
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和老師統一目標了,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寫作文中的問題,希望老師能夠以權威性對孩子進行輔導和糾正。我們老師也希望家長多以學習問題和老師進行交流,這麼看,家庭教育其實在權威性上還是離不開老師。只有家校配合默契,才能給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引導閱讀並不能短時間內提高語文成績
家長們常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語文老師要求了,要提高閱讀能力,至於怎麼提高,老師建議多看課外書,於是家長開始大量購買課外書,強制孩子以提高語文成績為學習目標來閱讀。讓小學生培養閱讀習慣,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來引導學生閱讀都是正面的教育方式。
但是閱讀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語文成績,也不是直接影響語文成績的原因。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種方式,我們讓小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去積累文學素材,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 在閱讀中認知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
所以,家長能夠了解閱讀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以及閱讀的目的,才是贏回家庭教育的前提。
好的家庭教育裡的閱讀模式,就是將閱讀變成和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日常行為。家長也願意閱讀,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對於經典的文學作品,家長和孩子還可以討論寫下讀後感。甚至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比賽,改寫《西遊記》,讓語文老師給匿名的兩篇作文打分,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日常家庭寫作指導
有的家長認為家庭語文教育就是讓孩子把作文寫好,我給孩子去報作文培優班,寫好了作文就是把語文成績搞上去了。
殊不知,作文寫不好的孩子,通常語文基礎也不好。日常家庭的語文輔導,除了做好基礎知識點的鞏固,家長們也是習慣關注寫作能力。可以這麼說,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需要天賦加持的,沒有天賦的孩子怎麼辦?
只能靠一個字「練」,寫作練習可以寫日記、寫小短文、寫生活感想,總之能寫的題材都可以寫。
甚至是應用文,給超市寫促銷語、幫媽媽做的一道菜的推薦語、給爸爸健身寫表揚稿,這些日常的家庭寫作指導,都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家長還是要和老師保持聯繫,應該得到語文老師的支持和援助。
本文來源於網絡,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