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位馬拉松跑進2小時20分大關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創造過世界紀錄的亞洲馬拉松女選手。
每年5月中旬,日本岐阜都會迎來一場半程馬拉松,岐阜清流半程馬拉松賽。比賽以「高橋尚子杯」命名,賽事的發起人是出生於岐阜的馬拉松傳奇,高橋尚子。
圖/jprunner
職業生涯取得的成就而言,高橋尚子毫無疑問是迄今為止亞洲馬拉松選手取得的最高榮耀—— 她數次刷新日本國家紀錄,拿下過98年曼谷亞運會冠軍、00年雪梨奧運會冠軍,並創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直到12年後的倫敦才被重新改寫。
連著兩年柏林馬拉松奪冠,2小時19分46秒的成績讓她成為首位跑進2小時20分大關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創造過世界紀錄的亞洲馬拉松女選手。
在日本,粉絲們給高橋尚子起了「小Q」的暱稱。
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
可能沒多少人知道,即便從中學便開始練習長跑,也一直訓練到大學訓練畢業,「小Q」高橋尚子一直都沒有表現出過人的實力,只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5000米和萬米作為幾乎所有馬拉松選手早期嘗試的項目,高橋尚子在這兩項上的成績也非常平淡。
畢業後高橋尚子沒有放棄長跑,從師小出義雄教練。直到1997年,25歲的高橋尚子才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在大阪國際女子馬拉松上以第7名完賽(2小時31分32秒)。
一個已經算得上大齡的馬拉松新人,此前又從未有說服力的成績,嬌小身材也看不出有足夠能量從其它選手中脫穎而出,師徒兩人的組合一度並不起眼。
高橋尚子和小出義雄教練並沒有急於頻繁出賽證明自己,他們選擇了多練少賽的方式——這種方式倒與十幾年後馬拉松頂級選手們的參賽習慣如出一轍——職業生涯巔峰期,高橋尚子每年也極少參賽。他們把幾乎所有時間用在訓練上,訓練體能,改變飲食和作息,也改進高橋的技術動作,這種艱苦改變後來讓高橋尚子一鳴驚人。
技術上的一個重要改變是,高橋尚子開始採用高步頻的跑法。她身高1米63,在步幅上顯然無法與歐美東非的選手相比,實際馬拉松比賽的配速下,高橋尚子的步幅長度在1米45左右,比自己身高長度更低。
高橋尚子就用高步頻來彌補低步幅帶來的劣勢,將自己的步頻提高到209,衝刺時的最高步頻甚至達到了240步/分鐘,已經接近短跑選手的頻率。
高步頻跑法往往有更高的跑步經濟性,也會減少落地的衝擊力,不過消耗的能量會更大,也更考驗選手的肌肉耐力和有氧能力。
顯然對身高偏矮的高橋尚子來說,這種技術改變卓有成效。
完成首馬後過了整整一年多,高橋尚子在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跑出2小時25分48秒奪冠,並且刷新了日本的國家紀錄。9個月後的曼谷亞運會,高橋尚子繼續自己出色的表現,2小時21分47秒拿到金牌,再次刷新了國家紀錄,這個成績在當時也能排到有史以來女子最快成績的第5位。
亞運會比賽當天,曼谷的氣溫高達32℃,小出義雄曾建議高橋尚子採用跟隨跑的策略,一向溫順的高橋尚子卻說,「我不想看著別人的背影跑。」
高橋尚子和小出義雄教練。小出義雄和高橋尚子在科羅拉多的高原訓練一度充滿質疑,很多人認為在海拔超過3500米、甚至很多植被都無法生長的地方訓練只會帶來高原疾病。從結果看,高橋尚子和小出義雄教練
這位「馬拉松一年級生」迅速成為全日本乃至世界的最頂級馬拉松女子選手。這在她和小出義雄教練合作前,沒有人意料到成績會有如此飛速的攀升。
飲食方面,高橋尚子被要求每頓餐食中加入大量的牛肉,退役後某次採訪中,高橋尚子還透露了自己對豬肝、骨髓類食物、金槍魚頭的喜愛。
出戰即冠軍
高橋尚子並未只是以黑馬的方式短暫存在,她延續著自己的強勢表現。2000年9月的雪梨奧運會,高橋尚子以2小時23分14秒的奧運會紀錄成績奪冠,拿到了分量最重的一塊馬拉松金牌,也為日本64年後重新拿到馬拉松金牌。
雪梨的衝刺還有個插曲,選手們進入田徑場後還需繞場跑一圈才算完成42.195公裡的距離,高橋尚子第一個跑進場館時,一位現場官員差點跑過去提前迎接冠軍的衝線。高橋尚子從她身邊擦身而過,以完美的衝刺結束了奧運之旅。
衝過終點線後,高橋尚子雙手交叉謙恭的向觀眾鞠躬,而後抿嘴微笑。
撞線的瞬間,高橋尚子也成為了全日本的偶像。賽後她給自己獎勵了一頓麥當勞,另外又吃了碗泡麵。
高橋尚子也幾乎成為冠軍女神的化身,5次出戰馬拉松3次拿下冠軍,保持著極高的奪冠率,狀態相當穩定。
到了柏林馬拉松的快車道,高橋尚子終於展現了自己的最強實力,跑出2小時19分46秒,以領先原紀錄近一分鐘的巨大優勢、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馬拉松跑進220大關的女子選手。第二年她在柏林又成功衛冕了冠軍。
創造世界紀錄後,高橋尚子喜極而泣,「我有過兩個夢想,拿到奧運會金牌和打破世界紀錄。現在我做到了。」
而立之年的高橋尚子也實現了自己馬拉松比賽的五連冠。
(高橋尚子的戰靴,日本制的ASICS Marathon SORTIE JAPAN)
東馬陰影后的歸來
2002年柏林馬拉松前,高橋尚子就為自己設定了衛冕柏林和東京馬拉松的計劃。
當時的東京馬拉松11月開賽,這意味著兩場比賽間只有50天的時間。但高橋尚子不得不參加東馬,一方面東馬兼有明年8月馬拉松世錦賽選拔賽的性質,只有參加了世錦賽、且取得最好成績的選手才有機會代表日本出戰雅典奧運會。她很期待能衛冕奧運會冠軍。
另一方面高橋尚子跑馬拉松以來從未跑過東京馬拉松,距離她上一次跑國內比賽也過去兩年多,在東京拿到馬拉松冠軍會非常有意義。
這樣高橋尚子跑完柏林,修養片刻後馬不停蹄又前往美國科羅拉多訓練。高海拔低溫氣候加上強度極大的訓練,高橋尚子在一次訓練後感覺身體不適,檢查後診斷為左肋骨骨折,外加肺部積水。即便出戰欲強烈,也一直邊治療恢復邊加緊訓練,東京馬拉松賽前高橋尚子的傷勢依然無法讓她比賽。
高橋尚子不得不宣布退出該年東馬。
職業馬拉松選手的訓練強度非常高,比賽備戰期,高橋一天的跑量就能達到70公裡,接近目前頂尖業餘馬拉松愛好者一周的跑步訓練量。這也是所有職業運動員的常態,他們的強度處於激發自己最高潛能和受傷邊緣,一次次去嘗試探索自己的極限。
第二年,31歲的高橋尚子終於站上東京馬拉松起點,也是她作為上一屆奧運會冠軍,通往雅典的最後一次機會。最終高橋尚子以亞軍身份完賽,這也意味著她最終無緣雅典。
落選奧運後,高橋尚子一度非常質疑自己的實力,也幾乎要放棄對馬拉松的熱愛。她已經拿到過幾乎所有馬拉松選手可以拿到的榮譽,高橋尚子反覆問自己,是否應該離開賽道了?
之後的兩年,高橋尚子幾乎以半退役的狀態消失在各種比賽中。
2005年,已經33歲的高橋尚子終於決定重出江湖,她選擇東京馬拉松作為自己的復出首戰,「我決定參賽(東馬),就是希望自己走出黑暗,重新實現夢想。」
然而東馬似乎真的被賦予詛咒,賽前高橋尚子遭遇腿傷,直至比賽時仍未完全痊癒。但她選擇了忍受傷病,「我要讓兩年前停擺的時鐘重新走動。我相信我的選擇。不管成績怎麼樣,我希望這次比賽能成為新的起點。」
比賽開始後,高橋尚子緊跟著第一集團。經過半程折返點還剩下三人,除了她,還有立陶宛選手,和兩年前擊敗自己拿到東馬冠軍、衣索比亞的阿勒姆。
進入最艱難的35公裡時有一段上坡,腿部還有傷的高橋尚子忽然選擇大幅加速甩開對手絕塵而去。
到了39公裡,高橋尚子依然保持著領先。她一邊跑一邊回頭看,確認自己是否被追上。兩年前的東京馬拉松,就是在這個距離,她嚴重掉速被阿勒姆反超的。
失敗沒有重現。高橋尚子最終以2小時24分39秒、領先第二名一分鐘的成績,終於拿到了東京馬拉松的冠軍。
生涯,沒有遺憾
33歲帶傷在東京馬拉松奪冠的另一個意義,高橋尚子自馬拉松出道後,大多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跑完比賽——她並沒有太多失敗的經歷,尤其是和傷病反覆的糾纏鏖戰。心理上的低谷和銳氣的消失,對頂級職業選手的打擊更為致命。
因而也有種說法,那些經歷巔峰低谷依然還在堅持的,往往有著最強大的心臟。
高橋尚子能從東馬陰影裡走出,並以冠軍強勢回歸,她的實力隨著年齡未必有當年那般競爭力,她的意志卻會更為堅定。
此後兩年,高橋尚子依然選擇再次參加奧運的夢想。留給這位老將的機會不多,又一年東京馬拉松的風雨裡,高橋尚子以季軍完賽,而在最終只有拿到冠軍才能得到奧運會最後一個名額的名古屋馬拉松,高橋尚子咬牙跟著晚輩們的步伐。
衝過終點後她知道,北京奧運會的大門已經關上了。
2008年,36歲的高橋尚子宣布退役。發布會上她忍住淚,面帶微笑說,「我意識到自己無法像專業運動員那樣奔跑了,不過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我都曾經到達了極限,所以我沒有遺憾。」
(高橋尚子和拉德克裡夫,兩位前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創造者)
從24歲正式開始以馬拉松選手的身份出戰,到36歲掛靴,12年的職業生涯,高橋尚子值得所有人的掌聲。
職業生涯的最後數年,高橋尚子數次處於半退役的狀態,也經歷了傷病反覆。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繼續跑馬拉松、參加奧運會的決心,即便希望渺茫。
這個身高只有1米63、體重49公斤的女孩並沒有令人羨慕的天賦,卻出人意料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榮譽。她拿到了7個國際賽事的冠軍,包括日本時隔64年的奧運會馬拉松金牌和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迄今她依然保持著日本馬拉松第3和第7最好成績,而亞洲無論男女,再無選手能達到她曾經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