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中的「血水」,你敢吃嗎?

2021-02-26 錦州家長頻道

我是高中生物競賽教練,在高考中,通過學科競賽獲得北京林業大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20分降分錄取資格。所以平時我都會總結一些關於自主招生的信息和需要複習的自招重點難點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學習。也歡迎各位家長在我的文章底部的留言區留言,提出大家想要的有關自招的信息!

都說西方人健碩的身材是因為飲食習慣和東方人的不同,從小就吃高蛋白的牛排和牛肉,加上健身房的鍛鍊,造就了一身肌肉的好身材。鄭老師就十分羨慕《速度與激情》中範迪塞爾和巨石強森的強壯肌肉,跑去餐廳吃了次牛排。五分熟的牛排上桌,迫不及待地拿起刀叉躍躍欲試,準備享用鮮嫩多汁牛排帶來的舌尖上的誘惑。

可是一切下去居然滲出一灘紅色液體,我不僅眉頭一皺,這牛排能吃嗎?裡面這麼多血,沒熟透的肉吃了難道不會有問題嗎?會不會還有很多病菌沒有被殺死?


可能大多數同學第一次吃五分熟甚至是三分熟的牛排都會被裡面的血水嚇了一跳。很多人都認為這種吃法是不健康甚至是不衛生的,如此說法成了人們的一種常態。不知道多少餐廳蒙受了不白之冤。

今天鄭老師要在這裡告訴各位同學,其實肉裡面的血並不是咱們常識裡的血,它是牛肉在烹飪過程中的「肉汁」,說得更準確一點,那是一種叫做肌紅蛋白的蛋白質和烹飪中產生的肉汁混合在一起的產物,而絕非血水。

而且,一般在屠宰牛時已經有放血的過程,因此在牛肉裡不會出現血這種混合物,各位同學通過必修三內環境的學習應該知道,血液包括血漿、血細胞和一些血液中溶解的蛋白質和無機鹽等。

那血液為什麼是紅色的呢?血的顏色來自於紅細胞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當血紅素結合氧氣時會變成紅色(動脈),去氧之後則是暗紅色(靜脈),也就是我們受傷時會看到的顏色。有了紅細胞和血液循環系統,通過呼吸系統從外界獲得的氧氣才能在體內循環,為我們自身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而在咱們吃的牛排中,大部分是肌肉組織和一些脂肪組織,在肌肉組織中含有一種蛋白質稱之為肌紅蛋白,這種蛋白質的也含有血紅素。肌紅蛋白會將紅血球中的氧氣搶走並儲存在肌肉中,在運動時供給我們肌肉能量,也就是同學們學過的肌糖原直接氧化分解產生ATP,為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供給能量。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肌肉中含有肌紅蛋白,為什麼禽類的肉都是接近粉白色的,豬肉切開不會有這種紅色液體呢?答案是禽類肌肉中的肌紅蛋白含量極低,而豬呢?是因為它比較懶,平時不愛運動,含量相較牛羊比較低。

在西方傳統烹飪上,通常會把肉類分為紅肉和白肉。這裡還有個有趣的問題,人肉是什麼肉呢?

作為典型的白肉,雞肉的肌紅蛋白含量不到0.05%;豬肉和小牛肉為0.1–0.3%;成年牛肉這種典型的紅肉在0.4%以上(老牛肉更可高達1.5–2.0%)。人的肌肉中肌紅蛋白含量在0.1–0.2%左右,與豬肉、小牛肉接近。因此,如果按西方傳統烹飪的分法,那麼人肉就屬於是白肉啦。


比如說牛肉主要由慢肌組成,其收縮的反應速度較慢,且持續時間相對比較長。相反,快肌為了給快速運動提供支撐,其收縮的反應比較快。也就是說,花更多時間站立和慢慢踱步的動物相較於運動頻繁且激烈的動物擁有更多的慢肌,它們的肉色也就更深一點。這就是為啥奶牛的肉如此深紅,而農場的散養雞和水裡遊不停的魚擁有更多白色的肉。


慢肌依賴於肌紅蛋白的存在,肌紅蛋白是一種紅色的蛋白質,用來儲存氧氣並使得肌肉運動;而快肌中則用較輕的糖原來替代能量。


當氧氣與肌紅蛋白中的鐵原子結合後,肉會呈現出鮮豔的紅色,過了幾天後,肌紅蛋白會慢慢失去結合的能力,肉也會慢慢變成棕色。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可以用肉的紅色程度來判斷肉質新鮮與否的緣由。

當然有的時候,由於保存在密封的塑膠袋中,使肉無法接觸氧氣,從而導致新鮮的肉也會呈現出棕色的狀態。這時候,肉商們會在包裝袋中加入一氧化碳使肉看起來更紅豔、更多汁一點!

在烹調紅肉的時候,當肉中的肌紅蛋白被加溫超過60攝氏度,肉的顏色開始慢慢變深,從紅色最終轉換成棕色。

通過這篇文章,各位同學應該知道了看起來血淋淋的血水其實只是肌肉中的肌紅蛋白溶在肉汁中,如果沒有血水,那表示牛肉在烹飪中一定流失了很多肉汁,對於整體的美味平衡還是會有影響的。

各位同學不妨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們,有恐血症的朋友下次就可以放心地吃牛排了。

為了方便大家進一步了解自主招生,

鄭典老師將會在12月24日(本周六) 17:00,

舉辦線上公開課,

建議同學們添加QQ群:545137697

家長添加小編微信(13125603312)進入微信群

因為後期,我們將舉辦不同類型的公益講座,


今天的解析就要這裡啦,大家不要忘記點關注喲,下次鄭典老師還會帶來其他新鮮有趣的小知識~

                                                                                                                             

相關焦點

  • 三分熟牛排裡的紅汁是血水嗎?吃半生牛排對身體有危害嗎?
    去正規牛排店,專業西餐廚師會建議你吃三分熟的牛排,欠火候的牛排不易咀嚼,三分熟的牛排才是最理想的,鬆軟有彈性,這時候最能凸顯牛排本身的肉質和汁水的風味,給你最完美的感官體驗。因為越熟的牛排,口感會變逐漸變硬,漸漸失去彈性,肉質纖維的粗糙感加重,同時也失去了牛排的原汁原味。
  • 煎牛排要把「血水」浸泡乾淨?你吃對了嗎?
    冷凍牛排打開冷凍牛排包裝,剪開真空包裝袋後,蟹如虎先把牛排自然解凍。解凍的牛排留出很多「血水」,這些鮮紅的「血水」讓習慣食物要煮熟煮透的我們有些擔憂而無法接受。那麼,這些牛排流出的汁水是牛排裡的血水嗎?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紅色液體都是血,它們是肌紅蛋白。是一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和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專職負責氧氣的運輸。只不過血紅蛋白負責的是血管,肌紅蛋白負責的是肌肉。
  • 牛排知識 | 牛排的「血水」真的是血嗎?
    ,拿好小本本「上課」了喲~~-💡今日話題👉🏻牛排解凍後溢出的是「血水」嗎?❓===========================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牛排在解凍之後,溢出的是牛排中的血水嗎?那我們在揭開這個問題的謎底之前,先來了解一下,牛排的顏色為什麼會呈鮮紅。
  • 切開牛排流出是「血水」嗎?誤會牛排好多年 ...
    當然,也會有勇敢者表示就喜歡吃這種「帶血」的牛排。殊不知,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及說法!    並且,血液中當中含有大量的二價鐵離子,與空氣反應會產生濃重的『血腥味』類似鐵鏽的味道,而牛排中的肉汁沒有這麼濃鬱的味道!  那麼,如果不是「血」,牛排裡流出的又是什麼呢?
  • 買回來的原切牛排中的有大量「血水」,是走私牛排?
    買回來的原切牛排中的有大量「血水」,是走私牛排?在家解凍牛排或者煎制原切牛排時,血水問題總是讓人倍感恐懼,在這裡可以放心的告訴您,這是正常情況,但是如果血水太多就有問題了。首先,正常的這個血水問題要從原切牛排的冷凍過程開始,牛排再冷凍過程中總會有一些細胞在冷凍過程中破裂,然後內部的肌紅蛋白和細胞液流出,並凍在牛排裡,一直到這塊牛排解凍後才會出現。
  • 外國人喜歡吃三分熟帶血水牛排 國人喜歡吃全熟 牛排幾分熟好吃?
    有次川普宴請馬克龍一行人吃牛排,在曼哈頓西餐廳,餐廳廚師不小心把牛排煎成全熟的,服務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端上來,沒想到川普吃的大呼過癮。布麗吉特很意外的問川普,總統先生,您能咬得動嗎?川普私人管家幽默的說,川普先生和中國人有同樣飲食習慣,喜歡吃全熟的牛排。吃牛排生熟程度其實根要據個人喜好,不過牛排三分五分熟比較新嫩,肉汁比較多,好多人看到牛排血水覺得不衛生其實是個誤區,因為生血是會凝固的,牛排的血水是肉汁叫肌紅蛋白營養很豐富。
  • 為什麼有的牛排化凍血水特別多?
    首先,化凍有「血水」(其實不是血)滲出是正常的,不可能一點血水沒有。但如果血水太多,那就是不正常的。一般一塊250g的牛排,緩慢化凍後血水應該也就10g左右。 例如我這塊半斤重的板腱,化凍後血水這個量是正常的。
  • 你誤解了多少年?切開牛排流出的其實不是「血水」
    「帶血」的牛排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及說法因為,牛在被屠宰過程中一定會經過放血的過程將血漿、血球等等血液融合物通通處理僅在心臟和其他內臟中殘留極少部分血液因此在牛肉裡不會出現它是一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和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專職負責氧氣的運輸。只不過血紅蛋白負責的是血管,肌紅蛋白負責的是肌肉。冤枉牛排好多年的血水,其實是肌紅蛋白與水組合的混合液體。
  • 噁心了這麼多年的5分熟牛排,裡面並不是血水而是蛋白質
    對於許多愛吃牛肉的人來說土豆燉牛肉也好,牛肉拉麵也罷都能夠吃的津津有味,但可能對烤牛排就接受不了。特別是那種烤成七成熟、五成熟甚至一成熟的牛排,不要說吃了也許看一眼就會覺得噁心吧。一分熟國人是直接接受不了的,那跟拿牛肉在火苗上燎一下幾乎沒有區別。
  • 美國人敢吃1分熟牛排,日本人敢用生雞蛋當蘸料,中國人:看我的
    美國人敢吃1分熟牛排,日本人敢用生雞蛋當蘸料,中國人:看我的。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自從「鑽木取火」之後,人們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如今已經習慣了把食物做熟來吃。但很多食材不適合熟吃,生吃了營養價值更高,比如三文魚、金槍魚等刺身。雖然生吃味道鮮美,可很多老人經常勸告年輕人,別吃生的,不衛生,對身體不好。但人的天性是喜歡新奇的東西,更喜歡追求美食的刺激,像活吃八爪魚、牡蠣等。今天琦哥分享美國人敢吃1分熟牛排,日本人敢用生雞蛋當蘸料,中國人:看我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風冷冰箱冷凍牛排:不見血水才是真正保鮮
    然而,9月25日,海爾冰箱推出一則 「解凍不流血水」的視頻,向用戶和行業宣告解凍:風冷冰箱冷凍牛排,不見血水才是真正的保鮮。    實驗中,在同等條件下,普通風冷冰箱內的牛排化凍後,牛排不僅色澤變暗、紋路模糊,還在盛放牛排的盤中留下了大量血水
  • 這幾十塊錢的牛排大家都吃過,可1000元的牛排你們吃過嗎?
    這幾十塊錢的牛排大家都吃過,可1000元的牛排你們吃過嗎?就像這位小哥為了能夠品嘗到米其林的牛排,專門到米其林的餐廳買了一塊牛排。大家可以在圖片中看到這一千塊錢的牛排了,看得出這塊牛排跟咱們平時所吃的牛排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這塊牛排看起來就非常美,不過小妖覺得這塊牛排充滿著一種錢的氣息。
  • 牛排還是要這樣煎才對!掌握一個竅門,輕鬆煎出不帶血水的嫩牛排
    吃牛排可能是大多數家庭日常用來改善生活的方式吧!但是他畢竟是國外引進的食物,相對來說不普遍,這也就導致餐廳裡的價格會比較昂貴。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日常在家煎牛排吃。去除牛排裡血水的方法一、把牛排切成適當大小的塊狀【大人吃可以適量大點,小孩子吃最好切小一點】要注意表面的筋膜最好修掉。一般是把牛肉切成三公分厚。當然厚度也是因人而異的。
  • 西坡:吃牛排
    他說,「滿足你提出的幾個條件——小範圍、分餐、包房、開窗、步行可達;為此,我提議去吃王品牛排吧。」記得十幾年前沈兄也約了去吃那款牛排,但被我婉拒;今非昔比,這次我竟答應得非常爽快,是不是因為欣然接受了張醫生的「醫囑」?王品牛排,全名「臺塑王品牛排」,曾在上海灘如日中天。有報導說,「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一直要陪歐美客戶吃飯,他對帶血的牛排痛苦不堪。
  • 在家煎牛排,多做這一步驟,牛肉更鮮嫩還沒有血水,好吃又美味
    牛肉不論怎麼做都是非常美味的一種食材,炒著吃,煮著吃,還是煎著來吃,都是會讓你吃起來津津有味。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許多西餐進入了日常大眾的飲食生活之中,而煎牛排應該是不少人喜歡吃的一道可口西餐料理。
  • 為什麼牛排解凍和煎好後,還會有血水流出來?是注水牛排嗎
    去西餐廳吃牛排的時候,服務員就會問你要幾分熟。外國人對於生牛肉是見慣不慣了,但是中國人多數喜歡吃熟的肉。哪怕說煎到完全熟的牛排可能口感會比較硬,但總比見血來得好。帶有血水的肉,總讓人很懷疑安全問題。牛排但是如果你有自己買過牛排來煎,你就會發現原本好好的牛排,一解凍,血水就流出來了。甚至有的連煎過後,都還有血水滲出。實在讓人懷疑,都說牛排中有很多注水牛肉。
  • 吃牛排被問牛排幾分熟,3分熟、5分熟、7分熟……你說對了嗎?
    牛排,是西方餐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像米飯在我們中國飲食中的地位一樣。現在很多情侶或朋友聚會都喜歡去餐廳點一份牛排、小吃、奶茶,服務員一般會在你點了牛排之後客氣地問:「先生/小姐,您的牛排要幾成熟?」。3分熟、5分熟、7分熟……你真的說對了嗎?
  • 六種特色牛排,最後一種,堪稱牛排中的經典,都吃過的才算吃貨!
    接下來小編介紹一下世界各地不同牛排。第一種牛排:西冷牛排西冷牛排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構成,肉質細嫩,含一定肥油,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因為味道很好,所以價格也很高。,由於這種牛排含油適中又略帶血水,口感甚是鮮美。
  • 牛排怎麼吃 吃牛排要吃幾分熟
    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吃牛排的,適當吃些牛排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益的。吃牛排的時候很多方面都要注意,不少人對牛排的吃法不了解。那麼,牛排怎麼吃呢?吃牛排有什麼好處?吃要幾分熟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外,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拿走。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此外,已設置好的餐具不可隨意改變位置,不過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時候可將刀叉互相更換使用。
  • 「拼接牛排」能吃嗎?行家告訴你,你吃的牛排是美食,還是洋垃圾
    隨著人們生活消費水平逐漸提高,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很多人對於吃這一方面很是考究,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得好,不僅注重食物的風味,更重要的是關注飲食中的格調。除了擁有源遠流長美食文化的中餐,還有很多人會選擇西餐的形式,而牛排則是西餐中最為人熟知的美食,獨特的風味,飽滿的口感,吃起來回味無窮,一大塊肉吃下去,除了美妙的味蕾體驗之外,還會有滿滿的飽腹感及滿足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由於去一趟西餐廳單純為吃個牛排還是有點破費,很多人則願意自己在家動手做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