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吃牛排

2020-12-22 新民晚報

新冠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建議市民多喝牛奶、多吃牛排。這下可把喜歡吃牛排的一族逗得樂不可支:終於找到大開「殺」戒的藉口了;那些由於各種原因不吃牛排或吃不上牛排的人,則一臉懵怔:幹嗎要吃牛排?

對此,我的理解是:吃牛排只是攝入高蛋白的一個標杆。當然,你盡可以選擇吃牛腩、牛腱、牛尾等,甚至吃豬排、羊排也無妨。這就好比吃野山人參和吃濰坊蘿蔔,各有各的用處,但想較快地增強體質,人參肯定勝過蘿蔔。

不知張醫生的「牛排論」發表後,各地牛排館的生意是否見漲?

一個多月前,已有小半年沒碰頭的沈兄突然邀飯。懼於疫情尚未終結,我有點茄答答(上海話,意為熱情不高)。他說,「滿足你提出的幾個條件——小範圍、分餐、包房、開窗、步行可達;為此,我提議去吃王品牛排吧。」記得十幾年前沈兄也約了去吃那款牛排,但被我婉拒;今非昔比,這次我竟答應得非常爽快,是不是因為欣然接受了張醫生的「醫囑」?

王品牛排,全名「臺塑王品牛排」,曾在上海灘如日中天。有報導說,「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一直要陪歐美客戶吃飯,他對帶血的牛排痛苦不堪。他太太和廚師反覆嘗試,於是,一種既有西餐牛排外形又有著傳統中式味道且全熟的牛排終於被研發出來,凡是吃過的人都說好。在朋友的竭力慫恿下,王老闆將「私房」變為公開發售,大受市場歡迎。

其操作,很像米其林走的線路。

那天,我點的是西冷牛排套餐,另一半人點的是安格斯牛排套餐。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我們極少見到吃牛排的橋段,像《水滸傳》那樣從頭到底叫嚷「大秤分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說部,常常不過是「燙一壺村醪,切一盤牛肉」的描繪,至於「來一客牛排」的說辭,聞所未聞。這是什麼緣故?我推測,一是中國人視牛為勞動工具,食用的數量和頻率相對西方偏少;二是中國產牛大區,品種多為黃牛,其肉質是否適合用來煎牛排是個問題;三是吃牛排須得刀叉並用,中國人習慣用筷子,顯出了短板;四是中國人聚餐不採取分餐制,無法實現體量超大的牛排一人一塊,「碎片化」才更合理……

與此形成反差的正是西式餐飲。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已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替代畜力成為必然趨勢,這個時候出現專門品嘗牛排的「牛排俱樂部」就不難理解了,其中以「崇高的牛排會」最為出名。該協會最後一任秘書長沃爾特·阿諾德在1871年專門寫了一部書來記錄他們吃牛排的「功德」,書中寫道:「牛排!這才是食物——熱氣騰騰地上桌,廚師越過烤架遞給侍者——你能聽見它們的嗞嗞聲……結束時,如果你想要一份額外的刺激引誘你再吃塞得滿滿的一口,那麼你可以幫忙消滅最後的『洋蔥牛排』,並加入到對僅剩的最後一口的爭奪中。」有記載說,第十一代諾福克公爵查爾斯·霍華德一頓竟能吃掉11塊用後臀尖做成、每塊約重500克的牛排!

據說,一頭牛最精華的部分在第六至第八對肋骨,測算下來,一頭牛能夠貢獻的極品牛排僅有6客!所以,你看到的牛排價格,有的昂貴,有的便宜,關鍵就看什麼品種和部位。

牛排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4種:1.牛裡脊(TENDERLOI N),又叫菲力(FILLET);2.肋眼牛排(RIB-EYE);3.西冷牛排(SI RLOI N),即牛外脊;4.T骨牛排(T-BONE)。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肋眼瘦肥兼有;西冷牛排主要由上腰部的脊肉構成;T骨牛排是背上的脊骨肉。肉質不同,便牽扯到了破解「幾分熟」的問題。菲力一般三四分熟即可,而T骨就要多煎些,但止於七分。原則當然是嫩者生,老者熟;嫩者貴,老者廉啦。

有些人不敢吃「帶血水」的牛排,多慮了。事實上「血絲」可能有,但「血水」極少見。所謂「血水」,可能是牛排外溢的汁水,正是品質較佳的標誌。

當年,「1515牛排館」在靜香開張,以其金貴而風頭出足,一邊的玻璃櫥窗裡掛著尚未斫開的一大整塊牛排,一邊的爐膛裡躥著熊熊烈焰,當中擺放著鄉村式桌椅。牛排的口感確實不錯。一分價錢一分貨,可能是所有趕時髦者包括我為自己設定的遁詞。但真的要論性價比,如盯著營養價值坐而論道,路邊小店跟崇樓名館的差別可以小到令人沮喪。張醫生恐怕也不會主張大家去吃如此金貴的牛排吧。

仔細梳理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吃牛排的時尚完全是西餐進入中國後產生的。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貿易暢通和消費升級,致使牛排逐漸進入尋常百姓的視野。正是基於這點,張文宏醫生才會建議大家多吃牛排,否則,豈不是發了一枚「畫餅級」的「空對空飛彈」?(西坡)

相關焦點

  • 蒼山西坡|七歲孩子的第一次露營
    蒼山西坡野生杜鵑看到朋友發的蒼山西坡杜鵑盛景,再加上孩子很早就想去露營,去蒼山西坡開始她的第一次露營。距離蒼山西坡還有6公裡時,上山的路變為石子加土路,只夠一輛車經過,路邊高山上不時有落石堆在路面上。推汽車成了常態。
  • 牛排怎麼吃 吃牛排要吃幾分熟
    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吃牛排的,適當吃些牛排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益的。吃牛排的時候很多方面都要注意,不少人對牛排的吃法不了解。那麼,牛排怎麼吃呢?吃牛排有什麼好處?吃要幾分熟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牛排怎麼吃吃牛排時刀、叉、勺的使用刀刀是用來切食物的,在吃牛排的時候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裡送。要注意右手拿刀。用餐的時候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是用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切肉質食物。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麵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麵包上面。
  •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牛排、選牛排、吃牛排
    牛排一般是根據食材所在牛身部位的名字而命名, 常見的牛排有: Fillet-菲力牛排, Sirloin-西冷牛排, NewYorkStrip-紐約客牛排, RibEye-肉眼牛排. 還有兩種較為特殊: T骨頭牛排與戰斧牛排.
  • 吃牛排
    真好,今天媽媽和我一起約哥哥、姐姐去吃牛排。這時正是用餐的尖峰時間,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空位,為了點自己喜歡牛排,我們輪流到服務臺點餐,輪流看位子。
  • 吃牛排的正確方法 吃牛排需注意這些
    在西方吃牛排是比較常見的,現在由於時代的改變,到了國內,被很多的人喜歡。那麼,吃牛排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吃牛排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呢?牛排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吃牛排的正確方法都知道吃牛排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在西方人們吃飯都是用的刀叉等工具,在國內人們是用的筷子,那麼如何正確的吃牛排呢?下面就具體的講解吃牛排的正確方法,希望可以給予到幫助。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西坡學校幼兒園迎中秋系列活動
    ——月到中秋分外明為了讓幼兒了解中秋的來歷、飲食習俗、文化特徵,西坡學校幼兒園各年級組根據幼兒年齡發展特點,讓幼兒在不同的活動中,感受和體驗中秋節獨特的節日魅力讓我們一起走進西坡學校幼兒園,看看寶貝們是怎樣慶祝節日的……
  • 牛排的做法 吃牛排好處多多
    牛排是西方的一種早餐,後來引入國內,被廣大群眾所接受。我們周圍很多人都喜歡吃牛排,那麼吃牛排有什麼好處呢?牛排都是這麼做的呢?包括牛排怎麼吃?小編都為大家一一解答哦。請大家看下文介紹。2、磨些黑胡椒均勻的撒在兩面,再塗上黃油、鹽,按摩一下,鬆弛30分鐘;3、烤箱預熱220度,牛排放進厚烤盤,中層上下火先烤10分鐘。4、翻面再烤8分鐘,就八成熟了。如果喜歡吃嫩一些的,時間可以縮短為(一面8分鐘,再一面5分鐘)。
  • 「兒童牛排」是什麼牛排?兒童適合吃什麼部位的原切牛排?
    每天都有粉絲私信問:「你家有沒有兒童牛排?」「兒童牛排是哪款?」……其實最靠譜的問題應該是「哪款牛排適合兒童吃?」世界上本來沒有「兒童牛排」這一說法,就是因為有些商家為了掙家長的錢,硬是發明了這個新名詞。
  • 西坡:薩其馬
    據說,北京時期的魯迅,最喜歡吃的糕點就是薩其馬。我推想,其中一個重要推手是薩其馬的甜——魯迅嗜甜如命。由於過分喜歡吃糖,魯迅20多歲時牙齒已缺損,50歲時已是一口假牙了。重糖,是傳統薩其馬的又一標識。從蜂蜜、飴糖到冰糖、白砂糖……都是製作薩其馬的基本材料。
  • 牛排硬核知識,為什麼要吃厚切牛排?
    牛排作為西餐中最為重要的主菜,加之牛肉的蛋白含量遠超豬肉,熱量及脂肪含量低於豬肉。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牛排。但是市面上西餐廳都有牛排,為什麼吃牛排就要吃厚切的呢? 這必須從牛排的烹飪方式說起。
  • 邯鄲學院領導到西坡書院涉縣寫生基地調研
    邯鄲學院領導到西坡書院涉縣寫生基地調研 8月22日,中共邯鄲學院黨委書記朱勇,邯鄲學院校長趙新生,邯鄲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王琦等到西坡書院涉縣基地進行工作調研【西坡書院涉縣基地】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邯鄲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韓步勇創建於
  • 吃西餐,怎麼點牛排?牛排的種類
    對於不太常吃西餐的人來說,遇到吃西餐的機會,心理難免有些忐忑,因為對各種牛排傻傻分不清楚,擔心自己點到一個奇怪而有具難吃的牛排,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牛排都有哪些種類,怎麼給自己點一道牛排。咱們先來說說牛排的種類,常見的主要是:1)菲力牛排(FILLET),2)西冷牛排(SIRLOIN),3)肋眼牛排(RIBEYE),4)丁骨牛排(TBONE),5)牛小排。
  • 牛排經常吃,純素食的牛排你吃過嗎?
    荷蘭Vivera公司已研發出一種100%純素食的牛排,其聞起來的味道和吃起來的口感都與真正的牛排幾乎無異,以至於消費者難以分辨它是不是真正的牛排。自本月起,這種牛排已經在英國的大型零售商上架。經過一年半的努力,Vivera公司開發出這款100%由植物生產的牛排。其獨到之處在於,它的生產方式與很多其他肉類替代產品不同。肉類替代產品的一個著名生產方法為壓制。此法是將植物蛋白質(通常是大豆和小麥)加熱,同時在移動的過程中,一邊旋轉,一邊從管子中擠壓出來。
  • 享受牛排紅酒的極致邂逅,來牛排家吃牛排送紅酒
    「選一個夜色撩人的夜晚,去一家有情調的餐廳,許一個紅酒牛排的燭光晚餐。對,只屬於兩個人的浪漫時光……」畫面太美,但是奈何過完雙十一狂歡,囊中羞澀該如何是好。沒有關係,來京城牛排家吃牛排送紅酒,滿足你對浪漫的所有幻想。牛排家,只屬於你我的浪漫之地吃京城最火的牛排,過最浪漫的聖誕,有牛排有紅酒,還有屬於你的二人世界。
  • 西坡:粢飯
    這裡的「點心」,不光做了名詞,用途也擴大了,即在肚子有點餓又不太餓的時候吃。上海人把「早餐」叫「早飯」,說明他們原先生活得很有古意,很正統——早上吃米飯,最有力的證據是吃「泡飯」;除此,當然還有各色點心,而所有點心中真正能與「早飯」兩字相匹配的,恐怕只有帶著「飯」字的「粢飯」。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點擊播放 GIF 1.4M吃牛排,看起來是一件再簡單再「時尚」不過的事,小時候,城市中忽然冒出了時尚的「豪尚豪」,連鎖牛排館裡,管它是T骨牛排還是肉眼牛排,▵ 乾式熟成牛肉培育房美式牛排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現在人們熟知的牛排出現在十九世紀早期的紐約,作為宴會菜陳列在各種政治活動上。最初美國的牛排吃法是將牛肉切成厚片放在吐司上用手抓著直接吃。
  • 還在吃自助餐廳的牛排?冷盤牛排一樣驚豔
    牛排是很多情侶和家庭,在外吃飯聚餐的優質選擇之一,自助牛排店以低廉的價格,豐富的品種,吸引了很多食客。讓人慢慢忘記了,或者根本就沒體驗過正宗的牛排。我和老婆也是近期才發現,本地開了一個這樣的牛排店。免費的麵包麵包也是一樣,免費的,不是那種超市買的,吃了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的。
  • 這麼多年吃的都是重組牛排!如何辨別重組牛排和原切牛排
    雖然都叫牛排,但仔細一看,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還是很不一樣的。原切牛肉的配料表中就只有牛肉。重組牛排上白色的脂肪,分布散亂,形狀也非常規則,汁少肉乾。重組牛排是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牛肉的利用率,用一些添加劑,比如說卡拉膠,使蛋白質之間形成一些聯結,將碎肉固定在一起。購買牛排的時候,可以根據產品信息來分辨重組牛肉和原切牛肉。配料表中只有牛排的自然是原切的。配料表中如果有卡拉膠這些添加劑的,或者添加大豆蛋白或者澱粉,而且工藝是調理合成的,一般就是重組牛排了。
  • 牛建國深夜牛排:今晚,一起吃牛排嗎?
    在國內,見面打個招呼「你吃了嗎」實在是太常見了。吃喝住行是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尤其是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食物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好像是更古難題,又好像簡單易答。如今,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吃什麼」可是愈加看重。
  • 在西餐廳吃牛排,為什麼牛排旁邊有個「生雞蛋」?能不能吃呢?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在平時吃飯的時候,有很多的人也都特別的喜歡到外面的餐廳去吃飯,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年輕人們在吃飯的時候,除了中餐以外還會選擇一些其他國外的美食,比如說西餐,尤其是一些小情侶,在去吃飯的時候都是會去西餐廳吃牛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