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到法院後多久能開庭,期限是多少

2021-02-22 中小學生普法網

我們知道,對於一般的刑事案件,需要經過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五個階段。那麼,刑事案件到法院後多久能開庭,期限是多少呢?今天,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法律上沒有規定從立案到法院後的開庭審理時間,但對整個審理過程規定了明確的時限。以下是刑事案件的一審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分為五個階段。

一、宣布開庭階段

1、由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

逐一核實被告人姓名、民族、籍貫、出生年月日、文化程度、職業、住址、犯罪史,是否收到起訴書、收到起訴書是時間。如果被告人是少數民族不通曉漢語的,應當為其配備翻譯,如果被告人不滿18周歲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庭,並為其指定辯護律師。如果被告人未收到起訴書或者收到起訴書尚不滿十日的,則需要延期審理。

2.宣布案件來源。

告知當事人今天法院審理的是某某檢察院起訴的某某人涉嫌的某某罪名。

3.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鑑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鑑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4.告知被告人享有的權利。包括申請迴避權、為自己辯護權、提交證據權、申請新的證人出庭權、申請調取新的證據權、申請重新鑑定、重新勘驗權、最後陳述權。

5.訊問被告人是否申請迴避。

被告人申請迴避的理由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宣布休庭。報法院院長或者檢察長決定。申請理由不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由審判長當庭駁回。

6.宣布本案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及其理由。

7.宣布法庭紀律。

二、法庭調查階段

1.宣讀起訴書

公訴人宣讀刑事起訴書。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宣讀附帶民事訴訟起訴書。

2.分別訊問被告人

多名被告人的,法庭只留一名被告人接受訊問,其他被告人退出法庭。

先由被告人自己陳述對起訴書的意見。

控辯雙方交叉訊問被告人。訊問順序是公訴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辯護人

訴訟代理人。

審判人員也可以訊問被告人。

3.詢問證人、鑑定人

證人作證,審判人員應當告知他要如實地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對證人、鑑定人發問。審判長認為發問的內容與案件無關的時候,應當制止。

審判人員可以詢問證人、鑑定人。

證人、鑑定人不得旁聽審理。

4.出示證據

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

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鑑定人的鑑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噹噹庭宣讀。

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扣押、鑑定和查詢、凍結。

5.申請新證

審判長問被告人:「是否有新的證據要求出示?」

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鑑定或者勘驗。

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6.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鑑定人作出的鑑定意見提出意見。

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這是今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中增加的一項程序。

三、法庭辯論階段

1.審判長宣布法庭調查結束,法庭辯論開始。

2.公訴人發表公訴詞。

3.被害人發表控訴意見。

4,被告人陳述和辯解。

5.辯護人發表辯護詞。

6.互相辯論。

7.辯論中發現可能影響判決的新的事實,審判長宣布停止辯論,重新進行法庭調查。

8.刑事部分辯論結束後,控辯雙方對民事部分進行辯論。

9.被告人做最後陳述。

四、法庭調解階段

審判長詢問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否願意調解。

如果雙方都要求調解的,法庭可以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進行調解。

沒有附帶刑事訴訟或者一方不願意接受調解的則不予調解。

五、評議、宣判

1.審判長宣布休庭。

2.控辯雙方向法庭移交證據。

3.當事人核對筆錄、籤字。

4.合議庭成員對對控辯雙方的意見進行評議。評議秘密進行。

5.合議庭成員有重大分歧或者不同意合議庭意見的,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6.製作判決書。

7.繼續開庭,宣讀判決書。

相關焦點

  • 刑事案件一般多久可以開庭、宣判?
    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 金翰明刑事案件分為三個階段:偵查階段(公安)、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審判階段(法院)。而我們說的多久開庭,通常指的是一審開庭時間的問題。刑事案件多久可以開庭,取決於案件在公安機關、檢察院「滯留」的時間,以及到法院後,法院多久會通知開庭。
  • 刑事案件一審開庭幾次?
    一、刑事案件一審開庭幾次  一般情況下,刑事案件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只開一次庭,開庭審理的時間長短或者天數根據具體案件而不同。當在第一次開庭時出現應當中止審理的情形時,就同一案件就會開兩次庭。但無論如何法院都會控制開庭的次數,每個案件都會在庭審前做好準備,爭取一次開庭審理完畢。
  • 刑事案件到法院了,多久能出來結果?
    問題解答: 很多朋友諮詢,刑事案件已經到法院了,什麼時候才能知道判決結果?對於親人被羈押的刑事案件,家屬的心理是非常急切的。急於想知道,什麼時候親人能獲得自由,什麼時候能有一個結果。但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畢竟是少數,多數案件一審是普通程序審理的。所以,需要看看一下相關規定:一 ,一審公訴案件,正常的審理期限是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三種情況,經上一級法院批准,可以延長3個月。
  • 重慶刑事律師: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嗎?二審改判機率有多大?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刑事二審是對被告人權利的救濟,具有重要的價值。那麼,什麼是刑事二審程序?法院審理刑事案件二審的期限是多久?刑事案件二審改判的機率有多大?刑事案件二審可以不開庭審理嗎?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律師羅致洪特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以供參考。一、什麼是刑事二審程序?
  • 刑事案件上訴受理期限是多久?以及上訴程序怎麼走?
    父親為兒追兇16年案一審宣判,福建省福州市法院認定何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並附帶民事賠償81萬餘元;何某父親犯窩藏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而父親王某對這個結果不滿意,選擇繼續上訴。刑事案件上訴受理期限是多久?刑事上訴程序怎麼走?
  • 刑事案件從嫌疑人被批捕到法院判決要多久
    通常情況下,如果家庭成員、親戚和朋友被批准逮捕,大多數家庭成員更關心的是嫌疑人被捕後案件還有多久結束下面是李誠律師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關於刑事案件可以多久結案的問題,你首先需要了解刑事案件的處理過程。刑事案件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即公安機關的偵查階段、檢察院的審查起訴階段和法院的審判階段。每一階段都有規定的辦案期限。
  • 刑事案件審理流程和審理期限的具體規定
    刑事案件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再到檢察院審查起訴然後就是到法院進行審理。那麼刑事案件到法院審理都會經歷哪些程序呢?今天我們就以刑事一審案件為例來說說刑事審判那些事。首先對於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法院都應當審理。
  • 刑事案件已到法院對方能撤訴嗎
    這時候一些刑事案的犯罪嫌疑人就希望對方能夠主動的撤訴,這樣法院就不會繼續將案件審理下去了。那麼刑事案件已到法院對方能撤訴嗎?以下由 繆寶富律師 為您一一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刑事案件已到法院對方能撤訴嗎  如果是自訴案件,原告可以撤訴,撤訴後被告可以放回。
  • 死刑案件可以在縣法院開庭嗎?刑事案件一審應在哪開庭?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1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經查閱相關報導,本案是由常德中院審判,借用漢壽縣法院庭進行庭審。在之前,有基層法院借用中院場地開庭而引發質疑。
  • 【普法小課堂】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普法小課堂】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1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學法丨刑事案件最長的羈押期限有多久?
    刑事案件中總有家屬問律師,到底還要關多久啊?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出判決啊?今天小編做了一個粗略的總結供大家參考。偵 查 期 限傳喚、拘傳持續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案情特別重大、複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
  •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分為五個階段
    刑事案件,經過前期艱難的調研取證,總算把犯罪嫌疑人抓獲,在對犯罪嫌疑人量刑定罪的最後一步,就交給法院了刑事案件的開庭審理是對整個案件調查取證過程,證據是否有效,等等的鑑定,依法對罪犯進行量刑定罪。那麼大家知道刑訴法開庭審理的流程是什麼樣的?李長永律師來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 公訴案件開庭後法院沒有管轄權應如何處理
    現在的命題是由於公訴機關未曾將全部案卷先行移交,法院在開庭審理後方才發現本院沒有管轄權。如何處理?目前形成三種意見:一是認為法院己經開庭審理,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很清楚,且其本人也沒有提出管轄權異議,所以人民法院可以逕行作出判決。二是在此情形下,既然人民法院己經發現沒有管轄權,肯定不能繼續審理,而應書面決定退回人民檢察院,由該檢察院送相關檢察機關後由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起訴。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這次分享的是馬文星的文章《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編者按刑事二審開庭審理基於《刑事訴訟法》「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案件;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作為法定救濟程序,刑事二審的功能發揮關乎糾正錯誤
  • 下花園區法院網上開庭「雲」審理一起刑事案件
    12月18日,下花園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涉嫌危險駕駛罪的刑事案件。目前已回到河南老家養傷,基於防控疫情以及進一步減少當事人訴累,實現簡案快辦目標等原因,依託智慧法院平臺,該院採取了網上開庭的方式審理了此案。
  • 批捕到開庭一般要多久
    觸犯了刑罰的犯罪嫌疑人是有可能會被警方批捕,當犯罪嫌疑人被批捕之後就被控制了起來,在被批捕之後法院要開庭審理該案件的話,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很多人也好奇批捕後到開庭審理的具體時間。批捕到開庭一般要多久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檢察院批准逮捕後公安機關的偵查期限一般為2個月,但是案情複雜,經過批准可以延長最長7個月。
  • 案件公訴以後多久判刑?
    對於是公訴類的刑事案件, 在開庭後法院對其下判決書,宣布審判的時間長短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就有許多人有這樣的疑問:案件公訴之後究竟是多久才能知道審判的結果,知道判刑的情況呢?案件公訴以後多久判刑公訴案件中,從案件的公訴起,公布開庭審判,到判決的結果的公布,這個時間是由其案件的主審官決定的,因而時間有長有短,但是,都不可以超過法律規定的期限。
  • 立案後原告多久才能收到開庭傳票
    打官司到法院立案是第一步,案件一旦立上,訴訟程序便開始了。可是當原告把案件立上後,又有新的問題出來了,立完案多久才能收到開庭傳票呢?最近很多讀者都在諮詢這個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單的聊聊這個問題。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全文如下↓↓↓我國實行兩審終審的審級制度,控辯雙方如對一審的裁判不服,在法定期限內擁有啟動上級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機會。因此,刑事二審,作為法定救濟程序,肩負著糾正錯誤、監督裁判、救濟權利、統一法律等功能。
  • 刑事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程序須進一步完善
    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修改後刑訴法關於刑事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範圍更加明確、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