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都說寶寶天生愛遊泳,自家的寶寶不願意下水呢,一旦下水就不停地哭鬧,但是作為家長又聽到嬰兒遊泳的好處很多,是不是自家寶寶註定就是「旱鴨子」呢?其實不然,嬰幼兒遊泳是需要適應的過程,掌握訣竅後自己家孩子也能輕鬆愛上遊泳。
嬰兒出生後會存在各種天生反射,比如吸吮反射、遊泳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就是說寶寶天生就會自主反應,寶寶的遊泳反射是因為胎兒在羊水的環境中長大,他們的喉頭在喉嚨的偏高處,在水下的時候他們會反射性地不用鼻子呼吸,而且高喉頭會讓寶寶張大嘴巴的時候水流向胃部而不是肺部,寶寶在水中也會自動做出劃手、蹬腿的運動,這就是寶寶的遊泳反射。
不過寶寶的天生遊泳反射並不意味著孩子天生就喜歡遊泳,因為遊泳反射會在寶寶成長到六個月後逐步消失,嬰兒接觸水過晚也會導致水性陌生,此外寶寶的身體健康、外界環境、心理因素等,也會影響寶寶遊泳的意願。
嬰幼兒遊泳的好處,對寶寶的消化、睡眠、呼吸、新陳代謝、運動能力、反應能力、智力發育都有幫助,家長帶寶寶遊泳後也能明顯發現寶寶的變化,比如食慾增加、睡眠變好,長期堅持遊泳也會發現寶寶的身體發育優於同齡寶寶。
而讓孩子克服對水的恐懼,喜歡上遊泳,一般是在寶寶初次下水遊泳時遇到的問題,解決方式一般分為幾方面:
第一,最好讓寶寶六個月前下水遊泳。六個月前寶寶的遊泳反射還在,還能適應在水中的環境,寶寶下水的恐懼心理更小一些,也能從小培養孩子的水性。
第二,寶寶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要下水遊泳。比如寶寶剛吃完飯不到一個小時,或者空腹、瞌睡的時候不建議遊泳,此外寶寶出現感冒、拉肚子、發燒、抽筋、流感、局部溼疹等情況是禁止遊泳的。
第三,為寶寶塑造舒適的遊泳環境。寶寶遊泳對水溫、室溫有嚴格的要求,提前給寶寶做熱身運動,逐步往孩子身上撩水,讓孩子逐步適應水的水溫、水壓、浮力、波浪、聲音等,不能操之過急。
第四,遊泳過程要有專業的手法。有些寶寶初次遊泳體驗不好,比如洗澡的時候水進入眼睛、耳朵,沒有熱身直接下水、洗澡後沒有及時擦乾身上水分等,所以寶寶第一次遊泳一定要去專業的嬰兒遊泳館。
第五,嬰兒遊泳師和家長共同陪伴孩子遊泳。寶寶對家長的依賴心理很嚴重,嬰兒遊泳師需要和家長共同來舒緩寶寶心理,通過各種表情、語言、玩具、音樂等,讓寶寶放鬆身心,逐步下水遊泳。
總得來說,寶寶的第一次遊泳是不建議在家裡進行的,大部分的家用遊泳池都偏小,而且家長缺乏經驗,讓寶寶遊泳體驗並不是很好,到嬰兒遊泳館體驗後,往往孩子能更快的喜歡上遊泳。
讓寶寶喜歡上遊泳,對其身心發育很有幫助,特別是身處發育黃金期的孩子來說,通過優秀的體驗讓寶寶愛上遊泳,同時養成堅持遊泳、堅持運動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