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賈瓊,是龍羊峽發電分公司綜合室的一名檔案管理主管,機緣巧合地從事了檔案工作。從前大家都說這是個閒差,但只有從事過檔案工作的人才知道,整理一盒標準的文書檔案,需要收集材料、取訂編目、組盒、粘貼檔號章等一系列繁瑣的步驟,一天下來最多也就組幾盒而已。
而這僅是檔案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周而復始,每天都在整理、裝訂,已經記不清楚為多少人查找、借閱過檔案了。有一次同事拿著一摞字跡模糊的文件材料來找我,說資料是十幾年前在檔案室複印留檔過的。翻閱了二十多年的檔案憑證未果,我突然想起之前幫別的同事查找過類似的文件,憑藉著模糊的記憶,最後從1995年的短期文書檔案中找到了這些資料,同事高興地長舒了一口氣。
還有同事因為孩子的獨生子女證丟失了,需要補辦,來檔案室碰運氣找證明材料,幾經周折,終於在1990年的一個憑證附件中找到了當年領取獨生子女費用清單,同事興奮地向我道謝。
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來檔案室找資料,我索性將所有需要的資料完整做了一份複印件,來的同事只需要使用複印件即可,避免了頻繁翻閱原件造成原件破損,又縮短了借閱時間,一舉兩得。
公司檔案室在西寧,我們分公司的辦公地點在龍羊峽,緊急時需要從龍羊峽坐車趕往西寧查詢檔案的事情時常發生。直到在公司檔案中心的統一部署下,檔案系統的運行,才解決了我們這個大難題。
為了讓同事們能夠更快掌握新系統的使用方法,我將每一步的使用方法做好標記,截圖保存,簡單化、具象化地讓使用者一目了然。
但是面對內容查閱不全的問題公司檔案中心又為我們送來了及時雨,我們成為了公司第一批檔案數位化加工試點單位,將紙質檔案轉變為數位化電子檔案,通過網絡實現遠程閱檔,大大提升檔案的使用效率。
我一個人配合檔案庫房中上萬卷檔案的出庫檢查、入庫審核,還要將完成的掃描件逐個把好質量關,時間緊、任務重。邊出庫檢查,邊做登記,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定時對掃描後的電子檔案進行抽查,龐大的檔案數位化加工項目井然有序地接近尾聲,此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將會實現檔案由管理向信息研究與利用質的轉變。
當然,如何讓電子檔案發揮最大的效用價值,更方便、快捷地為分公司生產服務,是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認真研究的。
在這些瑣事的磨練下,讓我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一名「蘭臺人」(檔案工作者),工作雖枯燥單調,但是每當有同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檔案室,拿著想要的材料滿意而歸時,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檔案工作的意義,更體會到了「蘭臺人」肩負的責任重大。
作者:賈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