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2020-12-19 夏夏君的閱讀筆記

書名:《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

類別:歷史書

主角:明朝十七帝、各類官員、小人物等

主要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命官朝廷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引自360百科)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可算是近幾年的網紅書,朋友圈中總有人在閱讀,也獲得了不少好評。很久之前就把它加入我的閱讀計劃當中,但是因為是電子書便遲遲未看,本人有一種習慣,看現當代名著與歷史、心理類的書籍,喜歡看實體書,而網絡小說則喜歡電子閱讀,說來也怪,看書也有一種儀式感。《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

推薦理由之一:文筆幽默風趣

我們通常看的歷史書不是用文言文為書寫的晦澀難懂的古籍,就是翻譯成白話文的歷史書籍,或者是課堂中的歷史教材和文人歷史著作,行文比較嚴謹,語言比較枯燥。學生時期,很多同學都會埋怨學歷史太枯燥太無趣了,本人對歷史比較感興趣,所以學生時代對看歷史書感覺還好。

但是《明朝那些事兒》給我的感覺是那些不愛歷史的人也會喜歡看,因為它的語言非常接地氣,作者根據自己看過的史書,結合自己的理解,用通俗直白且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明朝歷史呈現在讀者眼前,在作者筆下,歷史不再枯燥,變得生動有趣,歷史史實化為一個個吸引眼球的故事,歷史人物也變得有血有肉,仿佛在看劇本,又仿佛就是在看電視劇,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就像網友評論:「文章以通俗的小說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喜劇演員的幽默(化身為魔語)講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繼續講述至明末的276年歷史。」

推薦理由之二:明史普及

對於明史,我的了解局限於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只是粗略了解,還有就是通過一些電視劇進一步了解一些,但是電視劇大多是虛構或者是改編的,因此知道的非常有限,對於有些歷史人物的理解也被電視劇帶偏了。《

明朝那些事兒》打開了我了解明朝歷史的大門,甚至使我進入了明朝歷史的國度。它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間的歷史。作品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講述了明朝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替,歷代的興盛與衰敗,帝王權貴中的政治爭鬥、權謀之術、戰爭之術等,起到了很好的普及歷史作用,並且普及的還是正史,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明朝歷史,進一步認識了明朝的歷史人物,非常值得一看。

推薦理由之三:情節內容生動有趣

《明朝那些事兒》完全可以當小說看,既可以打發時間,還可以了解明朝歷史,這得益於作者將情節內容刻畫的生動有趣。

裡面描寫的歷史人物都是有始有終,有自己連貫的故事線,就比如戚繼光,從出生到離世在作品中都是有章可循,其中最為精彩的便是他的光輝事跡:訓練戚家軍,開創戚家軍新穎的戰術,帶領戚家軍抗倭的光輝戰績等,這些故事情節都穿插在他的人生經歷中,成為他的故事線;又如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徐階,他一生的隱忍與智慧,與嚴嵩之間的鬥智鬥勇,都可以獨立成書了,很是精彩。

當然這本書還是相對客觀的,以全視角來描寫明朝的歷史,所以也少不了那些臭名遠揚的奸臣,如宦官王振,如奸臣嚴嵩等,刻畫的情節內容都非常的生動,人物性格特徵鮮明,將那些塵封的歷史人物又重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作者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一些明朝歷史與歷史人物進行點評,觀點獨到。

書中的政治爭鬥印證了成王敗寇,權謀之術彰顯了爾虞我詐,戰爭之術成就了千古名將,看《明朝那些事兒》就好比看了一部連續劇,會讓人意猶未盡,深陷其中。

就像明史專家毛佩琦教授所說的:「《明朝那些事兒》的確是別開生面的,是一種創造。」

強烈推薦這本書,確實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明朝那些事兒》銷量領先,作者3年賺4000萬,後來為何銷聲匿跡
    隨著幾年前《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的問世,重新定義了明朝歷史的解讀方向。《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的是大明王朝1344年到1644年的歷史走向,裡面包含了人物的刻畫、民間的奇聞趣事、帝王的心術等等,而且語言詼諧,讓人每次品讀都如沐春風一般。《明朝那些事兒》自2009年連載完畢後開始出版,短短3年的時間,累計銷量千萬冊,作者當年明月也因此獲得版稅4000多萬元。
  • 《明朝那些事兒》——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你一定會顛覆,歷史即枯燥這樣的認知,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榮登噹噹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出版之後更是暢銷5年,銷量突破1,000萬冊,被中國教育學會倡導為中學生必讀好書,但你知道嗎?一般情況下提到明朝,大家常想到的是奇葩皇帝宦官當權,作為一個常誤解的朝代,我不禁替老朱就委屈,在大明276年的歷史中,驅除蒙古恢復中華,鄭和下西洋萬國來朝,打敗了號稱史上最強的日本,使其300年不敢再向外擴張,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的王朝恢復了漢族的榮耀。
  • 「我推薦的一本書系列三」——《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
  • 《明朝那些事兒》:一本「不正經」的歷史讀物,充滿了人情味兒
    《明朝那些事兒》的口碑一直很好,我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未能「一睹為快」。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我有了偷空的機會,自此,我步入了當年明月的世界。怎麼說呢,當年明月的這本《明朝那些事兒》,配得上它所得到的種種讚譽,稱得上是名副其實。
  •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用5句經典語錄,說盡人性複雜與黑暗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著作,在09年連載完畢,不久便開始暢銷,至今已有10多年,他獨特的寫作技巧,讓《明朝那些事兒》快速圈粉,掀起了一股全民讀史的熱潮,幾乎人人都在讀這本書。我原來是一個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覺得課本上的歷史內容太枯燥乏味,沒什麼意思,直到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我才發現,不是歷史的問題。《明朝那些事兒》在歷史的厚重感中融入了幽默感,在開心的同時又會對其中的歷史事件產生深思,能體會到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以及對人性的洞悉。
  •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
    昨晚,終於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的最後一部。整套書加起來接近250萬字左右,這是我近幾年讀的比較長的一部書了。
  • 說說《明朝那些事兒》中這兩則來自主觀臆斷的錯誤
    《明朝那些事兒》有哪些主觀性錯誤呢?數不勝數,一言難盡。本來嘛,治史者最忌在敘史中滲雜入太多私人情感和動輒抒發個人主觀意見。這方面,太史公司馬遷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太史公對秦始皇沒有好感,就繪聲繪色地八卦了一通秦始皇的私生子身份;太史公喜愛項羽,就聲情並茂地誇大和渲染了項羽的奮鬥史,使《項羽本紀》成為其「最得意之文」。《明朝那些事兒》並非一本正經的歷史書;《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也並非專業的史學家,作者寫這本書,自己也坦言,是「以心述史」,根據自己的感覺得解讀歷史,用自己的理解來描述歷史人物的心理。
  • 《明朝那些事兒》之朱棣:「永樂永樂,永不快樂的永樂大帝」
    《明朝那些事兒》之朱棣朱允炆:「你死我活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號「永樂」。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
  •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說到細思極恐,一定要來扒一扒徐階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這個城府真的簡直了!話說之前在何心隱的策劃下,藍道行成功利用神仙的身份把嚴嵩整垮臺了,嚴世蕃也入獄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嚴黨看似已經大勢已去。
  •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著名的「三楊」傳奇
    翻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著名的大臣不計其數,有的靠才學出名受重用,有的靠能力,而在明朝還有這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名臣,他靠的是——蹲監獄。靠蹲監獄,成為一代名臣,是不是感覺很新奇?欲說這位大臣,要先從明朝永樂大帝朱棣說起,朱棣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傾舉國之力修成《永樂大典》,用橫掃一切的軍事討伐使邊疆平安無事。
  • 從《明朝那些事兒》看歷史
    從這兩條公理出發,我猜測歷史研究也就是先學習前人怎麼根據前前人的著作解釋前前人所在時代發生了那些事情,為什麼發生了那些事情,並通過各種比較解釋前前人為什麼沒寫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又帶來什麼影響。學好一遍這樣的分析範式後就可以自己結合新出土的文物來論證哪些歷史典籍的哪些論述是不正確的,哪些事件在歷史上發生卻沒有流傳下來。
  • 豆瓣評分9.2分的《明朝那些事兒》值得讀嗎?
    《繡春刀》《柳如是》《大明劫》《倭寇的蹤跡》……近年的有關的明朝電影特別多;這二百來年的歷史裡究竟埋藏著怎樣的故事,引得無數的電影人在這裡輾轉反側、流連忘返?也許正是因為大明朝那一串串可歌可泣的往事。在這段既近且遠的歷史裡,卻是充滿著最光鮮又最黑暗、最純真又最腐朽、最榮耀又最恥辱的矛盾特質,他天子御國門,君王守社稷又有皇帝北狩,顏面盡失的奇恥大辱,既有和初代資本主義思想的萌芽,又有愈發保守的禮教思想和程朱理學的束縛,既飲馬鴨綠江,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豪邁,又有薩爾滸一役有心殺賊的無力回天,明朝的歷史總是如此的鮮活與有趣。
  • 《明朝那些事.洪武大帝》讀後感
    這樣的假期,對一個正在上初中的學生來說,應該讓他們多讀幾本好書。讀書是最好的沉澱。所以今年的暑假,我給孩子布置的暑假作業,就是讀幾本書,寫幾篇讀後感。這也算是對庚子年的一種紀念吧。      《明朝那些事》是網絡作家當年明月寫的一部歷史小說。有些人可能會糾結這本書的題材一一小說,再一看作者,是名不見經傳的網絡寫手,可能就給這本書帶上了有色眼鏡。
  • 《明朝那些事兒》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人的一生當中要讀很多的書,但是有些書是毫無價值,有些書雖然有價值,但是卻讓人提不起興趣,而《明朝那些事兒》既是一本有價值的書,也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很感興趣的書籍。本書一共分為七部,每部都有每部的特色與精華之處。
  • 經典初中生好書推薦排行榜
    經典初中生好書推薦排行榜   一、國家教育部推選給初中生的中外名著     1、《老人與海》     這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小說,我認為是想看書的人都應該去看一看的,海明威這部小說是根據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以攝象機般的寫實手法記錄了桑提阿果老人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
  • 《明朝那些事兒》裡有哪些硬傷錯誤?如何看待這本書?
    明月之功績不在於準確,況且史書的記錄也未必準確,明月首先把我們不關心或者不了解的明史撿了起來,讓我們重新認知了這個朝代的偉大,天子守國門的偉大,漢族人民的偉大,把他當做當代的羅貫中也不為過,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明月不讀死書,他在教人從各個方面分析問題,分析原因,格局之大非一般史學家,或者把史書當爺爺的人所能及。
  • 《明朝那些事兒》破4千萬,作者升處級幹部:開掛的人,愛讀明史
    2009年,《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出書,5年後銷量過千萬,創下中國圖書銷量奇蹟,作者當年明月(原名:石悅)憑藉它獲利4100萬元。2020年,《明朝那些事兒》已達到了3000萬冊的銷售量,早已進入大陸圖書銷售排行榜的前10名。
  • 《明朝那些事兒》100句經典語錄,寫歷史的人,果然活得通透明白
    2006年3月10日,當晚,夜黑風高,一個白天在單位裡平淡無奇、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敲下了一篇名為《明朝那些事兒》的帖子,署名「當年明月」。讓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關機入睡後,這篇帖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點擊率狂飆百萬,跟帖回評近20000條。那一年,當年明月27歲,是廣東順德基層的一名小公務員,本名石悅。
  • 《明朝那些事兒》遺漏的名人:能節制毛文龍,努爾哈赤的唯一對手
    《明朝那些事兒》裡遺漏了很多人,其中最不應該遺漏的是誰?——他是唯一能節制毛文龍的人。毛文龍皮島開鎮後的所有戰績,都是在他主政登萊防線時取得的。他離去後,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殺掉,大明海上長城隨後崩陷,再無回天之力。
  • 新書上架丨《明朝那些小事兒》316個明朝小故事,輕鬆讀懂明朝市井...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如果說《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是王侯將相的大事,那麼,《明朝那些小事兒:金陵瑣事》講的就是士妓官商的小事。如果想真正觸摸到明朝社會的肌理,「穿越」回到明朝的街頭裡巷,可以來讀讀,這本歷史奇書——《明朝那些小事兒:金陵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