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銷量領先,作者3年賺4000萬,後來為何銷聲匿跡

2020-12-25 國學大觀園

有人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丑,怎麼說都有他的邏輯性。的確我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得知的歷史真相,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史學家的著作,但是歷史既然是人寫的,就有一些主觀的觀點,再加上迫於當朝帝王的壓力,很有可能扭曲歷史真相,讓後人誤以為真。

再加上一些史料寫得十分晦澀難懂,作為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或者對歷史感興趣的人,也沒有辦法去研究和學習。所以如何把歷史講的現代化一點,有趣一點,一直是歷史老師和歷史專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讓歷史大眾化,趣味化,才會讓更多的人喜歡歷史。隨著幾年前《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的問世,重新定義了明朝歷史的解讀方向。《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的是大明王朝1344年到1644年的歷史走向,裡面包含了人物的刻畫、民間的奇聞趣事、帝王的心術等等,而且語言詼諧,讓人每次品讀都如沐春風一般。

《明朝那些事兒》自2009年連載完畢後開始出版,短短3年的時間,累計銷量千萬冊,作者當年明月也因此獲得版稅4000多萬元。

當年明月的作者真實姓名叫石悅,他是一位寫作可以到廢寢忘食之人。石悅從小就喜歡讀史書,一本《上下五千年》就讀了12遍。當年明月是一位優秀的歷史研究者,也是一位心無旁騖的作家,而自從他的《明朝那些事兒》問世以來,全網也是好評如潮,他本人也聲名鵲起,這也讓他著實感到意外。

在採訪中,當年明月說:「做人做事不可太有目的性,上天很公平的,它不會把寫作的靈感和對一件事情執著於名利的追求同時給予任何一個人。」他這種不為名利的心境,才是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很多讀者讀完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總是期待當年明月再創新作,比如清朝那些事、唐宋那些事等等,但是等了很久,卻並沒有發現當年明月繼續創作,反而他淡出了大眾視野,銷聲匿跡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沒有新作,並非是不想寫

《明朝那些事兒》一開始是網絡連載的歷史小說,而當年明月寫作的時間,正是他處於人生事業起步的階段,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而寫一本好書,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查閱大量的史料,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而《明朝那些事兒》寫完之後,按照常理推斷,當年明月肯定會再接再厲,寫一些其他朝代的歷史,但是他卻選擇隱匿,對此有人說當年明月已經是「江郎才盡」。其實這是不準確的,一方面在每個人的一生中,能留下來一部經典也絕非易事,能被人記起更是難得。

當年明月很顯然做到了,而他在此刻選擇「歸隱」,也並非是自己不想寫,而是另有原因。

原來是和他的事業有關

當初寫《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當年明月還不是很忙,但是隨著他事業不斷地進步和發展,他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寫作上面。除了是一名優秀的作家,當年明月如今已經是處長級別。

換句話來說,是因為他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每天要處理的事情也多。當然也有很多人有疑問,這麼優秀的作家,完全可以依靠寫作賺取更多的收益,為何還要選擇仕途呢?

對此當年明月也及時解釋說,自己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當年父親對他所說的。其實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名氣,都需要腳踏實地,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辛勞的付出。

其實有些時候,人一旦出名,就會忘記以前的痛苦,於是開始放縱自己,迷失了方向。當年明月選擇在工作中穩紮穩打,這一點更加難得可貴。

好書,值得每個人品讀

如果你沒有讀過《明朝那些事兒》,今天就推薦給你這本好書。《明朝那些事兒》可謂是讀懂明朝的不二之選,裡面語言風趣幽默,可以快速拉近歷史和我們的距離,而且裡面記載的又都有史料可考,不論你是學生還是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論你是歷史小白還是歷史狂熱愛好者,這本書將成為我們了解歷史的經典好書。

但是市面上有很多這樣的書,如何去挑選一本價格適中的正版呢?這裡給大家選的是全套9冊的增補版。眾所周知,圖書的冊數越多,內容也就越豐富,而且還是增補版,這就更加有深度,較之前的版本,在內容上做了很多擴充,堪稱是《明朝那些事兒》最為完成的圖書。

此外,這本書銷量領先,累計評價19萬,歷史銷量榜第12位,五星級圖書,明史專家毛佩奇教授親自審定,更增加了本套叢書的權威性和可讀性。

價格方面,全套9冊的經典正版圖書,售價才297元,也就是我們吃一頓飯的錢。這本書無論是送人還是自己看,都十分的有品味、有檔次,當然買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學習一下歷史,也對他以後的人生大有幫助。

品讀歷史好書,了解明朝,其實也是在了解中華歷史文化,我們同時也在傳承歷史,弘揚經典,如此好書,只需要點擊上面的連結就可以購買,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底蘊,如此好書您值得擁有!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被領導評為「不堪大用」的公務員,寫3年書賺了4000萬,升為處長
    被領導評為「不堪大用」的公務員,寫3年書賺了4000萬,升為處長他白天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晚上,他卻是俯瞰300年歷史的一個作家,你們知道是誰嗎?他是石悅。在他成名之後,光稿費就獲得了4000萬,但是這個時候他已經很厲害了,卻不想辭職,還是繼續做一名公務員。40歲的年紀,石悅從地方升到了中央,從普通公務員到經濟大省的國家幹部,這樣的華麗轉身確實讓很多人吃驚,也無形中擊碎了之前 領導說的「不堪大用 」。
  • 《明朝那些事兒》破4千萬,作者升處級幹部:開掛的人,愛讀明史
    前言2006年3月,《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卷在天涯論壇發布,5天之內就引發百萬點擊量,成為百萬+的現象級爆文。大概有當年的盧克文《文在寅的復仇(韓國政壇大戲)》刷屏朋友圈的味道。與盧克文不同的是,當年明月這一爆就是14年。
  • 《明朝那些事兒》——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你一定會顛覆,歷史即枯燥這樣的認知,這本書一經出版,就榮登噹噹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出版之後更是暢銷5年,銷量突破1,000萬冊,被中國教育學會倡導為中學生必讀好書,但你知道嗎?這一套書的前身,只是一部網絡連載小說,而作者本人在創作的時候,這是一名喜歡看歷史小說的普通職員,但他覺得當時的歷史小說都太過於說教,沒有觀感,於是自己上手憑藉著出眾的文筆和對歷史的熱誠創作出了這一部堪稱是中國版的《紙牌屋》。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書名:《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類別:歷史書主角:明朝十七帝、各類官員、小人物等主要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從《明朝那些事兒》在我的書單中屬於可看可不看的書,於是便沒有去買實體書,最近因為朋友那剛好有一套閒置,便借來翻閱,一看便停不下來了,確實是一本好書。
  •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
    昨晚,終於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的最後一部。整套書加起來接近250萬字左右,這是我近幾年讀的比較長的一部書了。
  • 《明朝那些事兒》:一本「不正經」的歷史讀物,充滿了人情味兒
    《明朝那些事兒》的口碑一直很好,我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未能「一睹為快」。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我有了偷空的機會,自此,我步入了當年明月的世界。怎麼說呢,當年明月的這本《明朝那些事兒》,配得上它所得到的種種讚譽,稱得上是名副其實。
  • 憑藉《明朝那些事》走紅,賺了4100萬的石悅,為何還跑去單位上班
    憑藉《明朝那些事》走紅,賺了4100萬的石悅,為何還跑去單位上班,領著一個月只有三千多塊錢的公務員工資。他的好友不解,甚至還幫他算了一筆帳,說石悅的版稅就算放在銀行裡,每年拿到手的利息都高達上百萬。可石悅為什麼沒有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辭職回家專職寫作那?
  • 從副縣長到省廳正處,《明朝那些事》作者39歲高升
    有心的網友發現,文中走馬上任的處長石悅,正是暢銷書《明朝那些事》的作家「當年明月」。坐擁千萬版稅,但依然低調地耕耘仕途,39歲的斜槓公務員石悅,真是做到了事業財富雙豐收。據火星試驗室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務員處了解到,新官上任的石處長已經有了自己的辦公室,但目前沒有安裝座機。許多同事平時慕名前往,看看這位「網紅」作家同事到底長什麼樣。
  •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說到細思極恐,一定要來扒一扒徐階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這個城府真的簡直了!話說之前在何心隱的策劃下,藍道行成功利用神仙的身份把嚴嵩整垮臺了,嚴世蕃也入獄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嚴黨看似已經大勢已去。
  • 「我推薦的一本書系列三」——《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
  •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用5句經典語錄,說盡人性複雜與黑暗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著作,在09年連載完畢,不久便開始暢銷,至今已有10多年,他獨特的寫作技巧,讓《明朝那些事兒》快速圈粉,掀起了一股全民讀史的熱潮,幾乎人人都在讀這本書。我原來是一個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覺得課本上的歷史內容太枯燥乏味,沒什麼意思,直到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我才發現,不是歷史的問題。《明朝那些事兒》在歷史的厚重感中融入了幽默感,在開心的同時又會對其中的歷史事件產生深思,能體會到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以及對人性的洞悉。
  • 說說《明朝那些事兒》中這兩則來自主觀臆斷的錯誤
    《明朝那些事兒》有哪些主觀性錯誤呢?數不勝數,一言難盡。本來嘛,治史者最忌在敘史中滲雜入太多私人情感和動輒抒發個人主觀意見。這方面,太史公司馬遷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明朝那些事兒》並非一本正經的歷史書;《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也並非專業的史學家,作者寫這本書,自己也坦言,是「以心述史」,根據自己的感覺得解讀歷史,用自己的理解來描述歷史人物的心理。既然初衷如此,就不妨把太史公那一套主觀性述史的手段發揚光大,甚至推向極致。
  • 《明朝那些事》當年明月:他們不停消磨時間,我卻在不停努力著
    相信很多喜歡讀書的朋友都讀過《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作者在不歪曲歷史的前提下,將明朝的故事描繪的非常生動有趣。文章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裡面穿插了很多作者的思想和觀點,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共鳴。關於作者當年明月,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他是一名公務員,寫作是他的愛好,從小就喜歡讀歷史書的他,利用了業餘時間寫出了這一部非常有趣的書。當年明月本名石悅,男,漢族,1979年10月生,籍貫湖北宜昌,在職大學學歷,2000年7月參加工作,200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被領導評為「不堪大用」的公務員,卻寫書3年賺4100萬,升為處長
    白天,他是普通的公務員,晚上,他是俯瞰300年歷史的作家。他是石悅。要問10個人,說出你認為最有意思的歷史類的小說,8個人都會說是《明朝那些事兒》。不是我誇張,在當年《明朝那些事兒》爆火時,事實只會比這個更誇張呢,誰還沒有個青春期拿手電筒趴在被窩看書的回憶呢,畢竟誰都年輕過 。
  • 從《明朝那些事兒》看歷史
    從這兩條公理出發,我猜測歷史研究也就是先學習前人怎麼根據前前人的著作解釋前前人所在時代發生了那些事情,為什麼發生了那些事情,並通過各種比較解釋前前人為什麼沒寫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又帶來什麼影響。學好一遍這樣的分析範式後就可以自己結合新出土的文物來論證哪些歷史典籍的哪些論述是不正確的,哪些事件在歷史上發生卻沒有流傳下來。
  • 小夥偷偷寫小說一書封神,3年賺4100萬,同事:沒想到他有這本事
    《明朝那些事兒》橫空出世,將歷史變成了一部生動活潑的故事,掀起全民讀《明朝》的狂歡。 《明朝那些事兒》有多火呢?
  • 豆瓣評分9.2分的《明朝那些事兒》值得讀嗎?
    《繡春刀》《柳如是》《大明劫》《倭寇的蹤跡》……近年的有關的明朝電影特別多;這二百來年的歷史裡究竟埋藏著怎樣的故事,引得無數的電影人在這裡輾轉反側、流連忘返?也許正是因為大明朝那一串串可歌可泣的往事。在這段既近且遠的歷史裡,卻是充滿著最光鮮又最黑暗、最純真又最腐朽、最榮耀又最恥辱的矛盾特質,他天子御國門,君王守社稷又有皇帝北狩,顏面盡失的奇恥大辱,既有和初代資本主義思想的萌芽,又有愈發保守的禮教思想和程朱理學的束縛,既飲馬鴨綠江,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豪邁,又有薩爾滸一役有心殺賊的無力回天,明朝的歷史總是如此的鮮活與有趣。
  • 《明朝那些事兒》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人的一生當中要讀很多的書,但是有些書是毫無價值,有些書雖然有價值,但是卻讓人提不起興趣,而《明朝那些事兒》既是一本有價值的書,也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很感興趣的書籍。本書一共分為七部,每部都有每部的特色與精華之處。
  • 《明朝那些事兒》遺漏的名人:能節制毛文龍,努爾哈赤的唯一對手
    《明朝那些事兒》裡遺漏了很多人,其中最不應該遺漏的是誰?——他是唯一能節制毛文龍的人。毛文龍皮島開鎮後的所有戰績,都是在他主政登萊防線時取得的。他離去後,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殺掉,大明海上長城隨後崩陷,再無回天之力。
  • 宋朝有一種弩,威力巨大,射程遠,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了?
    公元1081年,西夏內亂,宋神宗命令宦官李憲討伐西夏。 這場戰役中,北宋的強弓硬弩在前期發揮出了巨大優勢,西夏人被打得潰不成軍。 1131年,南宋在陝西寶雞一帶與金國對峙。名將吳玠使用數十臺床子弩迎敵,一時之間漫天箭雨,殺的金國人抱頭鼠竄。其敵方主將金兀朮中箭受傷,差點命喪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