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勞動科學家《工業4.0實踐手冊》講解如何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

2020-12-20 鳳凰網讀書


 【基本信息】

書名:工業4.0實踐手冊

書號:9787568209823

作者:(德)迪特·斯帕特主編 周軍譯

定價:89元

開本:16開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作者簡介】

迪特·斯帕特主編

1952年出生於德國裡希特瑙,德國勞動科學家,曾任德國弗勞恩霍夫勞動經濟和組織研究所所長與斯圖加特大學勞動經濟和技術管理研究所所長,被認為是未來勞動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研究專家之一。

1996年至2001年,擔任德國研究基金會特別研究資助委員會委員;2002年,擔任斯圖加特大學技術管理和勞動經濟教授,同時為弗勞恩霍夫勞動經濟和組織研究所所長與勞動經濟和技術管理研究所所長;2003年,被選入德國工程院擔任院士。

曾發表了眾多關於未來勞動世界挑戰和知識管理的論文;2008年獲得德國聯邦十字大勳章。

周軍譯

武漢大學德語專業畢業,曾為中國衛生部、德國柏林衛生局等國內外機構擔任德語同聲傳譯或口譯工作,並為德國前總統約翰內斯·勞和霍斯特·克勒,前總理施洛德和現任總理默克爾率領的來華代表團擔任過隨行或現場翻譯工作;現主要為各類中德機構做專業德語翻譯。

【編輯推薦】

工業4.0權威版本,由參與德國聯邦工業4.0國家戰略規劃的弗勞恩霍夫勞動經濟與組織研究所獨家授權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指導生產型企業和技術性行業如何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而實現大發展的管理類圖書。本書分析了未來工業生產的要求以及德國工業生產的未來面貌,就德國工業如何在全球市場成功地站住腳提供了專業指導,以引導德國企業快速利用工業4.0帶來的機會應對未來的挑戰,進一步確保並加強德國工業生產的地位。閱讀本書,不僅可以了解德國工業4.0最新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而且能夠針對國內生產型企業、技術性行業以及整個工業生產鏈的現實情況,有的放矢地制訂相關政策和措施,從而推動中國工業生產跟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車,實現產業升級。

相關焦點

  • 【名詞解釋】工業4.0:德國欲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4.0的大體概念是在2011年於德國舉行的工業設備展會「Hannover Messe 2011」上提出的。在2年後的「Hannover Messe 2013」上,由產官學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WG)發表了最終報告(有德語版和英文版)*。下面,筆者就根據該最終報告來解讀一下工業4.0。
  • 德國工業4.0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去德國工業4.0學習,是當前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方面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企業在「網際網路+」背景下兩化深度融合的首選借鑑之路。這次學習使我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思維,對德國工業4.0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企業今後如何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進一步理清了思路。
  • 第四次工業革命要來了,你準備好了麼?
    提出這個概念的人,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的作者藤原洋,他是一位工學博士,同時也是日本Broad Band Tower股份有限公司社長兼CEO。彼時,「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相反三年後,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推出「工業4.0」的說法後,工業4.0迅速成為德國的一個標籤,並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這一概念逐漸被世人所熟知。
  • 同濟曼海姆EMBA 與你一起探索德國工業4.0
    同濟-曼海姆EMBA項目與德國智能工業項目研究者達成合作,集學習與實踐為一體,讓學員直接參與到德國工業4.0系統構建中去。「工業4.0」未來項目,主要是通過深度應用ICT(信息通信技術),總體掌控從消費需求到生產製造的所有過程,由此實現高效生產管理,從實際意義上來說,德國工業4.0算是德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概念由瓦爾斯特等人提出,簡單來說就是工業走向智能化,通過機械、管理智能化,使人力從傳統工業生產的過程中解脫出來,通過網絡、實體物件之間的相互連接,而且應用相同的語言,進行溝通並相互理解。
  • 德國工業4.0大獎:海爾智家首輪獲獎發揮互聯工廠基地引領作用
    那麼在工業4.0時代,企業該如何升級用戶體驗呢?  9月18日,由德國ROI與EFESO聯合頒發的德國工業4.0大獎首輪獲獎企業揭曉。憑藉大規模定製模式及4大互聯工廠形成的基地引領作用,青島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獲獎,成為首個獲得德國工業4.0大獎的中國企業,為構建「燈塔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 什麼是工業4.0?刀具行業如何邁入工業4.0時代?
    2020年我國的產業發展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加速了升級,而工業的第四輪產業轉移可能加速進入了下半場,如果你對工業4.0還不是很了解,今天諾諾就從大背景下一起來聊聊:什麼是工業4.0?刀具行業如何邁入工業4.0時代?
  • 工業4.0:讓工廠直接與消費需求對接
    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工業4.0戰略2011年誕生於德國,2013年被德國政府納入國家戰略,其內容是指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工業生產相結合,最終實現工廠智能化生產,讓工廠直接與消費需求對接。能讓企業成本驟降、生產率革命性提升——這是工業4.0的殺手鐧,也是其被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理由。
  • 什麼是「工業4.0」,我國實現工業4.0的優劣勢各在哪裡?
    什麼是「工業4.0」?「工業4.0」一詞最早出現在德國2011年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第二年10月上旬,全球汽車零部件製造巨頭博世公司向德國聯邦政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工業4.0」發展建議。並於2013年4月份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中提交了最終報告,正式向全世界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根據德國專家的定義:「工業4.0」是指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者各革命性的工業生產方法。通俗的講,「工業4.0」就是將以往的生產模式轉變為智能化生產,生產車間不再有人,而是一臺臺機器人,機器人之間能夠相互溝通等。
  • 錯過了這些領域,你將會失去十年【工業4.0篇】
    工業4.0 是在個性化智能產品的需求驅使下,並在以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有力支撐下,出現的新一代變革趨勢,它將帶來工作方式和環境的全新變化,是製造生產的一個高階水平,不僅顛覆了傳統落後的生產模式,還給人類社會帶來一幅全新的工業藍圖。同時,「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產物,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也是工業自動化行業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工業革命4.0時代下,智慧教育如何拉開發展新格局
    當下,人類正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風口浪尖,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術正引發新一輪教育變革,牽引著人類教育向智慧教育階段轉型和演進。(一)第四次工業革命悄然而至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現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而工業革命真正意義上的標誌則是源於十年之後蘇格蘭數學儀器製造師瓦特的發明——蒸汽機,世界工業進入蒸汽時代。   從生產技術上看,機器取代人力,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從社會結構上看,傳統農業社會開始轉向現代工業社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從城市發展上來看,工業城鎮興起,開始了城市化進程。
  • 解構工業4.0路線圖——專訪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產品數據...
    作為德國工程院院士、工業4.0及數字工廠和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的頂尖專家、德國工業4.0組織的重要顧問,安德爾教授接受了《中國汽車報》記者的獨家專訪,權威解析了實現工業4.0的路線圖。  零部件要成為信息的載體  《中國汽車報》:德國工業4.0的概念已經席捲中國,但很多人對此不太清楚,作為工業4.0方面的頂級專家,請概述一下到底什麼是工業4.0。
  • 工業4.0將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革命,中國製造,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 工業4.0來了,有人預計,它能10年內淘汰所有傳統產業,將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革命。 工業4.0是由德國率先提出。金融危機後,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經濟都萎靡不振,但德國依靠製造業,不但失業率低且經濟增長迅速,這讓德國政府意識到製造業是維持德國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頂梁柱」。於是,2013年4月,德國政府推出《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關於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
  • 第四次工業革命博世物聯網黑客馬拉松專訪2——物聯網時代,聚焦創新
    博世互聯工業集中開展工業4.0相關的業務活動,集合了該領域所需的所有專業技術,尤其包括「軟體」和「服務」能力,與合作夥伴積極推進工業4.0項目,提供定製化的工業4.0解決方案,客戶夥伴包括秦川工具機,埃斯頓自動化、濰柴集團海嘉等企業。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中美競爭,且中國勝算更大
    3.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這將導致人類的生產力布局發生根本變化,對中國來說是巨大的歷史機會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近代人類的生產力是工業能力,而工業能力的進步主要通過工業革命,所以工業革命是理解近代人類進步最重要的一個視角。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即蒸汽時代、電氣時代、資訊時代。
  • 科技是把雙刃劍:解讀第四次工業革命利與弊
    網易科技訊10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Intpolicydigest報導,德國經濟學家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認為,我們即將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將帶來此前人類從未體驗過的巨大變化。
  • 工業4.0研究院院長胡權:開源工業網際網路引領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
    其中,工業4.0研究院院長胡權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向大家闡釋了國內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問題。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工業網際網路作為工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新形態,成為了行業人士寄予厚望的領域。然而,通用電氣推進工業網際網路遇到挫折以及國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難以解決製造企業痛點等問題的出現,促使人們開始反思工業網際網路的實際意義。
  • 天津大學張慧穎教授暢談第四次工業革命如何帶動「大產業」格局大...
    本屆論壇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圍繞這個主題,專家組提出了12個議題,聚焦全球價值鏈重構、大數據運用、人工智慧等多領域。那麼12項議題是如何確定的?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意義?津雲新媒體在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主辦城市網站開設《對話達沃斯》視頻訪談欄目,為廣大網友介紹當下世界、中國以及天津的發展新形勢,聊聊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 加強與德國工業4.0等領域合作
    三天時間,許勤圍繞德國工業4.0、職業教育、醫療、文化、會展等重點內容,先後訪問了德國的漢諾瓦、紐倫堡和慕尼黑三座城市,進一步加強與德國城市間的交流合作,為推進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許勤表示,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在中德關係的歷史最好時期,加強深圳與德國城市間的合作空間廣闊。希望雙方以實施「中國製造2025」、「工業4.0」等重大戰略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全面加強在工業4.0、職業教育、高新技術產業、文化藝術、會展旅遊、醫療等領域合作,為鞏固和深化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