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與德國工業4.0等領域合作

2020-12-20 SZNEWS

【深圳商報訊】當前中德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為更好落實中德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和《中德合作行動綱要》,9月10日到12日,深圳市市長許勤率深圳代表團對德國進行友好訪問。三天時間,許勤圍繞德國工業4.0、職業教育、醫療、文化、會展等重點內容,先後訪問了德國的漢諾瓦、紐倫堡和慕尼黑三座城市,進一步加強與德國城市間的交流合作,為推進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在德國訪問期間,許勤分別會見了巴伐利亞州經濟部國際化及工業司司長沙赫特納、漢諾瓦市長索斯託克、紐倫堡市長馬力,拜會了中國駐漢堡總領事孫從彬、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毛靜秋等,並代表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感謝他們對深圳代表團訪問德國提供的支持。

許勤表示,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在中德關係的歷史最好時期,加強深圳與德國城市間的合作空間廣闊。希望雙方以實施「中國製造2025」、「工業4.0」等重大戰略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全面加強在工業4.0、職業教育、高新技術產業、文化藝術、會展旅遊、醫療等領域合作,為鞏固和深化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作出積極貢獻。

學習借鑑德國工業4.0經驗

德國是全球製造業強國,學習借鑑德國在工業4.0等方面經驗做法,加強與德國在工業等領域合作是深圳代表團訪問德國的一個重點。為此,許勤分別與西門子公司、德國弗拉恩霍夫協會等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詳細了解德國工業4.0重點內容和最新成果,交流探討中德工業4.0合作前景。

許勤表示,德國經濟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追求質量。當前,深圳正在積極打造「深圳質量」,要充分學習借鑑德國的先進經驗,在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整體框架下,加強在先進位造業領域的務實合作,加快提升製造業領域的供給能力和水平。

圍繞德國工業4.0相關內容,許勤還先後調研了海能達德國子公司、創維Metz公司,見證Metz公司首臺量產OLED下線、比亞迪西門子工業4.0系統籤約。據悉,比亞迪公司將與西門子公司合作建設工業4.0智能工廠。

與紐倫堡市籤署

職業教育合作協議

德國具有全球一流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也是深圳職業教育學習的標杆。許勤分別與紐倫堡工商聯合會、巴伐利亞州文教部就加強職業教育交流合作進行座談,並實地調研紐倫堡職業教育學校,全面了解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有關法律法規、運行機制、課程設置、學生實訓、教學設備等情況,推動兩地成立職業教育合作委員會,構建良好合作機制。

當地時間11日下午,許勤與紐倫堡市長馬力、紐倫堡中法蘭肯地區工商會代表共同籤署三方合作協議,推動兩地在義務教育、職業培訓和再教育等領域的專項合作,這標誌著深圳與德國職業教育合作邁出重要步伐。

中國(深圳)-德國(慕尼黑)

經貿合作交流會籤約13個項目

12日下午,許勤出席中國(深圳)-德國(慕尼黑)經貿合作交流會,並見證中歐未來城示範項目、中德智能製造示範產業園合作共建項目等籤約。交流會共吸引了中德兩國180多家企業、260多名企業家參加,籤訂合作項目13個,涉及工業4.0、職業教育、智能製造、通用航空等領域。

在德國期間,許勤還訪問了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並與研究所主席、著名神經外科專家薩米教授進行了親切會談。許勤希望與德國漢諾瓦國際醫學創新公司一道,加快推進薩米國際醫療中心建設,引入國際頂尖學科團隊和尖端醫療技術,努力把深圳打造成國際化醫療中心。

在德國慕尼黑,許勤還拜會了慕尼黑足球俱樂部董事會主席魯梅尼格,就深圳市足球事業發展、校園足球的普及推廣以及青少年足球培訓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香港生產力局與德國研究所及大學合作 推進工業4.0
    中新社香港10月11日電(記者 陳逸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11日宣布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包括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及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合作,開創以工業4.0為主導的香港再工業化重要裡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德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林文禮為當日舉行的典禮主持揭幕儀式。林鄭月娥在前一日宣布了最新的《施政報告》,提到將成立20億元(港元,下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及增撥20億元在工業村為先進位造業建設生產設施。
  • 同濟曼海姆EMBA 與你一起探索德國工業4.0
    同濟-曼海姆EMBA項目與德國智能工業項目研究者達成合作,集學習與實踐為一體,讓學員直接參與到德國工業4.0系統構建中去。—— Michael Schaefer博士,德國駐華大使,同濟-曼海姆EMBA董事會成員「 德國工業4.0時代,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環境下的高端裝備製造涉及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檢測技術、控制技術、設計技術、製造技術等等很多領域,但是能夠發揮統領作用的還是管理技術。」
  • 錯過了這些領域,你將會失去十年【工業4.0篇】
    在入圍2016-2017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初選榜單的81家企業中,有33家企業涉及並關注工業4.0,涵蓋了汽車工業、能源工業、材料化工、機械鋼鐵、高科技工業等領域。我們需要通過工業4.0、數位化、智能互聯和自主駕駛等方面的創新技術來加強這種能力。」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崑:「在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三次工業革命後,新的工業革命正在走來。」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侯勝利:「讓信息技術去幫助傳統的製造業,讓傳統企業也進入到工業4.0。」
  • 博世和庫卡緣何成德國工業4.0 先鋒部隊?
    撰文/藍科技 工業4.0這個術語通常代表了德國的未來工業發展描述,往往出現在政客和企業家對德國未來商業的展望演講中。 當前,在德國快速發展工業4.0的熱潮下,有兩個鮮活的案例,對於中國數位化、工業物聯網進程加快,會帶來很多啟示。
  • 德國工業4.0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去德國工業4.0學習,是當前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方面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企業在「網際網路+」背景下兩化深度融合的首選借鑑之路。這次學習使我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思維,對德國工業4.0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企業今後如何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進一步理清了思路。
  • 難道中國人對工業4.0理解錯了?德國人是怎麼看的?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國人長期被灌輸的鐵律,由此集體落下了強烈的落後恐懼症,最終在產業科技領域出現異化:但凡有個科技新概念面世,必須馬上追風不可。譬如工業4.0概念甫一問世,瞬間在國內形成熱浪,似乎不整個工業4.0,中國產業就要敗退出市場。短時間內官、產、學、研各界人士言必工業4.0,整整熱鬧了幾年。
  • 德國勞動科學家《工業4.0實踐手冊》講解如何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
    【基本信息】書名:工業4.0實踐手冊書號:9787568209823作者:(德)迪特·斯帕特主編 周軍譯定價:89元開本:16開出版日期:2015年9月【作者簡介】迪特·斯帕特主編1952年出生於德國裡希特瑙,德國勞動科學家,曾任德國弗勞恩霍夫勞動經濟和組織研究所所長與斯圖加特大學勞動經濟和技術管理研究所所長,被認為是未來勞動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研究專家之一。
  • 德國工業4.0牽手中國智能製造,國內首個弗勞恩霍夫項目中心正式成立
    據悉,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成立於1949年,以德國科學家、發明家與企業家約瑟夫·弗勞恩霍夫的名字命名,是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科研機構,也是德國工業4.0技術體系的核心研究單位。弗勞恩霍夫協會的國際合作有多種形式,項目中心是弗勞恩霍夫協會國際合作的高級形式。
  • 中國智造與德國工業4.0強強聯合,在臨港建世界級科研機構
    機器組裝無人機3月26日下午,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正式合約,雙方將依託各自優勢在臨港地區成立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製造項目中心(以下稱「項目中心」),圍繞智能製造和工業4.0前沿技術開展深入合作研究。
  • 德國工業4.0專家Thomas:海爾智慧家庭代表了行業創新趨勢
    德國柏林時間9月3日下午3:10,在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簡稱IFA)上,海爾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德國先進工業科技研究院(IAIT)理事會主席Thomas Nolting。5年前,德國提出了工業4.0戰略。目前,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主要有三個,即美國通用公司的Predix、德國西門子公司的MindSphere和中國海爾的COSMOPlat。海爾相關人員介紹,COSMOPlat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創造用戶終身價值,實現企業、用戶、資源的共創、共贏、共享,為智慧家庭的落地與迭代提供支持。
  • TUV萊茵工業4.0評估中心在上海掛牌成立
    上海2018年11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1月29日,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工業4.0評估中心在昨日開幕的上海嘉定區新微創源國際創新港正式掛牌成立;同時,TUV萊茵與上海新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工業4.0展開深入合作。
  • 學習工廠4.0 迎接工業4.0的未來挑戰
    旨在應對數位化轉型勞動力需求所帶來的變化,學生和中小企業的員工可以在這裡了解並學習到跟工業4.0相關的自動化以及信息通訊技術。近幾年,德國巴登符德堡州興建了15所新型學習工廠。傳統的企業各部門分立嚴重,各部門欠缺合作精神,各自為政。因此,新型的學習工廠除了在技術、設備上的「新」,培訓理念上的轉變也值得關注。接受培訓的人員將在指導下更多地從流程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關注組織和流程目標,而不單單是自己的目標,從而讓他們更加了解到自己做的這些事情對於整個公司和流程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一點是當前德國職業培訓和教育當中比較欠缺的。
  • 中瀛鑫與蔡司光學發力工業4.0
    蔡司集團非常重視在中國地區的長足發展,並將結合中國市場需求,積極拓展合作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與努力,以回饋中國用戶的殷切期望。」   蔡司中國總裁兼執行長Maximilian Foerst致歡迎辭   德國蔡司也是德國實施工業4.0的領軍企業,中瀛鑫與德國卡爾蔡司合作開發的數位化顯微鏡,尤其是工業用的顯微鏡
  • 到底什麼是工業4.0?德國人是這麼說的
    短時間內官、產、學、研各界人士言必工業4.0,整整熱鬧了幾年。以至於在德國舉辦的工業展上,中國人成了工業4.0最狂熱的人群。  同時另一個問題也讓人費解,工業4.0的鼻祖德國人,沒有一個像樣的網際網路企業,沒有網際網路就不能連結終端消費者,那麼德國的工業4.0,如何來實現個性化製造?
  • 學習德國工業4.0版,國務院細分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
    眼下,中國正在學習的德國工業4.0模式,涉及大數據、物聯網等應用,與生產性服務業息息相關。       《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生產性服務業體系,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積極發展定製生產,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
  • 歐盟期待與中國加強多領域合作——訪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
    新華社柏林9月13日電 專訪:歐盟期待與中國加強多領域合作——訪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新華社記者張遠 任珂「歐中關係現階段發展面臨重要機遇,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歐盟正期待在多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
  • 漢堡大學張建偉:工業4.0是多種技術的融合
    網易科技訊 3月22日,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開幕式的主題論壇中,德國漢堡大學張建偉教授表示,工業4.0知道的人還不是特別多。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2.0是流水線時代,3.0是可編程的生產單元。
  • 五十個工業4.0經典術語點評
    德國工業4.0的RAMI  32.RAMI 4.0Reference Architecture Model for Industrie 4.0 點評 這是ZVEI在2015年3月CeBIT展會上提出來的德國工業4.0的頂層體系框架。實際上,德國人並不擅長頂層體系框架,系統工程視角也是其弱項,但從工業4.0開始,德國製造業顯然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
  • 來自美因河畔的對話 華人工程師如何看德國工業4.0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胡智勇 藍志凌 張培發 劉嘉麟 發自法蘭克福  「要實現工業4.0,在技術上沒有太多問題,比技術更重要的是行政組織問題。」柏林時間17日12時,法蘭克福羅馬人廣場一家西餐館內,在德國一家大型電控公司從事工業大數據工作的小林(化名)向南方日報跨國調研組介紹德國企業對工業4.0的最新理解。
  • 畢勤集團:打造工業4.0試點示範
    將原有的工廠車間變成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利用物聯信息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2013年,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也宣告著製造業將進入智能化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