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不少家長,都對陪寫、盯著學等輔導方式極為頭疼。一方面自己工作了一天,確實辛苦,就想輕輕鬆鬆管一下學習。一方面,愛學習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家的孩子只能盯著學,不盯著,可能就是上個廁所、喝口水的功夫,孩子就在玩手機或者發呆,家長的日常咆哮,簡直能讓高血壓達到180。雖然家長們也都清楚學習的癥結在哪裡,但是想糾正這種學習態度,簡直是太難了。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跟孩子講道理、用獎懲的形式來約束孩子的學習行為,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處理學習關係。
不盯著,學生就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寫作業,小學階段的孩子缺少自律性,到了中學還是有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孩子的學習真的就沒啥可發展的。更讓人生氣的是,當家長失去了耐心,氣憤地說:你不想寫就不寫,學習是給我學的嗎?孩子就真的不寫作業了,學習給家長學,顯然不是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但是家長真的沒辦法放鬆一點了嗎?盯著學習的方式不改,就不能讓學生養成獨立學習、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聰明的家長不放棄盯著學的精髓,巧用3個方法,讓盯著學改變一個策略,學習效率一樣能提高。
01先修復親子關係,和孩子之間建立彼此的信任
一般盯著寫作業、輔導學習時間很長的親子關係都不好。一方面孩子不想被家長管著,一方面家長也想解脫,不想被輔導學習這件事一直困擾。我比較贊同的親子相處方式就是孩子寫作業,家長可以做他們自己的事,互相不幹擾。因為學習導致的親子關係矛盾,在改善盯著學的學習狀態前,需要先被糾正。修復好親子關係,和孩子之間建立彼此的信任。
為什麼家長會盯著學習?在孩子心裡他們認為,反正家長不相信我唄,怕我玩,只要看到我寫作業的手停下來,就要警告我,不要閒著,反正讓家長看到你在一直不斷寫作業就行。在家長看來,孩子的行為規範需要自己的管教,才能完成好學習這件事。親子關係之間沒有起碼的信任和尊重,這就是盯著寫作業的問題所在。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家長不去盯著就能解決事情的根本,而是需要建立彼此的信任。
02讓計時器代替家長盯著學習
有的家長想出了代替方法是用監控器代替家長的陪坐,實際還是一個監視行為,並不會從根本上去改善親子關係。對於學生來說,對著攝像頭學習和身後坐著家長的性質是一樣的。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識去學習,而且家長是不相信我能自己學習的。不如就表演給他們看,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會越來越有問題。代替家長,同時又能有督促和提醒學習的作用,只能讓孩子自己去建立獨立學習的意識。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本就還是學生對時間概念的模糊。本身中小學生的專注度就很差,我們應該在早期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的概念,讓時間去約束學生認真寫作業和學習,家長可以用一個計時器,告訴孩子以45分鐘為一個時間單位,在這個時間內,你可以自己安排學習任務、作業內容。45分鐘後可以休息一會,基本按照學校的學習作息時間來,孩子可以很快適應,建立起和在教室自習一樣的時間體會學習。在這45分鐘內,家長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不去打擾他們學習,窺視他們的行為。
03完成不了的學習任務,必須獎懲分明
有的家長說,不管是用計時器還是攝像頭、講道理的結果就是孩子還是不自覺,根本完不成他所說的作業內容。家長到頭來還是要回到書房,盯著孩子寫作業。這其實是家長的問題,沒有獎懲分明,孩子會覺得反正寫不完就有家長進來指導我學習,直接告訴我答案,何必自己冥思苦想都不知其解。家長用獎懲分明的規範來代替盯著學,讓孩子意識到學習的問題。好好學習就有獎勵,偷懶、學習態度不端正,就只有懲罰。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代替盯著學,家長都不可以不再管學習。放棄盯著學,只是家長不再陪坐,把學習環境都交還給學生。為他們建立良好的學習意識和習慣,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在作業寫完、學習結束的時候,再提醒孩子,是否把當天學的知識點都掌握了?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家長的幫組?只有做到這一點,你才能逐漸放手,不再盯著孩子學習。關於盯著學習的問題,大家還有什麼疑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