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標稱為「豆漿香粉」的豆漿精
圖為:記者現磨的豆漿色澤和口感與豆漿店的豆漿相比有較大差別
早晨,無論是在路邊簡陋的早點攤還是在環境優雅的快餐店,一邊吃著早點一邊喝上一杯又香又濃的豆漿,早已成為江城市民一種健康的飲食習慣。然而,近期網上接連曝光的肯德基、永和豆漿和真功夫等知名快餐企業,使用豆漿粉調製豆漿,在社會上引起一片譁然。
不少武漢市民由此質疑:既然這些知名的快餐企業都是用豆漿粉做豆漿,那麼市面上眾多打著「現磨豆漿」旗號的豆漿店,其豆漿是「百分之百」的豆製品嗎?市民同時還擔心,豆漿粉或所謂的現磨豆漿,其中是否含有添加劑?長期飲用對身體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
與此同時,隨著「豆漿粉」成為網絡熱詞,另一個名詞——「豆漿精」也流傳開來,有網友稱,其作用比豆漿粉還要厲害,只要往白開水裡放一點點豆漿精,就可以做成「鮮豆漿」,用料比豆漿粉更省,成本更低,但味道卻比豆漿粉衝出來的還要香醇。「白開水+豆漿精=鮮豆漿」的公式也在網絡上被瘋傳。
那麼,市場上到底有沒有網上傳說的「豆漿精」?它的作用是否有那麼神奇?用豆漿粉衝制的豆漿與手工磨製豆漿在口感上有什麼差別?為了弄清真相,讓消費者明白消費,記者昨日專門做了調查並親自動手做了相關試驗。
調查一
市場上「豆漿精」岔著賣
記者首先調查的是網上傳說神奇的「豆漿精」。
昨日,記者來到漢口民權路食品添加劑一條街。在一家食品添加劑商店,記者以想開一家豆漿店為由,向該店老闆進行打探。
老闆告訴記者,該店有豆漿精出售,而且銷量一直很好,好的時候一天賣十幾罐,大多都是賣給豆漿店、早點攤和一些餐館。
記者看到,該店銷售的某品牌豆漿精,和奶粉罐差不多大小,價格50元,重量為1公斤。只見該產品罐身介紹上寫著:「本品粉末狀,採用豆類提取物經高科技濃縮結合多種名貴香料精製而成,是一種新型的增香劑,稀釋數百倍後仍具有濃鬱的豆漿香氣。主要成分為黃豆提取物、葡萄糖、食用香料、香蘭素。」
那麼,豆漿精能否直接加開水衝製成豆漿呢?
店老闆很耐心地解釋,「豆漿精不能單獨用,要配合豆漿一起使用,效果特別好。」他介紹,豆漿精實際上就是一種類似於「咖啡伴侶」的添加劑,主要用來增加豆漿的香味和改善口感,因為單純手工磨製的豆漿有很多渣滓,看相不好,喝起來口裡還會有一種沙沙的感覺。「現在做豆漿如果不用豆漿精,口味上不去,誰買你的豆漿啊?」他還告訴記者,有一位開豆漿店的女老闆,最初豆漿賣得不好,「後來用了我的豆漿精後,生意好得很。」「有些豆漿店你看上去用的是豆漿機現磨豆漿,但其實店家之前在所用的水裡已經添加了豆漿精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除了豆漿精外,還有豆漿增稠劑和甜味素。增稠劑讓豆漿更好看,甜味素的口感接近於糖,價格卻比糖低廉得多。豆漿精、增稠劑、甜味素,這三大豆漿「伴侶」,是目前市場上大小豆漿店常用的添加劑。
試驗
加入「豆漿精」衝出「濃香型」豆漿
市場上眾多豆漿店銷售的豆漿,是不是全部用豆子磨製而成的呢?網上說的「往白開水裡放一點點豆漿精,就可以做成鮮豆漿」是否確有其事?
為了進行驗證,記者用買來的豆漿精進行了試驗:先在杯中倒入大半杯開水,然後往杯裡放入一點「豆漿精」,白色粉末遇水迅速溶化,杯口溢出陣陣豆漿香味。適當攪拌,杯中液體依然清亮,和豆漿的白色和粘稠感相比差別很大。小嘗一口,雖然聞起來有豆漿香味,但口感卻沒有豆漿味。看來,賣豆漿精的老闆沒有虛言,豆漿精的功效,其實和味精相似。
為了驗證豆漿店裡的豆漿是不是「百分之百」現磨,記者又買來黃豆在家裡用豆漿機進行「現磨」試驗:將經過短暫浸泡的黃豆放入有自動加熱功能的豆漿機,加上一定比例的水後,豆漿機開始自動加熱並打磨。打磨出來的豆漿成稀薄的糊狀,明顯含有許多豆子的殘留物,喝起來有點像喝豆沙,口齒間有種「澀」的粗糙感覺,而且豆腥氣比較濃。其口感、色澤與記者從豆漿店買來的豆漿相比有明顯差別。
記者繼而又對豆漿進行了一番過濾,並試著在杯中加入一點豆漿精。最後,豆漿的色澤更加均衡,香味更加濃厚,喝上一口,口感也更加順滑,與豆漿店裡的豆漿感覺已非常接近。
通過以上試驗記者得出這樣的結論:全部用豆子磨出的豆漿,可能適合家庭自己飲用,如果用市場消費的標準衡量,其口感和色澤都有改進的空間。雖然單純用「豆漿精」衝不出鮮豆漿,但豆漿經營者在豆漿裡添加豆漿精等豆漿「伴侶」,以提高看相和口感還是很有可能的。這一點也基本證實了賣豆漿精的店老闆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