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有個古法造紙村,奇怪的是這個村落好像一個天然的八卦圖

2020-12-16 老靳行色

我是愛攝影的背包客,讓我們一起透過鏡頭看世界!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而我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勤勞和智慧的民族。社會雖然發展到今天,四大發明的技術的工藝已經改進了許多,但是仍然在現代文明中起著重要的應用。比如紙張就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基本是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工藝生產,傳統的工藝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了。但是就在我國的貴州省,卻有這樣一個村莊,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造紙工藝,人家生產的紙張還供不應求,而且這個工藝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發展,這個古法造紙的村寨就是石橋村。

石橋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南皋鄉,是進出南皋鄉的大門。石橋村是包括石橋堡街、大簸箕寨、高寨、荒寨等4個自然寨的行政村,它東與嘗卡村接壤,南與太平坡村毗鄰,西接清江村,北和凱裡市舟溪鎮情朗村交界。這個大山裡的古老村莊歷史非常悠久,反正據專家推測,根據古法造紙在此的傳承,村莊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

石橋村居民以苗族為主,共有三百多戶人家,約1000多人,他們的造紙工藝是從唐朝開始的,所以說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橋村的造紙工藝和《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造紙圖解流程基本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彌足珍貴了,也側面說明這個傳承是正宗的,而不是我們所說的土法子。

對於石橋村的古法造紙,或許有人說,現代工藝造紙早取代了古法造紙,這話雖然對,許多古法造紙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但是這裡的古法造紙那可不是過時了,而是供不應求。要說原因嗎,那主要是人家的工藝決定了紙張的特殊用途,所以國內外訂單一大把。

(如果你你想了解一下什麼是古法造紙,可以到看看下面這個連結,或許會有收穫

石橋村,因石橋堡街東側有一座橫跨南皋河的天然石橋而得名,村落地處清水江上遊南皋河南岸,水源清悠,清澈透底。這裡屬於低山地貌,山青水秀,溫度適宜,沒有夏日的炎熱和冬季的嚴寒,氣候宜人。周邊的山中生長著大量的楮樹和花草花草,它們可是造紙的天然原料啊。

現在的石橋村,已經成了古法造紙的文化旅遊鄉村,大家來此可以看到古老的造紙工藝,還可以遊覽清水江風景,同時它周圍的山也是風景迤邐,說它是一步一景也不為過。

千萬不要認為石橋村僅僅就是造紙術特殊了,其實這個村的景色也非常的美呢,而但是最為驚奇的是,這個村子如果從空中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太極八卦圖呢。

這是被攝影家發現的,最近因為有人無人機航拍,發現這兒竟然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太極八卦的陰陽圖。大家可以看看航拍的圖片和我從衛星地圖上的截圖,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怪不得人家傳承這麼好,原來是有來頭的一個村落。

航拍圖

其實石橋村的造紙術一度差點沒落,因為那個時候大家不懂營銷加上交通不便,雖然有古老的傳承,但是沒有人知道啊。後來隨著開放和當地交通的發展,石橋的造紙終於揚名海內外,據說這兒還有博物館修復文物的專用紙呢。

航拍圖

當然這裡的自然風光之美是沒得說的,非常值得遊覽,大家從衛星圖和航拍的的圖片上也會發現,周邊的山蔥蔥鬱鬱,加上當地是苗族的民俗文化,現在的石橋成了旅遊風景區了,好像要去看,還得買門票呢。

好了,古寨石橋村介紹完了,不知道你對於這個神奇的八卦布局的村寨怎麼看?是自然形成呢?還是古人巧妙的設計呢?請大家在討論區留言吧

相關焦點

  • 美麗的活化石——「石橋古法造紙」
    在我的家鄉,美麗的黔東南,有一些偏遠的村落,那裡還保留著一種傳承了千年的文化,聽說用這種方式造出來的紙,很容易讓人過目不忘,甚至不忍心在上面,書寫作畫,那就是貴州丹寨的古法造紙術。他自十三歲起,子承父業,投身於古法造紙當中,做一生的奉獻。苗族獨有的古法造紙,揉合了古代先人們滿滿的智慧,它飽含了大自然的味道。至今還有這樣的一個小小村落,那些老藝人,一直保留著這份來自民間的藝術,在千年的長河裡,守著一抹平淡,安靜的生活在這裡。懷著一顆尊重文化傳承的心,走進丹寨,走進「古法造紙」的世界。
  • 黔東南:遍地天然茶飄香
    (通訊員 石偉昌 攝)黔東南, 境內山地縱橫,峰巒連綿,溝壑遍布,地形地貌奇異複雜,景象萬千,雨量充沛,這裡是世界茶樹的原生地之一,有優質獨特的茶葉。境內森林資源豐富,生態良好,民族風情濃鬱,種茶、制茶、喝茶、吃茶的歷史悠久,古茶樹、茶禮、茶食品、茶故事、茶習俗等多樣多彩。
  • 假期去黔東南,在世外桃源裡,尋找最樸素的苗家風情
    黔東南對很多人來說有點陌生,但那裡最樸素的民族風情還是有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黔東南不僅有全國最大的苗族村寨,還有雄偉的侗族大寨。今天,我帶你走進黔東南省會凱裡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可能沒有鳳凰古城有名,但了解貴州的人一定知道這個景點。
  • 全省古村落 緣何六個在連州
    黃津 攝南方日報訊 (記者/魏金鋒 黃津 特約通訊員/陳露 陳楚然 何群賢)第三批廣東省古村(客家地區)評選結果出爐,入選的5個村均來自清遠!至此清遠有10個古村落獲得了廣東省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廣東古村落的榮譽。其中連州擁有6個省級古村落,成為全省擁有最多古村落的縣級單位。
  • 潮汕這3個「中國古村落」,你都去過了嗎?
    古村落孕育了文化承載了鄉愁同樣也美得不可勝收在汕頭,有3個鄉村被命名為「中國古村落」。它們是濠江區的鳳崗村,以及澄海區的程洋岡、前美村。這些古村落,你去過了嗎?它們到底有多美?一段視頻,帶我們一起去看看程洋岡這個韓江三角洲上的千年古港:早在一千多年前,這裡已經有先民活動。是始於唐朝、盛於宋朝的一個潮州對外通洋口岸,主要運載潮州出產的外銷瓷。在「海上絲綢之路」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汕頭市澄海區博物館首任館長蔡英豪告訴記者:「程洋岡出土的東西,有新石器時代、隋代、唐宋最多,應該出口是在唐宋,以前那些是生活用具,少量的是元代。
  • 紹興這座古味猶存村落裡最有新春年味的民宿,重溫爸媽兒時的記憶
    在會稽山大禹陵山腳不遠處,有一個古味猶存的村落這是最不像酒店的一家酒店,行走於青石板上,穿梭於巷弄之間,好像仍停留於千年前的古村落裡酒店西岸建築以古村落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基調,平成街客房沿街而立,枕水居、臨水居沿禹陵江展開,精心雕琢,融於景中。
  • 古村落保護須活態傳承
    光明日報記者 王國平攝/光明圖片  論壇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文物學會古村鎮專委會、福建省文聯和南平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古村落價值、古村落地方區域特色、古村落保護與發展途徑等話題展開探討。其中,如何正確看待古村落的文化內涵、如何認識古村落保護中「人」的地位成為討論的焦點。
  • 嶺南這個古村落,很美麗,還是《破冰行動》取景地
    卞蘭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我去過很多次,一直想寫一寫。欖邊是一個大行政村,轄南塘、茶東、茶溪、普山、赤坎、西江裡六個自然村和欖邊社區。說起欖邊村,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它是中山最好的古村落之一,可能僅次於孫中山先生的故鄉翠亨村。
  • 古村落的數字記憶
    古村落是人類邁向工業文明進程中的重要文化遺存,是鄉土中國的重要象徵。馮驥才曾表示,古村落文化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堪稱中國文化中的萬裡長城。然而在快速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據統計,2000年至2010年間,中國自然村落從360萬銳減到270萬,平均每年消失9萬個村落。這意味著每天就有200個村落連同在村落中紮根、成長、傳承的文化與文化資源在流失。
  • 國家測繪局確定,這個地方是我國的地理「心臟」,還是一個古村落
    而這個地方國家測繪局也是給出了答案。早在西周時期的時候,就已經有皇帝開始尋找國家的地理位置中心點了,而周公旦就是其中一個,為了尋找我國的地理中心點,也是派遣了很多的人去全國進行考察,而最終也是把我國的豫州作為了我國的地理位置中心,因此在古代的時候豫州就被認為了西周的地理中心。
  • 魏集古村落,一個近在家門口的景區,人少還好玩
    魏集古村落古樸優雅,寫滿故事。這裡有永安碼頭、芙蓉河、國學堂、風雨水車、定安古井等近30處景點,可謂步步如景,處處堪畫。此外,這裡還流淌著魯北民居特色的血脈,融和烏鎮江南水鄉之風韻,一派小橋流水,古樹環繞,幽遠寧靜的景象。可以說,這裡是一個來過就會被鐫刻在心上的人間仙境,同時也是「濃得化不開」的鄉村記憶。
  • 從太極八卦圖說起
    顧名思義,太極八卦圖由太極圖和八卦圖結合而成,兩者都有先天和後天之分,但歷代易學典籍中出現的太極八卦圖卻是五花八門,讓人莫衷一是、無所適從,導致了易學文化思想上的混亂。 正宗的太極八卦圖到底是什麼樣?本人經過多年研究易學歷代各流派典籍,並請教有關專家,再加上縝密思考,個人認為鑑別太極八卦圖是否正宗,首先要解決以下五個問題: 一、對太極八卦圖方位是如何界定的?
  • 復興漢唐古法造紙工藝,這個貴州山村的紙能保存1500年
    落地貴陽,沿著龍洞堡大道車行約二十裡,駛入都織高速,便進到被稱為「中亞熱帶極為珍貴物種基因庫」的黔東南地區。悶熱的7月,即使在覆蓋率高達72%的林間盤旋,半個小時也會被負氧離子醉暈。復興古法造紙每天五點,石橋村的雞還沒打鳴,王興武就在濃霧中趕往石橋村大巖腳的基地。說是基地,其實是當地普通的溶洞,400多平方米的洞穴,雖沒有怪石嶙峋,但當潺潺流水在洞口打起節拍,洞頂的蝙蝠也轉化為「可愛的幽靈」。「這裡算是天然造紙工坊,水源充足,而且水質非常好,不含任何化學成分。」「洞主」王興武說。
  • 竹林、清泉、古村落,人間仙境竹泉村,中國鄉村民宿的典範
    竹林、清泉、古村落——竹泉村竹泉村民宿,聽著屋旁的小溪流過淙淙的聲音,看著小院的小貓小狗互相追逐,坐在古村小院裡,在懶洋洋的陽光下打一個小盹,或沏一壺清茶,或捧一本閒書,或邀三五知己暢談竹林、清泉、古村落——竹泉村吃最地道的沂蒙烤山羊,喝最鮮的青島啤酒,看特色民族演藝,還有篝火狂歡……這個夏天竹泉村·紅石寨就是要給你精彩!
  • 隱藏在西藏的古村落—一個叫人詞窮的絕美之地
    在昌都巴蘇縣然武鎮的邊界內,有一個原始而美麗的藏族村莊,稱為來古,這個地方很難描述。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過這個地方,但是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去感受這個地方。我只知道四川腳下的古村落,美麗而寧靜。尤其是秋天,像童話世界一般。
  • 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三面臨溪明清古村落(組圖)
    有較高的文化民俗與考古價值。  潮溪村始建於明代崇禎年間,為陳姓世居,現有1200多人。在清代至民國時期,這條僅有100多戶人家的村落,就有45戶之多是富商大賈。粵海鐵路從村北邊擦肩而過,不久將建成的湛徐高速公路也從村後奔騰向前,古村落聽到了陣陣催春的戰鼓和踏上小康之路的腳步聲。
  •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有人說:旅行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偶然,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錢永遠賺不完,平日裡的各種壓力,一天天的累積在心底,終究會在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臨時,以一種近乎歡呼雀躍的姿態去迎接。
  • 傳統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是什麼
    資料圖:空中鳥瞰福建漳州埭美古村落 王東明 攝中新社福建尤溪12月5日電 題:傳統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是什麼作者 林春茵 洪新瑜作為紫禁城裡的古建專家清華同衡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傳統村落所所長孫娜也從北京南下,駐紮福建福州周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永泰竹頭寨。中國傳統古村落保護方興未艾。在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下稱中國民協)發起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越來越多知識分子走出書齋,沉浸到「中華大地的肌理」中,搶救和保護古村落。
  • 靈活百變的八卦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問題,解決方案有無窮多種
    靈活百變的八卦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問題,解決方案有無窮多種學《易經》涉及的知識非常廣泛,不能僅僅拿一本普及版的《周易》讀來讀去,還需要參考傳統文化裡面的很多相關的內容,因為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易經》的涉及範圍極廣。比如,八卦圖就是其中一種。
  • 東莞橋頭這個古村落,建立於南宋,是多部電視劇的取景地!
    我們沿海地區有相當多的古村落,現代開發比較嚴重,留下的歷史遺蹟也很少,今天我們來講東莞的一個古村落,橋頭鎮的逕聯村。南宋時期建立的古村落,古樸幽靜,拍攝了很多電視劇,也是攝影的絕佳地點。逕聯村位於東莞市橋頭鎮普花嶺腳下,佔地面積11.4萬平方米,古老的村莊美麗而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