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愛攝影的背包客,讓我們一起透過鏡頭看世界!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而我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勤勞和智慧的民族。社會雖然發展到今天,四大發明的技術的工藝已經改進了許多,但是仍然在現代文明中起著重要的應用。比如紙張就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基本是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工藝生產,傳統的工藝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了。但是就在我國的貴州省,卻有這樣一個村莊,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造紙工藝,人家生產的紙張還供不應求,而且這個工藝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發展,這個古法造紙的村寨就是石橋村。
石橋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南皋鄉,是進出南皋鄉的大門。石橋村是包括石橋堡街、大簸箕寨、高寨、荒寨等4個自然寨的行政村,它東與嘗卡村接壤,南與太平坡村毗鄰,西接清江村,北和凱裡市舟溪鎮情朗村交界。這個大山裡的古老村莊歷史非常悠久,反正據專家推測,根據古法造紙在此的傳承,村莊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
石橋村居民以苗族為主,共有三百多戶人家,約1000多人,他們的造紙工藝是從唐朝開始的,所以說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橋村的造紙工藝和《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造紙圖解流程基本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彌足珍貴了,也側面說明這個傳承是正宗的,而不是我們所說的土法子。
對於石橋村的古法造紙,或許有人說,現代工藝造紙早取代了古法造紙,這話雖然對,許多古法造紙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但是這裡的古法造紙那可不是過時了,而是供不應求。要說原因嗎,那主要是人家的工藝決定了紙張的特殊用途,所以國內外訂單一大把。
(如果你你想了解一下什麼是古法造紙,可以到看看下面這個連結,或許會有收穫
石橋村,因石橋堡街東側有一座橫跨南皋河的天然石橋而得名,村落地處清水江上遊南皋河南岸,水源清悠,清澈透底。這裡屬於低山地貌,山青水秀,溫度適宜,沒有夏日的炎熱和冬季的嚴寒,氣候宜人。周邊的山中生長著大量的楮樹和花草花草,它們可是造紙的天然原料啊。
現在的石橋村,已經成了古法造紙的文化旅遊鄉村,大家來此可以看到古老的造紙工藝,還可以遊覽清水江風景,同時它周圍的山也是風景迤邐,說它是一步一景也不為過。
千萬不要認為石橋村僅僅就是造紙術特殊了,其實這個村的景色也非常的美呢,而但是最為驚奇的是,這個村子如果從空中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太極八卦圖呢。
這是被攝影家發現的,最近因為有人無人機航拍,發現這兒竟然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太極八卦的陰陽圖。大家可以看看航拍的圖片和我從衛星地圖上的截圖,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怪不得人家傳承這麼好,原來是有來頭的一個村落。
其實石橋村的造紙術一度差點沒落,因為那個時候大家不懂營銷加上交通不便,雖然有古老的傳承,但是沒有人知道啊。後來隨著開放和當地交通的發展,石橋的造紙終於揚名海內外,據說這兒還有博物館修復文物的專用紙呢。
當然這裡的自然風光之美是沒得說的,非常值得遊覽,大家從衛星圖和航拍的的圖片上也會發現,周邊的山蔥蔥鬱鬱,加上當地是苗族的民俗文化,現在的石橋成了旅遊風景區了,好像要去看,還得買門票呢。
好了,古寨石橋村介紹完了,不知道你對於這個神奇的八卦布局的村寨怎麼看?是自然形成呢?還是古人巧妙的設計呢?請大家在討論區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