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2月21日報導,江蘇省教育廳最近發布通知,到2021年2月,江蘇省教育廳將持續開展中小學師德師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其中,為斬斷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利益鏈條,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全過程錄像。教育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監控錄像,並對外公布抽查結果,對監控錄像弄虛作假的,嚴肅查處並列為重點監管對象。(12月21日 澎湃新聞)
近年來,校外培訓行業蓬勃發展,在滿足學生個性化教育、差異化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飽受詬病的問題。特別讓家長有意見的,就是一些教師為了賺取額外收入,與校外培訓機構結成利益同盟,「課堂不講課後講」違規有償進行補課。從這個層面來看,江蘇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全過程錄像,無疑是對違規有償補課教師的倒逼和施壓,有助於整治「課堂不講課後講」現象,更好保障家長和學生的權益。不過,筆者認為,「全程錄像」只是一個開始,斬斷教師兼職利益鏈條,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不可否認,校外培訓熱還在持續「升溫」,家長們送孩子上培訓班的「熱情」並未消減。尤其是寒假將至,排隊報名、網上搶課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更為關鍵的是,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問題一直存在。這當中的原因並不複雜,因為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只要培訓機構還想賺錢,家長還執迷於「搶跑」,就可能不留痕跡、不露馬腳。這也是少數教師校外兼職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教師校外兼職禁而不止,應當引起教育部門的深刻反思。應當看到,教師違規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問題,既與少數教師師德師風不正有關,也與「應試教育」語境下家長推波助瀾有關,更與教育部門監管不力有關。因此,教育部門還得回答好以下幾個問題:如何主動作為,避免教師校外兼職死灰復燃?如何規範秩序,不斷提升學校教育的質量?如何杜絕盲目攀比,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這些問號都需要拉直。
具體來講,需要凝心聚力把相關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比如,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監控錄像,確保監督檢查不走過場、不耍花槍,持續傳導壓力、壓實責任;發現培訓機構弄虛作假,以零容忍態度出重拳、不手軟,並列為重點監管對象;發現教師違規兼職、頂風作案,在職務晉升、評優評先、考核定級等方面,嚴格實行一票否決,等等。只有讓相關受益主體有「痛感」,才能徹底斬斷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利益鏈條,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說到底,「全程錄像」只是斬斷利益鏈條第一步,關鍵是在「全程錄像」之後,應該怎麼辦。唯有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的思路,把責任扛起來,把工作落下去、落到底,才能使校外培訓機構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才能形成校內外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為孩子營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丁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