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是「形勝之區」。江西山清水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稱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江西風景名勝眾多,文化遺產豐富。
攝影/襄樊咩咩羊
李白曾在廬山詠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絕唱,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更是人人皆知。今年八月生平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在離吉安市區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千年古村——渼陂古村。
江南村落的閒暇美景
攝影/襄樊咩咩羊
認識「渼陂」這個地方是從這個詞開始的。兩個陌生的單字組合在一起,竟一時不知該如何發音,也更增加了她的神秘感,最後從酒店服務員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中和查閱字典才確定它的讀音念「meibei」。既然名字中帶有美字,景色也一定很美,也堅定了我去看一看的決心。
攝影/襄樊咩咩羊
從火車站驅車30公裡,來到了渼陂村口,滿眼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綠樹環抱,鳥語花香。一彎碧水蕩漾的池塘,一座古樸高大的祠堂,還有村口一群安閒聊天的老人,構成了一幅江南村落的閒暇美景。
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
攝影/襄樊咩咩羊
渼陂古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東南部富水河畔,這裡匯集發達的古代商業文明以及紅色文化於一體。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鱗次櫛比;數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繪、楹聯、牌匾、雕屏,無不隱含了廬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廬陵文化的熠熠風採,更記錄著這塊紅土地的滄桑歲月。
攝影/襄樊咩咩羊
渼陂古村始建於南宋初年,距今有近千年歷史。古村薌峰東立,象嶺西護,瑤山南聳,富水北流、山環水抱,天然形勝,八卦巷通,水塘環繞,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築有367棟,且類型較全,有書院、義倉、牌坊、樓閣、碼頭、教堂、革命舊居舊址等。
攝影/襄樊咩咩羊
渼古村儼然是一座融書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藝術為一體,有著「文武合一,耕讀合一,官商合一、紅古合一,村鎮合一」的獨特魅力,被稱之為「廬陵文化第一村」。
山抱水環天然形勝
攝影/襄樊咩咩羊
所有古建築的門楣、藻井、窗欞、門柱、影壁、山牆,或為書畫,或為雕刻,內容不同風格各異,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風貌和不同主人的理想情趣。
山抱水環天然形勝
攝影/襄樊咩咩羊
渼陂古村山抱水環,天然形勝。村莊佔地一平方公裡,有600戶,2800餘人。村民全為梁姓,由南宋初年梁氏先祖在此開基。村莊布局錯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村內28口水塘環繞,取二十八星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