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屈原文化 弘揚愛國精神

2020-12-13 嶽陽市人民政府

傳承屈原文化   弘揚愛國精神

---------東方紅小學「七一」黨員退休教師活動紀實

徐輝    譚海燕

6月28日,東方紅紅小學黨總支組織黨員退休教師參觀屈原故裡。

走進汨羅屈子文化園,學校黨總支書記徐輝和工會主席李堅堅,首先代表學校對黨員退休教師們在新冠肺炎抗疫期間,主動響應號召,積極捐款表示感謝,並給退休黨員教師們頒發了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大紅色的「捐款收據」,黨員退休老師們收證書特別的開心。每一張證書就是一份份濃濃的愛國之心,這份愛國之心必將伴隨這張證書永存。

在參觀屈原故裡-屈子祠時,黨員退休教師們認真觀看了「屈原生平事跡展覽」及屈原銅像、碑廊等,大家被屈原憂國憂民的情懷所感動。活動中,徐輝書記介紹到:中華民族為什麼會用一個節日來紀念屈原先生,並將這一傳統保持兩千多年呢?是屈原先生以民為本的主張,獨開先河的文採,勇於探索的精神,更是他清正高潔的品行,心憂家國的情懷。 屈原先生在政治上心牽百姓,主張治國以民為本;在文學上開創辭賦先河,留下了燦爛優美的詩章;最為重要的是,他矢志不渝,勇於擔當,以身報國,更是引導華夏人民建立了「國之興亡,我之責任」的社會價值觀,這種對國家和民族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繼而發展成為了當今社會及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愛國」。

通過這次活動,更加激發了老黨員教師們的愛國熱情,更加堅定了他們的理想信念。大家表示,黨的生日,學校每年都會組織退休老黨員開展紅色基地學習的教育活動,心理暖暖的。雖然退休了,但大家表示仍然要堅持「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跟黨走」;要積極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做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新時代老人;在推進東方紅小學發展中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為學校工作的發展獻計獻策、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唐山屈原紀念館:清明紀念屈原 弘揚愛國精神「視頻」
    清明節到來之際,唐山屈原紀念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紀念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精神。來看記者劉暢、李西南的報導。散居在遵化、開平、興隆、古冶等地的屈原後裔和社會各界群眾肅立於屈原銅像前,敬獻花籃,向愛國詩人屈原表示敬意。 自2016年5月9日唐山屈原紀念館對社會免費開放以來,每年都會吸引5萬多人參觀。
  • 投江紀念屈原是對愛國精神的曲解
    在大聲念完這句詞後,穿著黑色漢服的賈治勇平展雙臂,面部朝下,撲通一聲跳入河水中……6月23日下午,四川省西昌市海河邊,41歲的賈治勇以俯身「投河」的方式,完成了他的端午節「儀式」,這是他連續第四年,用跳河的方式「紀念屈原」。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重溫屈原憂國情懷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汨羅江畔寫下《離騷》,激勵了無數愛國志士為國家獨立和民族振興殫精竭智、前赴後繼。時至今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仍廣為傳頌,鼓舞著新時代的建設者不忘初心、攻堅克難。
  • 弘揚愛國旋律 傳承紅色文化
    為隆重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弘揚愛國主義旋律,傳承紅色教育文化。貫徹「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理念,讓學生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引導青少年學生學習革命歷史,激發他們強烈的愛國熱情!根據鉛教發【2019】59號文件精神——關於轉發市教育局等九部門《關於推進全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2019年4月20日,石塘小學組織200餘位師生赴上饒集中營參加「弘揚愛國旋律,傳承紅色文化」為主題的一日研學旅行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精神
    為了紀念「12.9」學生愛國運動,緬懷在愛國運動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弘揚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當代青年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12月9日,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東湖幼兒園組織全體師生開展紀念「12.9」運動紀念活動。
  • 端午臨中夏 千載意蘊長:文化在傳承中創新 精神在奮進中弘揚
    和春節、中秋、清明一樣,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歷經千年傳承,蘊含著豐厚的傳統文化和濃鬱的家國情懷。「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花鼓龍舟翻浪湧,藿溪河岸賽聲揚。」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囊……千百年來,我們祖先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出發,為端午節創造出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習俗,這些習俗歷經代代流傳,綿延賡續,成為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並在現代社會得以「新生」——今天,粽子的口味不僅有甜有鹹,而且新品層出不窮,小龍蝦粽、水果粽、玉米薯薯粽成為市場新寵;網絡直播、「雲上端午」成為新的時尚。
  • 端午傳統文化需要傳承與弘揚
    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載體。包粽子、划龍舟是主要內容。我們過好端午傳統節日,對弘揚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精神植根於民族生活的土壤,鮮活地體現在傳統的民族節日中。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  在當今多元的社會,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在傳承中別開生面。
  • 讓屈原的愛國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韶關市朗誦協會朋友告訴我,在端午節朗誦會上朗誦我寫的《天問》一詩,讓我回憶起在屈原故裡參觀時的點點滴滴。這首詩是我在參觀了屈子祠後有感而作的,作為一名喜歡寫詩的人,沒有到過屈子祠,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到屈子祠,到汩羅江,去感受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汩羅江邊吟詠《離騷》、《天問》、《九歌》,這是對屈原的最好懷念。  彈指又是端午時,湞武兩江又聞龍舟聲。
  • 劉胡垌小學: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愛國精神
    中原網訊(趙文源 通訊員 石福偉 孫孟雅)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緬懷抗日英雄的豐功偉績,弘揚偉大的抗日民族精神,9月3日,鄭州市二七區劉胡垌小學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系列活動。
  • 屈原:愛國精神 批判精神
    以屈原之才幹,不難另謀出路;他也確實考慮過「遠逝以自疏」。然而當他託言「上下求索」、四方神遊之時,「忽臨晚夫舊鄉」,那積澱於胸中的愛國情慷千絲萬縷縛住了他,使之「蜷局顧而不行」。他寧肯以身殉國,也不願離開父母之邦。如此深沉執著的愛國感情,何等堅貞、純潔!然而應該指出,屈原的愛國是與忠君連在一起的。在詩人心目中,君國一體,密不可分。忠君與愛國是二而一的。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未可厚非。
  • 屈原,愛國詩人,了解其愛國情懷!
    屈原是我國的最早的愛國詩人,是戰國末期地地道道的楚國人,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有錢的家庭裡,聰明伶俐,年輕時期飽讀詩書為他後來成為大詩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戰國時代,年輕的屈原就寫出來了《離騷》,《天向》等不朽的愛國詩篇,文章生動的闡述了當時時代的變化,也謳歌了以屈原為代表的一代愛國詩人高尚情懷。
  • 和布克賽爾縣第一小學弘揚愛國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為緬懷歷史,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布克賽爾縣第一小學於12月9日開展了以「弘揚愛國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全校師生熱情似火,精心準備,用實際行動彰顯著自己的愛國心、強國志、報國行。各中隊各展其才,辦出了具有自己中隊特色的黑板報。
  • 土城鎮中心小學「弘揚紅色文化 . 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活動
    為弘揚長徵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我校特組織2019屆畢業班師生於12月21日在土城鎮中心小學,青槓坡一帶進行軍事拉練活動。學校通過學校此次組織的「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革命精神」學生徒步拉練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挑戰體能,釋放激情;體驗行走中的痛苦與快樂,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團隊協作精神。
  • 【簡報評論】大力弘揚端午節日文化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蘊含著中國人民對美與醜、善與惡、忠與奸的區別評判,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精神力量。在新時代新徵程,要大力弘揚端午節日的文化內涵,引導人們更好了解傳統文化根脈、傳承節日禮儀習俗,培養和樹立文化自信。  1.厚植家國情懷。
  • 傳承中華美德 弘揚中國精神
    愛國奉獻的精神,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液裡。美德的傳承,成就了我們民族的輝煌。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不但以中華美德為自豪,而且懂得中華美德的價值和作用,以高度的自覺傳承著我們民族的美德,並且不斷地加以豐富和發展。在重視道德踐行的同時,還特別注意中華美德的教育和傳播。
  • 傳承華夏文化 弘揚客家精神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成立於2004年,是深圳市唯一一家市文體旅遊局批准、市民政局註冊的市級客家文化研究社團,深圳市民政局評估認定為三A級社會組織。本會自成立以來,為傳承華夏文化、弘揚客家精神,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 傳承書院文化 弘揚自強精神
    ——開封市第五中學組織起始年級學生參觀學習校園文化本報訊(通訊員 焦文杰)作為一所有著192年歷史前身為「彝山書院」的開封市第五中學,為了能夠讓起始年級的學生認識和學習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歷史,繼承和發揚書院文化,2020年8月22日下午,開封市第五中學組織安排起始年級參觀學習了校園文化。
  • 「弘揚愛國精神,做新時代好青年」巴中通江二中增強學生愛國情懷
    中國網12月11日訊(吳濤 張曉斌)為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弘揚和傳承「一二·九」運動精神,近日,四川省通江縣第二中學(田家炳中學)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培養愛國情懷」為主題系列活動,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全校4000餘名師生參加。
  • 弘揚山歌文化 傳承客家精神
    本報訊 日前,平遠縣第二小學舉行「傳承客家精神 弘揚山歌文化」山歌進校園主題活動,以活動形式傳承客家傳統文化,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育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客家山歌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稱『客家山歌』。」
  • 盤州市第五中學開展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弘揚愛國精神活動
    點擊以上藍色「幸福五中」文字關注我們  關注後便可給我們留言2019年12月9日,盤州市第五中學開展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弘揚愛國精神活動,我校全體在校學生參與了此次活動。活動上,我校校長趙金穩同志並做主題演講,並領讀《少年中國說》,弘揚一二九愛國精神。下午4點30分,我校高二年級開展了「一二九愛國勵志演講」的活動,這次演講主題是「青年、愛國、責任、擔當」,參賽同學激情昂揚,朝氣蓬勃,緊扣愛國主題,既有對歷史的回顧,也有對當下的思考,更有對未來的展望。都以小見大,抒發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