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罷韓」過後 島內政治版圖會否大挪移?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備受關注的「罷韓」案以韓國瑜遭罷免下臺而落幕,雖然外界對這一結果並不意外,但最終開出93萬張同意票仍超出預期,顯現高雄民意對韓國瑜的反撲力道比想像中更大。2018年韓國瑜不僅一舉翻轉綠營執政二三十年的高雄,還力助國民黨在全臺斬獲十五縣市,彼時「韓流」所向披靡,一度有直搗黃龍下架執政黨的勢頭,然而一年多後卻慘遭「三殺」,「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輸、「立委」輸、市長遭罷免,一時間攻守之勢異也。但「罷韓」的後續效應遠未停止,在國民黨持續勢衰、提振乏力的困境下,綠營已開始為收復地方版圖而磨刀霍霍。

「罷韓」後緊接而來的將是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推派陳其邁出戰已是呼之欲出,憑藉2020選舉高得票率、八席「立委」全壘打以及「罷韓」成功的政治熱度,綠營對「光復高雄」勢在必得。反觀國民黨,不僅面臨找不到人參選的窘境,內部甚至出現主張棄選的聲音,全黨上下瀰漫失敗主義氣氛,丟掉高雄執政權幾成定局。藍營在高雄長期處於「在野」,面臨基本盤萎縮、組織渙散、資金缺乏、人才斷層等系列問題,原本期待在韓國瑜執政後能夠有所改善,但僅一年多後高雄又重回綠營手中,且不光彩的罷免紀錄對國民黨政黨形象造成重創,短時間內很難恢復,而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勢必汲取上屆選戰大意失荊州的教訓,以更加綿密的布局強化基層經營,未來藍營再想贏回高雄難上加難。

高雄情勢丕變直接牽動南臺灣藍綠版圖消長,原本韓國瑜扮演南部藍營「領頭羊」角色,只要穩住高雄執政,其外溢效應就能影響臺南、屏東,至少能阻止兩地「綠化」的趨勢,同時與嘉義市、雲林縣藍營執政遙相呼應,有望破解藍營長期在南部邊緣化的魔咒。但高雄一丟,藍營頓失重要灘頭堡,民進黨在南部重回優勢地位,不僅臺南、屏東更加鞏固,還能集中火力圍攻嘉義市與雲林縣,黃敏惠與張麗善在上屆選戰中很大程度受惠於「韓流」當選,但兩地的基本盤仍是綠大於藍,在「韓流」消風、綠營大軍壓境的情勢下,兩人連任保衛戰恐將異常艱辛。

此外,中臺灣藍綠版圖也將受到影響,長期以來藍綠在中部地區勢均力敵,除了南投藍營略有優勢外,綠營在臺中、彰化實力不俗,2018年國民黨能在中彰投以大幅領先優勢勝出,一方面得益於「韓流」加持,另一方面也由於當時高雄選情拼到白熱化,綠營重兵集結搶救高雄,無暇也無力在中部投放過多資源,藍營在內外有利因素重迭下一舉翻盤。但從今年初大選來看,臺中、彰化綠營崛起迅速,不少國民黨長期經營的選區紛紛由藍轉綠,即使在南投綠營都拿下得票率過半,對藍營已是相當危險的訊號,又再出現高雄失守,藍營戰略空間被大大擠壓,綠營在後方穩固的情況下將強攻中臺灣,勢必壓得藍營縣市首長難以喘息,稍有不慎就可能變天。

而在傳統藍大於綠的北部,近年來綠營已逐漸站穩腳跟,而且綠營縣市長執政有一大特點,即雖然首次當選時險勝,但在施政過程中不分藍綠、雨露均沾,逐漸收編在地不同勢力,為綠色長期執政打下基礎,因而在拼連任時都能順利過關,即使在「韓流」最強勁時都難以撼動,與藍營剛拿下高雄卻守不住執政權形成鮮明對比,更擴大了綠色執政的外溢效應。同時,在高雄變回綠地、南部無戰事後,綠營可以騰出手來提前布局北部,以桃園鄭文燦、新竹林智堅、基隆林右昌發揮頭雁作用,不僅能充分牽制藍營,還對柯文哲形成有效威懾,在綠營虎視眈眈之下,藍營及白色力量要想保住在北部的現有政治版圖,還有一番硬仗要打。

「罷韓」後的影響絕不僅在高雄,其所衍生的政治效應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對島內政治情勢的衝擊不可低估。民進黨在「大選」後奠定的一黨獨大格局通過「罷韓」進一步鞏固,不出意料在高雄市長補選中還將迎來「三連勝」,綠營氣勢將飆升至頂點,而藍營則籠罩在一片低氣壓下,檯面上也再沒有一位能夠一呼百應的政治明星,藍營地方首長只有戰戰兢兢、戒慎恐懼,稍有不慎,島內政治版圖挪移的劇烈程度恐怕超出想像。

相關焦點

  • 「罷韓」影響不止在高雄?臺灣政治版圖大挪移,國民黨翻盤難
    備受關注的「罷韓」案以韓國瑜遭罷免下臺而落幕,雖然外界對這一結果並不意外,但最終開出93萬張同意票仍超出預期,顯現高雄民意對韓國瑜的反撲力道比想像中更大。但「罷韓」的後續效應遠未停止,在國民黨持續勢衰、提振乏力的困境下,綠營已開始為收復地方版圖而磨刀霍霍。 「罷韓」後緊接而來的將是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推派陳其邁出戰已是呼之欲出,憑藉「大選」高得票率、八席「立委」全壘打以及「罷韓」成功的政治熱度,綠營對「光復高雄」勢在必得。
  • 綠營罷韓聯署突破30萬門檻,島內網友斥:為罷韓而罷韓很好玩嗎?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就在島內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之際,綠營的政治追殺也沒有停止。第二階段罷韓突破30萬大關,而且仍在持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罷韓第二階段聯署在18天內達成30萬份聯署目標。
  • 罷韓前哨戰?!高雄市黨部主委菊系敗北牽動後續政治版圖
    這一戰為何這麼重要,就是因為關乎了6/6罷韓的高雄布局,而就算罷韓沒有成功,誰能勝出更牽動罷韓後續補選的政治版圖,甚至綠營在高雄的資源分配,所以被視為是罷韓前哨戰。核對證件領投票單,陳菊以前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之姿,現身高雄市主委選舉投票,一席話很有味道。陳菊:「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我當然會支持值得信賴,我認為比較有理想性(下一步的規劃?)
  •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 島內年輕人「悔不當初」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訊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半年遭罷免後,「韓粉」仍不離不棄,各類討論始終不斷。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後悔當初支持「罷韓」的「懺悔文」,「後悔罷韓」四個字也登上了本月的谷歌熱搜。
  • 「罷韓」若過,藍中常委曝:臺中盧秀燕、新北侯友宜很危險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距離罷免投票時間越來越近,國民黨中常委、高雄市議員黃紹庭近日受訪表示,韓若被罷免,帶給國民黨的政治危機,就很可能讓其他罷免勢力群起效尤,罷免其他藍營縣市首長,且臺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先前就有傳聞,綠營側翼要搞罷免。
  • 民進黨籲高雄人投罷韓案 挺韓的他分析動機
    對此,挺韓五虎將之一的「貼紙哥」黃建豪認為,不投票是種自由意志表達,為何號稱由「公民團體」發起的罷韓竟讓民進黨上下動員?他質疑難道綠營已到燃眉之急,連演都不想演?    民進黨中常會中,討論中常委「立委」沈發惠「罷韓聲明」時,中常委陳茂松認為,若罷韓成功後,外界會認為,民進黨很像在鼓勵人罷免,動不動就要罷免。大家發表完意見後,黨主席蔡英文則說,「這是民主政治的問題,大家有沒有意見?」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藍營15縣市長合拍影片挺韓,林為洲:即使被罷也要做到最後一天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6月6日罷韓投票進入最後倒數,中國國民黨昨公布藍營15執政縣市長合拍的「安心旅遊」影片,被解讀為挺韓意味濃厚。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今天表示,這當然也是要挺韓,希望大家幫韓加油打氣,在市政上我們會繼續跟韓一起努力,做到最後一天,即使韓被罷免掉,也要做到最後一天。  國民黨延續日前分享韓國瑜勘災影片精神,再度推出市政相關振興觀光宣傳影片。訴求在後疫情時代,藍營縣市最關心的是如何振興各地經濟,提振民生,而非像民進黨帶動整個「府院黨」和民眾專注在政治對立的罷免投票。
  • 罷韓,他們後悔了……
    可憐啊」、「感謝罷韓的87選民,因為你們的愚昧,讓這個城市繼續退步」。臺大學生後悔「罷韓」了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一眾「韓粉」仍不離不棄,各類討論也始終不間斷。網友在島內PTT論壇發表《臺大的同學也後悔罷韓了》一文,表示自己認識一位臺大政治系的學生,他說他在重新理性再思考一遍後,發現自己也後悔罷韓了。「他說,由於臺大學生大部分都是高知識分子,而這群臺大高知識分子長年以來都是偏綠,臺大學生會看準了這個機會,一步一步的滲透進臺大各系,宣傳民進黨的好。
  • 高雄明日投票決定韓國瑜去留,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
    【兩岸快評第804期】 「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對大陸來說,臺罷韓的大消息不過是「茶壺裡的風波」
    6月6日,臺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正式投票,93萬多票贊成罷韓,比韓國瑜當選時的89萬票還多。由於同意票遠超罷免門檻,韓國瑜將被解除高雄市長職務基本沒有懸念,讓我們再一次見識在所謂民主旗號下的政治追殺。參選上任僅3個月,民進黨就開始醞釀「倒韓」運動。尤其是選舉期間,抹黑、詆毀韓國瑜的攻勢更是有策劃、有組織、有力量,讓使丟了大分。選戰一役,讓韓國瑜在島內形象大減。可以想像,儘管「罷韓」已經告一段落,國民黨在沒有新「黑馬」殺出的情況下,抹黑韓國瑜的行動並不會停止,而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直至永遠斷了韓國瑜的從政路,確保政權一直把持在民進黨手中。
  • 韓國瑜「欲擒故縱」,「罷韓」會不了了之嗎?
    本來綠營指導的罷韓團隊「Wecare高雄」,發起的罷韓活動,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並且「中選會」也宣布罷韓第三階段投票日期為6月6日。蔡英文那麼,韓國瑜「欲擒故縱」,「罷韓」會不了了之嗎?第一:「罷韓」不會不了了之。
  • 「罷韓」背後,臺灣的未來在哪裡?
    王鑫 中國網評論員作為臺灣地區曾經最大的政治勢力,過去的國民黨可謂呼風喚雨。而今在民進黨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國民黨不僅風光不再,甚至有些「戰戰兢兢」。臺灣的未來仿佛已和國民黨沒有了關係。韓國瑜在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慘敗於蔡英文,而如今連高雄市長的位置也岌岌可危。面對咄咄逼人的「罷韓」浪潮,韓國瑜陣營在4、5月期間,曾先後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欲以此阻止「罷韓」,但最終均被駁回。5月末,韓國瑜陣營只得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籲請在本案爭訟確定前先停止投票。這算是「罷韓」日期前,韓國瑜陣營做的最後努力。
  • 民進黨力推「罷韓」!蔡英文這是要將國民黨「趕盡殺絕」?
    在新冠疫情洶湧之下,民進黨當局卻不顧防疫風險堅持強推 「罷韓」,這種只顧政治追殺不顧民眾生命安全的做法,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在蔡英文今年初選舉連任成功後,民進黨士氣大振,想要一舉罷免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收復綠營在高雄市執政了二十年的「失土」。
  • 「罷韓」惡果初顯,島內陷入擔憂,關鍵時刻民眾要對蔡英文出手了
    據悉,臺「中選會」將於6月12日發布公告,而依照臺灣所謂「選罷法」第91條規定,被罷免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公告當日解除職務,由臺行政機構派人代理,並於公告日起3個月內完成補選。然而,作為臺灣史上第一樁所謂「直轄市長」罷免案,「罷韓」的惡果也很快顯現出來,這讓島內再度陷入擔憂。臺灣《聯合報》6月9日評論指出,「罷韓」後衍生的最大惡果,或許不在罷免門檻偏低,而在於罷免無須理由。
  • 紓困振興為救韓?高雄市政府回應罷韓團隊:勿變政治打手
    高雄市政府進行疫情紓困與振興,遭「罷韓」團體質疑幫救韓國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高雄市政府經發局預計動支5千萬元(新臺幣,下同)進行疫情紓困與振興,卻因發放快速,遭「罷韓」團體質疑幫救韓國瑜。對此,高雄市新聞局長鄭照新27日表示,政治再怎麼對立,也不能扯高雄市紓困、振興的後腿,呼籲「罷韓」團體反思,這到底是政治運動主張,還是已陷入不斷只想讓高雄空轉的盲點。
  • 香港《中評社》:汪洋海峽論壇談話的七大密碼
    第12屆海峽論壇大會20日登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透過視頻向大會發表致辭,香港《中評社》分析指出,其中釋出許多重大訊息。
  • 「罷韓」背後,是民進黨舉全黨之力保一人?
    客觀地說,這樣評價韓國瑜不算過分,因為韓國瑜的確不再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更不是一個完人。然而,跳出臺灣看臺灣,人不難發現,「罷韓」背後,其實是民進黨在以全黨之力保護一個人。而這個人的任何閃失,又將影響整個民進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系的榮辱興衰。而新潮流系的榮辱也會連帶影響蔡英文的執政根基和民進黨在臺灣的前途。
  • 韓被罷後,挺韓支持者轉型全臺巡迴嘉年華凝聚向心力
    6月6日韓國瑜被高雄市民罷免之後,韓粉是否潰散?挺韓網紅「村長」、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詹江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其實包括挺韓直播主在內正透過「全臺巡迴嘉年華會」型態,不斷凝聚彼此情感,甚至比「國瑜夜市」更有質感,賣烤香腸攤位「生意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 「挺韓」「罷韓」兩場遊行高雄同日上演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張維】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挺韓」陣營稱,有35萬人站出來力挺韓國瑜,「罷韓」陣營則號稱有50萬人參與他們的集會,儘管雙方對彼此的人數統計都有質疑,但高雄市警察局副局長王欽源表示,這應該是高雄市歷年來最大的一次集會遊行。高雄大遊行顯然為2020年臺灣「大選」搖響了「最後一圈」的鈴聲,接下來,藍綠都將卯足勁進行最後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