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師的故事——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六十八)

2020-09-09 蒹葭蘆雪談作文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教師節快要到了,不知道您是否會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回想起自己的老師呢?今天,我和大家談談我的老師們,談談我和老師的故事


第一位:啟蒙時代周老師——給我溫暖,教我自信。

我沒有讀過幼兒園,更沒有經歷過如今時興的早教,啟蒙要從八歲讀小學一年級算起。

我的啟蒙老師是一年級時教我語文的周老師。我在《言為心聲——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三十二)》一文https://www.toutiao.com/i6849200398620688900/中寫到:「在講《獨享冬陽的秘密》時,我即興回顧了自己讀小學一年級時,啟蒙老師周老師讓背書背得好的同學破例在教室外享受冬日的陽光——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孩子冬天裡的最好禮物。(其實也是老師唯一能拿得出的「獎品」了)我從此愛上了語文,成績一路領先。」寫的正是周老師關愛我們的往事。

如果說周老師發給我們的「獎品」是免費的熱源——冬天的太陽的話,那麼,在教室窗戶上蒙上塑料薄膜就算是一種惠及全班同學的「福利」了。

記憶中的童年,冬天特別冷,地處皖南的家鄉,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幾場雪。家門前的池塘結了厚厚的冰,膽大的小夥伴可以從冰面上走到對岸。即使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我們依舊沒有減少對學習的熱情。彼時的農村小學,條件極其簡陋。嚴寒基本靠「扛」。教室裡的窗戶玻璃早就被人砸碎,一到冬天,刺骨的寒風鑽進形同虛設的窗戶,讓本就寒冷的教室冷得像一個冰窖。教室裡,每個座位下面,都擺放著家長從家裡搬來的木製火桶。然而,等火桶裡的炭火已經不再暖和時,我們每個孩子還是會感到徹骨的寒冷。

當時,我的父親利用冬季農閒時,在和學校僅僅一牆之隔的木器廠鋸木板。冬天到來之前,周老師找到我父親,兩人把那些派不上用處的板膘(當地稱鋸木板時剩下的邊角料為「板膘」)搬到教室窗外。先用周老師自己買來農村育秧苗的塑料薄膜把窗戶蒙上,再用板膘加固。周老師和父親在窗外忙碌著,我們這些孩子就在教室裡好奇地望著,直到靠校外的兩扇窗戶都被蒙得嚴嚴實實時為止。雖說塑料薄膜沒有玻璃那麼透亮,但是畢竟擋住了寒風。那個冬天,我們的小手沒有再生凍瘡。

後來,幾乎每年冬天到來之前,周老師都會找到我父親,一起把窗戶換上新的塑料薄膜。那些年的冬天,因為有周老師,我們少受了一些苦。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知識分子處於斷層的狀態,有些人高中畢業就任教了。但是,就是那一部分民辦教師一定程度上撐起了那個年代的教育。當時他們的目的是認真教書期待著可以轉成公辦教師,所以他們比較認真敬業。周老師就是其中一位。記憶中,周老師家裡有農田,農忙季節,他都是洗腳上田,穿鞋入校,衣服上沾上一些泥土也是常有的事。

一年級,我們最初接觸的就是漢語拼音。第一個要會寫的漢語拼音字母是ā、á、ǎ、à,可是我一開始總是寫不好字母上面的「小尾巴」。老師手把手教我好多次,我還是不會,從小性格偏內向的我只知道哭。終於,周老師的耐心達到了限度,生氣地說:「哭哭哭,就知道哭,哭就能哭會嗎?要想哭,就回家去哭,把家裡的水缸哭滿!學校是學知識的地方,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說來也怪,周老師一番訓斥後,幼小的我居然收起來眼淚,乖乖地跟著老師一筆一划的學習。不但很快跟上了全班同學的節奏,還鼓起我學習語文的信心,從此,我的語文成績一路領先。

周老師是我們都很喜歡的老師,不但他對我們關愛,為我們的學習負責,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從來不體罰我們。在我們讀小學的年代,體罰就是家常便飯,而且幾乎沒有家長會「投訴」,更有家長直言「老師,我家小伢不好好讀書,你儘管打,我們做家長的不怪你……」大部分老師都有一些在當時老師圈子裡津津樂道的「體罰絕招」:敲板慄,就是把手握成拳頭,把中指彎曲向外突出一點,然後用這個指頭去敲別人的腦袋。因為這個形狀有點像拿榔頭敲板慄,故得名;揪耳朵,根本不顧及揪耳朵可能損傷耳部神經,引起外耳道充血、水腫,引起外耳形狀變形等問題。當然,在那個年代,我們諒解有體罰現象的老師,有點像「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意思。記憶中,周老師從來不會體罰,讓我們幼小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呵護。

1992年,我考取了師範,成了「吃公家飯」的隊伍中的一員。父親很是高興,終於出了一個「鐵飯碗」,不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為此,特意在家裡辦了酒席,宴請老師和親戚。雖說,酒桌上的主角是中學的老師們,但是我記得自己的第一杯酒(母親為我釀的米酒)還是敬給周老師的。我清楚地記得,周老師當時有點「受寵若驚」,酒都灑了一點出來。他欣慰的眼神,透出一種「教書育人,後繼有人」的意味。

後來,因為求學、工作都在外地,只是在有一次回家探親到學校看望了周老師。

再後來,小學校和老家的土地都被政府徵用作工業園區建設,連學校的影兒也無處尋跡。

現在,周老師已經退休,開始了頤養天年的生活。

周老師:祝您節日快樂!健康長壽!無論您是否會看到這篇文章,我想您都會感受到這份祝福。周老師,您放心,無論我在哪裡工作,但是我都是在從事教育工作,我都會像您那樣盡其所能,給學生溫暖與自信。


第二位:中學時代陳老師——給我警醒,教我自律。

我在《開學季,開學紀——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六十二)》一文https://www.toutiao.com/i6849200398620688900/中寫到:「到了讀初中的時候,鄉村學校進行了合併,我需要到鄰村讀初中。開學第一天,我就踏上了一條機耕路,開始了辛苦的中學生活。」走在同一條機耕路的還有教我中學語文的陳老師。當時,我們都是「11路公交」——步行上學。

陳老師是師範科班出身,據說他會背誦《新華字典》,熟悉到別人隨機說一個字,他可以準確無誤地說出這個字在字典的哪一頁。我想,如果那個年代有《最強大腦》類似的節目,陳老師完全有可能「一戰成名」。我一直沒有見識過他的「神功」,但是他的語文功底確實是深厚的。

陳老師對我們的學習要求很嚴格。我在讀初二時,有段時間成績退步了。有一次考試,我發揮得很不好,考了有史以來的最低分。我懷著忐忑的心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裡想著回家如何「交差」。最終,我選擇了「隱瞞」,我想了一個自以為高明的做法——把試卷藏在村裡磚窯場的磚坯裡。

在忙於農事的父母親面前,我順利「過關」。當我漸漸淡忘這件事,內心湧起竊喜時,「惡果」還是到來。一天放學後,一向溫和的爸爸,虎著臉,手裡拿著竹枝……不用說,我嘗了一道「竹筍炒肉絲」。後來,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我家一個親戚是篾匠,在陳老師家出工,陳老師告訴了親戚,親戚告訴了我父親。於是,就讓極少打孩子的父親大發雷霆。少年時代的我,當時對陳老師的「告狀」行為「懷恨在心」。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

不過,自從挨了一頓打後,我的學習狀態重新步入正常,成績也穩中有升了。

或許是「教而優則仕」的緣故吧,陳老師離開中學,來到鄉鎮教委擔任教研員,指導全鄉鎮的語文教學教研工作。記憶中,有一次,陳老師告訴我父親,讓我去鎮上參加語文知識競賽,我還獲得了獎次,獎品是一本書。這或許就是我在中學時代唯一一次參賽經歷了。

如今,陳老師已經退休。農村土地拆遷後,已經搬到縣城居住了。有一年暑假,我在附近的小區巧遇在散步的陳老師,他依舊是那般清瘦。他問了我的工作、家庭情況,鼓勵我好好工作。

陳老師:您好!又是一年教師節,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第三位:師範時代王老師——引領文學,教我樂觀。

讀師範時有一門我很喜歡的課——《文選和寫作》,教這門課的是王老師。一臉標誌性絡腮鬍,加上一臉的憨笑,給人一種厚道的感覺。

因為有王老師,我們才真正走進文學的殿堂。他和我們談李白、杜甫、王昌齡,聊託爾斯泰、契訶夫、魯迅。我們在學校的紅樓裡談文學,在逸夫樓裡談創作。

我們在城郊實習時,王老師到一個個實習點看望我們,給我們指點教學,讓我們早日站上講臺而奔波。

畢業之際,王老師在我們的畢業留言冊上留言。當我將自己的留言冊遞到王老師的手中,他略加思忖,便用剛勁的硬筆書法寫上一句話:

笑的時候跌倒了,那是悲觀。跌倒了爬起來仍然笑著,那是樂觀。

——王孝春

畢業留言冊冊從此裝進我的行囊,隨我奔走。

正如一首老歌中的唱詞:「跌倒了,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埃,把眼淚,藏起來,準備下一次比賽!」

我參加工作後,歷經數地,意氣風發時有之,身陷低谷時也有之。每當我工作取得成績,內心有點小驕傲時,我會想到王老師的寄語;每當我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我同樣會想起王老師的寄語,讓王老師的寄語激勵我,鞭策我。我的QQ個性籤名也一直是「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跌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來。整天撫摩著傷痕,一味地消沉嘆息,不思進取,在碌碌無為中慨嘆時間流逝。

畢業時,手機還沒有普及,也沒有留下王老師的電話。後來,聽師範同學說起,王老師後來跳槽到檢察院了。我不清楚王老師緣何改行,只是在心裡感到學校少了一位良師。

王老師:您的關於「悲觀」和「樂觀」的寄語,我會銘記於心。教師節來臨之際,祝您節日快樂!工作順心!

文章就此擱筆,遺憾有二:一是手頭沒有老師們的照片,二是自己對恩師們沒有盡到學生之情,今後有機會去看望他們。

【版權聲明】請尊重作者原創權益,未經作者同意,謝絕轉載。圖片源自網絡,僅作配圖之用,和文字並無直接關聯。

相關焦點

  • 仿寫也精彩——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五)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6月10日至12日,我在頭條號上連發三文談作文複習不宜「抓大放小」【詳情請在頭條號「蒹葭蘆雪談作文」上查閱《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十四至十六)》】其實,小作文的訓練更多的是「功夫在平時」,在於每一個語言訓練的契機的及時把握上。只要老師「搭臺」創機會,學生就能「唱戲」展風採。
  • 點評佳作《懷念父親》——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作文「斷乳」的準備——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三十八)》發布以後,一些同行私信我進行交流。一年前在一次作文講座上認識的王老師,一位很棒的語文老師。因為平時各自忙碌,彼此聯繫不多。我在瀏覽微信時,看到王老師發來一篇作文《懷念父親》,說是自己教過的一位同學,現在外地讀初中。希望我給看看。
  • 如何拓新老師主題作文路徑——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七)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談談「我的老師」這樣的主題作文的創作。要求:(1)請以「您的自豪」為題,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文章。(2)不得抄襲和套作。【佳作一】您的自豪作者:語心 點評:阿寶您認為自然的饋贈是財富,而您是我們心中大自然最美好的天氣。您給予我們知識和品質,滋養著我們這些花朵的苗。
  • 興之所至,佳作自成——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九)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昨天課間活動時,有一個準四的孩子開心地告訴我:「阿寶老師,明天作文課寫什麼?我最喜歡作文了!」今天的六年級作文課上,準六的孩子圍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暢所欲言,討論氣氛輕鬆熱烈。聽到這樣的話語,看到這樣的場景,我的內心是欣慰的。看來,這段時間的比較密集的作文訓練成為孩子們的「快樂的負擔」。
  • 作文「斷乳」前的準備——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三十八)
    正當「我」生氣地準備說「你怎麼回事?!」時,男同學「剎」住腳步,懷著歉意說了一聲「對不起」。這時,「我」看到那個男同學溼漉漉的頭髮貼在額頭上。於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我」選擇了寬容。)不足的還是很多初一學生作文的「通病」:小學作文的痕跡仍然存在。儘管對於初中作文教學,我沒有什麼實踐經驗,但是平時也會關注一些。我曾將小學作文痕跡比較明顯的現象稱之為「斷乳」不徹底。換言之,小學階段的作文尚處在「哺乳期」,作文學習的初乳讓一個初學作文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逐步學會獨立作文,無論是作文前老師的指導,還是作文後老師的評閱,不可謂不精細。
  • #學生作品#流浪白紙——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四)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這一篇作文的作者是一個比較靦腆的男孩,名字叫航奇。在上第一節作文課,訓練想像力和構思力時,他完成的作文叫《流浪白紙》,就讓我們走進這篇作文吧?一天,有一張名字叫小白的白紙偷偷地溜出了小主人的書包,走進了一座大別墅,可是這戶人家裡一個人都不在,媽媽去上班了,保姆去買菜了,孩子去上學了,小白很無聊,閒逛了一陣就在一張桌子上睡著了。
  • #學生作品#白紙流浪記——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九)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還記得7月30日我發了一條微頭條,為一對龍鳳胎孩子慶生嗎?今天,分享他們的近作。以下這篇是姐姐萌萌的。我再也不想在宮中被人亂塗亂畫了。」白紙躺在一塊石頭上自言自語,「往後的日子,我要無憂無慮地過。」這時,一陣狂風颳過,它被刮上了天空。
  • #學生作品#我的「另類」老爸——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三)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休假期間繼續分享學生作品。歡迎閱讀!「加油!加油!集中注意力,注意聽發令槍,不要搶跑……」一年一度的學校運動會400米賽場的起點處,一個中年男人在朝著跑道上的運動員大聲喊著。這是誰呢?體育老師?班主任?都不是,他是我的爸爸。
  • #學生作品#網球場上#——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二)
    在這漫長又充滿歡樂的童年歲月中,我有過許多特別的經歷。記憶中最深刻的是,在我八歲那年的事。沒辦法,我拿起了媽媽給我買的新網球拍,跟著媽媽去了網球場。來到網球場,我看到很多大孩子在打網球,我鼓起勇氣踏進網球場,當我踏進球場第一步,我就有點後悔了,我在收回腳的一瞬間,耳邊響起媽媽之前說的話:什麼都要嘗試一下,沒什麼可怕的。我終於邁出這一步,又自信滿滿地來到了球場。
  • #學生作品#我的完美媽媽#——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一)
    我擦完桌子,正準備去擦椅子。就在這時候,媽媽走過來,彎下腰仔細看了看桌面說:「這桌子怎麼擦的?上面還有一點灰塵啊!」我一抬頭,只見媽媽兩手叉腰,一臉嚴肅地說。說完,媽媽又把桌子仔仔細細地擦了一遍。媽媽的完美主義精神不但體現在生活中,在對待我的學習上更是如此。有一次,我們班進行了一次數學模擬考試。拿到試卷後,我大吃一驚——我才考了88分!
  • #學生作品#大美青海湖——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這一篇我們來分享宸宸同學的《大美青海湖》,可以說,這篇習作達到了我在上作文指導課時提到的「景美文亦美」的要求。小作者就是我7月30日微頭條 中那位遞給我「兩棵小樹」面巾紙的小男孩。
  • #學生作品#愛喝酒的爸爸——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六)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繼續分享小學生習作,感受真作文的魅力。晚風吹拂,皓月當空。我推開房間的窗戶,拿出作業正準備做作業時,家裡的大門「嘭嘭嘭」地響起來。不用說,一定是醉醺醺的爸爸回家了。「嘉嘉,等一下做作業,過來幫我一下。」媽媽焦急的聲音從客廳傳來。我只好放下作業來到客廳,只見爸爸躺在沙發上。我湊過去,一股刺鼻的酒氣撲面而來。
  • 一篇搞定暑假作文——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六十一)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暑假餘額不足,不,對於趕作業的孩子來說,是嚴重不足。體制內語文老師往往都會布置數量不一的作文,讓孩子在假期完成。前幾天,幾個孩子主動帶來假期作文,讓我給看看。因為連續上課,我也是匆匆看了,提了一些修改建議,內心還是有點過意不去。
  • 我思故我在——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六十五)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參加第27屆全國萬校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2020年)獲獎作品第三輯,主題是我思故我在。(所標註的年級系獲獎作者上學期所在年級。)圖片除《我的勞動實踐——包餃子》配圖為小作者提供之外,其餘均源自網絡。
  • #學生作品#第一次爬攀巖牆——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三)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今天分享一篇關於「人生第一次」這個主題的習作。小作者姓韓名蓄,人如其名——含蓄。在課堂上,她不是發言最踴躍的那一位,可是內秀的她總是能寫出發自內心的真作文。記得在讀幼兒園時,有一次,我和一些大班同學一起去旅行。我們去玩攀巖牆。
  • 跟著作家學作文——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一)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談的是「跟著作家學作文」這個話題。)劉總向我諮詢是否可以引薦浙江本省的作家給第九屆「浩然杯」全國總筆會的杭州分會場的孩子們講講課。鄭老師篩選了一些經典古詩和兒童文學作品,與孩子一起朗讀、一起探討,融知識性、趣味性、思考性於一爐。在活潑有趣的師生對話中讓孩子得到關於中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的薰陶,可謂深入淺出,春風化雨。現摘記如下,以饗讀者和粉絲朋友們。我趕到的時候,講座已經開始十幾分鐘。
  • 開學季,開學紀——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六十二)
    杭州市奧體實驗小學(李校長是老鄉)那麼,怎樣寫好開學記憶主題的作文呢?我們低年級的孩子把從家裡帶來的掃帚、抹布拿出來和女老師一起打掃室內,高年級的孩子把從家裡帶來的鋤頭、柴刀拿出來和男老師一起清理操場四周的枯枝雜草,給跳遠沙池松松砂子。那個年代的孩子和老師都愛勞動,幹起活來,有著使不完的勁,而且不怕髒不怕累。到了讀初中的時候,鄉村學校進行了合併,我需要到鄰村讀初中。開學第一天,我就踏上了一條機耕路,開始了辛苦的中學生活。
  • #荷韻#花開半夏,與夢同行——阿寶老師的「作文經」(四十五)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筆者在浙江樂清工作期間,曾創建過荷韻文學社,並有幸獲評市「十佳」文學社團。荷韻的「小作家」們曾寫過很多令人感動的文字。荷韻之家聚集了一批文學愛好者,其中琦帆同學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我們一起來看她的這篇題為《花開半夏,與夢同行》的獲獎作文吧:上帝灑下一片光塵,輕輕落到人間,於是地上有了會做夢的孩子。
  • 金橘飄香,金句泛光——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五十八)
    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暑期班二期學生第二周習作中的部分「金句子」。希望在下一周的學習和考場作文中,湧現出更多金句佳作。●六年級◎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麼,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是一種力量。
  • 寫人作文的「組合拳」——阿寶老師的「作文經」(七十)
    首先,和大家分享參加第27屆全國萬校小孩子創新作文大賽(2020年)的一篇獲得一等獎的作文,我採取圖解的方式進行評析。統編教材小學三年級第一單元作文題是《猜猜他是誰》,要求孩子描寫班上一位同學的外貌,要求有順序和有重點的刻畫這位同學的典型特徵,不寫姓名,不寫綽號,最後讓全班同學猜。這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安排的第一次習作訓練,也是整個小學階段第一次正式的習作訓練。它為整個習作教學開端,為習作教學奠基,其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