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美國人60秒 | 全球科學要聞

2020-12-16 騰訊網

Hi, I'm Scientific American podcast editor Steve Mirsky. And here's a short piece from the December 2018 issue of the magazine, in the section called Advances: Dispatches from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The article is titled "Quick Hits," and it's a rundown of so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ori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compiled by editorial contributor Ankur Paliwal.

FROM ECUADOR

Scientists have identified a new hummingbird species in the Ecuadorian Andes. But very few of the birds exist, and the species is considered critically endangered. Its habitat is shrinking as nearby communities burn the native landscape to make way for cattle grazing.

FROM GERMANY

Germany has launched the world's first hydrogen powered trains in an effort to reduce its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The trains, which can reach speeds up to 140 kilometers per hour, have fuel cells that convert hydrogen and oxygen into electricity.

FROM RWANDA

Rwanda is setting up its first research center f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cluding diabetes and cancer. Such illnesses currently account for 46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total deaths by all diseases — a 100 percent increase from 2000.

FROM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requiring athletes who want to compete for the country in the 2022 Beijing Olympic Games to have their genomes sequenced. Officials say this practice is to screen for medical conditions that could affect the competitors' performance; some scientists have called it discriminatory.

FROM PAKISTAN

Researchers have detected the flesh-eating amoeba Naegleria fowleri in the domestic water supply of Karachi, Pakistan's most populous city. The metropolis of 15 million people has seen an alarming uptick in cases of a fatal type of encephalitis caused by the parasite.

AND FROM ISRAEL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the world's oldest-known brewery in a cave near Haifa. They found residue from 13,000-year-old wheat and barley-based beer that resembled porridge. The previous earliest known brewery was thought to be 5,000 years old.

That was Quick Hits by Ankur Paliwal.

大家好,我是《科學美國人》播客編輯史蒂夫·米爾斯基。下面是本雜誌2018年11月刊的一篇短文,摘自「進展:科學、技術和醫學前沿快報」版塊。

這篇文章名為《要聞快訊》,匯集了全球各地科學和技術新聞報導的摘要,由編輯安古爾·帕裡瓦匯總。

厄瓜多

科學家在厄瓜多安第斯山脈發現了新品種蜂鳥。但這種蜂鳥的現存數量非常少,而且這個物種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臨近社區為放牧牛群而燒毀了當地的自然景觀,這導致該品種蜂鳥的棲息地不斷縮小。

德國

德國推出全球首批氫動力列車,以減少該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列車時速可達140公裡每小時,其燃料電池可將氫和氧轉化為電能。

盧安達

盧安達將建立該國首個非傳染性疾病研究中心,涵蓋糖尿病和癌症。目前,這類疾病佔該國疾病死亡總數的46%,自2000年來增長了100%。

中國

中國政府要求希望代表國家徵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進行基因組測序。官員表示,此舉旨在篩查可能影響運動員表現的健康狀況,但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做法帶有歧視性。

巴基斯坦

喀拉蚩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而研究人員在該市的家庭供水系統中檢測出了食腦變形蟲「福氏耐格裡阿米巴原蟲」。在這座擁有1500萬人口的大都市,寄生蟲導致的一種致命腦炎病例出現令人震驚的上升。

以色列

科學家在海法附近的一個洞穴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啤酒廠。他們發現了13000年前以小麥和燕麥為主要原料的啤酒殘留物,這些殘留物很像稀粥。人們此前認為,已知最古老的啤酒廠擁有5000年歷史。

以上是安古爾·帕裡瓦匯總的《要聞快訊》。

相關焦點

  • 科學美國人60秒 | 全球科學簡訊
    參考譯文大家好,我是《科學美國人》播客編輯史蒂夫·米爾斯基。下面是本雜誌2020年2月刊的一篇短文,摘自「進展:科學、技術和醫學前沿快報」版塊。這篇文章名為《要聞快訊》,匯集了全球各地科學和技術新聞報導的摘要,由助理新聞編輯莎拉·萊溫·弗雷西爾匯總。
  • ★科學美國人60秒打結不易
    【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利亞塔。數學家思考的謎題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打結的新方法。
  • 科學美國人60秒 | 純種馬近親繁殖率增加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s 60For Scientific American's 60-second Science. I'm Eliene Augenbraun.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艾琳·奧根布勞恩。今天存活的每匹純種馬,都是17世紀和18世紀三隻種馬和英格蘭母馬較大範圍選種的後代。
  • 提升聽力能力必備-SSS科學60秒
    它中文又稱科學美國人60秒,是Scientific American科學美國人雜誌官網下的一套廣播節目。我們在之前公眾號分享中已經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科學美國人這本美國科普雜誌,在詳細介紹SSS前先來帶大家瀏覽一下科學美國人雜誌的官網。
  • (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題圖來自www.lpi.usra.edu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用過山車式的飛快語速,將其濃縮在60
  • 「冷凍人體」手術:死亡線上的賽跑(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題圖來自flicker,by Steven Depolo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用過山車式的飛快語速,將其濃縮在60秒的播音之中。
  • (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題圖來自NASA、ESA、CXC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用過山車式的飛快語速,將其濃縮在60秒的播音之中。
  • 淺析《科學60秒》
    大陸考生的聽力水平一直普遍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好多人都推薦SSS作為託福備考的練習材料,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客觀的分析一下這份材料。3S,即科學六十秒,英文本名「Sixty-Seconds Science」。這是一個美國節目,它非常短,只有一分鐘,但信息量很大,所以這個節目的語速特別的快。這個長度1分鐘的音頻節目,主要介紹最新科技研究發現。
  • 科學美國人60秒|慈鯛科魚擁有非同尋常的視覺系統
    【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the minute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Jason Goldman.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傑森·古德曼。有一分鐘時間嗎?幾億年前,一條小魚在岡瓦納超級大陸的湖泊和河流裡遨遊。
  • 科學美國人60秒大象足跡成為微小生物的避風港
    >內容【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Jason Goldman.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傑森·古德曼。想像一下沒有大象的世界。我們不僅會失去世界上最有魅力、最獨特的物種。
  • ★科學美國人60秒|蝙蝠的叫聲不只是在黑暗中哭泣
    【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利亞塔。當我們人類互相交談的時候,我們所發出的聲音都具有特定的含義。
  • 聽力提分神器—《科學美國人60秒》
    不論你正在還是準備開始託福/雅思的備考,輸入項閱讀聽力都是必得高分,才能使總分在申請時體現出一定優勢,而聽力單項對於很多國內考生來說都是讓人「望而卻步」的部分。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個哪怕你並不打算參加語言類考試,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且非常適合用來做精聽/泛聽練習的材料——《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簡稱SSS)。為什麼說SSS適合用來做精聽/泛聽的材料呢?
  • 「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招聘
    「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招聘「科學美國人」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雜誌,創刊165年,先後有14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其撰稿,發表重要文章,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向大眾傳播科學理念與最新科技發展。
  • |科學60秒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群體智慧實際上是一種統計學現象:當估計值的樣本數量足夠大時,其中的極端值會相互抵消,讓結果更接近實際值。但是心理學和統計學不能混為一談,了解小夥伴的想法並不會讓你變得更聰明。
  • 《科學美國人60秒》解讀系列丨鬣狗的社會等級
    《科學美國人》是美國的一本科普雜誌,始於1845年8月28日,它為美國歷史最長的、一直連續出版的雜誌,也是著名的《科學》(Science)的姊妹刊。它提供一個論壇來呈現科學理論和科學新發現。聽過SSS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個材料語速快,話題豐富,短小但信息量大,是訓練聽力的極佳材料。
  • 廣告如何篡改你的記憶|科學60秒
    其中一些人看到的廣告極為生動,強調了品牌「又大又蓬鬆的爆米花」;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不帶這種喚起回憶性質的描繪。 一周後,相比看過普通廣告的自願者,在生動廣告影響下的人更可能相信自己已經嘗過這款虛構的產品,比例達到了前者的兩倍;事實上,後者對於自己吃過這種爆米花的確信度,甚至……[查看全文] Ads Convince Consumers of Nonexistent Experiences
  • |科學60秒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科學家完成了人體多個部位皮膚上細菌分布的調查,他們發現,不同部位居住著不同的細菌,這項研究發表在5月29日的《科學》(Science)上。 他們指出,皮膚實際上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包含了多種多樣的生態位。潮溼的腋窩就像熱帶雨林,而離腋窩不遠的前臂,卻像沙漠一樣平坦乾燥。
  • 《科學美國人》:162歲的科普「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4日 00:02 來源: 來源:新京報世界著名科普雜誌副總裁迪安·桑德森來華講科普  3月24日晚,美國最大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的「全球巡風使」迪安·桑德森從東京飛到北京
  • 你流的汗,出賣了你的小情緒|科學60秒
    以恐懼為例,如果汗液中含有與恐懼相關的化合物,那麼在聞到一個受到驚嚇的人的汗液後,我們是否也會感到恐懼呢?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讓男性受試者觀看了兩部電影:一部令人害怕,另一部讓人噁心。隨後,研究人員將受試者的汗液收集起來拿給女性受試者聞了聞,同時記錄下她們的面部表情。
  • | 科學60秒
    關注 領研網(ID: linkresearcher),訂閱最新「科學60秒」英語新聞,不再漏掉任何一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