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江南生態...

2020-12-11 天眼新聞

夏日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餘村,翠竹環繞,清溪潺潺,遊客徜徉綠水青山,鄉村旅遊紅紅火火。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該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15年來,湖州廣大幹部群眾始終牢記諄諄教誨,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綠色正成為湖州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入太湖水質連續12年保持三類水  夜色漸濃,湖州南太湖畔漁人碼頭,10餘家餐館生意紅火。「這裡的餐飲企業,開業有個硬條件,就是汙水要全部納入汙水管網,不準向太湖排放。」南太湖新區景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何旭東說。  去年掛牌成立的南太湖新區,涵蓋湖州境內13公裡太湖岸線,目標定位就是打造全國踐行「兩山」理念的示範區。  從實踐中,湖州廣大幹部群眾日益深刻地認識到: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漁人碼頭曾是當地有名的『湖鮮一條街』,但沒多久就風光不再了。」南太湖新區原旅遊局局長李東民回憶說,那時候餐飲、生活和工業汙水直排入湖,從湖裡釣上來的魚都有了柴油味,附近工廠廢氣直排,餐館裡的桌子一天得擦很多遍……「南太湖還經常遭受藍藻汙染,食客看一眼湖水就沒了食慾,還怎麼做生意?」  「當生產與生活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於生活;當項目與環境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於環境;當開發與保護髮生矛盾時,優先服從於保護。」這是湖州的發展哲學。  面對太湖藍藻暴發,湖州痛定思痛,2007年起開始拆除湖鮮街,陸續關停沿岸5公裡範圍內「產能落後、治理無望」的企業,推進岸線綜合治理。  治汙水,重點在管網、關鍵在排汙口。為了提高汙水處理能力,南太湖新區建成日處理能力3萬噸的小梅汙水處理廠,鋪設汙水管道80多公裡,區內所有汙水源統一納管處理。  2019年以來,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要求,湖州對太湖沿線65.5公裡岸線向內縱深2公裡範圍內的900個排汙口,再一次開展「查、測、溯、治」工作。同時,自我加壓,全力推進工業集聚區、居民生活小區、餐飲集中區等「汙水零直排區」創建,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580個「汙水零直排區」單元建設,有效實現了岸上截汙。  「作為60%的太湖水源頭,整個湖州範圍內的水汙染治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太湖水更清!」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說,浙江推進「五水共治」以來,湖州共投入507億元整治水環境,換來了南太湖水質的顯著改善,「如今『清水入太湖』,入太湖水質連續12年保持三類水。」  邁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來到湖州工業大縣長興,一片片花園式廠區讓人眼前一亮。  「現在工廠的生產用水全部實現了內循環,做到零排放,處理後的水拿來養魚澆花都沒問題。」在長興恆能耐火隔板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胡漢平指著景觀魚池說:「養魚的水,用的就是處理過的生產用水。」  胡漢平最大的感受是:「綠色發展路得堅定走下去!」  2003年起長興整治汙染企業,胡漢平關停爐料廠,轉產玻璃纖維隔膜,為縣裡的龍頭企業天能電池集團做起配套服務。  轉了產,環保仍是難題。「生產玻璃纖維隔膜產生大量廢水,多次水質抽樣監測都不合格。」胡漢平說,「天氣炎熱時,廠區汙水池氣味難聞。」  「企業靠粗放發展長久不了,只有綠色發展企業才有生命力。」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的一番勸說,讓胡漢平下定決心轉型,「不轉型勢必又會被淘汰。」  胡漢平領著技術人員到天能取經,學習水循環處理、資源化利用等管理經驗,並引進專家更新技術,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引進先進汙水處理設備,對各生產工序廢水實施全處理,實現了循環利用。  在天能等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下,長興近500家企業實現轉產,形成新能源產業集群。  工業發展向「綠」轉,長興只是湖州的縮影。  近年來,湖州持續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一手整治紡織、建材、印染、蓄電池等行業,全市累計淘汰1597家落後產能企業,整治「低散亂」企業(作坊)20222家;一手打造綠色智造名城,推動傳統和新興產業「雙提質」,形成了以現代紡織等三大優勢產業和生物醫藥等四大新興產業為主的「3+4」新型產業體系。  「打造綠色智造的『湖州品質』,湖州正邁入綠色發展快車道。」馬曉暉說,「以蓄電池行業為例,我們通過兩輪整治,蓄電池生產企業從原來225家減至16家,產值卻增長14倍,稅收增長6倍。」2019年,「3+4」新型產業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5.6%,比「十三五」初提升了2個百分點。  好生態鼓起鄉親們的錢袋子  8月,餘村荷花山漂流基地格外熱鬧。「遊客來玩得趕早。」餘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每天上午9點,停車場就已經停滿了車。」「沾了餘村好山水的光,人氣才能這麼旺。」荷花山漂流基地老闆胡加興笑道。  如今山清水秀的餘村,也曾有過「灰頭土臉」的時光。上世紀90年代,餘村炸山開礦,漫天粉塵讓人不敢開窗。  「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不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推動經濟增長,這樣的經濟增長不是發展。」「剛才你們講了,要下決心停掉礦山,這些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餘村考察,得知村裡關閉礦區、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後,給予了肯定,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餘村自此越發堅定地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全力建設美麗鄉村,大力發展生態休閒鄉村旅遊。」汪玉成說。  2008年,捕捉到商機的胡加興拿出100多萬元積蓄,在餘村開發出安吉首個皮划艇漂流旅遊項目。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他又追加投資1000萬元,將漂流延長至2公裡,皮筏艇增至200艘……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每年接待遊客達6萬人次。  嘗到甜頭,他又順勢辦起農家樂,還勸說兒子兒媳從縣城搬回來幫忙。「鄉村旅遊搞得旺,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變賣石頭為賣風景,好生態鼓起了鄉親們的錢袋子。」汪玉成說,近幾年餘村致力於打造全域村莊景區化建設,將全村劃分成生態旅遊區、美麗宜居區和田園觀光區3個區塊,在引導村民自主創業的同時,不斷加大優質文旅項目招引力度。全村近八成村民吃上了「旅遊飯」,去年全村接待遊客9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500萬元。  深入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湖州一體推進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全市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94%。安吉縣成為我國首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縣級城市,長興縣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境可持續發展獎」……  依託清麗山水,湖州各地大力發展鄉村旅遊,2019年全市鄉村旅遊經營總收入123.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5萬元。  來源 人民網  編輯 吳春生

相關焦點

  • 《浙江日報》刊發馬曉暉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
    15年來,湖州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綠、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生動闡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偉大真理力量。我們有三點深切的感悟: 第一,踐行這一科學理念,關鍵在「領」。
  • 湖州師院深入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實踐路徑
    一年來,湖州師範學院師生背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發源地、「生態+」綠色發展的先行地和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優勢,結合學校自身學科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實際行動奮力推進新農科建設。
  •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新載體 打造聞名世界、引領時代...
    世人對杭州何以有如此高褒獎,主因是杭州優美的生態環境。因此,白居易、蘇東坡、錢鏐等杭州歷代主政者,皆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把環境治理放在首位。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 堅持「生態論」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研習科技創新重要論述2005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餘村調研時提出的「兩山」理念,現已載入黨章,成為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理念,惠及神州大地八方百姓。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辯證關係,對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子提出了明確要求。堅持「生態論」,通過科技創新,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是科技工作者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應當履行的重要社會責任。
  •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紮實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引導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山西沿黃地區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中國綠色變革
    央視網消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近年來,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得到生動詮釋。在黃河三角洲,「鹽鹼白」變回了「生態綠」,數百種鳥類落地安家。在浙江千島湖,通過當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水更綠了、山更青了,老百姓也因此吃上了「生態飯」。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內涵與深遠意義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動形象地揭示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先導,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與實踐意蘊
    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安吉餘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如今,這一理念已經成為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之一,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闡釋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關係,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同時也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路徑。
  • ...校園報告會走進浙江湖州師範學院:踐行「兩山」理念 引領綠色發展
    1月14日,「改革先鋒進校園」浙江省專場活動報告會在湖州師範學院舉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浙江省安吉縣餘村原黨支部書記鮑新民與現場1000餘名師生暢談湖州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餘村調研時,首次作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述。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如何深入踐行?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天目新聞客戶端訊 8月15日上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在浙江安吉召開。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過去,站在新的起點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如何進一步深入踐行?
  • 必須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個影響深遠的生態文明新理念,這一生態文明新理念既高瞻遠矚,又切實可行,不僅成為我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更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與共鳴,為促進世界環境保護理念與行動的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 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中國——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董峻、王俊祿、高敬、胡璐  盛夏的餘村,綠意正濃,遊人不斷,一派江南好風光。  2005年8月15日,在這個普通的浙北小山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重要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5年的綠色發展實踐,生動詮釋這一論斷的深刻內涵。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一幅新時代的綠色畫卷正在美麗中國恢弘鋪展!
  • 人民日報:深化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認識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重要發展理念。深入理解和把握這一理念提出的歷史背景與深刻道理,對於自覺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源自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福建省長汀縣位於武夷山南麓,歷史上山清水秀、林茂田肥。
  •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綠色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00多年後的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向世界發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聲音」:「我們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用破壞性方式搞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樣本:餘村的後礦山時代
    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3年,習近平對「兩山」重要思想進一步完善,闡釋如何辯證看待經濟社會發展(金山銀山)與生態環境保護(綠水青山)的關係。「兩山」理論發源地浙江安吉餘村。
  • 【每日一習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習近平:我們應該追求綠色發展繁榮。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一直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
  •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20-12-21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的當代體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倡導的發展理念,是人與自然雙重價值的體現,有著豐富的哲學內涵和實踐價值。 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豐富與發展,是以現代生態學為基礎的系統理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要求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還要通過完善社會制度、改善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來建設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社會文明。由此可見,馬克主義生態自然觀的內涵就是科學地推進可持續發展,而其本質特徵就是人與自然雙重價值的融通、實現。
  • ...關注:麗水創新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護好一抹綠 捧起...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麗水創新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護好一抹綠 捧起「金飯碗」 2020-10-10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